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分解和调制信号双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
作者 张超 张辉 田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在噪声干扰较强的环境下,为了克服傅里叶分解方法(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FDM)在分析调制信号及单独使用调制信号双谱(Modulated Signal Bispectrum,MSB)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FDM和MSB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 在噪声干扰较强的环境下,为了克服傅里叶分解方法(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FDM)在分析调制信号及单独使用调制信号双谱(Modulated Signal Bispectrum,MSB)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FDM和MSB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FDM按照高频到低频的方式搜寻傅里叶固有模态函数分量(Fourier Intrinsic band Functions,FIBFs);以加权峭度指标作为评判标准,对信号进行重构,确保得到最佳的信号;然后对新的信号利用MSB分析方法进行解调处理,最终通过复合切片谱实现故障特征频率的提取。最后,通过上述方法对模拟信号和滚动轴承外圈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频率,并且与常规双谱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分解方法 加权峭度指标 调制信号双谱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下载PDF
基于经验傅里叶分解的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耗能支路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彭兆伟 宋鹏 +3 位作者 高杰 黄诗洋 杨爱军 徐党国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为实现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耗能支路需串并联大量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idevaristor,MOV),耗能支路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耗能支路故障检测方法并不能适应整个能量... 为实现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耗能支路需串并联大量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idevaristor,MOV),耗能支路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耗能支路故障检测方法并不能适应整个能量耗散阶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傅里叶分解的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耗能支路故障检测方法,具体为:首先是信号预处理,对耗能支路每个子模块的分支电流进行归一化和一阶差分计算来获取分析电流;然后是故障特征提取,利用经验傅里叶分解(empirical Fourier decomposition,EFD)对分析电流进行分解,提取最高频时频分量作为故障特征分量;最后是检测判据,通过故障特征分量构造突变峰值量化指标,进而通过突变峰值实现耗能支路故障检测。大量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可在能量耗散阶段末期实现可靠地故障检测,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 耗能支路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经验傅里叶分解 故障特征分量 突变峰值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苏俊 朱贵青 +3 位作者 张雪 吴捷录 王定一 吴福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3,共12页
以地带性植被建群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孔径凋落物袋排除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分析常绿阔叶林转换为米槠人工林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以米槠凋落叶完全分解... 以地带性植被建群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孔径凋落物袋排除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分析常绿阔叶林转换为米槠人工林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以米槠凋落叶完全分解为研究期间,共捕获土壤无脊椎动物6417头,隶属3门12纲27目114科,其中白蚁科为优势类群。2种林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总的、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度均于30 d到达峰值,而中小型为15 d,类群数均在91 d达到峰值,整体的动态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常绿阔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度和类群数显著降低,其中中小型土壤无脊椎动物丰度的响应更为迅速,降低了33.67%;林型转换后,土壤无脊椎动物各功能群个体数量均有所减少,其中杂食性土壤无脊椎动物对林型转换最为敏感,降幅达37.85%;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均有所降低。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温度是调控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总解释率达22.4%。可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为人工林的森林林型转换会导致森林地表理化特征变化,使得米槠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更为简化,进而可能影响土壤无脊椎动物对凋落叶分解的贡献,最终深刻作用于亚热带森林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凋落叶分解 土壤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傅里叶分解的齿轮箱振动信号处理
4
作者 张海霞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1期7-8,12,共3页
为了提高齿轮箱运行精度,设计了基于改进傅里叶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把一个复杂非平稳信号以自适应方式分解成包含多个瞬时频率的傅里叶本征模态函数(FIMF),再对各FIMF分量瞬时幅值与频率实施预估,获得分量边际谱与初始信号时间频率的... 为了提高齿轮箱运行精度,设计了基于改进傅里叶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把一个复杂非平稳信号以自适应方式分解成包含多个瞬时频率的傅里叶本征模态函数(FIMF),再对各FIMF分量瞬时幅值与频率实施预估,获得分量边际谱与初始信号时间频率的能量分布状态。对转子碰摩信号分析可以看到计算得到的第一个IMF包络谱与最初的4个IMF频谱。对滚动轴承中存在内圈故障振动信号分析,FIMF分量形成的包络谱内含有更少的低频信号。该研究可以拓宽到其他的传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改进傅里叶分解 故障诊断 传动系统
下载PDF
基于循环包络经验傅里叶分解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5
作者 汪智力 肖涵 +1 位作者 易灿灿 黄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7-977,1070,共12页
针对傅里叶分解方法存在过度分解、运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频谱包络的经验傅里叶分解(CEEFD)算法,并将该算法运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对信号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了信号的频谱,对傅里叶频谱进行了循环包... 针对傅里叶分解方法存在过度分解、运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频谱包络的经验傅里叶分解(CEEFD)算法,并将该算法运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对信号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了信号的频谱,对傅里叶频谱进行了循环包络,得到了包络曲线,减少了无用极值点的个数,抑制了噪声对分量的干扰;然后,采用改进的局部最大最小值(local max min)分割技术,对频谱包络曲线进行了频带分割;最后,构建了零相位滤波器,采用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对每个频带进行了信号重构,得到了若干个瞬时频率且具有物理意义的单分量信号;通过对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实测信号的分析,并将其与经验模态分解(EMD)、经验小波变换(EWT)、傅里叶分解方法(FDM)、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经验傅里叶分解(EFD)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EEFD方法获得的单分量包含了更准确的故障特征信息,验证了CEEFD方法的有效性,CEEFD方法可用于轴承的故障诊断;相对于上述方法,CEEFD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精度和更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非平稳信号 傅里叶分解方法 循环频谱包络傅里叶分解 快速傅里变换 改进的局部最大最小值分割技术
下载PDF
改进的傅里叶分解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斯琪 谭志银 +2 位作者 杨思国 詹玉新 王兴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186,共9页
为了克服傅里叶分解方法在频谱扫描过程中容易获得较多相近边界,导致无效分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傅里叶分解方法(improved 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IFDM),并将其应用到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IFDM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通... 为了克服傅里叶分解方法在频谱扫描过程中容易获得较多相近边界,导致无效分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傅里叶分解方法(improved Fourier decomposition method,IFDM),并将其应用到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IFDM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通过建立邻域叠加准则,将同大于或同小于特征平均值的若干相邻原始分量进行合并,得到一组傅里叶固有模态函数(Fourier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FIMF),从而减少无效分量。其次,重构峭度值大于均值的若干FIMF分量,提取敏感故障特征信息。然后,采用自适应多尺度加权形态学滤波(adaptive multi-scale weighted morphological filtering,AMWMF)去除重构分量中的无关分量及背景噪声。最后,对滤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仿真和实测信号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同时,与现有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分解方法 邻域叠加 形态学滤波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傅里叶分解的船舶轴频电磁场信号提取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震寰 吴永飞 裴建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4期593-599,共7页
船舶轴频电磁场是水面船舶及水下航行器非常关键的特征,然而由于静态电磁场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轴频电磁场的信噪比。为实现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轴频电磁场信号的有效检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傅里叶分解的信号提取方法,可以将复杂非平... 船舶轴频电磁场是水面船舶及水下航行器非常关键的特征,然而由于静态电磁场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轴频电磁场的信噪比。为实现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轴频电磁场信号的有效检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傅里叶分解的信号提取方法,可以将复杂非平稳信号自低频到高频自适应地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瞬时频率的单分量之和的形式。通过分别处理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及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的缺点,可快速有效地提取到轴频电磁场信号,进而为后续船舶及水下航行器的定位追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轴频电磁场 自适应傅里叶分解 信号提取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分解方法的肌肉疲劳状态分类研究
8
作者 姚贺龙 吕东澔 +2 位作者 张勇 张鹏 曹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8,共11页
由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导致传统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存在局限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分解方法(FDM)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使用FDM将sEMG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傅里叶固有频带函数(FIBF),确定最优... 由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导致传统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存在局限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分解方法(FDM)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使用FDM将sEMG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傅里叶固有频带函数(FIBF),确定最优分解水平,利用FDM提取各FIBF分量总功率占sEMG信号总功率的比例(FTPR)作为分类特征,对比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有效性和数据长度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FDM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的识别肌肉疲劳状态,在数据长度为3000且FDM的10层分解水平下,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得到了98.17%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对每个FIBF分量单独进行分析,发现在第5个FIBF分量下的FTPR有最好的类可分性,肌肉疲劳时第1~2分量的FTPR会变大,第4~10分量的FTPR会变小,即当肌肉疲劳时sEMG信号0~117 Hz区间的频率幅度会增加,175.5~585 Hz区间的频率幅度会下降。通过对比不同特征提取方法的肌肉疲劳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DM和FTPR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分类准确率。因此,所提方法可用于肌肉疲劳状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信号 傅里叶分解方法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英文) 被引量:119
9
作者 杨玉盛 林鹏 +4 位作者 郭剑芬 林瑞余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78-1289,共12页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kawakamii,约 1 5 0年生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 )凋落物数量与季节动态、养分归还及凋落...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kawakamii,约 1 5 0年生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 )凋落物数量与季节动态、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与其质量的关系为期 3a的研究表明 ,林分年均凋落量及叶所占比例分别为 :格氏栲天然林 1 1 .0 1 t/hm2 ,5 9.70 t/hm2 ;格氏栲人工林 9.5 4 % ,71 .98% ;杉木人工林 5 .47t/hm2 ,5 8.2 9%。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量每年只出现 1次峰值 ( 4月份 ) ,而杉木林的则出现 3次 ( 4或5月份、8月份和 1 1月份 )。除杉木林的 Ca和格氏栲人工林的 Mg年归还量最大外 ,N、P、K及养分总归还量均以格氏栲天然林的为最大 ,杉木人工林的最小。分解 1 a后格氏栲天然林中格氏栲叶的干重损失最大( 98.1 6% ) ,杉木叶的最小 ( 60 .78% )。C/N及木质素 /N比值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而 N、水溶性化合物初始浓度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针叶树人工林相比 ,天然林的凋落物数量大、养分归还量高、分解快 ,具有良好自我培肥地力的能力。因此 ,保护和扩大常绿阔叶林资源已成为南方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凋落叶分解 格氏栲 杉木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3 位作者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3-157,共5页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1),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线性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0.01);20,30和46年生林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分别为0.91~14.99,0.49~4.57和0.63—11.25,且马尾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为0—4.0时凋落物叶分解相对较快,4.0~12.0时分解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叶分解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含量 基质质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人工林碳氮分配格局及其随凋落叶分解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增文 段而军 +2 位作者 潘开文 张丽萍 杜红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地区连香树、糙皮桦、云南松和云杉4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土壤及林木器官C、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木体内C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N和C/N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嫩器官中的N含量大于... 对四川西部亚高山地区连香树、糙皮桦、云南松和云杉4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土壤及林木器官C、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木体内C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N和C/N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幼嫩器官中的N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老化器官中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且针叶林地枯落叶中的C/N比值大于阔叶林地.C、N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整个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林木、枯落物和土壤0~40cm)中的积累量分别达176.75~228.05t·hm-2和11.06~16.54t·hm-2,在土壤-枯落物分室和林木分室中的分配比例为C(1.9~3.3)∶1,N(15.6~41.5)∶1,且针叶林的"C汇"功能大于阔叶林.阔叶林地的凋落叶分解速率一般大于针叶林地,周转期分别为2.2~3.7a和3.9~4.2a;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在所有林地均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4a;N在连香树和糙皮桦林地呈超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1.9~3.2a,在云南松和云杉林地呈慢速释出态势,周转期为6.7~8.5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碳氮格局 凋落叶分解 养分循环
下载PDF
模拟N沉降下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土壤C、N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2 位作者 肖文发 黄志霖 周本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7-1158,共12页
模拟N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壤碳库对N沉降比较敏感,N沉降增加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外源N含量,间接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化学过程并改变凋落叶分解速率,因此,研究模拟N沉降下凋落叶分解-土壤C-N... 模拟N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壤碳库对N沉降比较敏感,N沉降增加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外源N含量,间接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化学过程并改变凋落叶分解速率,因此,研究模拟N沉降下凋落叶分解-土壤C-N关系对预测森林C吸存有重要意义。利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模拟N沉降下三峡库区不同林龄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凋落叶-土壤C、N化学计量响应及其关系;N沉降水平分对照(CK,0 g m^(-2)a^(-1))、低氮(LN,5 g m^(-2)a^(-1))、中氮(MN,10 g m^(-2)a^(-1))和高氮(HN,15 g m^(-2)a^(-1))。结果表明:分解540 d后,N沉降促进20年生和30年生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46年生马尾松林中仅低氮处理促进凋落叶分解,4种处理均是30年生分解最快,说明同一树种起始N含量低的凋落叶对N沉降呈正响应,N沉降处理促进起始N含量低的凋落叶分解,起始N含量高的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易达到"N饱和"。N沉降抑制20年生和46年生凋落叶C释放(低于对照0.62%—6.69%),促进30年生C释放(高于对照0.28%—5.55%);30年生和46年生林分N固持量均高于对照(高于对照0.15%—21.34%),20年生则低于对照(5.70%—13.87%),说明模拟N沉降处理促进起始C含量低的凋落叶C释放和起始N含量低的凋落叶N固持。N沉降处理下仅30年生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较对照增加,且土壤有机质与凋落叶C、N和分解速率呈正相关,与凋落叶C/N比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总氮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凋落叶N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有机碳/总氮比与凋落叶C、N含量呈正相关;对照处理中凋落叶分解指标对土壤养分影响顺序是分解速率<凋落物C含量<凋落物C/N比<凋落物N含量,低、中、高氮处理中则是凋落物C含量<分解速率<凋落物N含量<凋落物C/N比。研究表明低土壤养分含量马尾松林对N沉降呈正响应,N沉降促进低土壤养分马尾松林凋落叶分解并提高土壤肥力;凋落叶质量和土壤养分含量低的生态系统土壤C对N沉降响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模拟N沉降 林龄 凋落叶分解 化学计量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巨桉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红玲 张健 +2 位作者 刘洋 涂利华 向元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30,共6页
2008-01—2010-01,对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N.m-2a-1)、低氮(5gN.m-2a-1)、中氮(15gN.hm-2a-1)和高氮(30gN.m-2a-1),把年施氮量分12等份,每月下旬对各处理施氮(NH4NO3),探讨氮沉降持续增... 2008-01—2010-01,对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gN.m-2a-1)、低氮(5gN.m-2a-1)、中氮(15gN.hm-2a-1)和高氮(30gN.m-2a-1),把年施氮量分12等份,每月下旬对各处理施氮(NH4NO3),探讨氮沉降持续增加对巨桉凋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的影响,及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限制值。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在分解初期存在一个质量快速损失的淋溶期,而分解后期(14个月以后)质量损失极其缓慢,残留凋落物处于较稳定状态;氮沉降显著抑制了巨桉凋落叶后期分解,并且低氮处理抑制作用最强,但氮沉降对凋落物养分释放过程无明显影响;自然分解状态下,巨桉凋落叶分解限制值大约为90%(CK),而氮沉降使得这一限制值降低,并且低氮(限制值大约为72%)与对照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巨桉 凋落叶分解 养分释放 华西雨屏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气候、林型、林分光照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鹏 王襄平 +3 位作者 张新平 朱彪 周海城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3-2232,共10页
在东北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6块样地,进行为期3a(2004—2006年)凋落叶分解实验,以研究气候、林型、林冠透光率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相对影响大小。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落叶阔叶... 在东北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6块样地,进行为期3a(2004—2006年)凋落叶分解实验,以研究气候、林型、林冠透光率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相对影响大小。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岳桦林。对分解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气候因子(热量和水分)对分解速率有较强的解释力,分别解释了分解常数k和分解95%所需时间(t95%)的55.5%和65.0%的变异。但是,气候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林型、林冠透光率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其独立解释力并不大(<9%)。气候的变化导致林型(物种组成)的变化、进而影响分解速率,这一因素解释了分解参数变异的46.8%(k)和56.8%(t95%)。与此同时,气候和林型的变化还导致林冠透光率的变化,随着热量水平的上升林冠透光率下降、间接提高分解速率。这一因素分别解释了k值和t95%变异的23.9%和22.3%。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物种组成、林冠结构(影响透光率)等生物因素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忽视这些生物因素、简单研究气候和分解速率的关系可能难以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速率 气候 林型 林冠透光率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UV-B辐射对马尾松凋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新章 张慧玲 +2 位作者 江洪 余树全 张智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06-2114,共9页
由大气臭氧层减薄导致的UV-B辐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目前,有关UV-B辐射影响木本植物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还很少,在国内还没有开展。采用分解袋法开展了马尾松凋落叶在自然环境和UV-B辐射滤减两种辐射环境下的分解试验。结果表... 由大气臭氧层减薄导致的UV-B辐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目前,有关UV-B辐射影响木本植物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还很少,在国内还没有开展。采用分解袋法开展了马尾松凋落叶在自然环境和UV-B辐射滤减两种辐射环境下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在UV-B辐射滤减环境下的马尾松凋落叶年分解速率比对照环境减慢了47.74%。UV-B辐射极显著(P<0.01)地加快了马尾松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促进了凋落叶中碳、磷、钾的释放和木质素的降解,对氮的释放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意味着UV-B辐射将加快马尾松林的营养循环速度,降低马尾松林凋落物层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UV-B辐射 马尾松 营养循环
下载PDF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失重及养分累积归还模式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群根 傅懋毅 李正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经过104周对2个试验点上包括3种立竹度和2种林分组成共5种处理条件下的毛竹林凋落叶的分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分解初期失重迅速,而后趋于缓慢。分解剩余率与分解时间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林分立竹度和组成对竹林凋落叶分... 经过104周对2个试验点上包括3种立竹度和2种林分组成共5种处理条件下的毛竹林凋落叶的分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分解初期失重迅速,而后趋于缓慢。分解剩余率与分解时间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林分立竹度和组成对竹林凋落叶分解速度有着显著影响,竹栎混交林及立竹度为3015株/hm2纯竹林处理下,凋落叶的分解速度分别高于纯竹林的其它2种立竹度处理。剩余物中的N、P的浓度随分解呈增加趋势,两者变化模式相似,而K、Ca、Mg的浓度则趋于减小。处理对N、K、Mg的浓度变化模式无显著影响。分解剩余物中各种养分浓度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N、P在凋落叶分解初期为累积阶段,而后才释放归还,K、Ca、Mg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为释放。分解失重决定着分解后期N、P养分的释放归还;而对于K、Ca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凋落叶分解 林分结构 养分积累
下载PDF
草海湿地流域优势树种凋落物叶分解与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建利 吴华 +3 位作者 喻理飞 周传艳 严令斌 蔡国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物叶分解残留率、分解率、分解模型及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的水文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分解12个月后,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分别为青冈(24.0±1.4)%,白栎(24.1±2.0)%,桤木(26.6±2.6)%,滇杨(26.0±0.7)%,云南松(13.8±2.6)%,杉木(13.8±0.9)%,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差异极显著(F=10.28,P〈0.01)。(2)凋落物叶分解方程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Lr=ae-kt。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9~0.024之间,而针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1~0.012之间。凋落物叶的分解率受叶形态影响较大,阔叶凋落物分解率明显高于针叶。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2.27~3.06年和10.46~13.16年,针叶植物叶凋落物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4.61~5.20年和20.60~20.64年。(3)凋落物叶持水率(Rl)与分解残留率(Lr)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l=aLr+b(P〈0.05)。(4)土壤含水率(Rs)与凋落物叶持水率(Rl)呈显著反函数相关关系Rs=a/Rl+b(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流域 优势树种 凋落物叶分解 水文特征
下载PDF
岩溶区和非岩溶区两种优势植物凋落叶分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静 徐广平 +3 位作者 曾丹娟 张德楠 莫凌 黄玉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5,共8页
应用野外分解网袋法对岩溶地区和非岩溶地区两种优势树种桂花和青冈栎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解1年后,凋落叶失重率桂花大于青冈栎,同一物种岩溶区大于非岩溶区。凋落叶各元素浓度随分解时间变化也有一定... 应用野外分解网袋法对岩溶地区和非岩溶地区两种优势树种桂花和青冈栎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解1年后,凋落叶失重率桂花大于青冈栎,同一物种岩溶区大于非岩溶区。凋落叶各元素浓度随分解时间变化也有一定差异,C含量均表现为初期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N含量前半年呈波动状态,后半年逐渐上升;P含量处波动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N、P含量和凋落叶失重率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而C:N、C:P、N:P与凋落叶失重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失重率与N、P含量及C:N、C:P、N:P关系密切。凋落叶桂花N、P含量比青冈栎高,分解速率也比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岩溶 非岩溶 速率 差异
下载PDF
香樟凋落叶分解过程对两种间作作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如义 陈洪 +4 位作者 胡红玲 胡庭兴 杨丽妹 陈玉凤 唐剑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2-342,共11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不同土壤添加水平(0g/盆为CK、25g/盆、50g/盆,100g/盆)对受体作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莴笋(Lactuca sativa)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香樟凋落叶分解...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不同土壤添加水平(0g/盆为CK、25g/盆、50g/盆,100g/盆)对受体作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莴笋(Lactuca sativa)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香樟凋落叶分解对两种作物的地径、株高、生物量、叶片数和叶面积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凋落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但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2)香樟凋落叶分解对两种作物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随凋落叶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持续时间延长。(3)经凋落叶处理的两种作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总体上均低于CK,而胞间CO2浓度(Ci)在各凋落叶处理下均高于CK。(4)随着土壤中凋落叶量的增加,两种作物在光饱和以及CO2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速率(CE)、光呼吸速率(Rp)和暗呼吸速率(Rd)均不断下降,而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因受体作物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土壤中香樟凋落叶分解释放的化感物质,能通过降低受体作物的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能力,限制其营养生长,最终影响生物量积累;相对于莴笋,小白菜对香樟凋落叶分解产生的化感胁迫效应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可能更适宜在香樟林间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凋落叶分解 化感作用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宁 马志敏 +4 位作者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同阶段之间表现为,草地〈灌丛〈乔木林〈灌乔林,人工樟树林介于乔木林与灌乔林之间。(2)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有机碳、氮净释放率介于58.5%~72.9%与21.2%~63.9%之间,有机碳在分解期间表现为净释放,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凋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凋落叶分解系数与0.25~1mm、〈0.25mm粒径团聚体轻组有机碳、氮之间关系密切。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叶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恢复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有重要影响,轻组有机碳、氮优先向小粒径团聚体输入,小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氮积累中有重要作用。凋落叶分解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土壤层的养分保蓄与抗水土流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团聚体有机碳/氮 土壤有机碳/氮积累 植被恢复过程 石漠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