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层实践——以大苗山芦笙坡会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晓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国家建构战略,其最终实现需依赖各地方各民族的基层实践。大苗山芦笙坡会,历史上经历了从苗族村寨聚会演变为地方各民族共享的大型节日集会的历程。在现代国家、市场引导下,传统民族节日蜕变为吸引国内外游...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国家建构战略,其最终实现需依赖各地方各民族的基层实践。大苗山芦笙坡会,历史上经历了从苗族村寨聚会演变为地方各民族共享的大型节日集会的历程。在现代国家、市场引导下,传统民族节日蜕变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县域文化产业,芦笙坡会成为各民族相互了解、欣赏、认同的平台。芦笙坡会的演变历程生动地展示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层实践途径和实践逻辑,为我国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生动案例和地方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基层实践 芦笙坡会
下载PDF
民族工作视阈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清惠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6-60,共5页
形成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社会机制,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和强有力的精神保障,是管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从正确把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蕴出发,深入剖析当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 形成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社会机制,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和强有力的精神保障,是管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从正确把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蕴出发,深入剖析当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国内外背景,进而探究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意蕴 国内外背景 机制
下载PDF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健 金炳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1,共7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和灵魂归宿之所,是维系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其培育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夯实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和灵魂归宿之所,是维系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其培育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夯实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上下联动,二维协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将培育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下载PDF
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3
4
作者 青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8,共8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于"家园",寓"大国"之义于"家户"之中,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中华民族凝聚与深化国家认同的创新之论和务实之举,但"家"与"国"之间在逻辑上究竟如何贯通,以及&qu...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于"家园",寓"大国"之义于"家户"之中,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中华民族凝聚与深化国家认同的创新之论和务实之举,但"家"与"国"之间在逻辑上究竟如何贯通,以及"家"与"国"之间的接续机制究竟如何得以塑造,却常常被研究者所忽略。因此,有必要在探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进一步引入国家的分析视角。从中华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实践来看,"家"是中国人在最微观范围内的组织单元和联结形式,"国"则将无数中国家庭在政治上团结为一体。"家"与"国"相伴而生、相互赋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国家"的完整意义与逻辑闭环。"家园"与"国家"之间的这种相互缠绕与深度同构,也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家视角 政治凝聚 心灵认同
下载PDF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内涵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嘉艳 《满族研究》 2020年第2期13-16,共4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归属地和精神居所。从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方面明确精神家园的内涵和思想基础,阐明价值共识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主导作用,增强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归属地和精神居所。从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方面明确精神家园的内涵和思想基础,阐明价值共识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主导作用,增强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以此为认识前提,结合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目标与导向、核心内容和文化根基与源泉,准确把握精神家园的精神本质、核心要义及实践要求,对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价值共识 文化认同 构建路径
下载PDF
新形势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6
作者 马晓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176-179,共4页
民族精神家园蕴含着民族最深层次的道德准则、价值追求,是民族对于世界及自我的认知。民族精神家园是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历艰克难的力量源泉、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印记。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 民族精神家园蕴含着民族最深层次的道德准则、价值追求,是民族对于世界及自我的认知。民族精神家园是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历艰克难的力量源泉、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印记。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虽然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但精神上却比较匮乏。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道德和信仰缺失严重。新形势下,铸造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和谐发展 社会文化
下载PDF
国家建构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国话语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5
7
作者 马俊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8,共11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基于中国多民族国情、政情提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话语,也是对新中国70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各民族精神层面上形成的共同体的准确表述。其目标是从精神层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链接纽带和强健联...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基于中国多民族国情、政情提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话语,也是对新中国70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各民族精神层面上形成的共同体的准确表述。其目标是从精神层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链接纽带和强健联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含着中国国家建构的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一体而形成中华文明为文化基础,以近现代史上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结合形成的'民族精神共同体'为思想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制度政策与成就为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构的五种逻辑,即文明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国家、超大规模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决定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价值、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为实践路径得以构建与稳固。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须继往开来,结合时代精神,实现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国家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话语 五个认同 民族精神共同体 文化软实力
原文传递
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黎丽 杨立霞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9,共9页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一。这一内涵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山河依恋、家国情怀和中国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可以...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一。这一内涵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山河依恋、家国情怀和中国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可以概括为: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心理需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一体两翼”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健 金炳镐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精神家园具有层次性,在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主体,个体精神家园和民族精神家园是两翼,只有两翼齐振,主体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腾飞。
关键词 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个体精神家园 民族精神家园 “一体两翼”
原文传递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4
10
作者 丹珠昂奔 《民族论坛》 2015年第8期22-24,共3页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根源,是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根源,是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 价值观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的国家表达:从政治共同体到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4
11
作者 纳日碧力戈 赵颖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深远,照顾到国家和各民族的利益,尊重历史,承认现状,面向未来,定位充满智慧。他提出的"文化自觉"成为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先声。"构筑各...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深远,照顾到国家和各民族的利益,尊重历史,承认现状,面向未来,定位充满智慧。他提出的"文化自觉"成为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先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的"升级版",意在创新,以巩固中国政治共同体的精神根基。处理好文化"多"和"一"的关系是关键所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它们互相交融,彼此重叠,形成连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政治共同体 文化连续体
下载PDF
右江流域瑶族的精神家园位育——右江流域瑶族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研究系列之六
12
作者 何文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5-79,92,共6页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基于中国场域的民族工作话语表达,彰显了各民族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秩序中“各民族”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共有”的一致性的和谐统一,具有世界发展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传统、中国...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基于中国场域的民族工作话语表达,彰显了各民族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秩序中“各民族”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共有”的一致性的和谐统一,具有世界发展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四种逻辑。右江流域是瑶族与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沃土,其位育图景具有启示意义。要以把准形势、正面引导、增进团结、促进发展、依法治理为路径指向,画出各民族精神秩序的最大同心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逻辑 路径 瑶族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思想方略及文化认同——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慧 赵一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I0012-I0012,共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书是由虎有泽等联合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论文集。该书中既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探究,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研究》等;也有基于具体实例的分析,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书是由虎有泽等联合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论文集。该书中既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探究,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研究》等;也有基于具体实例的分析,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的实践——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蒙、汉民族关系研究——以乌拉特后旗为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 乌拉特后旗 文化认同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条例 论文集
下载PDF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正向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惠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
网络涉民族信息的传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网络正向涉民族信息的传播促进网络群体的国情认知,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网络情感意识,强化网民的民族平等观念,增进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 网络涉民族信息的传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网络正向涉民族信息的传播促进网络群体的国情认知,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网络情感意识,强化网民的民族平等观念,增进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造成意义误读和观念摩擦,非正常传播破坏了民族地区和涉民族工作各部门的公信力,民族主义言论形成对国民同胞的“身份划界”,增加了影响现有民族关系稳定发展的风险。为此,必须积极引导,依法治网,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 民族信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 被引量:26
15
作者 商爱玲 朱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0期27-34,共8页
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处理好一体与多元关系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之一在于... 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处理好一体与多元关系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之一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如何做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等时代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强基固本,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凝心聚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辽宁民族工作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16
作者 《满族研究》 2019年第3期11-11,共1页
2019年9月17日,辽宁民族工作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回顾总结70年来辽宁省民族工作成绩,就做好当前民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辽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 2019年9月17日,辽宁民族工作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回顾总结70年来辽宁省民族工作成绩,就做好当前民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辽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辽宁省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全省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城市民族工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解决民族问题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国家视角下的“蒙医入中”辨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张梅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8,173,共6页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中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蒙医入中"借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分类固然属于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从国家视角出发,"蒙医入中"是自上而下构筑中华各民...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中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蒙医入中"借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分类固然属于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从国家视角出发,"蒙医入中"是自上而下构筑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医入中"代表了主体精英通过分类认同实现文化认同的努力,为中医"增容",让"中"字提高弹性,同时也把各种文化人群包括进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从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中寻求重叠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蒙医入中” 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家视角
下载PDF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青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共1页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国民集体到公民个体、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到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共同...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国民集体到公民个体、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到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共同维护和捍卫。同时,民族团结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和力量支撑,也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可以说,民族团结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和发展传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实践路径 社会生活空间 力量支撑 公民个体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传承
原文传递
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玉瑜 《精神文明导刊》 2019年第11期25-27,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人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人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新时代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指明了实践方向。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 命运共同体 共同意志 党的十九大 根本遵循 文化认同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原文传递
符号与认同:涉藏地区的文化共享与族际互动——基于青海贵德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看本加 旦周多杰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6,共11页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化呈现。文章基于贵德地区的田野资料和文献史料,挖掘和提炼各民族共享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在微观和事实个案层面呈现了一个...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化呈现。文章基于贵德地区的田野资料和文献史料,挖掘和提炼各民族共享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在微观和事实个案层面呈现了一个涉藏县域构建各民族共享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时代意义,为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研究提供些许案例,也对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