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中院全程立体公开司法权运作
1
作者 台建林 《长安》 2014年第5期34-34,共1页
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继续着力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法院,将司法权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之下,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从立案、庭审、执行,到裁判文书、审务信息等39个司法权运作节点全部公开。
关键词 司法权运作 司法公开 西安市 中级人民法院 立体 人民群众监督 裁判文书 陕西省
原文传递
论司法权威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丽君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司法权威是司法权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它是一种法理型权威。司法权威一方面源于法律对司法机关赋予的权利和司法权运作的合法性、合理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司法权威与法律权威有着密切的... 司法权威是司法权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它是一种法理型权威。司法权威一方面源于法律对司法机关赋予的权利和司法权运作的合法性、合理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司法权威与法律权威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现实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司法权的权威并没有完全树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 权威类型 权威来源 司法权运作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制度建设的理论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哈书菊 《知与行》 2018年第4期30-31,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2018年5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我国在今后制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2018年5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我国在今后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废除法律、解释法律过程中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司法制度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制度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公正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诉讼价值理念,是法治国家发达、社会稳定进步的基础。公正即公平和正义。公正的司法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法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保证。历史上,自然正义原则是用以规范司法权运作的,完善司法制度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要防线的作用。在完善司法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司法制度的立改废释要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充分发挥司法的权利保障、平息纠纷、限制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功能,要让各类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能在制度中感受到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与此同时,公正也应当是看得见的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司法权运作 制度建设 社会公平正义 自然正义原则 实体公正 法律法规 诉讼参与人
下载PDF
新闻舆论在司法报导中的角色
4
作者 冷隆梅 胡晓波 《理论观察》 2006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新闻舆论监督 司法活动 社会主义法制 司法公正 法律知识 司法权运作 法治国家 国家权力 根本目标 法治精神
下载PDF
论司法权的特点
5
作者 纪永明 《特区法坛》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任何一种事物的特点是由其事物的性质及其运作规律所决定,并由其运作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特性、特征等,其作用与价值也是由事物的这些特性、特征所体现出来:司法权的特点也不例外,也是由司法权的性质及司法权运作的规律所决定,并... 任何一种事物的特点是由其事物的性质及其运作规律所决定,并由其运作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特性、特征等,其作用与价值也是由事物的这些特性、特征所体现出来:司法权的特点也不例外,也是由司法权的性质及司法权运作的规律所决定,并由法治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司法特性、特征。这些司法权的特性、特征就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其应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同时,由于司法权是同立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运作 运作规律 实践过程 事物 法权 性质 证明 价值 法治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蒋为群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6期58-62,共5页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机能在于实现合理的审理结构所产生的要求 ,代表司法权运作式的诉讼模式亦对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在这种审理结构和诉讼模式的后面 ,又蕴藏着现代民事诉讼司法正义观的深层理念 ,并决定了庭前证据交换...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机能在于实现合理的审理结构所产生的要求 ,代表司法权运作式的诉讼模式亦对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在这种审理结构和诉讼模式的后面 ,又蕴藏着现代民事诉讼司法正义观的深层理念 ,并决定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设计的衡量标准及其基本功能。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改革实践之所以成效有限 ,对上述理论基础的忽视是其重要的原因。本文试从庭前证据交换的机理入手 ,简介国外相关制度 ,从而阐述对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现状的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诉讼 诉讼模式 审理 司法正义 司法权运作 代表 相关制度 中国 衡量标准
下载PDF
司法与民主的对冲与平衡:对司法问责的审视
7
作者 邵晖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司法问责植根于司法与民主之间对冲和平衡的原理及实践。司法问责中包含着司法问责的正当性、司法问责的主体、司法问责的事由、司法问责结果等基本内容,并在类别上体现为法定性问责、公权性问责、社会性问责,而司法选任和司法惩戒则合... 司法问责植根于司法与民主之间对冲和平衡的原理及实践。司法问责中包含着司法问责的正当性、司法问责的主体、司法问责的事由、司法问责结果等基本内容,并在类别上体现为法定性问责、公权性问责、社会性问责,而司法选任和司法惩戒则合力构成了司法问责的制度性基础。司法问责的理论内核表现为意图对民主权力行使同司法权合理运作之间的边界和维度进行有序勾勒。任何一国司法问责的具体操作都需立足于自身政治体制中司法与民主之间的现实基础,而逐步对司法权属性和运作、国家权力配置和格局、问责基本内容和要求等予以合理审视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问责 司法民主 司法权运作
原文传递
关于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两个话题 被引量:43
8
作者 李修源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司法独立 话题 新闻舆论监督 审判活动 人民法院 国家权力 司法权运作 法治国家 新闻媒体 重要途径 人民群众 重要措施 司法腐败 积极作用 监督司法 舆论工具 媒体利用 传媒业 知情权
原文传递
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卫东 李奋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3,共6页
设立审判程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案件真相,更在于对发生在控辩双方之 间的争端做出一个权威的结论。二审程序存在的合理根据在于为控辩双方再次提供法律救济 的机会。如果二审法院可以无视诉争的范围,而机械地进行貌似公允的全面审... 设立审判程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案件真相,更在于对发生在控辩双方之 间的争端做出一个权威的结论。二审程序存在的合理根据在于为控辩双方再次提供法律救济 的机会。如果二审法院可以无视诉争的范围,而机械地进行貌似公允的全面审查,不仅有悖司 法审判权运作的基本规律和诉讼程序的安定性,最终也将造成诉讼拖延和诉讼效率的下降。 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一般应限制在争端双方上诉或抗诉的理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程序 全面审查原则 司法权运作 诉讼程安定性 审查范围 上诉理由 抗诉理由 诉讼经济性
原文传递
漫议法官独立人格
10
作者 颜明 《中国审判》 2010年第4期52-52,共1页
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应当具备哪些要素?理想、信仰、法治理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司法能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尽人皆知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法官的独立人格。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进入法官... 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应当具备哪些要素?理想、信仰、法治理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司法能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尽人皆知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法官的独立人格。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进入法官队伍建设的视野,是无意疏忽,还是有意回避,就不得而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独立 独立人格 司法保障体系 司法独立 司法权运作 三权分立 人事制度 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