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司法失信的认知生成与信任重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
1
作者 石超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7年第1期3-23,共21页
社会变革下的中国司法不信任源于人理性的自我保护。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切入,民众延承的传统认知基于对现代社会形态下显现'陌生'与'信息'的新认知与安全顾虑而演变出现两种背反的心理因子:'依附'与'怀疑'... 社会变革下的中国司法不信任源于人理性的自我保护。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切入,民众延承的传统认知基于对现代社会形态下显现'陌生'与'信息'的新认知与安全顾虑而演变出现两种背反的心理因子:'依附'与'怀疑'。在面对现代司法制度时,两种心理因子相互作用,滋生出先验的不信任者们,随着孱弱的司法制度被破坏,其缺陷被认知传递,从先验者到参与者再到普通民众,基于安全的'认知平衡'与高效的人际传播,司法的不信任随之成型。不信任的传染凸显了人的认知理性,司法信任重塑应当以制度为保障,以规则立信,可预期可置信地在传染源、传染受体与传染途径以及民众认识水平等方面予以修正与提高,并反射给民众认知,恢复民众对司法之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行为博弈 认知框 司法失信
原文传递
论身体维权的成因与对策
2
作者 张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第3期150-155,共6页
身体维权现象伤害了人们传统的伦理感情,暴露了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削弱了公权力机构的公信力。它反映的社会及法治问题,如司法低效、司法不公、诉讼成本过高、弱势群体法律意识淡薄、心理扭曲、媒体失声等,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和谐构建... 身体维权现象伤害了人们传统的伦理感情,暴露了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削弱了公权力机构的公信力。它反映的社会及法治问题,如司法低效、司法不公、诉讼成本过高、弱势群体法律意识淡薄、心理扭曲、媒体失声等,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和谐构建。身体维权危机的缓解还需构建维权主体与裁判主体的良性互动框架,从公民意识、社会福利、维权渠道、舆论监督等多方入手,所需措施是规定性的,但更主要的是建构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维权 弱势群体 舆论监督 利益失衡 司法失信
下载PDF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司法解读与思考——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课题组 郝勇 +1 位作者 刘新平 李婧 《东南司法评论》 2014年第1期84-96,共13页
世界各国通常采取政府管制、金融支持、信息咨询、系统组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做法的局限性在于因政策制定者的偏好不同而出现政策的不稳定性,难以确保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和持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 世界各国通常采取政府管制、金融支持、信息咨询、系统组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做法的局限性在于因政策制定者的偏好不同而出现政策的不稳定性,难以确保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和持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从根本上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法制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为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条件。为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完善充分的法律保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法律,二是对政府有关政策赋予法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司法失信惩戒机制 影子银行 信息公开制度 信用担保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