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民自治司法裁判制度探微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金龙 《长江论坛》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村民自治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其主体是村民个体。村民个体在通过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的行使自治权利时,由于既定制度中缺少裁判制度,导致各种权利在不同的界面上发生冲突,妨碍了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村民自治性质... 村民自治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其主体是村民个体。村民个体在通过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的行使自治权利时,由于既定制度中缺少裁判制度,导致各种权利在不同的界面上发生冲突,妨碍了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村民自治性质的基础上,将实践中频繁出现的典型案件抽象成一个具体的案例,然后以该案为切入口,阐述缺少裁判制度产生的后果,探索建立裁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供法院审判模式和仲裁模式以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司法裁判制度 必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我国专利有效性的司法裁判制度构建
2
作者 刘建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专利有效性指专利的有效法律权利状态,专利能被法律所保护。我国专利有效性面临的司法难题源于专利确权制度恪守在行政职权范围以内。由于专利确权的行政行为属性,早期理论认为专利有效性问题不宜在专利行政诉讼或者专利民事侵权纠纷中... 专利有效性指专利的有效法律权利状态,专利能被法律所保护。我国专利有效性面临的司法难题源于专利确权制度恪守在行政职权范围以内。由于专利确权的行政行为属性,早期理论认为专利有效性问题不宜在专利行政诉讼或者专利民事侵权纠纷中接受司法审查。然而,随着专利诉讼案件的数量激增,专利确权导致案件中止而拉长诉讼周期,部分纠纷久拖不决,法院及当事人均不堪重负。我国从严格的专利确权行政审查到如今在专利司法裁判中的实践探索,能够响应专利快速维权的现实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美国、日本各有特点的专利行政、司法审查“双轨制”探索,可为构建我国专利有效性的司法裁判制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在司法终局原则、权利救济原则、程序经济原则等原则框架下,有必要确定专利有效性合理的司法审查范围、行政司法统一的裁判标准,明确裁判效力的边界,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专利有效性司法裁判制度,克服单一行政确权制度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有效性 专利确权 循环诉讼 司法裁判 司法裁判制度
原文传递
隐性知识视角下我国法官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学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142,共6页
在司法领域引入隐性知识论,更重要的目的是揭示隐性知识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法官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运用隐性知识,而基于法律文化的特征及现行的司法体制,在我国的司法裁判过程中,更需要隐性知识。司法隐性知识论将在法院管理... 在司法领域引入隐性知识论,更重要的目的是揭示隐性知识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法官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运用隐性知识,而基于法律文化的特征及现行的司法体制,在我国的司法裁判过程中,更需要隐性知识。司法隐性知识论将在法院管理制度、法官遴选制度、法官培训制度及法官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法官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隐性知识 司法裁判主体制度 法官制度 法院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