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监事会治理机制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天然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关,承担着对合作社的日常经营业务进行监督的职能,以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维护社员共同利益的轨道上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合作社监事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治理机制的优化。构建合理的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关,承担着对合作社的日常经营业务进行监督的职能,以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维护社员共同利益的轨道上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合作社监事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治理机制的优化。构建合理的合作社监事会治理机制需要结合我国合作社的特点,从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两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监事会治理机制 合作社监事激励机制 合作社监事约束机制
下载PDF
兵团棉花合作社治理机制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
2
作者 郝一伟 农梅 马梓钰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12期60-65,74,共7页
优化棉花合作社治理机制是促进兵团棉花合作社规范发展、提高经营绩效和实现棉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实地调研兵团30家具有代表性的棉花合作社,分析兵团棉花合作社治理机制现状,发现兵团棉花合作社在民主管理、激励与利益分配、... 优化棉花合作社治理机制是促进兵团棉花合作社规范发展、提高经营绩效和实现棉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实地调研兵团30家具有代表性的棉花合作社,分析兵团棉花合作社治理机制现状,发现兵团棉花合作社在民主管理、激励与利益分配、监督机制等方面尚存短板,据此提出重视决策透明与记录归档、改善激励方式与平衡利益分配、完善监督机制与规范财务管理等解决措施,以期优化棉花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合作社 治理机制 民主管理 激励机制 监督机制
下载PDF
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论我国监事会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维安 张亚双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7,共5页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 ,实现公司整体决策的科学化 ,因此 ,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十分重要。然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 ,实现公司整体决策的科学化 ,因此 ,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十分重要。然而 ,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 ,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 ,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 ,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 ,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突出监事会的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 ,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事会 监督机制 功能定位 中国
下载PDF
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以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62
4
作者 孔祥智 蒋忱忱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本文对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制度安排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员异质性的合作社中,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将偏向于确保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 本文对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制度安排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员异质性的合作社中,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将偏向于确保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作用发挥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从"帕累托改进"和"激励相容"角度来看,是一种合理并且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员异质性 合作社 治理机制 人力资本
下载PDF
生猪产业组织体系、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以合作社为考察对象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傅琳琳 黄祖辉 徐旭初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共9页
本文以生猪产业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生猪合作社在养殖主体前后向交易关系中的作用,并按照"交易类型-治理机制"的分析架构,将生猪养殖主体的前后向交易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重复性、长期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部分纵向整合... 本文以生猪产业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生猪合作社在养殖主体前后向交易关系中的作用,并按照"交易类型-治理机制"的分析架构,将生猪养殖主体的前后向交易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重复性、长期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部分纵向整合,同时,将这些类型相对应的治理机制设定为价格治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产权治理。基于此分析思路,通过多案例的剖析,以合作社为考察对象,分析生猪养殖主体前后向交易关系的类型与特征,相关治理机制的作用,为我国生猪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 交易关系 治理机制 生猪合作社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兰 李炜 +1 位作者 刘子铭 冯淑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6,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治理(包括决策、激励和监督)机制对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微观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1)社员参与决策有利于其增收和提高满意度,而村干部不同参与决策方式的影响不同,如通过理事会参与决策能...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治理(包括决策、激励和监督)机制对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微观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1)社员参与决策有利于其增收和提高满意度,而村干部不同参与决策方式的影响不同,如通过理事会参与决策能提高社员收入和满意度,但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决策会降低社员满意度;(2)政府扶持和“保底租金+二次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均能促进社员增收和满意度提升;(3)有效的监事会及财务公开制度能提高社员收入和满意度;(4)理事会和外部激励有利于村干部户增收,而内部激励和监事会有利于非村干部户增收。研究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治理机制是影响社员收入和满意度的关键,因此,合作社发展政策重点是规范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社 治理机制 收入 满意度
下载PDF
公司治理框架下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基于监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一体化的思考 被引量:19
7
作者 邹兆荣 杨洁 《中国内部审计》 2016年第5期4-9,共6页
本文在分析以英美、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其内部监督机制的运作模式、有效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而提出我国基于监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一体化的内部监督机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机制 监事会 内部审计
下载PDF
农机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萍 邹於娟 曹光乔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355-359,共5页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产业分布广泛,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等农村的各个产业。农机合作社虽然仅占农民合作社总量的5%左右,但是对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农业综...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产业分布广泛,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等农村的各个产业。农机合作社虽然仅占农民合作社总量的5%左右,但是对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对全国102个农机合作社的调研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产权机制、分配机制、要素联合、政策扶持4个方面分析对农机合作社绩效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产权机制与分配机制对合作社绩效影响显著;政策扶持未对合作社绩效直接产生影响,但是对合作社的要素联合能力和治理机制都有显著影响。因此,应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等途径推动农机合作社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合作社 治理机制 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产权机制 分配机制 要素联合 政策扶持
下载PDF
重塑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兼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功能的协调 被引量:16
9
作者 缪艳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5,共5页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独立董事 监事会 董事会 公司法 知情权
下载PDF
内部治理机制对农民合作社盘活资源绩效的影响——来自山西省左权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证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铖 胡联 何安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4-22,共9页
随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加快推进,移民区将出现大量闲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关注农民合作社在盘活迁出村闲置资源中的作用,以农民合作社盈利能力和稳定能力反映其盘活资源绩效,结合山西省左权县的三个农民... 随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加快推进,移民区将出现大量闲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关注农民合作社在盘活迁出村闲置资源中的作用,以农民合作社盈利能力和稳定能力反映其盘活资源绩效,结合山西省左权县的三个农民合作社案例分析了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其盘活资源绩效。通过比较案例分析发现,工商资本领办型农民合作社虽然有资金优势,但较难形成与农民合作共赢的治理机制,限制了其盘活迁出村资源的能力;大户领办型农民合作社更容易在信任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盘活乡村资源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但对社员退出的约束力较差,可能对其在经营困境下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更可能基于村中社会资本形成有利于盘活迁出村资源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鼓励这类合作社发展是盘活迁出村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治理机制 社会资本 盘活资源 易地扶贫搬迁
下载PDF
内部治理机制视角下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笑寒 金少涵 周蕾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8,共8页
从内部治理视角论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利用江苏南京、苏州和连云港三地76家合作社、340户入社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内部治理机制下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不同,理事会... 从内部治理视角论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利用江苏南京、苏州和连云港三地76家合作社、340户入社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内部治理机制下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不同,理事会中核心成员比例、让普通社员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管理人员有报酬、按交易额(或量)分配盈余、公开财务报表,对农户增收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理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越高,监事会提意见的次数越多,则越不利于农户增收;加入农户和合作社特征变量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在合作社中的职位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增收,家庭人口数则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因此,要优化合作社理事会结构,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强化合作社内外监管,加大对社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以实现农户持续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治理机制 专业合作社 农户增收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理监事会特征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果蔬合作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军 邵科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5,共8页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理监事会对其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构建以SCP分析范式为基础的理论模型,采用对我国省级以上果蔬类示范社的调查数据,分析理监事会特征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的理监事会成员规模有助于合...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理监事会对其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构建以SCP分析范式为基础的理论模型,采用对我国省级以上果蔬类示范社的调查数据,分析理监事会特征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的理监事会成员规模有助于合作社利润率提升;理事长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合作社利润率的提升,但会导致惠顾额返利率降低;理监事会成员交易量占比提高,有利于合作社利润率和惠顾额返利率的提升;理监事会开会次数的增长不利于合作社利润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保持合理的理监事会成员规模,吸引规模经营的专业化农户进入理监事会,允许理事长持有合理的合作社股份,通过多途径沟通提高决策效率,少开无目的、低效率的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监事会特征 农民合作社 利润率 惠顾额返利率 监事会规模 理事长持股 成员交易量 监事会会议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满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偏差与失效,如民主决策机制难以贯彻,"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能人"决策代替民主决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这种状况危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导...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偏差与失效,如民主决策机制难以贯彻,"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能人"决策代替民主决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这种状况危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导致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目标难以实现。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条件、相关制度与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是造成了合作社治理的失效主要原因。在完善治理机制策略上,要构建"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在不忽视社会激励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的报酬激励,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专业合作社内部应建立审计制度,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在外部应强化政府的监督指导力度和社会审计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机制 内部人控制 “能人治社”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基础及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1,共3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果,其制度基础在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方方面面,涵盖股东组建与决策机制、合理设置股权的治理机制、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成员退出机制等等。各地农村...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果,其制度基础在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方方面面,涵盖股东组建与决策机制、合理设置股权的治理机制、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成员退出机制等等。各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科技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其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推行农村土地合作社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需要在保持农村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全性,从而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走科技型农业发展模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土地股份合作 制度基础 治理机制
下载PDF
市场导向下农民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刚 郭利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
农民合作社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户已经难以通过简单联合就获取利润。本文在分析了合作社的本质之后,研究了市场导向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合作社的经... 农民合作社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户已经难以通过简单联合就获取利润。本文在分析了合作社的本质之后,研究了市场导向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合作社的经营应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市场导向驱动合作社的各项功能实现。相应地,在市场导向下合作社应在社员制度、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4个方面完善其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市场导向 治理机制
下载PDF
合作社嵌入乡村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进 禹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7期28-34,共7页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合作社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到乡村社会治理则成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治...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合作社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到乡村社会治理则成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下社会治理范式转型的重要模式之一。合作社组织作为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保证其治理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合作社治理长效机制是由制度运行机制、管理维护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长效机制的3个构成机制在设置上处于递进关系,其中制度运行机制是合作社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机制,管理维护机制是决定治理成效长效的核心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是协同治理发挥长效的依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组织 协同治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创新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例证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兴全 邵昱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解决"三农"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由于合作社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如股权集中... 为解决"三农"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由于合作社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如股权集中化态势明显、利益分配机制尚未理顺等问题,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完善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一人一票的表决机制;强化合作社激励措施,完善合作社内控规范;强化合作社利益分配;逐步推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
下载PDF
我国渔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问题调查与分析——以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清 王子军 《中国渔业经济》 2013年第3期157-163,共7页
论文利用全国鲆鲽类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从六个方面对合作社的内部治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鲆鲽类海水鱼养殖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简单的治理机制即可维持其日常运行;"大户"牵头是当前鲆鲽类海水鱼养殖... 论文利用全国鲆鲽类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从六个方面对合作社的内部治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鲆鲽类海水鱼养殖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简单的治理机制即可维持其日常运行;"大户"牵头是当前鲆鲽类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强者"控制着合作社理事会;合作社股权集中度高,但不同合作社之间差异较大;管理人员激励和信息披露等内部规则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治理机制 海水鱼养殖业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的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刚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2-36,共5页
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 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合作社通过对生产决策权的重新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制度和信誉双重约束下的监督机制可以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但为了激励社员农户的质量合作行为及克服可能的"搭便车"行为进而提升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还应在运营能力、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准入和退出管理等方面完善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安全 治理机制
下载PDF
村两委领办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灿君 姚兆余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86-89,共4页
通过对江浙两省21家村两委领办型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发现村两委干部将治理村庄的经验移植到合作社治理中,积极创新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两种组织间的边界交叉、村干部角色的冲突、对村干部的选择... 通过对江浙两省21家村两委领办型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发现村两委干部将治理村庄的经验移植到合作社治理中,积极创新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两种组织间的边界交叉、村干部角色的冲突、对村干部的选择性激励不足和村两委班子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监督机制的建设、强化选择性激励机制以及平衡合作社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两委 合作社 治理机制 创新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