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sserat理论的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珍德 秦天昊 +2 位作者 王士宏 王连国 孙林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068-4076,共9页
针对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引入三棱柱和四棱柱概化模型,采用Cosserat理论和Goodman当量叠加原理,基于一组节理岩体的微观介质体,得到其Cosserat扩展介质本构关系;然后将其用节理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简化处理,并叠加到... 针对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引入三棱柱和四棱柱概化模型,采用Cosserat理论和Goodman当量叠加原理,基于一组节理岩体的微观介质体,得到其Cosserat扩展介质本构关系;然后将其用节理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简化处理,并叠加到空间三维Cosserat介质本构关系中,建立宏观意义上的四棱柱和三棱柱柱状节理本构模型;最后基于FLAC3D,将Cosserat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用于白鹤滩柱状节理岩层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中,并对比分析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条件下围岩开挖各阶段应力–应变的差异及对工程的影响。相比各向同性本构模型,Cosserat各向异性本构模型3个方向上的应力相差较大,更能反映工程实际,对工程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各向异性 柱状节理岩体 Cosserat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Goodman当量叠加原理
下载PDF
涤纶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金威 王新峰 +1 位作者 宋豪鹏 于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一种适用于平纹涤纶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将应变能分解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织物纤维拉伸应变能与织物增强橡胶剪切应变能3部分,并根据单轴拉伸试验数据确定了本构模型参数。编写了有限元材料子程序进行仿真分析... 基于一种适用于平纹涤纶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将应变能分解为橡胶基体应变能、织物纤维拉伸应变能与织物增强橡胶剪切应变能3部分,并根据单轴拉伸试验数据确定了本构模型参数。编写了有限元材料子程序进行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从宏观出发,能更好地表征复合材料编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大变形所引起的非线性各向异性力学行为,具有结果准确、简单实用等优点,为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设计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橡胶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超弹性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砂土各向异性临界状态模型及砂质海床板锚承载特性评价
3
作者 王学涛 王立忠 +1 位作者 洪义 高智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46-2356,共11页
砂土组构各向异性及演化显著影响其力学行为,对砂土海床中板锚等承载特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框架(ACST),引入考虑组构各向异性非共轴流动法则,建立了砂土各向异性非共轴模型,并嵌入有限元ABAQUS;通过引入正则化技术,... 砂土组构各向异性及演化显著影响其力学行为,对砂土海床中板锚等承载特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框架(ACST),引入考虑组构各向异性非共轴流动法则,建立了砂土各向异性非共轴模型,并嵌入有限元ABAQUS;通过引入正则化技术,显著降低了砂土应变局部化导致的网格依赖性。基于不同应力路径砂土单元试验和砂土中板锚上拔离心试验,验证了上述模型;探究了不同组构沉积海床(沉积角α0为0°,45°,90°)中平板锚的上拔特性。研究表明:①同一应力水平和密实度下,平板锚的上拔峰值承载力随α0的增大而提高,因为高α0海床中的砂土组构演化更快、导致峰值摩擦角更高。②如忽略组构各向异性影响,并基于三轴压缩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可使砂土中板锚承载力高估达100%;因为各向同性模型在满足三轴压缩预测条件下会高估其他路径下(如三轴伸长、单剪)的砂土强度。③传统极限平衡法不考虑组构各向异性,只能合理预测沉积角α0=0°时锚板承载力,但低估了α0为45°,90°时的上拔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砂土本构 非共轴各向异性流动法则 正则化技术 有限元模拟 平板锚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Cosserat理论的柱状岩体断续节理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龙 朱珍德 +1 位作者 何志磊 吴磊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针对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考虑节理部分引起的弯曲效应,采用Cosser-at理论和材料连续均匀假设,得到规则岩体一组断续节理的Cosserat本构关系,然后根据规则六棱柱形岩体结构特点,视平面为三组断续节理的复合,得到柱状... 针对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考虑节理部分引起的弯曲效应,采用Cosser-at理论和材料连续均匀假设,得到规则岩体一组断续节理的Cosserat本构关系,然后根据规则六棱柱形岩体结构特点,视平面为三组断续节理的复合,得到柱状节理岩体平面本构关系,最后针对白鹤滩工程实例,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岩体 各向异性 断续节理 Cosserat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粒子分离器鼓包柔性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健 崔海涛 +2 位作者 张宏建 单勇峰 项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9-1875,共7页
为了预测可变形粒子分离器鼓包复杂工况的力学行为,得到柔性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结构的变形特性模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帘线/橡胶之间剪切应变能的帘线/橡胶复合材料本构模型,通过ABAQUS的UANISOHYPER_INV接口编写各... 为了预测可变形粒子分离器鼓包复杂工况的力学行为,得到柔性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结构的变形特性模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帘线/橡胶之间剪切应变能的帘线/橡胶复合材料本构模型,通过ABAQUS的UANISOHYPER_INV接口编写各向异性超弹性材料的本构子程序,形成有效的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预测方法。结合橡胶材料Mooney—Rivilin本构模型,基于大变形不可压缩方法处理橡胶试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单轴拉伸试验数据,得到橡胶材料的参数C10=-0.27MPa与C01=1.12MPa;在橡胶超弹性本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超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拟合帘线和剪切应变能的参数;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验证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各向超弹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拉伸变形量在20%内,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证明所建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为可变形粒子分离器鼓包有限元仿真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 剪切应变能 连续性介质力学 粒子分离器 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与力学建模融合的骨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严子铭 胡元裕 +3 位作者 李想 柳占立 田耘 庄茁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6-1891,共16页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且复杂的疾患,根据患者体内缺损区骨组织力学性能,设计生物力学性能匹配的个性化骨假体,有望提升临床骨缺损诊疗的水平.然而,当前的个性化骨缺损诊疗,在体内骨组织微观结构分析、非均质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表征和建模...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且复杂的疾患,根据患者体内缺损区骨组织力学性能,设计生物力学性能匹配的个性化骨假体,有望提升临床骨缺损诊疗的水平.然而,当前的个性化骨缺损诊疗,在体内骨组织微观结构分析、非均质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表征和建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实现生物力学性能的适配,导致骨重建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驱动与力学建模的骨缺损重建方法,以实现临床条件下骨组织力学性能的准确表征.首先,以羊股骨远端为对象,提出了基于临床CT影像的多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建立低分辨率临床CT下的宏观骨密度分布与micro-CT下松质骨微结构形态特征的映射关系,能够直接通过临床CT对体内骨组织非均匀骨密度分布和结构张量等组织形态学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其次,建立了基于非均匀骨密度和结构张量的松质骨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实验表征方法.通过贝叶斯反演识别本构模型参数,修正了实验中由于材料主方向与加载方向偏离引入的系统误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本构模型与参数反演方法的准确性,并揭示了不同部位松质骨力学行为与微结构生长方向的关系.文章通过深度学习与力学建模融合的骨力学性能研究,解决了临床医学影像下松质骨微观结构分析的难题,为个性化骨假体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影像 深度学习 松质骨 非均质各向异性本构
下载PDF
圆形水池一次与二次衬砌接触面模拟方法
7
作者 欧泽锋 郭泽锋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266-269,273,共5页
为了研究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的连接与受力特征,采用各向异性的接触面本构薄层单元,建立圆形高位水池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钢筋直径及钢筋布置间距下的钢筋应力及衬砌间的错动量。结果表明,钢筋直径及钢筋间排距对钢筋应力... 为了研究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的连接与受力特征,采用各向异性的接触面本构薄层单元,建立圆形高位水池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钢筋直径及钢筋布置间距下的钢筋应力及衬砌间的错动量。结果表明,钢筋直径及钢筋间排距对钢筋应力和衬砌间的错动量影响较小,钢筋应力均远小于钢筋屈服强度,衬砌间的最大错动量为3mm。计算方法避免了完全几何接触算法存在的收敛性问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结构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水池 衬砌 有限元法 接触面 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K_0固结饱和土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时鹏 施建勇 +1 位作者 雷国辉 林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9-394,403,共7页
采用K0固结各向异性土体本构模型,将柱孔扩张后周围土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根据柱孔扩张理论和边界条件,推导出K0固结状态下饱和天然土体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区的应力、塑性区半径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理论解答。同时,通过算例与修正剑桥... 采用K0固结各向异性土体本构模型,将柱孔扩张后周围土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根据柱孔扩张理论和边界条件,推导出K0固结状态下饱和天然土体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区的应力、塑性区半径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理论解答。同时,通过算例与修正剑桥模型解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的不同初始固结状态对柱孔扩张后孔周围的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产生很大影响,采用考虑K0固结诱发各向异性土体本构模型所得到的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解答大于修正剑桥模型的解答,但塑性区影响半径却明显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固结土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柱孔扩张 塑性区半径 超固结比 超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修正偶应力理论层合薄板自由振动模型及尺度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莉 陈万吉 李小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21,共9页
通过引入各向异性的细观尺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将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基于虚功原理首次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新修正偶应力理论的自由振动模型.该理论包含不同的两个材料细观参数,偶应力曲率应变不对称.但是,... 通过引入各向异性的细观尺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将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基于虚功原理首次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新修正偶应力理论的自由振动模型.该理论包含不同的两个材料细观参数,偶应力曲率应变不对称.但是,用于各向同性材料与原修正偶应力理论等价,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建立了只含一个细观材料参数的偶应力层合薄板理论弯曲和振动的简化模型.算例表明建立的偶应力层合薄板模型能用于分析层合板的自由振动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偶应力理论 各向异性本构方程 尺度效应 层合薄板 自由振动
下载PDF
页岩气高效开采中钻井完井和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岳 王涛 +2 位作者 严子铭 柳占立 庄茁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48-2268,共21页
本文研究了在页岩气高效开采中钻井完井和水力压裂缝网改造的关键力学问题.提出了页岩多孔弹性介质的本构、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各向异性模型,指出了微观均匀假设与微观各向同性假设在页岩多孔弹性本构中的简化应用,给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多... 本文研究了在页岩气高效开采中钻井完井和水力压裂缝网改造的关键力学问题.提出了页岩多孔弹性介质的本构、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各向异性模型,指出了微观均匀假设与微观各向同性假设在页岩多孔弹性本构中的简化应用,给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多孔弹性岩石材料常数的简化测量方案,讨论了基于修正的能量最大释放率下裂纹扩展的弱面模型,提出了裂纹扩展禁止区现象.阐述了钻井完井过程中的多孔弹性介质井壁稳定性和剪切破坏的时间效应,提供了多种破坏模式下井壁许可压力范围的显式表达式,并与传统广义胡克定律得到结果对比.给出了水平井水力压裂缝网改造技术,包含水力压裂的大物模实验技术、水力压裂过程中基于扩展有限元与有限体积法的耦合流体/固体/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与黏性主导的水力压裂解析解结果对比,针对性分析了川渝地区的水力压裂施工现场实践应用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页岩气采收率预测方法,指出了机器学习中极限梯度爬升法在小数据集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采 多孔弹性介质 各向异性本构 井壁稳定性 水力压裂 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的Mindlin层合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万吉 牛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724,共8页
基于新的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提出一个Mindlin复合材料层合板稳定性模型。该理论包含纤维和基体两个不同的材料长度尺度参数。不同于忽略横向剪切应力的修正偶应力Kirchhoff薄板理论,Mindlin层合板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引入两个转角变量... 基于新的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提出一个Mindlin复合材料层合板稳定性模型。该理论包含纤维和基体两个不同的材料长度尺度参数。不同于忽略横向剪切应力的修正偶应力Kirchhoff薄板理论,Mindlin层合板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引入两个转角变量。进一步建立了只含一个材料细观参数的偶应力Mindlin层合板工程理论的稳定性模型。计算了正交铺设简支方板Mindlin层合板的临界载荷。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细观尺度层合板稳定性的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 Mindlin层合板 各向异性本构方程 稳定性 尺寸效应
下载PDF
非贯穿侵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软体防弹衣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萍 徐诚 陈菁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3年第1期46-49,53,共5页
为研究9 mm手枪弹非贯穿侵彻作用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Polyethylene Fiber,UHMWPE)软体防弹衣的破坏形态,用含损伤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在LS-DYNA中建立该防弹衣的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 为研究9 mm手枪弹非贯穿侵彻作用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Polyethylene Fiber,UHMWPE)软体防弹衣的破坏形态,用含损伤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在LS-DYNA中建立该防弹衣的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防弹衣的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UHMWPE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弹性能.该数值模拟方法能有效评估和预测复合材料抗弹性能和冲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防弹衣 增强复合材料 层合结 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
下载PDF
K_(0)固结饱和黏土中打桩对邻近桩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凯 周燕 +1 位作者 刘旭锴 霍知亮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8-275,共8页
动力打桩过程可能会引起既有桩基产生较大位移,进而影响建筑物安全稳定。本文在K;固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桩周土体破坏区和塑性区的半径计算方法,建立了打桩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和超孔压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小能... 动力打桩过程可能会引起既有桩基产生较大位移,进而影响建筑物安全稳定。本文在K;固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桩周土体破坏区和塑性区的半径计算方法,建立了打桩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和超孔压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小能量原理为理论依据,将超孔压视为外荷载,提出了其在向周围土层的传递方式,并在半无限空间体内推导了其对周围土体径向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天津典型软土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柱孔口扩张弹塑性理论计算结果与既有方法基本一致,超孔压在塑性区沿径向衰减速度明显较大;当桩间距较小时,打桩会使邻近已打设刚性桩产生较大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0)固结 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柱孔扩张 超孔隙水压力 刚性桩 水平位移
下载PDF
工形截面钢梁板件宽厚比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宏 顾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88,共5页
建立结构钢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关系 ,在此基础上 ,采用 U.L.格式的壳体大挠度双重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分析工形截面悬臂钢梁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梁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提出钢梁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翼缘和腹板宽 (高 )
关键词 工形截面悬臂钢梁 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关系 板件宽厚比 稳定承载力 有限元 钢结
下载PDF
钢板件考虑损伤的滞回性能分析
15
作者 郑宏 顾强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结构钢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采用U.L.格式的壳体大挠度双重非 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四边简支板件进行面内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结合 GBJ17-88塑性设计中对箱型截面翼缘宽厚比限值的规定,提出新的建议.
关键词 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模型 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板件滞回性能 钢结 拉压循环荷载
下载PDF
Generalized plasticity model considering grain crushing and anisotropy for rockfill materials
16
作者 ZHANG Xiang-tao GAO Yi-zhao +2 位作者 YU Yu-zhen WANG Xiang-nan ZHAN Zheng-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274-1288,共15页
Rockfill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ckfill dam,railway and highway subgrade due to its high filling density,good compaction performance,strong water permeability,small settlement deformat... Rockfill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ckfill dam,railway and highway subgrade due to its high filling density,good compaction performance,strong water permeability,small settlement deformation and high bearing capacity.A reasonabl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fill materials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and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space.Based on the crushing stress and spatial mobilized plane(SMP),a state parameter that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anisotropy and grain crushing is proposed.This state parameter is used to improve the MPZ model(a modifed ZienkiewiczⅢmodel),so that a generalized plastic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fill materials in engineering.The validit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is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conventional triaxial tests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of the compaction plane.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constructed anisotropy indexωcan reflect the non monotonic vari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rockfill with the direction angle of large principal stress,so the model can reflect the obvious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initial anisotropy of rockfill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itutive model ANISOTROPY grain crushing rockfill materials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nisotropic shale-rock physical model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17
作者 Gui Jun-Chuan Sang Yu +5 位作者 Guo Jian-Chun Zeng Bo Song Yi Huang Hao-Yong Xu Er-si Chen Ya-x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25-342,470,共19页
No shale-rock physical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To this end,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isotropic wave velocity tests on shale rock and compared the Thomsen,Daley,and Berryman solut... No shale-rock physical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To this end,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isotropic wave velocity tests on shale rock and compared the Thomsen,Daley,and Berryman solutions to characterize anisotropic acoustic wave velocity.Finally,the Daley solution was selected.Based on basic rock physical models,such as SCA and DEM methods,and combined with the Daley solution,an anisotropic shale-rock phys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and applied in Well B1 in the Luzhou area,Sichuan Basin.Our research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1.for the samples from the same core,the P-wave velocities in three directions were in the order VP11>VP45>VP33,shear wave velocity VS11 was the largest,but VS33 and VS45 did not follow the law of Vs33>Vs45 for some samples;2.the Daley solution,which not only considers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but also has a complete expression of P-,SV-,and SH-waves,is most suitable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anisotropic wave velocity in this study area;3.the rock physical model constructed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has high accuracy,in which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P-wave slowness was between 0%and 5.05%(0.55%on average),and that of shear-wave slowness was between 0%and 6.05%(0.59%on average);4.the acoustic waves recorded in Well B1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stitutive coordinate system.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the P-wave was between 6.76%and 30.84%(14.68%on average),and that of the S-wave was between 7.00%and 23.44%(13.99%on average).The acoustic slowness measured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such as in a deviated well or a horizontal well section,must be converted to the constitutive coordinate system before it can be used in subsequ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5.the anisotropic shale-rock physical model built in the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basic data and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pore pressure prediction,geomechanical modeling,and fracturing stimulation design for deviated and horizontal w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anisotropy wave velocity test observation coordinate system constitutive coordinate system rock physical model
下载PDF
修正偶应力理论层合薄板稳定性模型及尺度效应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莉 陈万吉 郑楠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该文将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提出各向异性的细观尺度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并用于建立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偶应力理论稳定性模型。该理论的偶应力部分的转角不是独立变量... 该文将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提出各向异性的细观尺度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并用于建立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偶应力理论稳定性模型。该理论的偶应力部分的转角不是独立变量(称为C1理论),对于各单层引入纤维和基体材料的不同的两个材料细观参数,建立了适用于层合板/夹层板的偶应力理论模型。该理论的应变不对称,但是,用于各向同性材料与修正偶应力理论等价。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忽略基体材料的细观长度参数,建立了各单层只含一个材料细观参数的偶应力层合薄板理论稳定性模型。算例表明建立的偶应力层合板模型能用于分析层合板稳定性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偶应力理论 各向异性本构关系 稳定性 尺度效应 层合薄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