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司法信赖”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上海法院陪审运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成良
李文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201,共11页
法治建设以来的司法改革"型塑"了具有"过程嵌入性"的时代特征。以司法参与的视角,通过对来自上海市基层法院的18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司法信赖是建立在陪审员对司法的认知、情感认同和心理忠诚等基础上的&qu...
法治建设以来的司法改革"型塑"了具有"过程嵌入性"的时代特征。以司法参与的视角,通过对来自上海市基层法院的18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司法信赖是建立在陪审员对司法的认知、情感认同和心理忠诚等基础上的"过程信赖",参与经验、意见采纳、合议氛围、年龄和教育程度等与司法信赖的生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发现,"过程信赖"是一种跨越传统信赖边际的新型信赖网络系统,但这种信赖生成与维系更多地局限于网络内部的成员。据此提出,司法信赖建设在推进程序公开等措施的基础上,还应侧重司法运行中陪审员数量、来源结构和任期制度等措施的调整,并注重对陪审员行为、心理、情感、沟通以及压力负荷等问题的考察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信赖
人民陪审
过程
信赖
司法
公信力
陪审员
原文传递
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同与信赖——基于认知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喜芬
陈齐等
秦裕林
《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4,共16页
从法学、心理学、传媒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角度研究司法公信力,揭示信息社会中民众对待司法的认知态度,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民众与司法的关系,推动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采用法律认知实验方法,让1326名被试在不同的启动信息条件下对50个...
从法学、心理学、传媒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角度研究司法公信力,揭示信息社会中民众对待司法的认知态度,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民众与司法的关系,推动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采用法律认知实验方法,让1326名被试在不同的启动信息条件下对50个案例中的商标组进行形式混淆判定,所得实验数据和统计结果表明,民众对司法判决有较高的认同度和信赖度;媒体关于法律问题的意见会对民众判断产生影响,但司法判决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总体上高于媒体意见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将问卷调查和认知实验结合起来,结果显示,被试对解决商标侵权问题有强烈的司法诉求、对司法应实现公平正义有着强烈的理念认同,而根据回归分析,这两者的强度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被试对法院判决的信赖感。这进一步说明,司法只要能解决好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让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可以提升其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公信力
司法
认同度
司法信赖
度
法律认知
实验法学
原文传递
影响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8,4,共5页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同,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公众认同以及认同的...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同,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公众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司法
公众认同
司法
权威
司法信赖
法律信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司法视角下的国民预测可能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凯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8-51,共4页
作为刑法的精神内核,罪刑法定内含预测可能性原理,意图通过明文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克己守法的法官运用形式思维严格适用法律,使民众事先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保障行动的自由。然而预测可能性原理实现前提的假设被证伪,刑法规范的模糊...
作为刑法的精神内核,罪刑法定内含预测可能性原理,意图通过明文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克己守法的法官运用形式思维严格适用法律,使民众事先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保障行动的自由。然而预测可能性原理实现前提的假设被证伪,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法律概念的类型化,使得法官适用法律时必然适当能动。同时,法官的法律思维与民众的日常思维存在较大差异,国民难以仅通过刑事法律条文预测自己行为可能受到的法律评价。因此,预测可能性原理的实现视域必须从立法转向司法,借助具体的刑事司法判决的标杆作用,促使民众与司法职业者建立司法共识、培养民众对于司法的信赖,以真正的实现国民预测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可能性原理
司法
共识
司法信赖
刑事法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年龄差异的庭审法官话语特征及其对裁判的影响
5
作者
张荷
党振兴
《楚天法治》
2022年第13期171-173,共3页
“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为凸显庭审活动的中心地位,树立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对庭审法官话语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案多人少”的现实语境和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影响下,基于年龄差异的不同主审法官庭审话语存在诸多差异,...
“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为凸显庭审活动的中心地位,树立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对庭审法官话语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案多人少”的现实语境和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影响下,基于年龄差异的不同主审法官庭审话语存在诸多差异,呈现出大量非理想的实然状态,影响裁判结果的一致性和公信力.建构规范化的庭审法官话语体系,平衡法官年龄差异造成的裁判异化,应树立法官问题意识,加强策略研究,制定话语标准,做到庭审语言明确简洁、中立客观、逻辑严密.培养法官良好庭审习惯,灵活规范地处理程序问题和实体性问答,将庭审话语的法律性和艺术性相互融合,以合议庭整体智慧平衡主审法官话语不足,辅之以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为类案同判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提供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庭审话语权
年龄差异
裁判结果
司法信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刑事诉讼裁判员制度十年检视
被引量:
1
6
作者
许千钧
刘方权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4-109,共16页
日本司法制度引以为傲的“精密司法”因其与民众生活脱节而衍生民众对司法审判不信赖。为此,日本于2004年5月重启陪审制度,并于2009年5月21日正式施行《关于裁判员参与刑事审判的法律》。从日本裁判员制度实践十年的经验来看,裁判员资...
日本司法制度引以为傲的“精密司法”因其与民众生活脱节而衍生民众对司法审判不信赖。为此,日本于2004年5月重启陪审制度,并于2009年5月21日正式施行《关于裁判员参与刑事审判的法律》。从日本裁判员制度实践十年的经验来看,裁判员资格及其权利责任设置的人性化,对庭前程序中争点整理的重视,确保证人证言在庭审程序中的审查,以及评议中裁判员的实质参与等,使裁判员制度在日本绝大多数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并获得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本实施裁判员制度的初衷——打破民众对司法不信赖的僵局。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实践对改革进程中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裁判员制度
民众参与
司法信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探讨
7
作者
韦仁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3-44,共2页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空白,而在国际层面,该制度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支撑该制度的理论学说有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以及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该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弥补刑事被害人的心灵创伤、防止诱发新...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空白,而在国际层面,该制度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支撑该制度的理论学说有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以及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该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弥补刑事被害人的心灵创伤、防止诱发新的犯罪,并有助于公众对司法的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和谐社会
司法信赖
受害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法信赖”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上海法院陪审运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成良
李文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201,共11页
文摘
法治建设以来的司法改革"型塑"了具有"过程嵌入性"的时代特征。以司法参与的视角,通过对来自上海市基层法院的18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司法信赖是建立在陪审员对司法的认知、情感认同和心理忠诚等基础上的"过程信赖",参与经验、意见采纳、合议氛围、年龄和教育程度等与司法信赖的生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发现,"过程信赖"是一种跨越传统信赖边际的新型信赖网络系统,但这种信赖生成与维系更多地局限于网络内部的成员。据此提出,司法信赖建设在推进程序公开等措施的基础上,还应侧重司法运行中陪审员数量、来源结构和任期制度等措施的调整,并注重对陪审员行为、心理、情感、沟通以及压力负荷等问题的考察和评估。
关键词
司法信赖
人民陪审
过程
信赖
司法
公信力
陪审员
分类号
D993.8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同与信赖——基于认知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喜芬
陈齐等
秦裕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财管部
出处
《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4,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检察机关量刑决策影响因素的量化评估研究”(22BFX057)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基金(2019)资助。
文摘
从法学、心理学、传媒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角度研究司法公信力,揭示信息社会中民众对待司法的认知态度,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民众与司法的关系,推动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采用法律认知实验方法,让1326名被试在不同的启动信息条件下对50个案例中的商标组进行形式混淆判定,所得实验数据和统计结果表明,民众对司法判决有较高的认同度和信赖度;媒体关于法律问题的意见会对民众判断产生影响,但司法判决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总体上高于媒体意见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将问卷调查和认知实验结合起来,结果显示,被试对解决商标侵权问题有强烈的司法诉求、对司法应实现公平正义有着强烈的理念认同,而根据回归分析,这两者的强度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被试对法院判决的信赖感。这进一步说明,司法只要能解决好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让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可以提升其公信力。
关键词
司法
公信力
司法
认同度
司法信赖
度
法律认知
实验法学
Keywords
judicial credibility
public recognition of the judiciary
public trust in the judiciary
judi-cial cognition
experimental legal study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影响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军
机构
河北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8,4,共5页
基金
司法部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09SFB3019)
文摘
刑事司法应当积极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同,以保障刑事司法社会控制功能效果的最大化。在实现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过程中,刑事司法的权威、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程度和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问题,都会对刑事司法能否获得公众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刑事
司法
公众认同
司法
权威
司法信赖
法律信仰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司法视角下的国民预测可能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凯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8-51,共4页
文摘
作为刑法的精神内核,罪刑法定内含预测可能性原理,意图通过明文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克己守法的法官运用形式思维严格适用法律,使民众事先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性质,保障行动的自由。然而预测可能性原理实现前提的假设被证伪,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法律概念的类型化,使得法官适用法律时必然适当能动。同时,法官的法律思维与民众的日常思维存在较大差异,国民难以仅通过刑事法律条文预测自己行为可能受到的法律评价。因此,预测可能性原理的实现视域必须从立法转向司法,借助具体的刑事司法判决的标杆作用,促使民众与司法职业者建立司法共识、培养民众对于司法的信赖,以真正的实现国民预测可能性。
关键词
预测可能性原理
司法
共识
司法信赖
刑事法治
Keywords
theory of prediction
current dilemma
judicial consensus
the belief in judicature
crimes governed by law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年龄差异的庭审法官话语特征及其对裁判的影响
5
作者
张荷
党振兴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定西市岷县人民法院
出处
《楚天法治》
2022年第13期171-17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庭审多模态互动中法官身份构建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7D45
文摘
“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为凸显庭审活动的中心地位,树立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对庭审法官话语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案多人少”的现实语境和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影响下,基于年龄差异的不同主审法官庭审话语存在诸多差异,呈现出大量非理想的实然状态,影响裁判结果的一致性和公信力.建构规范化的庭审法官话语体系,平衡法官年龄差异造成的裁判异化,应树立法官问题意识,加强策略研究,制定话语标准,做到庭审语言明确简洁、中立客观、逻辑严密.培养法官良好庭审习惯,灵活规范地处理程序问题和实体性问答,将庭审话语的法律性和艺术性相互融合,以合议庭整体智慧平衡主审法官话语不足,辅之以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为类案同判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提供现实基础.
关键词
法官
庭审话语权
年龄差异
裁判结果
司法信赖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刑事诉讼裁判员制度十年检视
被引量:
1
6
作者
许千钧
刘方权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4-109,共16页
文摘
日本司法制度引以为傲的“精密司法”因其与民众生活脱节而衍生民众对司法审判不信赖。为此,日本于2004年5月重启陪审制度,并于2009年5月21日正式施行《关于裁判员参与刑事审判的法律》。从日本裁判员制度实践十年的经验来看,裁判员资格及其权利责任设置的人性化,对庭前程序中争点整理的重视,确保证人证言在庭审程序中的审查,以及评议中裁判员的实质参与等,使裁判员制度在日本绝大多数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并获得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本实施裁判员制度的初衷——打破民众对司法不信赖的僵局。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实践对改革进程中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裁判员制度
民众参与
司法信赖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探讨
7
作者
韦仁伟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3-44,共2页
文摘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空白,而在国际层面,该制度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支撑该制度的理论学说有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以及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该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弥补刑事被害人的心灵创伤、防止诱发新的犯罪,并有助于公众对司法的信赖。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和谐社会
司法信赖
受害心理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司法信赖”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上海法院陪审运行的实证研究
郑成良
李文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2
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同与信赖——基于认知实验的研究
林喜芬
陈齐等
秦裕林
《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3
影响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因素分析
冯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刑事司法视角下的国民预测可能性
苏凯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年龄差异的庭审法官话语特征及其对裁判的影响
张荷
党振兴
《楚天法治》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本刑事诉讼裁判员制度十年检视
许千钧
刘方权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探讨
韦仁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