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用工装的山地风电叶片运输车组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仇戈 赵佳虹 +6 位作者 丛鲁兹 何太碧 王帅 林兰刚 尹鹏 许苏予 吕小倩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6-46,共11页
为提高山地风电叶片运输的安全性,利用SolidWorks建立山地风电叶片运输车组,针对工装举升、叶片自转、工装自转3种典型工况,分析专用工装的不同定轴状态对运输车组稳定性的影响。建立装配体模型后,在一定风载荷(风速14 m/s,迎角1.571 r... 为提高山地风电叶片运输的安全性,利用SolidWorks建立山地风电叶片运输车组,针对工装举升、叶片自转、工装自转3种典型工况,分析专用工装的不同定轴状态对运输车组稳定性的影响。建立装配体模型后,在一定风载荷(风速14 m/s,迎角1.571 rad)下,不断改变工装举升、叶片自转和工装自转的角度,得到车组受力及重心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车组重心位置随配重块位置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装举升与叶片自转过程中车组受力分别呈M和W型变化,工装自转使车组所受横向风力减小;工装举升角度可以补偿车组在纵坡路况下的重心变化,叶片自转至180°时纵向稳定性最好,自转至190°时横向稳定性最差,自转至350°时车组受风载荷接近最大,运输工装的自转操作并不适用于常规运输工况,适用于进行避障操作或横坡路况运输;改变配重块位置可以平衡工装举升引起的整车重心位置的改变,达到车组稳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运输 运输稳定性 专用工装 山地风电
下载PDF
风机叶片运输专用装置的结构设计
2
作者 马红欣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风机叶片运输车是将风电设备运输到风电场的大件运输车辆,而风机叶片具有超长、超重等特点,对道路要求高,造成运输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良好通过性和安全性的风机叶片运输车。根据风机叶片运输车设计方案,对低平板模块、动力鹅颈模块... 风机叶片运输车是将风电设备运输到风电场的大件运输车辆,而风机叶片具有超长、超重等特点,对道路要求高,造成运输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良好通过性和安全性的风机叶片运输车。根据风机叶片运输车设计方案,对低平板模块、动力鹅颈模块和风机叶片运输专用装置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机叶片运输车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运输 结构设计 三维模型
下载PDF
山地风电叶片运输稳定性补偿研究
3
作者 林兰刚 丛鲁兹 +2 位作者 何太碧 曾传华 尹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1,共9页
针对山地风电叶片在运输过程中因牵引力和横纵坡等方面造成的失稳问题,通过Solidworks建立车组模型,利用flow simulation插件进行了运输工装流体分析,得出了不同风速、风向的风载荷对车组的作用情况,并且提出用一种新动力运输方式,在保... 针对山地风电叶片在运输过程中因牵引力和横纵坡等方面造成的失稳问题,通过Solidworks建立车组模型,利用flow simulation插件进行了运输工装流体分析,得出了不同风速、风向的风载荷对车组的作用情况,并且提出用一种新动力运输方式,在保证牵引力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对横坡、纵坡情况下的工装举升补偿和工装自转补偿进行研究,拟合出其具体的补偿角度公式,并且对有可变配重的工装,拟合出具体配重位置补偿公式。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风向的风载荷对山地风电叶片运输的影响研究中,在风速逐渐增加过程中,总压与受力变化趋势均增大且变化趋势相同,由于山地风电叶片的翼型结构,横向流速呈直线增加,且不等于设置的环境速度。而对不同的风向研究中,横向风作用远大于纵向风作用,结合自走式液压平板车运输速度极小,因此,在实际中通常忽略纵向风作用。其次针对现有条件的多车牵引弯道通过性低的缺点设计出了一种多动力单元运输方式。在工装补偿仿真试验中,利用工装的自转与举升来对叶片运输中遇到的横纵坡进行补偿,采用公式拟合的方法得出在一定坡度下的具体补偿角度。在配重位置仿真试验中,通过拟合公式得出了在工装一定举升角度下的配重具体补偿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稳定性补偿 flow simulation插件 补偿角度 配重位置 山地风电叶片运输
原文传递
风机叶片山地运输车辆转弯半径与道路占用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迎福 刘亦 +2 位作者 刘厚才 许华 唐伟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4期11-14,共4页
现在很多风场均分布在山区,山区风场风机叶片均较长,若按照传统的运输方式,车辆转弯中遇到障碍物时必须采取道路改造措施。风机叶片专用运输装置可将风机叶片举升并水平旋转一定角度,从而避让障碍,减小对道路宽度的要求,极大地节省道路... 现在很多风场均分布在山区,山区风场风机叶片均较长,若按照传统的运输方式,车辆转弯中遇到障碍物时必须采取道路改造措施。风机叶片专用运输装置可将风机叶片举升并水平旋转一定角度,从而避让障碍,减小对道路宽度的要求,极大地节省道路改造费用。文中对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车最小转弯半径与道路占用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普通半挂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这种车辆相对普通车辆对道路条件更高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汽车 风机叶片运输 转弯半径 道路占用
下载PDF
风电叶片车辆运输装备液压减振特性研究
5
作者 廖高华 蒋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1-134,145,共5页
针对风电叶片新型液压机构运输装备,在对运输系统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牵引车、运输装备和叶片之间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系统振动能量传递、装备的蓄能器刚度与节流阀阻尼,考虑叶片运输状态的模态,得到运输装备模型基本参数,仿真分析系统... 针对风电叶片新型液压机构运输装备,在对运输系统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牵引车、运输装备和叶片之间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系统振动能量传递、装备的蓄能器刚度与节流阀阻尼,考虑叶片运输状态的模态,得到运输装备模型基本参数,仿真分析系统路谱激励下振动加速度以及蓄能器容量影响。结果表明:蓄能器刚度、节流阀阻尼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选择最优的节流孔直径和蓄能器容量及预充压力,在输入激励频率大于固有频率2^(1/2)倍时,振动传递率小于0,叶片振动加速度明显降低,叶片相对于静平衡位置偏移的振动位移减小,系统减振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运输 数学模型 液压机构 半主动减振
下载PDF
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叶片轨迹线划线工艺改善设计
6
作者 邓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7期110-111,共2页
文章通过对公司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叶片轨迹线的划线工艺现状分析,模板锈蚀磨损,影响划线精度,模板标识易模糊,模板随意摆放,造成场地浪费等问题,通过本次工艺设计改善后,制作新叶片轨迹线划线模板,提高了划线质量,保证叶片装焊精度,... 文章通过对公司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叶片轨迹线的划线工艺现状分析,模板锈蚀磨损,影响划线精度,模板标识易模糊,模板随意摆放,造成场地浪费等问题,通过本次工艺设计改善后,制作新叶片轨迹线划线模板,提高了划线质量,保证叶片装焊精度,同时节省场地空间,便于推行6S管理,减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运输叶片轨迹线 划线工艺 叶片轨迹线模板 工艺改善
下载PDF
叶脉结构与功能及其对叶片经济谱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一苓 李芳兰 胡慧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8-398,共11页
叶脉由贯穿于叶肉内部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机械组织构成,多样化的脉序及网络结构使叶脉系统发生变异和功能分化。该文综述了叶脉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聚焦叶脉分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叶片经济谱(LES)中的重要性,解释... 叶脉由贯穿于叶肉内部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机械组织构成,多样化的脉序及网络结构使叶脉系统发生变异和功能分化。该文综述了叶脉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聚焦叶脉分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叶片经济谱(LES)中的重要性,解释叶脉性状与其它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及机制。不同等级叶脉在机械支撑与水分运输方面存在功能分化,其中1–3级粗脉在维持叶片形状和叶表面积以及物理支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持叶片最大受光面积;4级及以上细脉具有水分调节功能,它们与气孔相互协调,影响叶片水分运输、蒸腾散热和光合作用速率。叶片生长过程与叶脉发育的动态变化模式决定叶脉密度,并影响叶脉密度与叶片大小之间的关系:叶面积与粗脉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粗脉直径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细脉密度无关。与叶脉性状相关的叶片经济谱框架模型预测,叶脉密度较高的叶片寿命短、比叶重较小,叶片最大碳同化速率、代谢速率以及资源获取策略潜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序 植物功能 叶片经济谱 叶片水分运输 叶片形状
原文传递
Transition Modelling Implications in the CFD Analysis of a Turbine Nozzle Vane Cascade Tested Over a Range of Mach and Reynolds Numbers 被引量:1
8
作者 Michele Marconcini Roberto Pacciani Andrea Arnon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26-534,共9页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gas turbine nozzle vane cascade was investigated over a range of Mach and Reynolds numbers.The work is part of a vast research project aimed at the analysis of fluid dynamics and heat ...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gas turbine nozzle vane cascade was investigated over a range of Mach and Reynolds numbers.The work is part of a vast research project aimed at the analysis of 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in cooled blades.In this paper computed results on the"solid vane"(without cooling devices)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Detailed measurements were 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of Bergamo where the experimental campaign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a subsonic wind tunnel.The impact of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novel laminar kinetic energy transport model and the widely used Langtry-Menterγ-Reθ,t model.The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blade loading distributions,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contours downstream of the cascade,and velocity/turbulence-intensity profile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at selected blade surface locations at mid-span.It will be shown how transitional calculations compare favorably with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turbine CFD validation transition model secondary flow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