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采用双切口3块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希柱 郭启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采用双切口3块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患者,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93%,愈合时间(14.05±1.04)周,完全负重时间(15.31±1.57)周... 目的研究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采用双切口3块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患者,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HSS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93%,愈合时间(14.05±1.04)周,完全负重时间(15.31±1.57)周。结论双切口3块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合并复杂后侧骨折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双切口3块钢板置入内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铁山 陈杰 +2 位作者 梁卫东 王丙刚 田素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分析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患者,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其中Schatzker方法分型Ⅴ型3例,Ⅵ型9例,均为三柱骨折... 目的分析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患者,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其中Schatzker方法分型Ⅴ型3例,Ⅵ型9例,均为三柱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方法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在患者术后的5~36个月进行随访,检查了解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2例患者术后一年,膝关节HSS评分74~97分,平均88.7±0.7分。无一例出现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感染等不良临床表现。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对骨折处的愈合、固定、复位有显著的疗效,并可以预防出现并发症如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塌陷等,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手术后一年内可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漂浮体位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辛兵 刘大凯 刘建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术后复位质量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前外侧联合...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术后复位质量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观察组37例患者行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内翻角(TPA)、后倾角(PSA)、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锻炼时间、住院时间、HS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PSA均更大、TPA均更小(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PA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即刻PSA及术后12个月TPA、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虽手术过程复杂,术中出血量多,但该术式可使患者尽快进行膝关节锻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位质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固定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复位 膝关节功能 后侧倒L入路 外侧入路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光平 贾叙锋 +2 位作者 周玉 戢勇 李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普通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旨在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 目的通过对比普通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旨在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采取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普通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前后联合双切口三固定方案治疗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
5
作者 左斌 车彪 喻忠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1期54-56,63,共4页
目的 分析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治疗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4... 目的 分析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治疗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手术创伤指标、预后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的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等预后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2%,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与对照组的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1.000)。结论 对于合并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前后联合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损伤 前后联合入路 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强廷会 周新立 +1 位作者 牟欢 贾玉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柱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 目的研究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柱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内翻角、关节活动度、关节外倾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关节活动能力
下载PDF
在三柱理论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范磊 卲林 +1 位作者 周生瑞 宋良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 目的:分析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手术。手术后,对这些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在手术后的6个月及12个月,这些患者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84.21%、92.11%,其Lysholm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5.92±5.38)分、(91.81±6.72)分。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16%。结论: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8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0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Schatz...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0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Schatzker法进行骨折分型,给予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根据三柱分型理论进行骨折分型,给予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术中均使用钢板作为内固定物。之后对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不良预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相比,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预后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的效果良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康复的时间,降低其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分型理论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张金玉 李乐彩 +1 位作者 伦学刚 张新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7例,基于CT重建为基础的三柱分型方法分成30例三柱骨折及37例双柱骨折,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与分析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7例,基于CT重建为基础的三柱分型方法分成30例三柱骨折及37例双柱骨折,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该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随访后发现优48例(71.64%),良15例(22.39%),可4例(5.97%),优良率94.03%。结论: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理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柱损伤31例的治疗体会
10
作者 吴冬灵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外侧柱、内侧柱及后柱)损伤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按Schhatzker分型,Ⅴ型26例,Ⅵ型5例,均实施双切口入路三钢板内固定方案治...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外侧柱、内侧柱及后柱)损伤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按Schhatzker分型,Ⅴ型26例,Ⅵ型5例,均实施双切口入路三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出现1例后内切口裂开现象,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且未发生皮肤坏死现象。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2年,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且无明显膝内、膝外畸形现象与相关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1%。结论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损伤一种理想方法,术后患者复位、固定效果良好,且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安全性高,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内固定治疗
下载PDF
三柱分型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礼乐 吴志峰 +1 位作者 陈振通 刘光耀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6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运用三柱理论指导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随访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7.2岁。依照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15例;三柱骨折11例。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 目的:研究运用三柱理论指导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随访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7.2岁。依照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15例;三柱骨折11例。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均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来决定手术时机,均为伤后8天。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最终通过随访收集数据评估整体效果。结果: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5周(8~15周)。未出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骨髓炎。无内固定物断裂失效病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89.7分(61~96分),1例复杂三柱骨折患者术后第8天屈膝达到125°,全部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20°。结论:三柱理论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指导治疗,具有软组织血运破坏少、骨质愈合快、关节功能快速恢复等优点,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分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理论 复杂 内固定
下载PDF
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乃健 周长嵩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9期4100-4102,共3页
目的研究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行仰卧位下膝前正中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0例... 目的研究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行仰卧位下膝前正中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0例,应用三柱分型理论,行漂浮体位下前外侧入路、膝关节后内侧L形入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Rasmussen评分为(21.4±3.1)分,低于试验组的(26.2±2.7)分,治疗优良率(72.5%)低于试验组(92.5%),并发症发生率(22.5%)高于试验组(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分型理论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羽 宋烜 张海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9期6940-6945,共6页
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全面的修复前评估及合理的修复前规划是临床手术的关键。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修复前评估和修复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修复前将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CT扫... 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全面的修复前评估及合理的修复前规划是临床手术的关键。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修复前评估和修复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修复前将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CT扫描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建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对胫骨平台骨折模型进行三维数据测量,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进行重新分型,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开窗、骨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结果与结论: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出骨折特点,并可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观察,可以准确的进行三柱分型。Mimics13.0软件施行的胫骨平台骨折开窗、复位、植骨的虚拟手术可以逼真模拟临床手术,并且有效估算植骨量。结果证实,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技术有利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修复前评估及规划,应该作为修复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CT 维重建 维数字化模型 分型 虚拟手术 修复前评估 修复前计划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治疗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思灿 陈碧影 +3 位作者 蔡显义 李春 张文戈 王宗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9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治疗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作用原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4月对21例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本组21... 目的:探讨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治疗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作用原理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4月对21例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本组21例患者,获随访0.5~3.5年,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良好,关节面平整,无迟发性畸形发生,无骨感染及伤口感染发生,骨折如期愈合,膝关节及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具有固定可靠、可以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波及二柱或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可以预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锁定钢板多平面固定技术 损伤 损伤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重度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依据三柱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尚腾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2期3715-3717,共3页
目的探讨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5例(160侧)病历资料,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及对应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平台后倾角与内翻角改善效果及膝关节... 目的探讨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5例(160侧)病历资料,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及对应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平台后倾角与内翻角改善效果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内外侧平台后倾角与平台内倾角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发挥较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而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分型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三柱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星 梁峰 +1 位作者 杜云峰 赵东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527-3530,共4页
目的评估三柱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4年2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7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接受Schatzker分... 目的评估三柱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4年2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7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接受Schatzker分型治疗,观察组接受三柱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价骨折位置,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Rasmussen评分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柱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固定和优良复位,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固定 SCHATZKER分型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金海 杨正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植骨术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植骨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锁定钢板三柱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HSS、Rasmussen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HSS、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术进行治疗,其恢复快,安全度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固定 植骨 复杂 粉碎性胫骨平台 骨折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凌枫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一2017年9月我科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SchatzkerV、VI型双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则采...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一2017年9月我科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SchatzkerV、VI型双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则采用3柱内固定(依胫骨平台3柱分型)治疗多平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对比两者效果并探究3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优越性。结果:2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多项指标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3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具有优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愈合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复杂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三柱分型理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志磊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3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三柱分型理论指导的入路方式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 目的:观察三柱分型理论指导的入路方式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入路,观察组以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分型理论指导的入路方式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治疗优良率,效果优于膝前正中入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理论 手术入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并发症 治疗优良率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李永新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9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总结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钢板固定,研究组进行三柱内固... 目的研究总结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钢板固定,研究组进行三柱内固定。统计2组患者HSS评分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关节内翻角、关节外倾角以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