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幼苗活性氧与其他叶绿体信号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中伟 袁澍 +2 位作者 杜俊波 薛立微 林宏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68-2373,共6页
以普通大麦幼苗为材料,用除草剂、光合电子传递链抑制剂、H2O2、活性氧清除剂、强光或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浸根处理,通过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染色和rbcS基因Northern杂交检测,研究了活性氧在大麦叶绿体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除草... 以普通大麦幼苗为材料,用除草剂、光合电子传递链抑制剂、H2O2、活性氧清除剂、强光或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浸根处理,通过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染色和rbcS基因Northern杂交检测,研究了活性氧在大麦叶绿体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除草剂20μmol/L norflurazon(NF)处理明显造成大麦幼苗活性氧染色加重和rbcS基因受抑制,同时用活性氧的清除剂处理可以部分逆转rbcS基因的下调;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也明显造成活性氧染色加重和rbcS基因受抑制,同时用活性氧的清除剂处理可以完全逆转rbcS基因的下调;光合电子传递链抑制剂对糖饥饿诱导的rbcS基因上调有抑制作用,同时用活性氧的清除剂处理可以完全逆转此抑制作用;高浓度糖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都不能引发活性氧,但可以显著抑制核编码光合基因.可见,除草剂NF引发的信号是镁原卟啉信号与活性氧信号的叠加,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引发的信号绝大部分可以归结为活性氧信号,而高浓度糖和叶绿体蛋白质合成引发的叶绿体信号与活性氧没有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叶绿体信号 转录抑制 光合电子传递链
下载PDF
小麦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54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淑娟 郭军 +2 位作者 段迎辉 于秀梅 康振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1-1506,共6页
根据LWSRC336(GenBank登录号为EV254029)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ACE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对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1 725 bp,其中包含一个... 根据LWSRC336(GenBank登录号为EV254029)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ACE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对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1 725 bp,其中包含一个编码48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与水稻的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54蛋白高度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受条锈菌诱导下,在亲和组合中表达趋势明显下调,而在非亲合组合中的表达在24 h之前呈下降趋势,到24 h最低,在72 h又恢复到正常水平,随后又下降.推测条锈菌侵染小麦后,影响了叶绿体蛋白的运输,进而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 条锈菌 表达 克隆
下载PDF
叶绿体信号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和花青素参与拟南芥环境胁迫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荷 袁澍 +5 位作者 朱峰 付发琼 康星 张萍 王硕勋 林宏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9-1284,共6页
本文研究了渗透胁迫和冷胁迫对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gun1、gun5和abi4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对胁迫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在植株含水量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并且发现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中抗氧化酶如POD、SOD... 本文研究了渗透胁迫和冷胁迫对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gun1、gun5和abi4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对胁迫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在植株含水量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并且发现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中抗氧化酶如POD、SOD、APX活性明显下降,活性氧(超氧离子)积累明显加重,此外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不能诱导植物体内花青素的合成.本文初步探讨了叶绿体信号与植物体内活性氧和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系,表明叶绿体信号可以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和花青素从而抵抗环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信号 抗氧化酶 花青素 环境胁迫
原文传递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4(t)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添资 孙立亭 +5 位作者 景德道 钱华飞 余波 曾生元 李闯 龚红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4(t)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黄绿叶;与野生型相比,ygl14(t)的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结构较松散、片层数目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抽穗显著延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表明,ygl14(t)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定位于第11条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D-6和W1之间,两者相距40.8 kb,有6个候选基因。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cpSRP54基因Os11g0153600的第1个内含子与第2个外显子交界处的第2个碱基A变为T。cDNA测序证实,该基因第1个内含子未发生剪切,突变体ygl14(t)的编码区序列比野生型多了119 bp,造成第47位氨基酸开始错译。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及光合系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rpoC2表达下调,HEME表达无变化外,其他基因全部表达上调。综上所述,YGL14(t)影响叶绿体发育,可能反馈调控色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的结果,这为进一步开展高光效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 可变剪接 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
下载PDF
油菜乙酰乳酸合酶基因BnALS3的亚细胞定位、原核表达及其酶活分析
5
作者 胡茂龙 龙卫华 +6 位作者 高建芹 陈锋 周晓婴 张维 陈松 张洁夫 浦惠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7,共9页
为了研究油菜乙酰乳酸合酶基因BnALS3的亚细胞定位与酶学特性,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系N131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到BnALS3的c DNA序列。该序列含有一个长度为1 95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为652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一个... 为了研究油菜乙酰乳酸合酶基因BnALS3的亚细胞定位与酶学特性,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系N131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到BnALS3的c DNA序列。该序列含有一个长度为1 95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为652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一个由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叶绿体信号肽序列。将该信号肽序列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35S::BnALS3-GFP,利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结果显示BnALS3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构建去除叶绿体信号肽序列的BnALS3原核表达载体p Czn1-BnALS3,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11℃条件下以终浓度为0.2mmol·L^(-1)的IPTG诱导8h后,p Czn1-BnALS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His-BnALS3呈部分可溶性,分子量约为67k D。酶活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的His-BnALS3最适反应p H值为7.0,最佳反应温度为37℃,酶学常数Km值和Vmax值分别为6.55mmol·L^(-1)和6.40μmol·mg^(-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乙酰乳酸合酶 叶绿体信号 亚细胞定位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酶活
下载PDF
水稻黄叶少分蘖突变体yllt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6
作者 康伟伟 李哲理 +5 位作者 高扬 戴力 杨峰 肖丰 谭炎宁 易自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4-662,共9页
采用60Co-γ射线诱变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保持系‘T98B’获得一份兼具黄叶和少分蘖表型的突变体yllt1(yellow leaf and less tillering 1),利用色素含量测定、构建显隐性混池和基因表达量测定等方法从表型和遗传层面对其遗... 采用60Co-γ射线诱变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保持系‘T98B’获得一份兼具黄叶和少分蘖表型的突变体yllt1(yellow leaf and less tillering 1),利用色素含量测定、构建显隐性混池和基因表达量测定等方法从表型和遗传层面对其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yllt1苗期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为野生型水稻品种‘T98B’的77.78%和60.00%,叶绿体发育异常,缺乏功能性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其分蘖盛期的单株分蘖数为野生型的21.43%。遗传分析发现,在突变体yllt1与‘T98B’的杂交F2群体中,黄叶与少分蘖性状的重组率为0.00%,表明yllt1同时控制叶色与分蘖表型;yllt1呈隐性遗传,受一个细胞核基因独立控制。该研究进一步采用连锁分析法将yllt1精细定位到第11染色体上,经测序分析推断发生了突变的登录号为LOC_Os11g05552的基因是yllt1的目的基因;该基因编码叶绿体前体信号识别颗粒54 kD(cpSRP54)蛋白,其第1外显子的第29位碱基C发生了缺失,将造成其蛋白产物从N-端至C-端氨基酸组成的严重破坏。RT-qPCR分析结果显示,yllt1叶中叶绿素合成基因OsCAO1、OsCAO2与OsNOL等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茎中分蘖正向调控基因OsTAC1受到显著抑制,而负调控基因OsTB1与OsDLT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cpSRP54同时参与了水稻叶色和分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变异 分蘖 黄叶少分蘖突变体 叶绿体前体信号识别颗粒54(cpSRP54)
下载PDF
镁离子螯合酶活性调控及其功能 被引量:8
7
作者 罗莎 罗韬 +2 位作者 彭鹏 李艳萍 黎小刚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2,共7页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对光合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调控及其参与的其他代谢途径,如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脱落酸信号途径以及糖代谢等通路,并展望镁离子螯合酶的相关...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对光合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调控及其参与的其他代谢途径,如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脱落酸信号途径以及糖代谢等通路,并展望镁离子螯合酶的相关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螯合酶 活性调控 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 脱落酸信号途径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曦娟 钱礼超 刘玉乐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植物适应逆境密切相关。近日,中国科学家在解析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信号通路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 叶绿体-线粒体信号传递 活性氧 苹果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