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溃疡合并穿孔的急诊处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明 吕永添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胃溃疡 胃溃疡合并穿孔 急诊 胃大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磊 马军 +1 位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4期99-100,1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第1d及术后第3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年远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d、第3d观察组患者血清TNF-a、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恢复快,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1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志芬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76-76,共1页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在3岁以内年龄组低于10%,国内5岁以内发病率4.8%~16.3%,婴儿较少见,新生儿更为少见,新生儿阑尾炎病死率可高达79%。现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1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在3岁以内年龄组低于10%,国内5岁以内发病率4.8%~16.3%,婴儿较少见,新生儿更为少见,新生儿阑尾炎病死率可高达79%。现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1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合并穿孔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晁漪澜 吴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危险因素,为穿孔的早期诊断提供辅助检查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孔发生与否分为穿孔组(n=41)和未穿孔组(n=24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危险因素,为穿孔的早期诊断提供辅助检查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孔发生与否分为穿孔组(n=41)和未穿孔组(n=24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检测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诊断效能。结果: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发生41例(14.1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OR=6.961)、溃疡直径较大(OR=5.950)、溃疡位于十二指肠前壁(OR=5.202)、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OR=5.019)、血清降钙素原(PCT)(OR=1.331)及血清胃泌素(Gas)水平(OR=1.030)升高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回归方程式为Logistic(P)=-16.752+1.940 Hp感染+1.783溃疡直径+1.649溃疡位置+1.613服用NSAIDs+0.286 PCT+0.029 Gas,联合检查(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0.808)、灵敏度(0.829)、特异度(0.807)、约登指数(0.636)均高于各因素单独诊断(P<0.001)。结论:Hp感染、溃疡直径较大、溃疡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服用NSAIDS、血清PCT及Gas升高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的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大肠癌合并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区华辉 何一荣 区显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9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大肠癌合并穿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其中行1期切除吻合16例,均无粪瘘并发症,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直肠下段癌根治(Miles’)2例。结论大...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大肠癌合并穿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其中行1期切除吻合16例,均无粪瘘并发症,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直肠下段癌根治(Miles’)2例。结论大肠癌合并穿孔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如能掌握其适应症及选好术式,则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而根治性的切除及术中大肠灌洗清洁,使大肠切除能1期吻合,从而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合并穿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肠梗阻为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4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广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以肠梗阻为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确诊的43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作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肠梗阻表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诊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的临... 目的:探讨以肠梗阻为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确诊的43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作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肠梗阻表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诊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消失等症,予以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后未得到有效缓解,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均得到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5)d,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坏疽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27例。结论肠梗阻表现容易掩盖急性阑尾炎的相关表现,急诊剖腹探查是诊断和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诊治体会
下载PDF
探讨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周保东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腹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炎合并穿孔术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克强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447-4447,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腹腔镜在阑尾炎合并穿孔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109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39min,术中出血2-10ml,随访平均24个月,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阑尾...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腹腔镜在阑尾炎合并穿孔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109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39min,术中出血2-10ml,随访平均24个月,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阑尾炎合并穿孔术中以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该腹腔镜技术逐渐成为阑尾炎合并穿孔术首选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炎合并穿孔
下载PDF
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在胃溃疡合并穿孔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许小欢 刘凤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在胃溃疡合并穿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钟祥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胃溃疡合并穿孔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在胃溃疡合并穿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钟祥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胃溃疡合并穿孔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 h,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 h,术后48 h、72 h,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术后24 h,术后72 h,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术后48 h;且术后24 h、48 h、72 h,观察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CD3^(+)、CD4^(+)及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CD3^(+)、CD4^(+)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可有效促进胃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胃肠动力恢复,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合并穿孔 腹腔镜胃溃疡穿孔修补术 胃肠动力 胃泌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老龄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治疗(附22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何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就我院1991年1月~1999年1月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220例,其中210例病人行急诊单纯穿孔修补术,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说明对老龄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应积极急诊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为目的,而单纯穿孔修补... 本文就我院1991年1月~1999年1月间共收治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220例,其中210例病人行急诊单纯穿孔修补术,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说明对老龄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应积极急诊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为目的,而单纯穿孔修补术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老龄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有如下特点:①穿孔时缺乏典型的腹部症状及体征。②疼痛多不规律。③老年人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减弱。④异位溃疡多,穿孔易合并癌变。⑤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伴随病多,免疫功能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一旦溃疡合并穿孔,易发生休克与多脏器损害,死亡率高。⑥药物反应低且易发生副作用。提倡用单纯穿孔修补治疗老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是因为此术式简单易行,危险性小,而又能有效地消除腹腔污染,控制中毒性休克,术后恢复快。老龄穿孔非手术治疗中毒症状难控制,而片面追求急诊彻底性手术,会加重中毒休克,或因组织水肿、脆弱、愈合能力差,而引起十二指肠残端瘘、胃肠吻合口瘘、术后胃出血等严重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 穿孔单纯修补术 中毒性休克
下载PDF
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临床治疗探析
11
作者 罗光艳 《中外医疗》 2013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组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组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占90%;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各占5%;死亡患者均为>70岁的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7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患者需依据机体特点,及时明确诊断,把握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12
作者 赵亚兰 王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72-172,共1页
给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肠胃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66例,将其依据急诊时间分组研究,普通组:给33例患者实施的一般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给剩余的3... 给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肠胃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66例,将其依据急诊时间分组研究,普通组:给33例患者实施的一般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给剩余的33例患者予以的是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且满意度也28(84.8%)高于普通组22(66.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提高,且也得到患者的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急性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效果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13
作者 王梅香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6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监护、胃肠减...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6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监护、胃肠减压及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术后并发症以出血、切口感染等为主,且A组与B组有一定差异,6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3例由于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的衰竭而死亡,而57例中,发生其他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积极的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操作水平,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 术后护理 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腹腔镜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效果
14
作者 张俊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12-312,314,共2页
临床数据显示,阑尾炎的发病数量逐年增加,且化脓性阑尾炎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本文主要为验证腹腔镜手术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并结合中西医对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96例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 临床数据显示,阑尾炎的发病数量逐年增加,且化脓性阑尾炎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本文主要为验证腹腔镜手术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并结合中西医对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96例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一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添加中药治疗。评价指标为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临床效果较佳,并且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疼痛,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患者可以快速康复,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腹腔镜 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急救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
15
作者 王增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26-129,共4页
研究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023.4月入院治疗的70名合并穿孔的急性阑尾炎病患,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者35名,干预组接纳急救护理者共计35名。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 研究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023.4月入院治疗的70名合并穿孔的急性阑尾炎病患,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者35名,干预组接纳急救护理者共计35名。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抢救成功率较治疗组显著更高,且术后、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治疗组的显著更低, P<0.05,两组间比对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干预组的平均入院天数较之对照组相比更短,(P<0.05);干预组患者接纳抢救护理的急诊护理满意度较之度招租明显提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在急诊手术中运用急救护理方案,不但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而且可以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值得临床给予进一步的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临床护理效果
下载PDF
联合介入治疗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燕 庞明杰 +1 位作者 吴咏昕 张宏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是临床的一种急重症情况,常伴有心力衰竭,预后多不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处理。内科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抢救该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诊断明确,经药物和各种辅助治疗后,发现循环难以维持者,应立即手术... 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是临床的一种急重症情况,常伴有心力衰竭,预后多不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处理。内科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抢救该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诊断明确,经药物和各种辅助治疗后,发现循环难以维持者,应立即手术治疗。本例患者拟采用联合介入及室间隔伞堵术治疗室间隔穿孔,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需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介入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蔚 唐红 +2 位作者 彭瑛 赁可 冯沅 《西部医学》 2013年第12期1791-1793,179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微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微创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并观察疗效。结果两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均经心导管...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微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微创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并观察疗效。结果两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均经心导管检查证实。一例行外科经胸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术后室间隔穿孔分流消失;一例行介入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术后残余少量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全程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治疗决策,并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 微创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广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胃电节律指标水平、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餐前、餐后胃电频率和幅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提高胃电节律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开腹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修补术 腹腔镜微创修补术 胃溃疡合并穿孔 并发症 复发率 胃电节律
下载PDF
妊娠合并胃穿孔误诊一例
19
作者 冯世林 穆庆平 田得熠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810-810,共1页
患者,女,28岁,牧民。因“停经30周,空腹进食水果后突发左上腹灼痛5d”于2010年5月15日上午11时由外院转入。入院体格检查: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T37.3℃,P122次/min,R30次/分,BP133/80mmHg(1mmHg=0.133kPa)。腹膨隆... 患者,女,28岁,牧民。因“停经30周,空腹进食水果后突发左上腹灼痛5d”于2010年5月15日上午11时由外院转入。入院体格检查: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T37.3℃,P122次/min,R30次/分,BP133/80mmHg(1mmHg=0.133kPa)。腹膨隆,未见胃、肠型,上腹正中压痛深在,反跳痛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穿孔 误诊 症状
下载PDF
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凯 张剑锋 侯英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这31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 目的:对比分析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这31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其中,观察1组有15例患者,观察2组和观察3组各有8例患者。我院使用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对观察1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回盲部造瘘术对观察2组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穿孔修补术和腹腔引流术对观察3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这3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发生腹腔内感染的几率、发生术后肠梗阻的几率、发生术后肠瘘的几率、发生术后出血的几率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结果:三组患者发生术后肠瘘和术后出血的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1组患者发生腹腔内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观察2组患者,其发生术后肠瘘的几率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2组患者和观察3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回盲部造瘘术及联合进行穿孔修补术和腹腔引流术相比,用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具有疗效好、患者发生腹腔内感染、术后肠瘘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进行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 不同手术方法 效果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