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建构——基于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调研
1
作者 张华艳 赵心宪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134,共10页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构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方面。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发现,该区域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建构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构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方面。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发现,该区域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建构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共治共建理念不牢,资源整合度较低;共享意识不足,配合意识欠缺;“六联”机制不够深入,涉及面较窄;民众交往交流交融度不够,情感体验较弱。其原因有五个方面:区域顶层设计不足,缺乏具体政策和标准试点;公共空间协作政策不统一,基层实施有较大难度;考核评价机制缺失,干部和民众内生动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团结协作缺乏精准目标;思想认识不足,未能形成社会合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五个对策建议: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创设精准目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联谊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校园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区域 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 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 公共空间发展与建构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推动昭通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
2
作者 苏韦铨 王伟 申琼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130,共12页
党的组织在昭通地区成立之始就把解决民族问题列为重要工作任务。面对复杂环境和党组织力量薄弱的客观现实,采取以建立健全党的民族工作机制为优势,增进少数民族民生福祉为基础,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为抓手,广泛的新思想宣传为引领,壮大各... 党的组织在昭通地区成立之始就把解决民族问题列为重要工作任务。面对复杂环境和党组织力量薄弱的客观现实,采取以建立健全党的民族工作机制为优势,增进少数民族民生福祉为基础,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为抓手,广泛的新思想宣传为引领,壮大各民族的革命武装队伍为保障,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为法宝的“六位一体”实践形式,取得了关键性成效。这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党在昭通地区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加强民族干部培养相联系,增强对各民族群众的政治牵引力;坚持统一战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融合,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向心力;坚持民族工作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增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保障力。通过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昭通地区的民族工作,阐释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我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昭通地区 民族团结进步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进路及启示——基于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分析
3
作者 艾克拉木·艾尼瓦尔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拟亲属化干群关系为突破,将干群社会交往置于群众路线中,构建深度互嵌交往模式,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创造了多重行为策略。以“结对认亲”为起点,生成群众路线运行机制;以“走访互动”贯穿始终,形成群众路... 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拟亲属化干群关系为突破,将干群社会交往置于群众路线中,构建深度互嵌交往模式,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创造了多重行为策略。以“结对认亲”为起点,生成群众路线运行机制;以“走访互动”贯穿始终,形成群众路线互动机制;以“扶贫帮困”开展对口援助,培育群众路线帮扶机制;以“互学语言”打通交流渠道,建立群众路线沟通机制;以“文化生活”推进以文化人,完善群众路线育人机制。“民族团结一家亲”培育深厚的干群情感基础,建立稳固的社会交往机制。民族地区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应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施策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方略;大兴调查研究,结合时代发展挖掘群众路线的边疆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层干部 群众路线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下载PDF
砚山县维摩乡炭房社区:凝心聚力谋发展 团结互助建家园
4
作者 杨月波 《今日民族》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炭房社区来安家,衣食住行变化大。党的民族政策好,日子越过越潇酒……”这是砚山县维摩乡炭房社区流传的一段顺口溜。“这几句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这里就是我们的家。”社区居民熊国花说,希望今后的日子如顺口溜中说的一样,越过越潇洒。
关键词 凝心聚力 党的民族政策 砚山县 团结互助 顺口溜 谋发展 衣食住行 社区居民
下载PDF
权利保护、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重逻辑
5
作者 罗东 孙婧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为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民族地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权、文化权和经济权利的有效保护。在民族地区施行农村集体产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为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民族地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权、文化权和经济权利的有效保护。在民族地区施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能够实现将少数民族群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目标,进而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建设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优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6
作者 李婷婷 王洋 盘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为关键,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性,进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意义 问题 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视阈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探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发钦 刘莉莉 刘源渊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4,共2页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同、完善制度机制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三个维度优化乡村文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民族地区 乡村文化治理
下载PDF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新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利权 郑旖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部分非遗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迹象。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非遗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管理、修复、再现、展示、传播,有利于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文-科-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里文 梁茹婷 邓敏慧 《商展经济》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文旅融合发展问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下,文旅融合已成为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文旅融合深度不够,西南民族地区表现出文旅资源共用共享界面窄、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层次浅、产品沉浸式消... 文旅融合发展问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下,文旅融合已成为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文旅融合深度不够,西南民族地区表现出文旅资源共用共享界面窄、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层次浅、产品沉浸式消费功能弱、文化和旅游产品结合花样少、文旅产业链协同性水平低等现象,并提出今后应从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整合、产品与市场精准化融合、产业链的延伸三个层次的深度融合模式出发,助力西南民族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文旅融合 产业融合 产业链延伸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宝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1,共7页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理科教育文化生态失衡等。为此,提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项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理科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理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国家统编理科教材的使用;改革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高考招生模式,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考试为主的高考模式过渡;促进智能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理科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理科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节日表达与文化共生:节日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夺先 王雯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在经济发展上互为补充、文化上相互吸纳、生活上互相尊重,其节日文化中烙刻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成为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媒介。就节日符号而言,可划分为中华民族共有传统节日、少数... 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在经济发展上互为补充、文化上相互吸纳、生活上互相尊重,其节日文化中烙刻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成为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媒介。就节日符号而言,可划分为中华民族共有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特色传统节日和新型节日。就节日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价值与实践逻辑而言,在日常生活实践、社会互动和文化认同中表明节日可以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以节日为媒介构建出经济空间、互动空间和仪式空间来展现其实践逻辑,维系了地方认同和民族内聚力,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视挖掘节日的共有共享媒介价值,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各民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杂居地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节日表达 文化共生
下载PDF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新强 《商业经济》 2024年第6期184-187,共4页
职业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通过结合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分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在要素、结构与功能等层面的耦合关系,揭示二者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并指出在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 职业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通过结合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分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在要素、结构与功能等层面的耦合关系,揭示二者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并指出在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仍面临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对接不紧密、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意愿不强、协作机制不畅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外部扶持与内部提质培优相结合的对策。外部层面,民族地区应通过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和多元主体联动,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内部层面,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新强 《商业经济》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通过构建灰色系统模型的方式,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综合服务意识、专业课设置、总体投入及职业教育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培训模式提升... 通过构建灰色系统模型的方式,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综合服务意识、专业课设置、总体投入及职业教育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培训模式提升师生综合服务意识,通过产教融合提升职业人才对口培养,加大资金资源投入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模式创新等具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联动效应
下载PDF
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辉 高泽浩 崔翔宇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开始发展产业以助推乡村发展。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如果产业发展势弱,那么乡村振兴如同无本之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且影响实现脱贫攻坚的进程。目前,吉林省伊通满...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开始发展产业以助推乡村发展。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如果产业发展势弱,那么乡村振兴如同无本之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且影响实现脱贫攻坚的进程。目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以乡村振兴为助推器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不仅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有助于营造更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稳步提升,促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少数民族地区 畜牧业 乡村产业振兴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章春 孙海波 宁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文章简要概述了“新医科”的内涵,简述了民族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医高专院校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医学人才培养路径,以期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民族地区 医高专院校 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对策研究
16
作者 刘玲妍 黄敏 +1 位作者 周玉玲 李碧华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发展是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阶段的客观需要,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心相通、情相融。文章基于民... 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发展是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阶段的客观需要,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心相通、情相融。文章基于民族地区通用语言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既有文献及研究成果,了解当前民族语言教育发展现状,就部分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语言教育师资队伍、加大语言教育投入力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课程思政在语言教育课堂的融合程度四条策略,并认为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进程,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群众的沟通交流和国家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语言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17
作者 徐天才 陈翠 +4 位作者 康平德 戚淑威 孙恒 袁慧娟 杨少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6期123-130,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交易现状,发掘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进行调查,完成包括基原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内容的药用植物编目。结果:经过整理和鉴定,云南小凉山... 目的:了解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交易现状,发掘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进行调查,完成包括基原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内容的药用植物编目。结果:经过整理和鉴定,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有153种,隶属72科,123属,被《中国药典》收录49种,作为保健品使用的药材共28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共29种。药材药用部位有8类[根类(根或块根或根茎)、全草类或全株类、果类、鳞茎、花类、子实体类、油类、叶类],其中以根类入药最多,占总种数的47.7%。药材主要用于益气补血、益肾强筋、键脾和胃、调节免疫、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温里散寒、温经止痛、抗炎、镇痛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药材使用方法以水煎服为主,其次是多种配伍炖肉,煎汤熏洗或沐浴,捣烂外敷,泡酒涂擦。药材治疗疾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最多(56种,36.6%),其次是治疗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54种,35.3%)。结论: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被用于药用、食用和保健品,药用独具民族特色,成为发掘新药源、新用途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植物 药食同源植物 端午节 小凉山地区 云南省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路径思考
18
作者 陆凤红 杨娅娟 +1 位作者 李卓 刘芸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利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案例对比分析等方法,对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举办的红色文化主题相关活动存在缺乏特色、互动性不强、效果不明... 利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案例对比分析等方法,对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举办的红色文化主题相关活动存在缺乏特色、互动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新媒体运营能力不足、红色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从搭建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平台、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系列品牌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将红色资源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等方面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红色文化 阅读推广
下载PDF
民族地区中学生中华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19
作者 陈秋燕 吴柳蒨 +1 位作者 刘杨 袁晓娇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129,共9页
中华民族认同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也是促进个体福祉的关键因素。为探索民族地区中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特点,中华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生活满意... 中华民族认同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也是促进个体福祉的关键因素。为探索民族地区中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特点,中华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民族地区三所中学1232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中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总体较高,高中生的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华民族认同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46.15%。可见,中华民族认同不仅能直接改善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提升积极心理资本间接影响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为促进民族地区学生整体福祉铺设了坚实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认同 积极心理资本 生活满意度 民族地区中学生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两山”转化水平了吗?——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经验证据
20
作者 翟华云 李岱玲 李青原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从分项指标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金山银山”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对“绿水青山”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一体化程度更深、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资源禀赋更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两山”转化水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两山”转化水平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