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哈密盆地胜北(SB)地区中上侏罗统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守文 彭大钧 +3 位作者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胡军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 4个地震参数 ,对吐鲁番—哈密盆地SB(胜北 )地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层系进行了地震相分析 ,作出了地震相平面分布图。经过综合解释 ,把地震相转换成了沉积相。该区中晚侏罗世主要发育冲积扇、泛滥平... 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 4个地震参数 ,对吐鲁番—哈密盆地SB(胜北 )地区中上侏罗统主要层系进行了地震相分析 ,作出了地震相平面分布图。经过综合解释 ,把地震相转换成了沉积相。该区中晚侏罗世主要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中-上侏罗统 叶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托克逊地区二叠系—侏罗系分布概况及古生态古气候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唐祥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托克逊地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的野外剖面实地观察及大量化石鉴定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地层发育不全,侏罗系源岩的区域性盖层齐古组(J3q)缺失,局部性盖层残缺不全。该地区的主力源岩应以上二叠统和三叠系... 通过对吐哈盆地托克逊地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的野外剖面实地观察及大量化石鉴定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地层发育不全,侏罗系源岩的区域性盖层齐古组(J3q)缺失,局部性盖层残缺不全。该地区的主力源岩应以上二叠统和三叠系为主。同时通过对中生代淡水瓣鳃类、脊椎动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鲁番盆地 二叠纪 侏罗纪 地层分布 古气候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和地震形势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乃秦 《内陆地震》 1999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结合吐鲁番地区的历史中强地震、古地震及其地震构造,分析了吐鲁番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形势,尤其针对1970 年以来发生的11 次MS≥4.7 地震,总结了震前5 年的小震活动空间图像前兆特征,对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地震趋势和地震危险区提出... 结合吐鲁番地区的历史中强地震、古地震及其地震构造,分析了吐鲁番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形势,尤其针对1970 年以来发生的11 次MS≥4.7 地震,总结了震前5 年的小震活动空间图像前兆特征,对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地震趋势和地震危险区提出了分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断裂带 空间图像 危险区 叶鲁番地区 地震构造
下载PDF
新西域散记
4
作者 汤正刚 《城市》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新疆 古代西域 游记 叶鲁番绿洲 土地沙漠化
下载PDF
吐鲁番葡萄果粒增重及糖酸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57,共5页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吐鲁番盆地 4种主栽品种葡萄果粒重、浆果含糖量、成熟系数 (糖酸比 )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logistic生长曲线 ,而含酸量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上述各生长因子或品...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吐鲁番盆地 4种主栽品种葡萄果粒重、浆果含糖量、成熟系数 (糖酸比 )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logistic生长曲线 ,而含酸量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上述各生长因子或品质因子变化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粒重 糖酸含量 积温 叶鲁番地区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地氟病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鸿德 李晓玲 +4 位作者 王新中 王秋心 马文利 阮志华 崔玉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2-84,共3页
吐鲁番盆地地氟病的流行特征与我国现定的地氟病病区的氟水浓度标准不够一致,病情程度及饮水、粮菜含氟量有随地势降低而增高的趋势。这与此地干热多风,居民饮水量多摄氟量大有关。
关键词 氟中毒 水氟 叶鲁番
下载PDF
市区内不规则三维地震勘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建强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不规则三维观测系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呈不规则分布,可以有效地避开地表障碍物。文中提出了不规则三维采集方法的设计步骤及施工要求;并针对吐鲁番市区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观测系统;对胜南地区三维构造解释,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叶鲁番 三维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