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的稻瘟病害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丽娜 于海业 +3 位作者 张蕾 任顺 隋媛媛 于连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3-1006,共4页
为了实现稻瘟病的快速、准确和无损检测,力求构建稻瘟病害预测模型。根据水稻叶片相对病害面积将稻瘟病划分为3个等级,通过激光诱导法采集不同病害等级的活体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谱。选取502~830 nm波段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LIC... 为了实现稻瘟病的快速、准确和无损检测,力求构建稻瘟病害预测模型。根据水稻叶片相对病害面积将稻瘟病划分为3个等级,通过激光诱导法采集不同病害等级的活体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谱。选取502~830 nm波段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LICF)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法(SG)和一阶导数变换(FDT)对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获取经SG-FDT预处理后光谱的特征向量,根据累积贡献率和方差选取前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将试验样本分为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以稻瘟病害等级为预测指标,利用建模样本的133片叶片的光谱和病害信息分别结合判别分析(DA )、多类逻辑回归分析(MLRA)和多层感知器(MLP)建立稻瘟病的预测模型,利用检验样本的89片叶片的光谱和病害信息对所建模型进行预测检验,完成对 PCA-DA、PCA-MLRA和 PCA-MLP的对比寻优。结果表明,PCA-DA ,PCA-MLRA和 PCA-MLP模型均能完成对稻瘟病害的预测,但 PCA-MLP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1.7%,相比PCA-DA和PCA-MLRA模型,在稻瘟病害3个等级上均具有较好的分类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光谱 稻瘟病 主成分分析 多层感知器
下载PDF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检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琳琳 于海业 +1 位作者 张蕾 赵红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79-283,共5页
为了寻求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该文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叶片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对比及分析500-550、650-715和715-800 nm 3个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与生菜叶片硝酸盐... 为了寻求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该文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叶片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对比及分析500-550、650-715和715-800 nm 3个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与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得出650-715 nm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与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决定系数R2为0.816,标准误差为0.147,以此建立的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的关系;将同批进行试验的30个样本作为回归方程的校验集,进行模型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决定系数R2为0.752,表明回归模型对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为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无损检测 模型 叶绿素荧光光谱 硝酸盐
下载PDF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丽娜 于海业 +3 位作者 于连军 张蕾 隋媛媛 任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5-259,共5页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对水稻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中,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同步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并进行光能利用效率的计算。以红光区F685和远红光区F732为光谱特征参数的分析显示,F...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对水稻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中,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同步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并进行光能利用效率的计算。以红光区F685和远红光区F732为光谱特征参数的分析显示,F685、F732及参数组合F685/F732与光能利用效率显著线性相关,因此分别以F685、F732和以F685/F732为模型输入建立了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发现基于F685/F732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由于CO2的同化过程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而叶片温度是气孔导度的信号,且光能利用效率受叶片温度影响显著,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也将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建立了基于F685/F732和叶片温度的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光谱 光能利用效率 荧光参数比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初期稻叶瘟病害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丽娜 程树朝 +1 位作者 于海业 张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为了实现稻叶瘟病害的早期、快速检测,对稻叶瘟病害初期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光谱诊断模型。将稻梨孢接种于水稻叶片,分别在接种前期(0 h)、潜育期(48 h)和病斑初现期(7 d)3个时段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 为了实现稻叶瘟病害的早期、快速检测,对稻叶瘟病害初期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光谱诊断模型。将稻梨孢接种于水稻叶片,分别在接种前期(0 h)、潜育期(48 h)和病斑初现期(7 d)3个时段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3个时段光谱变化特征,并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SG)和一阶导数变换(FDT)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利用高斯拟合法(GFF)分别对原始光谱、SG平滑光谱和SG-FDT光谱提取各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将试验样本划分为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以病害初期的3个时段作为稻叶瘟病害的等级指标,分别采用全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和组合波段光谱特征向量,对3种预处理光谱利用建模样本建立稻叶瘟病害的支持向量分类(SVC)模型,对比4个经典核函数,并利用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蓝绿光区域、红光与远红光区域荧光随初期稻叶瘟病害程度的变化而变化,SG-FDT光谱的GFF-SVC(PLOY)模型对3个时段病害的分类准确率最高,且原始光谱、SG光谱、SG-FDT光谱的不同波峰位及其组合对稻叶瘟病害的识别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稻叶瘟 高斯拟合 支持向量分类机 叶绿素荧光光谱
下载PDF
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谱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海业 隋媛媛 +2 位作者 杨昊谕 张蕾 周亮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2010年第S1期253-258,共6页
文中研究了叶绿素荧光光谱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了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光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建立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光谱强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实现对叶... 文中研究了叶绿素荧光光谱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了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光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建立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光谱强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实现对叶片光合速率的无损检测,为产量预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拓宽了可见光波段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光谱 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四阶导数的浮游植物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璐 苏荣国 +1 位作者 王修林 祝陈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07-2312,共6页
测量了分属硅藻和甲藻两个门类的六种我国东海常见赤潮藻的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以Matlab为操作平台,采用自编的光谱求导程序,对荧光激发光谱进行四阶导数处理。结果表明,四阶导数法能有效去除光谱中的细小杂峰,并将重叠的色素荧光峰分离... 测量了分属硅藻和甲藻两个门类的六种我国东海常见赤潮藻的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以Matlab为操作平台,采用自编的光谱求导程序,对荧光激发光谱进行四阶导数处理。结果表明,四阶导数法能有效去除光谱中的细小杂峰,并将重叠的色素荧光峰分离,实现主要色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四阶导数光谱在350~550nm波长范围内出现的6个极大值主要代表了活体藻液中的非色素荧光物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荧光峰。通过原始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和四阶导数光谱的对比分析,表明四阶导数光谱法能够凸显硅藻和甲藻之间的光谱差异,增强光谱识别硅藻和甲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光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 四阶导数 色素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叶绿素荧光预测光能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任顺 于海业 周丽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76,251,共5页
基于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方法。同步采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选取500~800 nm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光谱进行SG-FDT... 基于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方法。同步采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选取500~800 nm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光谱进行SG-FDT预处理;其次对预处理的光谱采用PCA方法提取特征值,根据累计贡献率选取前10个主成分代替原光谱信息;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模型。通过对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参数g的大量测试,最终确定C为0.031 25、g为1,并利用60个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10个测试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测试样本的平均误差为8.94%,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光谱 光能利用效率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雨晴 于海业 +2 位作者 刘爽 于通 隋媛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5,共4页
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来表征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和营养盈亏等健康状态,为探求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拔节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进行检测。实验选取了吉林省典型种植品种先玉335作为研... 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来表征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和营养盈亏等健康状态,为探求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拔节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进行检测。实验选取了吉林省典型种植品种先玉33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0组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降低光谱噪声引起的样本差异,分析不同光谱波段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确定500~550nm、675~715nm、715~745nm等3组波段作为光谱检测样本。选择675~715nm波段作为光谱波段的典型参数预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0.7 9 2 4,表明以6 7 5~7 1 5 nm波段预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是可行的。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得到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0.7 9 2 1,表明此回归模型对拔节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良好预测能力,为植物生理信息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净光合速率 无损检测 回归分析 叶绿素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LIF技术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孔丽娟 于海业 +4 位作者 陈美辰 朴兆佳 于通 刘爽 隋媛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46,共6页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性,并选择706~748nm波段作为敏感光谱波段,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植物叶片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强度F730研究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最合适;由于气孔导度反映蒸腾效应,且影响CO2的同化过程,故以气孔导度的信号之一的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修正;通过对蒸腾速率与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回归诊断与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荧光强度F730和叶片温度的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蒸腾速率与二者的相关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R=0.833 4,模型校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2=0.879 8,认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信息的无损检测与分析,建立的玉米抽丝期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可为玉米优质高产的水肥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片 蒸腾速率 激光诱导荧光 叶绿素荧光光谱 无损检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高斯分解法研究浮游植物荧光激发光谱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卢璐 苏荣国 +3 位作者 胡序朋 王卫国 王修林 祝陈坚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研究了甲藻和硅藻两个门类的六种浮游植物在发射波长为675 nm处的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对其作四阶导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导数光谱中出现的极大值位置和数量,对甲藻门和硅藻门的激发光谱分别设定统一的初始中心波长。以初始波长为中... 研究了甲藻和硅藻两个门类的六种浮游植物在发射波长为675 nm处的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对其作四阶导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导数光谱中出现的极大值位置和数量,对甲藻门和硅藻门的激发光谱分别设定统一的初始中心波长。以初始波长为中心对激发光谱做高斯分解及多峰拟合,建立门类水平上统一的高斯基库。研究发现,在波长为350~550 nm内,甲藻和硅藻的高斯基库特征差异显著,而同门类的高斯基库特征相似,表明高斯分解法为甲藻和硅藻的分类识别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利用高斯基库的参数拟合原光谱,拟合曲线与原光谱能较好地吻合,误差小。高斯分解法可再现活体激发光谱中重叠的色素荧光峰,也为光合色素的活体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高斯基库 四阶导数 高斯分解 浮游植物 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
原文传递
The Influence of Surfactants on Chlorophyll Binding Status and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in Photosystem Ⅰ of Wheat
11
作者 郁飞 唐崇钦 +5 位作者 辛越勇 彭德川 李良璧 匡廷云 李济云 李振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7期686-692,共7页
Surfactant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purification and research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rotein complexes in photosynthetic membrane.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tants and photosystem... Surfactant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purification and research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rotein complexes in photosynthetic membrane.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tants and photosystem Ⅰ (PSⅠ), effects of two typical surfactants, Triton X_100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on PSⅠ, were studi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were: SDS led to the reduction of apparent absorption intensity and blue shift of absorption peaks; while Triton X_100 led to the decrease of apparent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red region and blue shift of the peak, but to the increase of apparent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blue region. The fourth derivative spectra show that the longwavelength (669 nm and 683 nm) absorbing chlorophyll a was affected greatly and their relative changes of absorbance were axially symmetrical.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 could make the long wavelength fluorescence emission decrease greatly and a new fluorescence peak appeared around 680 nm,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surfactant interceded the transfer of excitation energy from antenna pigments to reaction center. The surfactants might affect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proteins, even the structure of PSⅠ protein subunits and hence changed the binding status of pigments with protein subunits, or the pigments might be released from the subunits. All of these might affect the absorption and the transfer of excitation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TANT Photosystem CHLOROPHYLL absorption spectra fluorescence spectr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