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继 田为中 +2 位作者 王秀兰 牛天力 于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各向异性值(F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均行磁共振DTI,测定腺体增生为主BPH与间质增生为主BPH组织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各向异性值(F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均行磁共振DTI,测定腺体增生为主BPH与间质增生为主BPH组织的ADC值、FA值并比较,分析ADC值、FA值在BPH组织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腺体增生为主BPH 36例,T2WI-FS相表现为混杂信号,内见结节状高信号灶,中央腺区ADC值(1.496±0.097)×10^(-3)mm^2/s,FA值0.247±0.031;间质增生为主BPH 29例,T2WI-FS相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中央腺区ADC值(1.313±0.050)×10^(-3)mm^2/s,FA值0.320±0.034;两种类型BPH中央腺区ADC值、FA值相比,P均<0.05。ADC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最佳截断值为1.396×10^(-3)mm^2/s,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100%;FA值鉴别不同组织类型BPH的最佳截断值为0.286,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3.1%。结论磁共振DTI参数ADC值、FA值有助于对BPH组织类型进行鉴别,当ADC值>1.414×10^(-3)mm^2/s或FA值<0.253时,可考虑腺体增生为主,反之则考虑间质增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值
下载PDF
中强地震前菏泽、郯城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焕 邓柏昌 +2 位作者 于立业 钟普裕 王峰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对山东菏泽和郯城两台站地震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得出两台站周围300 km内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存在明显的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前兆异常,在中强地震发生时其各向异性值基本处... 对山东菏泽和郯城两台站地震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得出两台站周围300 km内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存在明显的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前兆异常,在中强地震发生时其各向异性值基本处于高值附近。对其物理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 前兆异常 地应力 菏泽、郯城
下载PDF
中强震前新沂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飞 夏忠 杨冯威 《东北地震研究》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对新沂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在中强震前,震区一定范围内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会出现上升型异常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在原有平稳变化的背景上的上升变化或者是在原... 对新沂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在中强震前,震区一定范围内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会出现上升型异常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在原有平稳变化的背景上的上升变化或者是在原有上升趋势背景上的加速上升变化、亦或是在原有下降趋势背景上的上升变化;2.台站周围400 km内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存在明显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沂地震台 前兆异常 各向异性值(S) 电阻率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值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永兵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7期488-491,共4页
目的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值(FA)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按照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值(FA)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按照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测脑出血术后2周内所有受试对象的ADC和FA值,分析ADC、FA对脑出血术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出血手术清除率达到8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FA、糖尿病、高血压病为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FA值诊断手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10~0.899),ADC为0.771(95%CI:0.669-0.872),而ADC+FA诊断脑出血术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91~0.953)。结论ADC和FA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值 疗效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司南 童光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9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确诊的3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磁共振弥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确诊的3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测量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GMFM量表对两组粗大运动进行评测,评估粗大运动功能与FA值关系。结果相同部位观察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A值在部位上胼胝体(CC)最高,皮质脊髓束和内囊后肢ICPL居中,内囊前肢和膝部最低;观察组两次GMFM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测量GMFM改变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FA值与GMFM测量值呈正相关(r=0.382、0.401、0.349、0.347,P<0.05),与ICPL的相关性表现最为显著(r=0.443,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与白质纤维束损伤有密切关联,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能够反映运动功能状况,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痉挛性脑瘫运动功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痉挛型脑瘫 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不同年龄段大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光武 张贵祥 +4 位作者 何江波 项华 王斌 成中意 汪守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年龄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各向异性的差异。方法:62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包括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结果:胼胝体膝部(F=3.113,P=0.024)和豆状核(F=...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年龄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各向异性的差异。方法:62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包括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结果:胼胝体膝部(F=3.113,P=0.024)和豆状核(F=3.229,P=0.020),在各年龄组之间FA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内囊前肢(F=3.093,P=0.024)和豆状核(F=3.824,P=0.009),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A值呈正相关的部位有内囊前肢(r=0.293,P=0.0349)、胼胝体膝部(r=0.322,P=0.0202),ADC值呈现正相关的部位只有外囊(r=0.365,P=0.00925)。结论:不同年龄段大脑白质纤维的FA值和ADC值是不同的,随着年龄增大,FA值呈现下降趋势,ADC值则有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白质纤维 磁共振成像 各向异性 部分各向异性值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前兆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柏昌 魏焕 +2 位作者 于立业 马寇聪 王晓纯 《华南地震》 2007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对山东菏泽和郯城两台站提供的地震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必要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得出两台站周围300 km内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存在明显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前兆异常;并发现在中强地震发生时地电... 在对山东菏泽和郯城两台站提供的地震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必要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得出两台站周围300 km内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存在明显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前兆异常;并发现在中强地震发生时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变化都基本处于高值附近的一个区间内,即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存在一个易发震区间;并从地震发生时地应力的角度讨论了易发震变化区间的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 前兆异常 地应力
下载PDF
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各向异性的冶金因素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班必俊 《宝钢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烘烤硬化钢主要用于冲压轿车外板,如果各向异性值(Δr值)较大会使冲压后在部件变形激烈的地方产生凹凸不平、“制耳”现象和“壁裂”问题,影响冲压后外板的视觉美观和材料的可加工性。通过采取添加Ti、Nb、B,提高热轧冷却速度和急冷,以... 烘烤硬化钢主要用于冲压轿车外板,如果各向异性值(Δr值)较大会使冲压后在部件变形激烈的地方产生凹凸不平、“制耳”现象和“壁裂”问题,影响冲压后外板的视觉美观和材料的可加工性。通过采取添加Ti、Nb、B,提高热轧冷却速度和急冷,以及加大冷轧变形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热轧的晶粒度和成品材料{111}织构,从而大幅度减少各向异性值,有利于轿车外板用超低碳烘烤硬化钢冲压加工和外板表面形状精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值 晶粒度 织构
下载PDF
江苏地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建军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应用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计算公式和程序,对江苏地区4个地电台1980~1997年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S值这一新的电性参数在江苏南黄海2次6级以上地震前存在异常变化。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可以作... 应用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计算公式和程序,对江苏地区4个地电台1980~1997年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S值这一新的电性参数在江苏南黄海2次6级以上地震前存在异常变化。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电性参数应用于地震综合预报研究。 在讨论中对S值的定义提出改进的公式,与同仁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 江苏 地震前兆 微型隙 孔隙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由长城 朱凯 +4 位作者 闫景龙 关国发 徐公平 张志鹏 赵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9-842,847,共5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分B、C两组,B组39例患者,硬膜囊98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C组30例患者,颈髓65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分数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析3组颈髓ADC值、FA值之间差异。结果:A组(C3/C4、C4/C5、C5/C6、C6/C7)共88个节段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合并88个椎体数据;A、B及C组ADC值分别为0.91±0.34、1.17±0.35及1.32±0.36,组间比较,ADC值A组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P值均<0.05);三组平均FA值分别为0.71±0.16、0.62±0.15及0.54±0.14,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可以为临床医生更早诊断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3.0T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分数各向异性值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波 刘彪 +2 位作者 黄伟兰 莫旭林 覃若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颈髓磁共振平扫结果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60个节段受压;B组30例,颈髓信号正常...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颈髓磁共振平扫结果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60个节段受压;B组30例,颈髓信号正常,硬膜囊63个节段受压),同时入选30例体检健康者(C组)进行90个颈髓节段磁共振检查,评估各组的分数各向异性值(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估平行于颈椎的长径、前后径、左右径的本征值E1、E2、E3,计算出平均弥散系数MD值、横向平均弥散系数E⊥值:MD=(E1+E2+E3)/3;E⊥=(E2+E3)/2。结果健康对照组不同脊髓节段FA值及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脊髓节段平均ADC值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脊髓节段FA平均值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脊髓节段平均ADC值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脊髓节段FA平均值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的E2、E3、MD值、E⊥值指标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进行磁共振张量成像检查,可准确早期量化该病的颈髓微结构变化,对早期诊断发现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分数各向异性值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判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晴宇 张威江 马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判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MRI)和DTI影像学检查,检测参数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白质FA值... 目的判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MRI)和DTI影像学检查,检测参数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白质FA值显著低于健侧(P<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侧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偏瘫侧肌力明显相关(Y=0.774,P<0.05),30例患者DTI分级与肌力减弱程度呈正相关(rs=0.75,P<0.05)。结论 DTI技术能清楚显示脑梗死白质纤维束的受累程度,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损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值 运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DTI在DAI的诊断价值研究
13
作者 张强 刘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15-15,17,共2页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DAI患者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伤后半月内均行常规磁共振和DTI检...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DAI患者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伤后半月内均行常规磁共振和DTI检查,并测量感兴趣区即种子点(ROI)的各向异性值(FA),所测数据以±s的形式表示。结果:符合标准的60例DAI患者经积极规范化综合治疗37例患者预后恢复好,23例患者预后较差,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恢复情况与本研究中所测ROI区FA值的大小存在对应关系,趋向于FA值越小,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越重且预后相对就越差。结论:DTI技术是目前活体中诊断与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较敏感和准确的检查方法,值得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各向异性值
下载PDF
DTI在DAI的诊断价值研究
14
作者 张强 刘阳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S1期90-90,共1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DAI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预后不良组,另一组为预后良好组,各30例。在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和DTI检查之...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DAI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预后不良组,另一组为预后良好组,各30例。在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和DTI检查之后,观察患者的ROI区的FA值。结果符合标准的60例DAI患者经积极规范化综合治疗37例患者预后恢复好,23例患者预后较差,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恢复情况与本研究中所测ROI区FA值的大小存在对应关系,趋向于FA值越小,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越重且预后相对就越差。结论 DTI技术应用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可以有效的进行诊断和评估较,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各向异性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
15
作者 高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临床确诊为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RI平扫结果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7例患者作为A组,硬囊膜中84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30...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临床确诊为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RI平扫结果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7例患者作为A组,硬囊膜中84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30例患者颈髓63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作为B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健康人100位作为对照,为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观察分析三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之间差异。结果A、B、C组三组ADC、FA值经统计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颈髓DTI技术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可在疾病早期准确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观结构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后续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轻度脊髓型颈椎病 图像特点 表观弥散系数、部分各向异性
下载PDF
重性抑郁症脑白质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姚志剑 刘海燕 +5 位作者 滕皋军 卢青 王丽 曹燕翔 刘文 张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2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15例,女9例)及30名正常对照(男11名,女19名)均经常规核磁共振(MRI)和DTI扫描,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技术对各组间DTI数据进行比...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2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15例,女9例)及30名正常对照(男11名,女19名)均经常规核磁共振(MRI)和DTI扫描,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技术对各组间DTI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左额中回、右颞叶回下、左梭状回、楔前叶及右顶叶回下等区域各向异性值(faraction anistropy,FA)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女性患者在右额上回、额叶回下、颞叶回下、左颞上回及右后扣带回等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女性正常对照(P<0.001)。②女性患者在右顶叶回下、左中央前回、右颞中回及右扣带回白质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患者(P<0.001);女性正常对照仅在左边缘叶下回及左枕叶中回的区域的FA值低于男性正常对照(P<0.001)。结论男女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脑白质异常区域,且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各向异性值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胼胝体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凌雪英 王秀河 +2 位作者 刘斯润 宿宝贵 黄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描述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的微结构特征,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qinq,DTI)对其微结构评价的价值。方法:对61例健康成年人(20-30岁:男30例,女31例)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DTI使用自旋回波一平面回波成像(SE-EPI)... 目的:描述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的微结构特征,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qinq,DTI)对其微结构评价的价值。方法:对61例健康成年人(20-30岁:男30例,女31例)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DTI使用自旋回波一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在基底节层面,选定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为兴趣区,测量部分各向导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并做相应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胼胝体膝部,男性的FA值为0.724±0.04,女性的FA值为0.698±0.05,男女胼胝体膝部的各向异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胼胝体压部,男性的FA值为0.716±0.05,女性的FA值为0.695±0.05,男女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正常成年男女胼胝体膝、压部神经纤维排列存在差异;(2)DTI可以无创地对活体白质纤维束排列进行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部分各向异性值 性别筹异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白质结构变化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凤鸣 李亚军 +3 位作者 肖满意 魏欣 郝铸 刘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1-554,558,共5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确定性追踪全脑分析法评估双眼屈光不正弱视儿童脑白质神经纤维结构的异常,并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14例临床确诊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确定性追踪全脑分析法评估双眼屈光不正弱视儿童脑白质神经纤维结构的异常,并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14例临床确诊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试验组,14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扫描,行常规MRI检查、3DT1WI扫描,及平面回波序列(EPI)扫描得到扩散加权成像。运用确定性追踪法对所有DTI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将研究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纤维束体积及纤维束数目显著改变的纤维束作为感兴趣区,与视力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右侧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右侧视辐射及胼胝体FA值下降,双侧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左侧视辐射、胼胝体体部纤维束体积相比对照组下降,右侧背侧通路纤维束数目相比对照组减少。FA值、纤维束数目和纤维束体积之间,FA值与视力的回归系数最大,纤维束数目和纤维束体积回归系数小,右侧视辐射、右侧腹侧通路及胼胝体体部的FA值与视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0.534和0.456,右侧腹侧通路FA值与视力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双侧视辐射、双侧腹侧背侧通路及胼胝体体部白质纤维束结构均有异常,可导致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物体识别、空间位置及运动识别能力减退。右侧腹侧通路FA值对视力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不正 扩散张量成像 确定性追踪 部分各向异性值 纤维束数目
下载PDF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海涛 黎海涛 +1 位作者 黎川 王怡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猫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病理的对比研究,探讨DTI对急性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2只猫,其中10只用于常规MR I及DTI扫描,以最大角加速度(6.43±0.15)×105rad/s2制成急性DAI模型,连续观... 目的通过对猫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病理的对比研究,探讨DTI对急性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2只猫,其中10只用于常规MR I及DTI扫描,以最大角加速度(6.43±0.15)×105rad/s2制成急性DAI模型,连续观察DAI前及DAI后3 h、6 h、24h、48 h、72 h 6个时相点,另于上述相同6个相点,分别选取6只猫用于嗜伊红(HE)及嗜银染色、6只猫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常规MR I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2例、脑挫裂伤2例、脑室内出血1例、同时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挫裂伤2例、同时显示硬膜下出血和脑实质内点状出血2例。DTI显示猫DAI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于48 h达最低,72 h轻度回升(但仍低于DAI前),各向异性(FA)值明显降低,72 h达最低。HE、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肿胀,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结论DTI可以在活体水平无创的观察DAI后脑水肿及轴索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水肿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值
下载PDF
3.0TMR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淑华 史朴军 +3 位作者 亢延卿 郭香荣 狄玉进 陈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9期168-170,145,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180例T2WI无高信号的颈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年DTI扫描,根据患者有无椎管狭窄将其分为椎管无狭窄...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180例T2WI无高信号的颈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年DTI扫描,根据患者有无椎管狭窄将其分为椎管无狭窄组(A组,43例)和椎管狭窄组(B组,37例)。分析各组颈髓分数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颈髓平均FA值为0.643±0.051,ADC值为(I.16~±0.172)×10^(-3)mm^2/s;A组和B组患者颈髓平均FA值分别为0.621±0.036、0.592±0.060;平均ADC值分别为(1.236±0.135)×10^(-3)mm^2/s、(1.429±0.150)×10^(-3)mm^2/s。三组之间两两比较,FA值对照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P值均<0.05);ADC值对照组最低,A组次之,B组最高(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成像较常规T2WI更早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损伤,椎管狭窄患者颈髓损伤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0 T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骨髓型颈椎病 各向异性值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