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周荣胜 张占琴 +5 位作者 朱皓阳 毕阳 刘锋锋 宋艳 李小刚 王强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置管,102例)和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技术辅助下置管,3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穿刺困难发生率、误入颈内动脉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置管时间、解剖困难发生率、导管位置异常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能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导管位置异常、误入颈内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技术 小切口 微创心脏手术 循环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患儿的效果评估
2
作者 景小勇 李论 +3 位作者 吴永涛 王执一 段蔚然 王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57-96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部患儿诊断为VSD合并心底部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和/或者永存左上腔)。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儿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49例)和正中开胸组(7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前情况、手术细节、围术期结果及远期随访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在围术期的关键生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腋下小切口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表现更佳。远期随访显示,两组患儿的胸廓畸形发生率、生长发育和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验较丰富的医疗团队,应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低龄低体质量的VSD合并心底部畸形患儿,可取得与正中开胸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应注意,对于动脉导管粗大或肺部发育不良的患儿,正中开胸手术可能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腋下小切口 质量 低龄 正中开胸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3
作者 王岩英 刘海平 +2 位作者 王芳 刘晓宁 张光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滴0.6μg/kg,以0.2~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穿刺完毕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与手术后12 h(T_(3))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前、手术后24、48 h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手术前、手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转归情况(气管拔管、ICU滞留、苏醒、定向力恢复与术后住院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SpO_(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SpO_(2)、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48 h,观察组的cTnT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6.65±1.41)、(27.58±1.11)、(28.69±1.15)分,均高于对照组[(25.31±1.22)、(26.47±1.23)、(27.1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3.36)h、(51.39±5.77)h、(11.39±2.48)d,均短于对照组[(19.75±3.41)h、(60.48±5.63)h、(13.65±2.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48 h,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45%、3.64%、1.82%,均低于对照组(21.82%、16.36%、1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可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损害,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转归,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术后转归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经海马CA1区PPARγ磷酸化在大鼠体外循环脑保护中的作用
4
作者 黎杏梅 陈燕桦 +3 位作者 钟妤 卢伊芝 何芳 张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PPARγ磷酸化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6只,体重350~45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右颈内静脉及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不进行体外循... 目的探讨PPARγ磷酸化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6只,体重350~45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右颈内静脉及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不进行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组(C组):同S组麻醉穿刺置管,复制大鼠体外循环模型,进行体外循环2 h。右美托咪定组(D组):在体外循环前15 min至体外循环2 h期间经右颈内静脉以5μg/(kg∙h)的速度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其余同C组。S组置管期间及C组在转流期间均恒速泵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置管或转流2 h后采集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Bcl-2、Bax、Cleaved Caspase-3、PPARγ、p-PPARγ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组织p-PPARγ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S组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完整;C组海马CA1区细胞受损情况较重,核固缩,间隙增宽,可见细胞死亡;D组受损较轻,海马CA1区仅见少量细胞死亡。C组和D组TNF-α、IL-6及S100β水平均高于S组(P<0.05)。与C组比较,D组TNF-α、IL-6和S100β水平降低(P<0.05)。与S组比较,C组和D组海马组织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Bax、Cleaved Caspase-3、p-PPARγ/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海马组织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升高(P<0.05),Bax、Cleaved Caspase-3、p-PPARγ/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循环 脑保护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Γ 磷酸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解静 郭栋 +3 位作者 冯世强 赵毅 李红 曲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4-1579,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B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8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检测麻醉开始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锯胸骨时(T3)、拔管即刻(T4)心脏指数(CI)、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双频谱指数(BIS)、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比较两组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安全性、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顺阿曲库铵使用量低于A组患者(P<0.05)。T0时,两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A组T4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B组T4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4时心率、MAP均低于同时间A组(P<0.05)。T0时,两组CI、CO、ITBI、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CI、CO、ITBI、SVRI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0-4时CI、CO、ITBI、SVRI与同时间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BIS值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2-4时BIS值均低于同时间A(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8.12±1.88)min与A组的(8.05±1.9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时Cor、AngⅡ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6 h时Cor、AngⅡ低于同时间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6.25%和B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μg/(kg·h)的剂量相比,0.8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OP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效果更好,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更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剂量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右美托咪定处理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脑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景海娟 徐红党 +2 位作者 林洪启 赵亮 邱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究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右美托咪定(Dex)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脑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行CPB的瓣膜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 目的:探究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右美托咪定(Dex)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脑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行CPB的瓣膜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采用Dex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后开胸前(T1)、CPB开始前即刻(T2)、CPB停机即刻(T3)、停机后2 h(T4)、停机后6 h(T5)、停机后24 h(T6)时的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脑氧代谢指标、脑损伤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两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ET-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ERO_(2))、血清中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6时MAP、HR、CVP、Da-JvO_(2)、ERO_(2)、NO、SOD明显低于T1时,CK-MB、cTnI、ET-1、H-FABP、SjvO_(2)、S-100β、NSE、MDA明显高于T1时(P<0.05);观察组T2~T6时MAP、HR、CVP、Da-JvO_(2)、ERO_(2)、NO、SOD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CK-MB、cTnI、ET-1、H-FABP、SjvO_(2)、S-100β、NSE、MDA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及再灌注早期给予Dex处理能够减轻对CPB下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脑氧代谢、脑损伤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及再灌注早期 美托咪定 循环下瓣膜置换术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右美托咪定用量及对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程雪淋 王青青 +1 位作者 尹治清 高清贤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右美托咪定(Dex)用量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2-12于本院接受择期CPB瓣膜置换术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28)、高剂量组(n=28)和对照组(n=29),在麻醉诱导前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右美托咪定(Dex)用量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2-12于本院接受择期CPB瓣膜置换术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28)、高剂量组(n=28)和对照组(n=29),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输注0.2μg/kg·h^(-1)Dex、0.4μg/kg·h^(-1)Dex、生理盐水至术毕。比较麻醉诱导后(T1)、CPB转机开始前(T2)、CPB转机后1h(T3)、CPB转机停止时(T4)、术毕4h(T5)、术毕24h(T6)的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Dex输注时长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12min、给药15min、插管后1min的BI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T2-T4时HR、T2-T5时MAP、T2-T6时LA和cTn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鼻温肛温复温时间、术后24h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2-T6时ScvO_(2)和尿量、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T2时HR和MAP低于低剂量组,而鼻温肛温复温时间、术后24h NT-proBNP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的Dex即可取得良好的麻醉镇静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在麻醉诱导开始前10min时输注0.2μg/kg·h^(-1)Dex可有效改善CPB下瓣膜置换术对微循环的影响,降低LA和cTnI水平、提高ScvO_(2)和尿量、缩短鼻温肛温的复温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脑电双频谱指数 循环 瓣膜置换术 循环
下载PDF
1例原位肝移植术并体外循环直视下右心房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8
作者 伍妍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总结1例原位肝移植术并体外循环直视下右心房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讨论、环境准备、物品准备、心理护理,术中供体器官保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低体温的预防、预防肿瘤细胞播散种植及术中潜在风险的防范,术后... 总结1例原位肝移植术并体外循环直视下右心房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讨论、环境准备、物品准备、心理护理,术中供体器官保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低体温的预防、预防肿瘤细胞播散种植及术中潜在风险的防范,术后预防感染、转运交接和病情观察。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恢复良好,术后32 d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循环 心房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器官保护作用分析
9
作者 李凤利 陈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84例患者(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42例,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共计42... 目的:分析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84例患者(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42例,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共计42例,实施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器官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组间的麻醉效果、器官保护作用对比,观察组均相比对照组较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相比对照组的21.43%较低(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联合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良好,不仅能对机体器官组织加以保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防控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 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下载PDF
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8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新明 李伦明 +3 位作者 梁湘源 张志刚 王广阔 邓毅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结果,探讨本术式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38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21例、室...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结果,探讨本术式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38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13例、二尖瓣置换4例;以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体外循环下低温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16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辅助通气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室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低于对照组,辅助通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温室颤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腋下切口 低温室颤 循环
下载PDF
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附216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洪波 辛永祥 +3 位作者 王建东 李杰 左占杰 李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进行情况。结果本组心脏停跳下手术160例,139例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87%,21例除颤1-3次复跳;单...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进行情况。结果本组心脏停跳下手术160例,139例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87%,21例除颤1-3次复跳;单纯房间隔缺损56例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手术,56例全部顺利脱机。结论右胸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技术的正确应用,利于心脏成功复苏及术后顺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心脏手术 循环
下载PDF
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5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马游 吴敏 徐恩五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右腋下切口CPB手术20例为观察组,常规前正中切口CPB手术1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开胸前、CPB前、关胸后、术后2h和术后4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二... 目的研究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右腋下切口CPB手术20例为观察组,常规前正中切口CPB手术1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开胸前、CPB前、关胸后、术后2h和术后4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ΔPCO2)、呼吸指数(RI)、气道阻力(Raw)及动态总顺应性(Cdyn)。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围术期PaCO2、ΔPCO2和RI两组间变化不明显,Raw和Cdyn在关胸后与术后2h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4h均恢复。结论经右腋下切口CPB手术并不加重CPB对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切口 手术患者 循环 肺功能 围术期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PB手术 二氧化碳分压差 PaCO2 围手术期 正中切口 呼吸指数 总顺应性 气道阻力 术后 观察组 对照组 呼气末 无死亡 统计学 Raw 关胸
下载PDF
右腋下胸部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
13
作者 郑捷 常诚 董维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7-378,共2页
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5月,我们经右腋下胸部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22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手术方法 腋下胸部小切口
下载PDF
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4
作者 李小兵 张儒舫 关嬍洁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在142例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万汶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 目的总结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在142例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万汶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细胞压积20%~30%。CPB采用常温60例,浅低温67例,中低温15例。心肌保护应用高钾晶体停搏液。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45(26.28±7.55)min;CPB时间20~65(39.28±10.66)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5~8(3.6±1.38)h;监护时间8~48(34.01±11.00)h。术后胸引量10~100(37.35±21.72)ml。60例不停跳、82例停跳手术均自动复跳。5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注意重要脏器保护、选择合适流量和个体化管理是手术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腋下小切口: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
15
作者 白雪 廖祥丽 +4 位作者 胡义杰 雷钧 陈静 唐文帅 钟前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们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8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6例;年龄7个月~59(8.0±9.1)岁;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21例(不停跳18例,同期...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们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8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6例;年龄7个月~59(8.0±9.1)岁;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21例(不停跳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室间隔缺损60例(同期行右室流出道疏通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右室双出口1例。回顾分析体外循环中主动脉插管选择、灌注方法、灌注压力、转流时间以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主动脉弯头插管69例,直头插管14例;其中弯头插管出现高阻力泵压5例,1例更换为直头插管,其余4例调整插管位置后泵压恢复正常;直头插管中无高阻力泵压出现。体外循环时间21~185(66.9±32.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122(32.5±25.5)min。80例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6.4%。3例经电击除颤1次后心脏复跳。全部病例都顺利脱机。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选择性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等优点;稳定可靠的体外循环、正确的管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配合处置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循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马刚 赵学凯 +5 位作者 郝斌 刘冰 翟奇轩 王盛 李梓 成坤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31-1134,1214,共5页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OPCAB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患...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行OPCAB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右心室功能,比较OPCAB术后7 d较术前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射血时间(ET)降低(P<0.05)。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较术前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DT)、三尖瓣环侧壁和间隔运动速度(e′)降低(P<0.05),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及E/e′比值升高(P<0.05)。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12例(27.3%)患者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分层后,OPCAB术后7 d冠心病患者TAPSE值、s′值、DT值较术前降低(P<0.05),E/e′比值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OPCAB术后7 d冠心病老年患者较术前表现出纵向收缩功能降低,舒张功能恶化。此外,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分层后,OPCAB术后7 d右心室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老年患者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在先心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亚鹏 高宏 +5 位作者 王健生 张圣惠 赵堃 周丹丹 李文霞 曾新艳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205-2208,共4页
目的评估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行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简单先心病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留置胸腔引流管分为无管组(35... 目的评估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行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简单先心病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留置胸腔引流管分为无管组(35例)和有管组(3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镇痛镇静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管组患儿的术后镇痛镇静药用量、术后ICU滞留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低(少)于有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气、胸腔积液、肺不张、胸腔穿刺、再置管引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无胸腔感染;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查随访6个月,未见心律失常、残余分流、肺炎及胸腔积液并发症,均对切口的美观性满意。结论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的简单先心病手术患儿中采用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技术,可减轻患儿疼痛烦躁、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利于患儿快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发生可控,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切口 先心病 循环 胸腔引流 快速康复
下载PDF
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廷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8期43-44,共2页
传统心内直视手术多采用经胸骨正中切,视野暴露好,但创面大,损伤重,术后常存在瘢痕明显,胸骨畸形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追求手术的微创和美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实施心内直... 传统心内直视手术多采用经胸骨正中切,视野暴露好,但创面大,损伤重,术后常存在瘢痕明显,胸骨畸形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追求手术的微创和美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实施心内直视手术213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腋下切口 临床分析 腋下小切口 2009年 胸骨正中 胸骨畸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
19
作者 李宪卿 乔衍礼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对比正中切口与右侧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资料,探讨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0例病例资料。根据手术... 目的通过分析对比正中切口与右侧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资料,探讨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0例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右腋下小切口组(观察组,n=40)和正中切口组(对照组,n=40),对两组病历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灌注流量、平均灌注压、平均泵压、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输血例数、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成功,两组术前资料,性别、月龄、体重、室缺缺损大小及合并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指标中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中平均灌注流量、平均灌注压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输血例数、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刀口长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技术安全可行,创伤更小,机体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腋下小切口 循环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松海 马治欣 +2 位作者 乔利阳 杨鸿炜 刘建波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570-57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技术 腋下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循环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