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旋翼叶间减摆器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国才 向锦武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建立了带叶间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具有线性特性的叶间减摆器,采用数值模拟及时域方法分析了直升机前飞状态下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荷,并就减摆器布局、几何参数对系统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 建立了带叶间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具有线性特性的叶间减摆器,采用数值模拟及时域方法分析了直升机前飞状态下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荷,并就减摆器布局、几何参数对系统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叶间"布局引起的几何耦合对减摆器载荷及系统的动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合理选择减摆器安装支臂的长度及其与桨毂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有效地利用几何耦合的因素。与基本模型相比,它能使系统的模态阻尼提高50%以上,而同时使减摆器的定常循环载荷的幅值下降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动稳定性 叶间减摆器 非线性动力学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叶间减摆器直升机动力传动链扭振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凌爱民 许宁 《直升机技术》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对叶间减摆器直升机调试运转中出现的扭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理论上弄清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机理,提出了建模分析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和避免这些问题出现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 叶间减摆器 扭振 动力传动链
下载PDF
叶间减摆器失效时旋翼/机体耦合稳定性的变化
3
作者 凌爱民 《直升机技术》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以5片桨叶的叶间减摆器旋翼直升机为例,计算了一个减摆器失效时旋翼与机体耦合稳定性,比较了失效与不失效时旋翼摆振频率、阻尼和振型的变化,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机理,提出了避免或消除... 本文以5片桨叶的叶间减摆器旋翼直升机为例,计算了一个减摆器失效时旋翼与机体耦合稳定性,比较了失效与不失效时旋翼摆振频率、阻尼和振型的变化,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机理,提出了避免或消除失效可能导致“地面共振”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间减摆器 地面共振 空中共振 机体耦合 稳定性 直升机
下载PDF
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波 李书 张晓谷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0-555,共6页
建立带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全机飞行力学平衡计算相结合,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前飞状态桨叶变距操纵、机体姿态角和桨毂纵向安装角。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叶间黏弹减摆器,采用... 建立带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全机飞行力学平衡计算相结合,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前飞状态桨叶变距操纵、机体姿态角和桨毂纵向安装角。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叶间黏弹减摆器,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Simulink时域仿真和多桨叶坐标变换等效阻尼识别法分析直升机悬停、前飞状态下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及减摆器双频动幅值,并就减摆器布局、全机总重以及前飞速度对桨叶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悬停到前飞直升机动稳定性一般均下降,一定速度后又上升;加上减摆器能消除前飞不稳定区;叶间黏弹减摆器抬头连接能提高模态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动力学 空中共振 叶间黏弹 非线性特性 参数分析
下载PDF
不同粘弹减摆器连接形式下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周超 李书 《飞机设计》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建立了粘弹减摆器不同连接形式时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旋翼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和桨叶挥舞/摆振运动的耦合。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建立叶间粘弹减摆器和普通连接粘弹减摆器的力矩方程。分别采... 建立了粘弹减摆器不同连接形式时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旋翼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和桨叶挥舞/摆振运动的耦合。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建立叶间粘弹减摆器和普通连接粘弹减摆器的力矩方程。分别采用特征分析法及时域分析法计算了普通连接形式和叶间连接形式的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动稳定性。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气弹稳定性 叶间粘弹 特征分析 时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