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地帮教:让失足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司法权利
1
作者 李天琪 《民主与法制》 2016年第22期30-32,共3页
为了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充分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未检处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形成了“网格化、全方位、立体式”的观护体系。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司法权利 平等 帮教 刑事司法政策 “宽严相济” 法权 检察职能
原文传递
论司法权的中央化
2
《行政与法制》 2002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司法权 中央化 地方化 司法权利 司法腐败
下载PDF
司法运行过程的博弈解读
3
作者 马一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6期145-147,共3页
国家司法权利运行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是正面的效果,但是,鉴于司法过程的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缺陷等因素,司法权利运行出错又不可避免。司法权力具有强制性,就像一部运行的卡车。而卡车本身并不可以单独运行,它需要人来具体操作,我们具... 国家司法权利运行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是正面的效果,但是,鉴于司法过程的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缺陷等因素,司法权利运行出错又不可避免。司法权力具有强制性,就像一部运行的卡车。而卡车本身并不可以单独运行,它需要人来具体操作,我们具体操作这部司法机器的人就好像是司机。而司法行政的"对象"在"卡车"的强大力量下是非常弱小无力的,就像是路人。本文正是借用这样的一种比喻,在法律问题的解决中引入了博弈学分析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解读国家、司法人员和民众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减少司法出错的社会成本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利 效果 社会成本 博弈
下载PDF
司法监督难在哪里?
4
作者 王小莉 吴健 《河北党风》 2003年第9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司法监督 司法权利 法院体制 行政化管理模式 法官 素质
下载PDF
国际关系对宪法发展的影响及其最新动态
5
作者 陈艳 姚淑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国际关系是宪法运作的外部环境 ,国际关系的发展成为宪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察近代宪法产生以来的国际关系与宪法发展的联系 ,可以明晰世界范围内宪法产生、发展的脉络 。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宪法 社会主义 公共权力 司法权利
下载PDF
单位知情权PK劳动者隐私权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严 《劳动保障世界》 2010年第11期41-41,共1页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司法权利予以规定和保护,使得隐私权的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普通劳动者的隐私权意识日益高涨。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下、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工作,当然存在保护个...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司法权利予以规定和保护,使得隐私权的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普通劳动者的隐私权意识日益高涨。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下、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工作,当然存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隐私权 用人单位 劳动者 知情权 保护意识 侵权责任法 2010年 司法权利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审判过程的现代性审视
7
作者 汪庆红 熊天白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9期91-97,共7页
审判过程现代性的标准在于司法参与人司法权利的实现和审判活动的合理性与交往性。中国古代审判关注对司法参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忽视自主性权利的维护;强调审判中的说服教化和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自愿接受,但限制民间力量对审判活动... 审判过程现代性的标准在于司法参与人司法权利的实现和审判活动的合理性与交往性。中国古代审判关注对司法参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忽视自主性权利的维护;强调审判中的说服教化和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自愿接受,但限制民间力量对审判活动的参与。当代中国应克服弱化司法权利保障、限制非官方主体审判参与等传统弊病,注重吸收古代司法注重拓宽司法官员的关注视野、提升裁判结论的合法性等有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过程 现代性 司法权利 合理性 交往性
下载PDF
The Demand of Ordinary People for Justice in Early China
8
作者 ZHANG Zhao-y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6期626-631,共6页
In early China, ordinary people had a "right" to demand for justice and they often exerted that "right". Due to the nature of our sources, which are preoccupied with the concerns of the governing elite, the ordina... In early China, ordinary people had a "right" to demand for justice and they often exerted that "right". Due to the nature of our sources, which are preoccupied with the concerns of the governing elite, the ordinary people's voices are often lost, but even the scanty evidence that we have suggests that ordinary people did not always passively wait for justice to be delivered to them by the authorities. On one hand, the elites recognized that all human being had the sense of justice and its expression was a natural tendency, on the other hand, ordinary people and elites actively demanded justice at least in three ways: they cried out to redress the injustices they had encountered; they honored the impartial judges for their honesty and fairness; and they protested against injustice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China JUSTICE ordinary people RIGHT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适用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喜峰 谷婧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未成年犯罪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犯罪群体,其权利的司法保护受社会关注;我国刑事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司法权利作了具体的操作规定。分析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及其适用,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相比... 未成年犯罪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犯罪群体,其权利的司法保护受社会关注;我国刑事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司法权利作了具体的操作规定。分析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及其适用,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相比较,我国的少年司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保护还不够,应尽快立法,以实现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与完备的刑事司法制度及其适用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 适用 未成年犯罪人 社会关注 司法保护 司法权利 犯罪群体 刑事法律 司法解释
原文传递
论恢复性司法的启蒙价值:犯罪处遇的哲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纯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5-26,159,共22页
犯罪处遇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难题,无论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以德报怨",人们对犯罪引起的权利和权力关系都没有形成稳定的共识。犯罪利益相关人——被害人、加害人、双方的亲友及相关... 犯罪处遇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难题,无论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以德报怨",人们对犯罪引起的权利和权力关系都没有形成稳定的共识。犯罪利益相关人——被害人、加害人、双方的亲友及相关社区认为这是一个权利问题,即侵权和维权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司法机关和法律人认为这是一个权力问题,即没有司法机关的强制介入和法律人的参与,侵权便不能被确定且维权不能被保障。权力本位的犯罪处遇观形成了"报应性"司法,其弊端多见于对犯罪利益相关人的"司法二次伤害"和自身的"司法腐败";权利本位的犯罪处遇观则催生了"恢复性"司法,其旨意是对"报应性"司法进行权利本位的价值评判和伦理制约。通过追溯和分析司法的正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司法权利与司法权力及司法之恶与司法之罪的辩证关系进行了中外司法思想与体制方面的关联性论证,提出"慈善"和"仁义"价值取向在犯罪处遇中的原则性地位,阐释道德权利逻辑上优先于司法权力的观点,并以之平衡地制导司法的程序规则和法律人的职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司法权利 犯罪处遇 司法之恶
原文传递
Cost-Sharing in Civil Justice
11
作者 Wang Fuhu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1期98-113,共16页
As an economic factor affecting access to justice, the cost of justice naturally constitutes an element of judicial reform. It is the overall deconstruction of the cost of civil justice, rather than partial observatio... As an economic factor affecting access to justice, the cost of justice naturally constitutes an element of judicial reform. It is the overall deconstruction of the cost of civil justice, rather than parti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confined to litigation costs, that can legitimize the sharing of court and litigation costs and clarify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costs. This first-order rule of cost-sharing is intended to establish a balance between the state's investment of public resource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costs borne by the litigant. The second-order rule of cost-sharing cente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itigation costs among litigants. This requires not only the setting up of the goal of just 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litigation costs, but also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of the cost mechanism in litigation and pursuit of the general improvement of the justice system. The third-order cost-sharing rule should focus 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gal services marke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sharing the cost of litigation. Its success will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on legal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rt costs litigation costs rights protection judicial refor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