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机叶片数学模型及叶片函数化设计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海波 程忠庆 赵云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为实现叶片的函数化设计,经过对翼型函数进行坐标变换、扭角旋转变换和数学推导等步骤,建立了叶片的通用数学模型,且给出了具有2个参变量(翼展位置、弦长位置)的显式参数方程组;提出了叶片函数化设计法的初步设想,用叶片函数生成了叶片... 为实现叶片的函数化设计,经过对翼型函数进行坐标变换、扭角旋转变换和数学推导等步骤,建立了叶片的通用数学模型,且给出了具有2个参变量(翼展位置、弦长位置)的显式参数方程组;提出了叶片函数化设计法的初步设想,用叶片函数生成了叶片三维立体图像,给出了两组示例。研究表明,叶片数学模型由翼型函数、弦长函数和扭角函数3个子函数组成,且可用显式方程组表示;通过调整叶片子函数的结构或其中的常数值,可以方便、迅速地修改设计,且可随时显示最终效果图,在叶片函数与叶片图像之间可建立一一对应的随动关系,能方便设计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叶片设计 数学模型 叶片函数 函数化设计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叶根与翼型间过渡曲面的余弦函数法探讨
2
作者 赵云鹏 姜海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96,共4页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叶根与翼型之间的圆滑过渡曲面的建立是叶片函数化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将叶根圆截面型线函数表示成翼型函数的形式,用半个周期的余弦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不同位置参数的方法,建立了余弦曲线过渡法,并用该方法对圆...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叶根与翼型之间的圆滑过渡曲面的建立是叶片函数化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将叶根圆截面型线函数表示成翼型函数的形式,用半个周期的余弦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不同位置参数的方法,建立了余弦曲线过渡法,并用该方法对圆函数和翼型函数的对应参数值进行圆滑过渡,建立了叶根圆柱与翼型之间的过渡曲面函数。研究示例显示,只需对8个相应参数(包括系数和指数)的不同取值进行圆滑过渡即可建立过渡曲面,而系数和指数的过渡函数均可以由简单的余弦函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叶根 翼型函数 叶片函数 过渡曲面 余弦函数
下载PDF
特征模态函数双谱分析在叶片裂纹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靳子洋 陆永耕 +1 位作者 张彬 姚晓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1期153-156,共4页
针对叶片裂纹故障振动信号特征,提出特征模态函数的双谱分析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分解,产生一系列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对含... 针对叶片裂纹故障振动信号特征,提出特征模态函数的双谱分析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分解,产生一系列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对含有高频信号的高阶IMF分量进行重构,利用双谱提取叶片裂纹的振动信号特征。通过仿真信号和实验分析,验证叶片裂纹产生的高频冲击对叶片振动信号高频部分双谱的影响,证明IMF分量双谱分析的有效性,为风电叶片正常状态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叶片裂纹 特征模态函数 经验模态分解 双谱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的草地冠层“热点”效应纠正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启燕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借鉴辐射传输和几何光学两类植被双向反射率模型的参数化方法和建模思想,构建了一种针对草地叶片的双向反射率模型.在计算任意倾向长方形叶片投影重叠函数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并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验证,最后利用覃文汉解析模型的框架计... 借鉴辐射传输和几何光学两类植被双向反射率模型的参数化方法和建模思想,构建了一种针对草地叶片的双向反射率模型.在计算任意倾向长方形叶片投影重叠函数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并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验证,最后利用覃文汉解析模型的框架计算"热点"系数以及草地冠层的双向反射系数.结果表明,所推导得到的长方形叶片重叠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草地植被冠层中的"热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效应 双向反射率模型 长方形叶片重叠函数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A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a Directed Guide Vane Row-Effect of Guide Vane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被引量:13
5
作者 Manabu TAKAO Hideki KUMA +3 位作者 Takao MAEDA Yasunari KAMADA Michiaki OKI Atsushi MINOD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the effect of guide vane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S-VAW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the effect of guide vane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S-VAWT) with a directed guide vane row has been proposed and tested by the authors.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ies, it was clarifi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urbine can be improved by means of the directed guide vane row. However, the guide vane geometry of S-VAWT has not been optimized so far.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guide vanegeometry, the effects of setting angle and gap between rotor blade and guide vane on power coefticlent and start- ing characteristic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proposed wind turbine was carried out by a wind tunnel. The wind tunnel with a diameter of 1.8m is open jet type. The wind velocity is 8 m/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rotor has three straight blades with a profile of NACA0018 and a chord length of 100 mm, a diameter of 0.6 m and a blade height of 0.7 m. The guide vane row consists of 3 arc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machinery wind energy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guide va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