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盗号书”现象的剖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思考 |
赵志刚
|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
|
书次号无法统一,无需统一 |
邓福泉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3
|
书次号对集中编目与标准化的影响 |
邓福泉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4
|
著者姓名汉语拼音与四角号码数字混编书次号的研究 |
贺慧玉
区颖薇
韩新忠
罗公发
蓝芬芬
|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
2002 |
1
|
|
5
|
书次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熊健敏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6
|
网络环境下的书次号新论 |
夏青
高博
|
《四川图书馆学报》
|
2004 |
4
|
|
7
|
“分类出版号”不宜用作书次号——对《全国统一书次号新方案》的质疑 |
蒋鸿标
谢轶茵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8
|
机读目录环境下的书次号研究 |
陆晓明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9
|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歧义探讨——兼与张亚玲商榷 |
范翠玲
白晓忠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论书次号的编制原则与要求 |
李严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11
|
聚集与区分的层级与界限──分类号、书次号、登录号性质与作用范围散谈 |
田文清
|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2
|
理性·求实·辩证——再评书次号的统一 |
蒋鸿标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3
|
略论书次号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
吴昌合
|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2000 |
6
|
|
14
|
也谈书次号和辅助区分号 |
胡伟
邓福泉
|
《江苏图书馆学报》
CSSCI
|
1997 |
2
|
|
15
|
全国统一书次号编码系统研究 |
刘俊英
|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6
|
书次号标准化新探 |
吴昌合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7
|
书次号规格化的新思考——对出版者号运用的设想 |
张靖安
|
《黑龙江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8
|
再议统一书次号 |
王凯
|
《国家图书馆学刊》
|
2003 |
8
|
|
19
|
一种新型ISBN书次号方案──以书名号作为书次号的探讨 |
于新国
|
《江苏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20
|
多书一号在机读目录中的处理 |
邓福泉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