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在安徽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霖 《江淮文史》 2015年第6期4-18,1,共15页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促进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作出艰苦努力。在南方,关系国家和两党命运的转折在安徽拉开序幕。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促进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作出艰苦努力。在南方,关系国家和两党命运的转折在安徽拉开序幕。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共两党将青春与热血紧紧熔为一体,安徽人民将抗战精神凝聚成最锋利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请看史学专家宋霖为我们讲述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在安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中国共产党 安徽 民族统一战线 中华民族 1937年 卢沟桥事变 通电
下载PDF
国共两军合作抗日的光辉典范--忻口会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岩 《前线》 2008年第7期60-61,共2页
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掀开了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新的一页历史。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在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来临之际,本... 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掀开了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新的一页历史。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在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来临之际,本刊推出这篇文章,期冀国共两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团结合作、开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国共两党关系 抗日战争胜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团结合作 中国国民党 两岸关系 成功范例
下载PDF
毛泽东争取阎锡山合作抗日的前前后后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卡娅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共4页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毛泽东深入论证了广泛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阎锡山是华北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并控制着扼制红军东进抗日通道和晋绥战略要地。毛泽东充分估计到争取阎锡山抗日合作...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毛泽东深入论证了广泛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阎锡山是华北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并控制着扼制红军东进抗日通道和晋绥战略要地。毛泽东充分估计到争取阎锡山抗日合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抗日为旗帜,以实力为后盾,诚恳交友,共谋发展,成功地争取阎锡山的合作,对于中共赢得山西乃至华北敌后的大好抗战局面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阎锡山 抗日合作 山西抗战
下载PDF
关于国共两党由严重对立转为初步合作抗日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刘德贵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7-70,共4页
国共两党实现初步合作抗日的根本原因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日本的侵略不仅危及中国人民的利益,也逐步危及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蒋介石统治集团的利益,因此国共两党逐步调整各自政策,而共产党则是首倡者、推动者,终于实现了... 国共两党实现初步合作抗日的根本原因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日本的侵略不仅危及中国人民的利益,也逐步危及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蒋介石统治集团的利益,因此国共两党逐步调整各自政策,而共产党则是首倡者、推动者,终于实现了两党初步合作抗日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两党 国民党政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合作抗日 日本帝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中国民族工业 中共中央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国共五轮谈判商谈合作抗日事宜
5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2012年第3期95-96,共2页
西安谈判 1937年2月8日,顾祝同率中央军进驻西安。蒋介石委派他为全权代表,后来又增派张冲和贺衷寒,参与在西安举行的与周恩来的谈判。张闻天、毛泽东给周恩来拍来电报,提出谈判中应要求将红军编制设为12个师,4个军,4个军。而张... 西安谈判 1937年2月8日,顾祝同率中央军进驻西安。蒋介石委派他为全权代表,后来又增派张冲和贺衷寒,参与在西安举行的与周恩来的谈判。张闻天、毛泽东给周恩来拍来电报,提出谈判中应要求将红军编制设为12个师,4个军,4个军。而张冲临行前,蒋介石向他交了底牌:共产党要等宪法公布后公开;红军可以改编为3师9团,不可再加。3月8日,双方达成了“三八协议”。可是,这个协议却因贺衷寒的修改而改变了内容,这便是:红军改编为3个师后,每师只能有1万人,政训人员由南京政府派人参加,甚至删去了协议中的停止攻击红军西路军的条款等等。周恩来要求直接与蒋介石面谈,以期解决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判 合作抗日 1937年 蒋介石 周恩来 南京政府 红军 西安
下载PDF
国共合作抗日: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五次谈判
6
作者 张家康 《党史博采(上)》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可就在周恩来的南京一行酝酿之时,张学良因送蒋介石去南京而被扣。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不得不改变了原先...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可就在周恩来的南京一行酝酿之时,张学良因送蒋介石去南京而被扣。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打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周恩来 蒋介石 谈判 中共中央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南京
下载PDF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黄金阶段
7
作者 刘岩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2012年第3期89-95,共7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借助共产党、八路军的力量,一同“守土抗战”,才可挽救山西危局,因而对八路军进入山西对日作战。持欢迎态度。八路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指示,“对一切友军。政权机关取尊重合作的态度”。于是,在山西抗日前线,一度出现双方相互尊重,密切配合,携手战斗。共同抗敌的良好局面。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致周恩来和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电报中指出:“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是阎锡山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国共两党 黄金 相互尊重 1937年 共产党 阎锡山 八路军
下载PDF
张云逸来桂谈判合作抗日
8
作者 吴忠才 《广西地方志》 1995年第4期35-36,共2页
张云逸来桂谈判合作抗日吴忠才1937年6月初,骄阳把大地蒸得热烘烘的。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激情,也进一步在中华大地上奔腾着。这时,中共中央派出的代表张云逸将军,正肩负着进一步推动南方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任,首... 张云逸来桂谈判合作抗日吴忠才1937年6月初,骄阳把大地蒸得热烘烘的。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激情,也进一步在中华大地上奔腾着。这时,中共中央派出的代表张云逸将军,正肩负着进一步推动南方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任,首先到广西做国民党桂系实力派的统战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云逸 蒋介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李宗仁 中共中央 合作抗日 地方实力派 国民党桂系 谈判 毛泽东
下载PDF
简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党派合作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烈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6,共7页
1937—1945年发生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由于政党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集中体现者,因此中国各党派基本上分别代... 1937—1945年发生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由于政党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集中体现者,因此中国各党派基本上分别代表了全国工农商学兵、各族、各阶层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立场和利益。又由于国共两党不仅党员人数多,而且各自拥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分别在自己控制的地域上实行有效的或比较有效的治理,因此国共两党的合作成为各党派合作抗日、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以,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党派合作抗日,实际上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合作抗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 国民参政会 合作抗日 国共两党 蒋介石 党派 第三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军事合作
10
作者 弋胜 何小兵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一定形式的军事合作,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持国共军事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本文试就此作一探析。一、民族矛...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一定形式的军事合作,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持国共军事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本文试就此作一探析。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合作 中国共产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军 蒋介石集团 日本帝国主义 逼蒋抗日 中共中央 合作抗日
下载PDF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11
作者 盛平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61-65,共5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及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及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取得这一历史性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第二次国共合作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现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作一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 国民党政府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作用 日本帝国主义 内战 合作抗日 毛泽东
下载PDF
从西安到南京:周恩来奔走国共合作抗日
12
作者 张家康 《文史春秋》 2011年第3期22-28,共7页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曾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积极准备周恩来的南京之行。此时,恰逢发生张学良南京被扣的事件,中共中央不得不推迟了周恩来的行程。但是,中共中央仍对国共...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曾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积极准备周恩来的南京之行。此时,恰逢发生张学良南京被扣的事件,中共中央不得不推迟了周恩来的行程。但是,中共中央仍对国共和谈寄以希望,除改派潘汉年前往南京外,还明确地表明:“周暂难分身,一俟大局略定,即可出见蒋。”“共产党在对内和平、对外抗战基础上全力赞助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西安事变 周恩来 南京 中共中央 和平解决 国共和谈 蒋介石
原文传递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黄金阶段
13
作者 刘岩 《党史博览》 2012年第9期31-35,共5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借助共产党、八路军的力量,一同“守土抗战”,才可挽救山西危局,因而对八路军进入山西对日作战,持欢迎态度。八路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指示,“对一切友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国共两党 黄金 共产党 八路军 抗日战争 对日作战 国民党
原文传递
“国共合作抗日”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
14
作者 贾长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第3期47-51,共5页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课将借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层设置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思考、理解、运用。重点是:1.了解日...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课将借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层设置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思考、理解、运用。重点是:1.了解日军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2.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 合作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 决定性因素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教学资源
原文传递
中朝两国人民抗日斗争简论
15
作者 商桂珍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中朝两国人民为了摆脱苦难的命运,抗击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期的合作斗争。从“三一”独立运动到“九一八”事变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14年,不仅赢得了中国抗战的胜利和朝鲜民族的独立,而且对世界反法... 中朝两国人民为了摆脱苦难的命运,抗击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期的合作斗争。从“三一”独立运动到“九一八”事变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14年,不仅赢得了中国抗战的胜利和朝鲜民族的独立,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两国 抗日斗争 合作抗日
下载PDF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国共谈判
16
作者 季鸿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政策,为国共合作谈判取得成功提供了希望与可能,因此,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2月开始,派出了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与国民党的蒋介石、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宋子文等在西安、杭州、庐山、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政策,为国共合作谈判取得成功提供了希望与可能,因此,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2月开始,派出了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与国民党的蒋介石、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宋子文等在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地着重就国共合作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红军的改编和陕甘宁边区政权改制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中共谈判代表是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领导下进行工作的,毛泽东是国共谈判内容、方针、策略等的筹划者和决策人。以国共合作为主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大举进攻中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关头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谈判 合作抗日 共同纲领 统一战线
下载PDF
透析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张里元
17
作者 王志华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里元能够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逃走,山东大部落入日寇手中的情况下,坚持留下独自抗击、或与其它国民党军队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正义感。从1937年冬到1939年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我...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里元能够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逃走,山东大部落入日寇手中的情况下,坚持留下独自抗击、或与其它国民党军队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正义感。从1937年冬到1939年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我党积极主动地对张里元部开展统战工作,使之与我党在特定时期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团结抗日,互相支援,对我党我军在山东地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实力派,张里元在政治上终究还是趋于保守和反动的,一旦涉及到他个人的实力和地盘,他就会拒绝与我党合作,或与我为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里元 抗日战争 统战关系 合作抗日 保护地盘
下载PDF
同仇敌忾 阋墙御侮——谈台儿庄大战期间中共武装的配合作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明泉 《孙子研究》 2015年第3期22-27,32,共7页
台儿庄大捷,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阋墙御侮密不可分,是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团结抗战的结晶。一、第五战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二、中共在第五战区抗日武装力量的迅猛发展。三、中共抗日武装的配合作战。
关键词 共产党 国民党 合作抗日 台儿庄大战胜利
下载PDF
周恩来与华北抗日敌后战场的开辟
19
作者 杨世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5-69,75,共6页
“七七”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经过艰难曲折的谈判终于宣告实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走上华北抗日前线。在此期间,周恩来先是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就合作抗日问题与困民党进行谈判。随后又奉命前往山西,协调国... “七七”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经过艰难曲折的谈判终于宣告实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走上华北抗日前线。在此期间,周恩来先是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就合作抗日问题与困民党进行谈判。随后又奉命前往山西,协调国共在华北的作战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抗日 周恩来 敌后战场 华北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 中共中央 作战行动
下载PDF
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
作者 韩荣璋 张日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8,共8页
读《周恩来选集》(上卷)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论著,感到十分亲切,深受教育。这是周恩来同志为党的历史写下的光辉篇章,也是他所经历的一段光辉历程。
关键词 周恩来选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 红军 合作抗日 西安事变 国民党 十九路军 谈判 张学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