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冈早期佛像“半右袒式”佛衣及“折带纹”的形成与影响
1
作者 刘芳 《服装学报》 2022年第4期322-329,共8页
云冈早期昙曜五窟“三佛”组合中,主尊所着“半右袒式”佛衣边缘雕刻了精美考究的类似衣褶的三角折线纹样,此纹样多被学者称为“折带纹”,是该佛衣样式的重要特征。通过梳理十六国北魏时期佛教传播过程中同类造像服饰的时间序列,并结合... 云冈早期昙曜五窟“三佛”组合中,主尊所着“半右袒式”佛衣边缘雕刻了精美考究的类似衣褶的三角折线纹样,此纹样多被学者称为“折带纹”,是该佛衣样式的重要特征。通过梳理十六国北魏时期佛教传播过程中同类造像服饰的时间序列,并结合文献史料,以佛衣的细节变化阐释“折带纹”的来源及形成。分析认为,伴随“半右袒式”佛衣的形成,“折带纹”经历了由衣褶到单个纹样再到成组图案,由不稳定到明确且规整的发展过程,该佛衣样式影响了北魏中晚期龙门、麦积山及其他地区单体佛造像,是北魏造像家对印度早期“右袒式”佛衣的继承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佛像服饰 “折带纹” “半右袒式”
下载PDF
“通肩式”、“右袒式”佛衣在汉地发生的变化及成因考 被引量:5
2
作者 费泳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0-107,共8页
"通肩式"和"右袒式"是古印度佛像仅有的两种袈裟披着样式,可依据律典、经典和造像实物对上述两种袈裟披着样式的具体披法进行探究,汉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对"通肩式"和"右袒式"披法的变化有... "通肩式"和"右袒式"是古印度佛像仅有的两种袈裟披着样式,可依据律典、经典和造像实物对上述两种袈裟披着样式的具体披法进行探究,汉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对"通肩式"和"右袒式"披法的变化有着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通肩式 右袒
原文传递
“肉袒”降礼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进锋 《文博》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有一些战败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杨希枚先生开始用"投降"的概念来概括这样的行为[1],后来的研究者更提出了"投降礼"的概念[2].本文就以投降礼中的"肉袒"...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有一些战败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杨希枚先生开始用"投降"的概念来概括这样的行为[1],后来的研究者更提出了"投降礼"的概念[2].本文就以投降礼中的"肉袒"为考察对象,进一步揭示其形式渊源和真正寓意.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臣 丧服制度 右袒 丧礼 裼衣 郑襄公 周代社会 宗法制度 宗法制 延陵季子 荒礼 《说文》 五礼
下载PDF
北朝袒右肩陶俑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宋丙玲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北朝时期,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关系复杂,不同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在这种大环境下,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袒右肩陶俑是北朝墓葬中使用的一类特殊陶俑,数量不多,但非常富有特色。本文试图在详细统计资... 北朝时期,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关系复杂,不同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在这种大环境下,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袒右肩陶俑是北朝墓葬中使用的一类特殊陶俑,数量不多,但非常富有特色。本文试图在详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袒右肩陶俑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肩陶俑 出现原因
原文传递
大夏佛韵
5
作者 刘彦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12期40-47,共8页
西夏的佛教艺术品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有关。西夏先后与宋、辽、金、吐蕃、回鹘相接,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纽带,多种文化在此汇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
关键词 结跏趺坐 贺兰县 右袒 袈裟 说法印 唐卡 上师 上乐金刚 中原风格 大夏 佛教文化 佛造像 塔婆 宏佛塔 王澄塔 禅定印
下载PDF
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昆雨 《文物世界》 2003年第5期16-22,共7页
关键词 交脚菩萨 帔帛 二佛并坐像 佛装 云冈 圆拱龛 造像龛 服饰 服装佩饰 褒衣博带式 供养人像 菩萨头 雕刻
下载PDF
北朝石窟中弟子像法服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聿骐 《石窟寺研究》 2015年第1期147-181,452,共36页
倘若我们粗略扫视北朝石窟中的佛弟子像法服,我们可能轻易地把它们看成褒衣博带式,与中国同一时期造型艺术中常见的文人服饰相同。但假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都是如此;北朝晚期的弟子像'大袖'别样,弟子并非穿着宽博大衣,... 倘若我们粗略扫视北朝石窟中的佛弟子像法服,我们可能轻易地把它们看成褒衣博带式,与中国同一时期造型艺术中常见的文人服饰相同。但假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都是如此;北朝晚期的弟子像'大袖'别样,弟子并非穿着宽博大衣,而是一种未经缝制的衣片式法服。根据笔者在中原北方典型佛教石窟寺,如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调查,佛弟子在北魏时期皆穿宽博法服,这应是受到了汉族传统的褒衣博带式大衣影响,系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结果。邯郸响堂山石窟中东魏北齐时期雕造的弟子像,似乎遵循传统的上座部沙门法服。依据汉译律典和西行求法高僧的记载,我们认为北朝晚期石窟中的弟子法服多转奉天竺旧俗,以传统的三衣为主。所谓三衣,即下衣、上衣、大衣,皆为长方形衣片,既没有缝制,也不具领口,既无衣袖,也无裤腿。石窟中的弟子法服通常包括三衣及僧祗支,其中,大衣主要作右袒式披覆。这应是东魏北齐王朝崇尚西域文化,即北齐'西胡化'的结果。至于二弟子身份,迄今学界习惯称之为迦叶与阿难。依据若干新近检出的佛教碑铭和吉迦夜与昙曜共译《付法藏因缘传》,可以把他们定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即付法藏第一祖和第二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褒衣博带式 右袒 阿难 迦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