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合于道”:《淮南子》人性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劭廉 李慈梅 《茂名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性”为人之本真。《淮南子》人性论兼采儒墨阴阳之迹,却以“道”为归,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它在本体论的高度确立了“清净恬愉”的人性本质,又在生活世界里发现了“欲性相害”的人性异化,最后实现了存在论状态上的“遗物反己”的... “性”为人之本真。《淮南子》人性论兼采儒墨阴阳之迹,却以“道”为归,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它在本体论的高度确立了“清净恬愉”的人性本质,又在生活世界里发现了“欲性相害”的人性异化,最后实现了存在论状态上的“遗物反己”的人性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合于道 《淮南子》 人性论 “清净恬愉” “欲性相害” “遗物反己”
下载PDF
论荀子的“情性建构主义”——兼论“性恶道善”较之“性恶心善”更合荀学大义
2
作者 刘悦笛 《邯郸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我们可以将荀子思想定位为一种由外而内的“情性建构主义”,由此可以介入到当今全球哲学的建设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首先,荀子思想有着一致的“情论”,但面对积极与消极之情有着不同的“化情”之路。其次,理解荀子情性思想的一条... 我们可以将荀子思想定位为一种由外而内的“情性建构主义”,由此可以介入到当今全球哲学的建设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首先,荀子思想有着一致的“情论”,但面对积极与消极之情有着不同的“化情”之路。其次,理解荀子情性思想的一条主流线索,仍在于从“欲恶”“情恶”到“性恶”的一脉相承,性之恶的动源在于情之趋恶,而情之恶的源头则在于欲之趋恶。再次,这种主流的情性论却不能否认荀子的另一条支流线索:“称情而立文”之情乃是中性的情,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荀子言情主要是就消极之情而言的事实。最后,文本认定“性恶心善”说将荀学心性化了,“性恶道善”论更符合荀学“心合于道”的外在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性建构主义 欲恶情恶 消极与积极之情 性恶 合于道
下载PDF
论王阳明文学观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婷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王阳明的文学观是博杂丰富的,随着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的发展转变。在逐步创立心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作为心学家的文学观,一方面以立心为本,文合于道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坚持本于性情、以诗明志的创作宗旨。这既是王阳明文学旨趣... 王阳明的文学观是博杂丰富的,随着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的发展转变。在逐步创立心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作为心学家的文学观,一方面以立心为本,文合于道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坚持本于性情、以诗明志的创作宗旨。这既是王阳明文学旨趣所在,又体现出心学思想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文学观 立本 合于道 性情
下载PDF
《庄子》“工匠精神”美学探研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陶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工匠精神内涵包括技术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职业伦理和工匠主体精神的自觉。先秦工艺技术发达,战国工艺审美从伦理宗教向世俗生活转变。《庄子》中的工匠技艺精绝,以技进道,探求事物的普遍规律;以技合道,技术应用要符合自然物性、人类... 工匠精神内涵包括技术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职业伦理和工匠主体精神的自觉。先秦工艺技术发达,战国工艺审美从伦理宗教向世俗生活转变。《庄子》中的工匠技艺精绝,以技进道,探求事物的普遍规律;以技合道,技术应用要符合自然物性、人类生存之道。工匠专一专注、凝心于技,技艺日常经验升华为主体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快乐。《庄子》是先秦工匠精神审美的飞跃,是建构我国当代工匠精神的文化渊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工匠精神 合于道 精神愉悦
下载PDF
《淮南子》的人生意义哲学
5
作者 马香品 《榆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人生意义,是哲学探索的旨归。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淮南子》同样继承了先秦道家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通过对道、人及道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淮南子》提出人生的意义在于"性合于道"。
关键词 《淮南子》 人生意义 合于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