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用芥菜新品种宜芥1号的选育
1
作者 何翠 张英 +5 位作者 曾旭 罗玉华 张晓禹 喻小娇 彭震宇 金鑫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79,共4页
宜芥1号是从宜宾市翠屏区农家品种二月青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该品种在秋季露天栽培生育期约158 d。植株直立,株高约95 cm,株幅约65 cm,叶片数约19片,叶绿色,叶片卵圆形,裂叶少,叶柄背面有蜡粉,叶片表面中等皱缩,花冠... 宜芥1号是从宜宾市翠屏区农家品种二月青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该品种在秋季露天栽培生育期约158 d。植株直立,株高约95 cm,株幅约65 cm,叶片数约19片,叶绿色,叶片卵圆形,裂叶少,叶柄背面有蜡粉,叶片表面中等皱缩,花冠淡黄色,种子红褐色,单株质量约2.3 kg。平均667 m^(2)产量7000 kg以上。鲜样粗蛋白含量(w,后同)6.7 mg·g^(-1),粗纤维含量1.1%,维生素C含量0.82 mg·g^(-1),丰产质优,是加工优质宜宾芽菜的好原料。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新品种 宜芥1号
下载PDF
腌制叶用芥菜发酵菌应用与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胡丹丹 陈山乔 +1 位作者 孙志栋 吴祖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为获得品质优良的发酵叶用芥菜,通过层次分析法、多因素试验对叶用芥菜的腌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菌株L8(Lactobacillus brevis)、L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Y9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 为获得品质优良的发酵叶用芥菜,通过层次分析法、多因素试验对叶用芥菜的腌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菌株L8(Lactobacillus brevis)、L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Y9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复合发酵,最佳配比为1:1:1,在新鲜芥菜堆黄优化基础上,再通过菌接种量、堆黄时间、食盐添加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叶用芥菜腌渍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菌接种量体积分数5%、堆黄时间2 d、食盐添加量质量分数5%。该条件下,总酸质量分数为0.85 g/100 g、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为0.203 g/100 g,亚硝酸盐半衰期为4.23 d以及感官评分为86.50分,总体可接受性好。该研究为进一步提供优质发酵蔬菜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发酵菌株 发酵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杭州地区叶用芥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赵俊婕 李永威 +1 位作者 王建科 万正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地区栽培的叶用芥菜新品种,开展6个叶用芥菜品种华芥2号、华芥3号、华芥4号、华芥8号、华芥10号、鄞雪18的比较试验,调查它们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华芥4号、华芥8号在抗性、产量、品质等方... 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地区栽培的叶用芥菜新品种,开展6个叶用芥菜品种华芥2号、华芥3号、华芥4号、华芥8号、华芥10号、鄞雪18的比较试验,调查它们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华芥4号、华芥8号在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表现优良,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华芥4号 华芥8号 品种比较
下载PDF
4个新选叶用芥菜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4
作者 张双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50-3656,共7页
【目的】研究叶用芥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为加快叶用芥菜新选不育系应用及强优势杂交组合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叶用芥菜不育系稳定株系美宽A、台宽A、大芥A和明长A为母本,3个宽柄芥自交系V0331、V0332和V0333为父本,按不... 【目的】研究叶用芥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为加快叶用芥菜新选不育系应用及强优势杂交组合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叶用芥菜不育系稳定株系美宽A、台宽A、大芥A和明长A为母本,3个宽柄芥自交系V0331、V0332和V0333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2个杂交组合,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并估算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和遗传率。【结果】芥菜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不育系和自交系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除株幅外其他性状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分析,筛选出不育系台宽A、明长A和自交系V0331为优秀亲本;推选出3个优势的组合美宽A×V0333、明长A×V0333和台宽A×V0331。父本均为宽柄芥类型的情况下,芥菜杂交组合的株高、株幅、叶长、叶柄长、叶柄宽、中肋宽和叶片数7个性状的表型主要取决于芥菜不育系的遗传;叶宽、叶柄厚、中肋厚和单株产量4个性状则主要受父本自交系的影响。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均达70.00%以上;叶柄长、中肋宽、叶长、叶片数、叶柄宽、单株产量、中肋厚、株幅和叶柄厚9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5.00%,加性遗传效应大,育种上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株高和叶宽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27.41%和35.74%,受环境和双亲互作影响大,育种上适宜在高世代选择。【结论】台宽A和明长A是较理想的不育系亲本,可扩大组合配制加以利用;组合美宽A×V0333、明长A×V0333和台宽A×V0331为优势组合,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建议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不育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分析
下载PDF
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研究
5
作者 唐兵 付文苑 +5 位作者 赵利芬 杨巍 王青青 瞿飞 吴康云 邓英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株,成苗率达88.33%。2个基因型诱导出的单倍体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加倍效率最佳,分别为52.00%、67.40%;对260株再生株进行倍性鉴定,检测到单倍体、双单倍体、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5种类型,其中,威宁青菜单倍体占87.50%,双单倍体占8.75%,其他倍性占3.75%;修文青菜单倍体占77.50%、双单倍体占17.50%,其他倍性占5.00%。不同倍性材料田间表现,单倍体无花粉,不结实,植株矮小;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正常开花结实,植株长势强,但有部分空荚;非整倍体虽有花粉,但是结荚小,种子较小、不饱满,植株长势较弱;双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长势较好,有花粉,并且种子饱满,量多。因此,可先根据植株田间表现判断倍性,再选择性进行倍性检测。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优良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新品系均耐抽薹性强,分蘖性弱,纯合度100.00%,解决了常规种经常出现纯合度不够、田间表现不整齐、影响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耐抽薹 小孢子 双单倍体 倍性 秋水仙素 再生 嵌合体
下载PDF
12个叶用芥菜品种在洞庭湖区的综合性状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连勇 万正杰 +3 位作者 冷容 孟秋峰 谈雨婷 黄科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洞庭湖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叶用芥菜品种,针对洞庭湖区叶用芥菜品种单一、品种退化明显等问题,以华容大叶芥为对照(CK),对引进的华芥5号等叶用芥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叶宽是甬包芥2号最宽...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洞庭湖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叶用芥菜品种,针对洞庭湖区叶用芥菜品种单一、品种退化明显等问题,以华容大叶芥为对照(CK),对引进的华芥5号等叶用芥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叶宽是甬包芥2号最宽,为42.97 cm,显著宽于其他品种,中肋宽度是甬包芥2号最宽,为11.46 cm,显著宽于其他品种,中肋厚度是1号宽柄芥最厚,为1.14 cm;产量以渝芥1号最高,达7 981.08 kg/667m^(2),显著高于CK的5 964.83 kg/667m^(2),比CK增产33.80%,其次是1号宽柄芥,产量为7 436.63 kg/667m^(2),比CK增产24.67%,再次是华芥5号、华芥7号、渝芥优2号、3号宽柄芥和甬包芥2号,但上述各品种间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叶宽、中肋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叶宽又与中肋宽度、中肋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考虑到产量以及产量与叶宽、中肋宽度和厚度的相关性,渝芥1号、1号宽柄芥和甬包芥2号适合在洞庭湖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引种 品比试验 产量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成都市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7
作者 夏枫 范梅 +1 位作者 黄富德 刘独臣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25-28,共4页
为优化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当地生产环境与市场需求,引进4个优质叶用芥菜品种,以新都区当地主栽品种“二月青”为对照(CK),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同时,针对新都区芥菜生产中易发根肿病的情况,对“川芥1号”采... 为优化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当地生产环境与市场需求,引进4个优质叶用芥菜品种,以新都区当地主栽品种“二月青”为对照(CK),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同时,针对新都区芥菜生产中易发根肿病的情况,对“川芥1号”采用2种不同种子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处理,探索种子包衣处理对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川芥1号”“川芥2号”“优选包包青2号”产量均高于CK,其中,“川芥1号”“川芥2号”产量均与CK差异显著。“川芥1号”最适宜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栽培,“川芥2号”可作为加工芥菜品种进行推广栽培,以丰富新都区泡菜原料蔬菜品种。“川芥1号”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在成株率、单株重、产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川芥1号”(2号包衣)处理在提升成株率上有一定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播 叶用芥菜 品种筛选 种子包衣
下载PDF
黔东南州叶用芥菜品比试验
8
作者 丁勇 蒋辉倩 +2 位作者 吴凤莲 王正文 周贵昌 《种子科技》 2023年第8期29-31,共3页
试验立足于黔东南地区叶用芥菜产业发展,对黔东南州地方叶用芥菜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地方品种Q27、Q12表现较好,产量较高,抗病性强。其中,Q27宜做鲜食或加工,Q12宜做腌制菜品;Q2较其他品种耐抽薹性强,可错开叶用芥菜上市高峰期,提... 试验立足于黔东南地区叶用芥菜产业发展,对黔东南州地方叶用芥菜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地方品种Q27、Q12表现较好,产量较高,抗病性强。其中,Q27宜做鲜食或加工,Q12宜做腌制菜品;Q2较其他品种耐抽薹性强,可错开叶用芥菜上市高峰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综合各参试叶用芥菜品种的生长习性、植物学特性、产量等数据来看,地方品种Q12、Q27和Q2较适宜在黔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品比试验 性状
下载PDF
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0的分子特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景华 张明方 +2 位作者 喻景权 王涛 陈竹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4-599,共6页
采用榨菜细胞质雄性系为不育源,通过变种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根据Brassicanap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2设计兼并引物,利用特异引物PCR方法,分别在不育源、F1、BC2以及BC3世代中扩增出一条600~70... 采用榨菜细胞质雄性系为不育源,通过变种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根据Brassicanap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2设计兼并引物,利用特异引物PCR方法,分别在不育源、F1、BC2以及BC3世代中扩增出一条600~700bp大小的特异条带,而在叶用芥菜保持系中无此条带,具细胞质基因遗传特性。进一步序列分析表明,此特异条带大小为663bp,具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编码220个氨基酸,定名为orf220。同时,orf22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两个跨膜区,氨基端与Oenotheraberteriana中的COXⅢ(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亚基)、萝卜中的ATP8(线粒体ATP酶复合体亚基)以及向日葵中的ORFB(ATP酶复合体α亚基相关)蛋白氨基端高度同源。RT PCR方法分析表明,orf220基因的表达为组成性表达,无器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orf220
下载PDF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邓英 宋明 +2 位作者 吴康云 郭惊涛 孟平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共4页
对15个叶用芥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15个叶用芥菜品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的品种其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同时,15个叶用芥菜品种VC、Ca... 对15个叶用芥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15个叶用芥菜品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的品种其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同时,15个叶用芥菜品种VC、Ca、P、Fe等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其中VC含量为1 362-2 428 mg.kg^-1(FW),Ca含量为1 002.9-1 872.9 mg.kg^-1(FW),P含量为250.7-656.9 mg.kg^-1(FW),Fe含量为17.4-32.4 mg.kg^-1(F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营养成分 氨基酸 VC CA P FE
下载PDF
四川叶用芥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独臣 李跃建 +4 位作者 房超 蔡鹏 杨宏 刘小俊 梁根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3-767,共5页
对23个叶用芥菜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个叶用芥菜均含有相同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但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各样品总氨基酸平均含量10.02 mg/g(FW),必需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0.5%,酸性氨基酸占总... 对23个叶用芥菜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个叶用芥菜均含有相同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但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各样品总氨基酸平均含量10.02 mg/g(FW),必需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0.5%,酸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0%;同时,23种叶芥的其他主要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平均含量45.47 mg/100g,蛋白质平均含量1.47%,粗纤维含量平均含量0.66%,可溶性总糖平均含量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蛋白质 维生素C
下载PDF
叶用芥菜小孢子离体培养条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慧敏 何勇 +2 位作者 邵泱峰 朱祝军 符庆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0.0 g·L-1蔗糖培养基处理效果最佳;1~10 mg·L-1秋水仙碱24~48 h处理可提高小孢子培养反应,增加供试材料胚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叶用芥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热激 秋水仙碱
下载PDF
新型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的花药发育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邹瑞昌 万正杰 +2 位作者 徐跃进 杨文杰 傅廷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分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期至单核小孢子期出现发育异常:有的花粉母细胞液泡化后浓缩解体,还有的花粉母细胞因绒毡层细胞径向肥大或液泡化而受挤压解体;有的花粉母细胞虽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发育到四分体时期或单核时期细胞解体,花粉败育。同时对0912A的花器官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雄蕊退化为细丝状,败育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雄性不育 石蜡切片 细胞学 花器官
下载PDF
不同采收季节对叶用芥菜类黄酮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萍 朱祝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5-750,共6页
以10个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季节对其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采收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冬季采收的。叶用芥菜含有槲皮素和山奈素两种类黄酮化合物,春季采收的槲皮素和山奈... 以10个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季节对其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采收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冬季采收的。叶用芥菜含有槲皮素和山奈素两种类黄酮化合物,春季采收的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高于冬季采收的。基因型间总酚、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与生长季节有极显著的互作关系,表明生长季节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酚类物质积累和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总酚、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分别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类黄酮物质 抗氧化活性 基因型 季节
下载PDF
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1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康云 郭惊涛 +3 位作者 邓英 孟平红 袁学华 蔡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8,共2页
黔青1号系结合贵州叶用芥菜资源和生产实际,由贵州省独山地方宽叶青菜品种提纯复壮后育成,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收获160 d,产量1 978~3 144 kg/667m2,比对照(贵阳鸡冠青)平均增产10.84%;粗... 黔青1号系结合贵州叶用芥菜资源和生产实际,由贵州省独山地方宽叶青菜品种提纯复壮后育成,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收获160 d,产量1 978~3 144 kg/667m2,比对照(贵阳鸡冠青)平均增产10.84%;粗纤维含量适中,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叶片宽大,叶柄肥厚,经济性状优良,适宜黔中、黔西南、黔南地区及六盘水市海拔在900~1 300 m的地区及相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黔青1号 叶用芥菜 选育
下载PDF
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康云 陶莲 +3 位作者 李正丽 邓英 孟平红 赵大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0,14,共3页
为了利用小孢子培养以加速基因型的纯合,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以叶用芥菜6个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的胚状体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胚产量差异很大。在接种的6个基因型中,有3个诱导出胚,诱导率... 为了利用小孢子培养以加速基因型的纯合,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以叶用芥菜6个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的胚状体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胚产量差异很大。在接种的6个基因型中,有3个诱导出胚,诱导率为50%。其中,黔青2号×紫红青菜的胚产量最高,平均每个花蕾产生2.83个胚状体,最低的是黔青2号×普安青菜,平均每个花蕾产生0.21个胚状体。3个出胚的基因型都获得了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小孢子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2号”的选育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惊涛 吴康云 +4 位作者 邓英 孟平红 龙云春 吴秀刚 袁学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606-15607,共2页
[目的]为黔青2号(Brassica juncea L.)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介绍黔青2号的选育经过,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并介绍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黔青2号系结合贵州叶用芥菜资源和... [目的]为黔青2号(Brassica juncea L.)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介绍黔青2号的选育经过,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并介绍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结果]黔青2号系结合贵州叶用芥菜资源和生产实际,由贵州省雷山宽叶青菜提纯复壮后育成,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收获167 d,产量30 558.0~48 975.0 kg/hm2,比对照(贵阳鸡冠青)平均增产12.46%;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肉质脆嫩,叶片宽大,叶柄肥厚,品质好,丰产,经济性状优良。[结论]黔青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新品种 黔青2号 选育
下载PDF
叶用芥菜新品种甬雪3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锡亮 王毓洪 +2 位作者 孟秋峰 杨明贵 黄芸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3,共2页
甬雪3号是以叶用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为母本,以自交系07-2-10-1-13-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播种至采收约105d(天)。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复锯齿,全裂,叶面有光泽,无蜡粉。平均有效蘖数25个,单株质量约1.5kg,... 甬雪3号是以叶用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为母本,以自交系07-2-10-1-13-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播种至采收约105d(天)。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复锯齿,全裂,叶面有光泽,无蜡粉。平均有效蘖数25个,单株质量约1.5kg,每667m2产量约6000kg。抗病毒病,耐抽薹性中等,加工品质优良。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甬雪3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2号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英 吴康云 +4 位作者 郭惊涛 孟平红 杨虎 袁学华 胡华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5,共1页
雷山县叶用芥菜地方品种雷山宽叶青菜,由于多年栽培品种较为混杂,植株矮小,产量低,退化较严重。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经过6a(年)的提纯复壮,同时进行营养品质分析,鉴选出叶柄宽大肥厚、营养丰富、产量高、植株整齐、... 雷山县叶用芥菜地方品种雷山宽叶青菜,由于多年栽培品种较为混杂,植株矮小,产量低,退化较严重。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经过6a(年)的提纯复壮,同时进行营养品质分析,鉴选出叶柄宽大肥厚、营养丰富、产量高、植株整齐、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定名为黔青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新品种 营养丰富 园艺研究所 地方品种 栽培品种 提纯复壮 品质分析
下载PDF
硒硫处理对叶用芥菜品质及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娟 朱祝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9-543,共5页
以叶用芥菜为材料,研究不同硒酸盐和硫酸盐处理对植株营养品质及抗氧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硫(0.5mmol·L-1)水平下,5~10μmol·L-1硒增加叶用芥菜地上部干重;而在高硫(2mmol·L-1)水平下,硒对植株地上部干重无影响.... 以叶用芥菜为材料,研究不同硒酸盐和硫酸盐处理对植株营养品质及抗氧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硫(0.5mmol·L-1)水平下,5~10μmol·L-1硒增加叶用芥菜地上部干重;而在高硫(2mmol·L-1)水平下,硒对植株地上部干重无影响.无论在低硫和高硫水平下适度增加硒浓度(0~5μmol·L-1)均能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硫水平下,增加硒浓度(0~5μmol·L-1)促进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合成.增加硒浓度显著提高叶用芥菜地上部Se含量,而对S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增加硫浓度显著提高植株地上部S含量,而明显减少Se含量.硒处理对叶用芥菜地上部P、K、Ca、Mg、Fe、Mn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对Cu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增加硫浓度显著降低叶用芥菜地上部Ca、Mg、Cu、Mn含量,而对P、K、Fe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适当增加硒(0~5μmol·L-1)和硫浓度,能显著提高叶用芥菜谷胱甘肽(GSH)含量.硒处理对叶用芥菜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的供硫水平.说明不同硒硫浓度对叶用芥菜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硒酸盐 硫酸盐 品质 抗氧化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