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条件合成地震记录的分类标定方法——以孤南209井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小东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5期313-315,共3页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地震资料也复杂,常规的合成记录标定技术往往不能达到准确标定的目的。以孤南209井区为例,探讨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分类型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实践表明,对于复...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地震资料也复杂,常规的合成记录标定技术往往不能达到准确标定的目的。以孤南209井区为例,探讨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分类型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实践表明,对于复杂地质区块,合成记录的标定须做好以下工作:①地震反射特征分析;②提取符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子波(空变);③按不同地震反射特征的类型分别进行单井标定;④根据研究区地质规律进行横向多井联合标定(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案件 合成地震记录 分类型标定 标定 空变子波
下载PDF
用合成地震记录提高地质层位的解释精度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文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30,共10页
本文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合成地震记录和地震剖面的相关性因素,指出从声波测井曲线和褶积模型两方面改进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文中以实例说明合成地震记录的使用陷井,并提出识别陷井的平均速度分析法... 本文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合成地震记录和地震剖面的相关性因素,指出从声波测井曲线和褶积模型两方面改进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文中以实例说明合成地震记录的使用陷井,并提出识别陷井的平均速度分析法和层序波形对比法。为更细致地进行反射波分析,文中还介绍了合成地震记录的波形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地震记录 褶积模型 解释
下载PDF
地层倾角测井标定过井地震剖面方法研究及微机软件设计
3
作者 李军 刘义 张超漠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地层倾角测井标定过井地震剖面是提高地震成果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在微机上如何对其进行实现:①利用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②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震层位标定得到准确的时深关系;③将地层倾角杆状图标定到地... 地层倾角测井标定过井地震剖面是提高地震成果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在微机上如何对其进行实现:①利用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②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震层位标定得到准确的时深关系;③将地层倾角杆状图标定到地震剖面上;④进行交互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倾角测 合成地震记录 地震剖面 软件设计
下载PDF
AVO效应对合成地震记录对比的影响
4
作者 潘仁芳 李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5,共6页
基于常规的合成地震记录井-震对比方法,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分别与各种叠加剖面、CRP道集、角度道集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合成地震记录在与不同地震资料对比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对这些差异性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精度,更... 基于常规的合成地震记录井-震对比方法,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分别与各种叠加剖面、CRP道集、角度道集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合成地震记录在与不同地震资料对比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对这些差异性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精度,更有助于对AVO现象的认识和改进异常响应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对比 合成地震记录 CRP道集 角度道集 AVO
下载PDF
大洋钻孔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及其对南海科学深钻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邱燕 杜文波 +2 位作者 黄文凯 陆敬安(审稿) 钟广见(审稿) 《海洋地质》 2020年第2期1-19,共19页
本文基于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手段,对在南海中央海盆实施的三口大洋钻探的钻孔1148、U1431和U1433的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利用过钻孔的地震剖面划分对比地震反射界面,并依此解释中央海盆的沉积层序,同时确定其地质年代属性。本... 本文基于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手段,对在南海中央海盆实施的三口大洋钻探的钻孔1148、U1431和U1433的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利用过钻孔的地震剖面划分对比地震反射界面,并依此解释中央海盆的沉积层序,同时确定其地质年代属性。本研究成果对南海下一步的科学深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过井剖面 地震界面与层序地层 地质年代属性 南海科学深钻
下载PDF
用褶积形式计算零偏移距VSP合成记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彦春 段云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平面波源的情况下,通过把模型离散为旅行时相等的小薄层,可以把薄层间的波场递推关系式写成 z 变换的形式。当介质不含吸收时,可将以 z 变换形式表达的波场递推关系式改写为褶积关系式,从而可以在时间域采用褶积形... 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平面波源的情况下,通过把模型离散为旅行时相等的小薄层,可以把薄层间的波场递推关系式写成 z 变换的形式。当介质不含吸收时,可将以 z 变换形式表达的波场递推关系式改写为褶积关系式,从而可以在时间域采用褶积形式计算合成记录。与在频率域计算相比,本文的方法更加简便,运算速度快,所用计算机内存更少。该算法亦适用于计算地面一维合成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垂直地震剖面 褶积
下载PDF
斜井井间地震高斯射线束正演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峥嵘 李辉峰 +1 位作者 范廷恩 李文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4,4,共5页
用于开展井间地震勘探的井多为斜井或水平井,使得本为二维的井间地震问题变为三维问题,常规正演方法在精度上和速度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因高斯射线束方法能将波动方程法和射线追踪法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推导了适用于斜井... 用于开展井间地震勘探的井多为斜井或水平井,使得本为二维的井间地震问题变为三维问题,常规正演方法在精度上和速度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因高斯射线束方法能将波动方程法和射线追踪法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推导了适用于斜井井间地震的高斯射线束方法原理,并利用VC++6.0和Qt环境编写了斜井井间地震高斯射线束法正演程序。利用所编软件对斜井井间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并与常规正演方法进行对比,正演结果既有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又有动力学特征,计算速度非常快,优于常规正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高斯射线束 射线追踪 合成地震记录
下载PDF
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软件系统编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建萍 张向君 +1 位作者 李长勋 公海英 《石油仪器》 2004年第3期50-51,68,共2页
为了实现在深度域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及在深度剖面上进行层位标定 ,开发了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软件系统。将时间域的子波转换成深度域的子波 ,再与反射系数进行褶积 ,就可得到深度域的合成地震记录。然后 ,将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 为了实现在深度域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及在深度剖面上进行层位标定 ,开发了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软件系统。将时间域的子波转换成深度域的子波 ,再与反射系数进行褶积 ,就可得到深度域的合成地震记录。然后 ,将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插入到深度剖面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深度剖面 合成地震记录 层位标定 理论子波 变频子波
下载PDF
推荐三种地震记录极性鉴定方法
9
作者 卢圣祥 《江汉石油科技》 2005年第3期15-19,共5页
介绍了三种地震记录极性的鉴定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编制具特殊地层结构的连井地层剖面,然后在准确的时深转换控制下,于相应的地震道积分剖面上观察这一特殊的地层结构,针对工区各种岩性地层的阻抗特点判别极性。第二种方法是追踪采集... 介绍了三种地震记录极性的鉴定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编制具特殊地层结构的连井地层剖面,然后在准确的时深转换控制下,于相应的地震道积分剖面上观察这一特殊的地层结构,针对工区各种岩性地层的阻抗特点判别极性。第二种方法是追踪采集、处理全过程中的极性问题,这种方法可查出可能有反极性效应的处理模块。第三种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法,单轨、双轨剖面判别法,提取子波判别法,合成地震记录反求平均速度法,模型判别法,利用VSP测井速度资料)确定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地震数据处理 极性异常 声阻抗 地层剖面 合成地震记录 极性效应 鉴定方法 地层结构 判别法
下载PDF
塔中地区垂直地震剖面激发中的地表虚反射研究
10
作者 白俊辉 敬兵 +3 位作者 万小平 董瑞霞 樊杨栓 张聚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297,共3页
通过研究表层结构产生虚反射波的机理,在表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塔中大沙漠地区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中得到表层虚反射波。据塔中地区地震勘探激发因表层结构产生的地表虚反射波特征,分析消除衰减全程多次虚反射的处理方法。利用垂直地震剖面处... 通过研究表层结构产生虚反射波的机理,在表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塔中大沙漠地区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中得到表层虚反射波。据塔中地区地震勘探激发因表层结构产生的地表虚反射波特征,分析消除衰减全程多次虚反射的处理方法。利用垂直地震剖面处理成果结合测井资料,标定识别地震剖面存在的全程虚反射多次波,为地质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资料 虚反射 多次波 合成记录
下载PDF
合成记录插入软件
11
作者 贾树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4-304,共1页
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是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联结的桥梁。为了更准确地进行地震层位的地质标定,必须把合成记录嵌入到相应的地震剖面之中。但是,目前在GeoQuest解释工作站拥有的IES软件中,合成记录可以镶嵌,在屏幕... 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是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联结的桥梁。为了更准确地进行地震层位的地质标定,必须把合成记录嵌入到相应的地震剖面之中。但是,目前在GeoQuest解释工作站拥有的IES软件中,合成记录可以镶嵌,在屏幕上显示观看,却不能存盘绘出,不能保存作为报告附图。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地震资料解释 资料 地震层位 地震剖面 地震 解释工作站 道数 时间范围
下载PDF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彬 林承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突出了构造解释的细致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下一步的油藏评价和投入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 精细合成地震记录 相干技术 震联合对比技术
下载PDF
相关系数在地震振幅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泽斌 张立 +2 位作者 曾武 龚立 张贤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8-50,i022,共4页
地震波的振幅包含的地质信息特别丰富 ,基于地震波振幅的各种勘探反演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中 ,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解释人员往往对同一结果有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认识。文章分析了现今的资料处理常常不能有效恢复振... 地震波的振幅包含的地质信息特别丰富 ,基于地震波振幅的各种勘探反演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中 ,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解释人员往往对同一结果有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认识。文章分析了现今的资料处理常常不能有效恢复振幅相对关系 ,没有监控手段 ,使得后续的储层研究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提出了用合成记录来检验振幅处理效果的思路 ,并用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相关系数来监控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处理剖面得到了明显改善 ,振幅相对强弱关系清楚、波形活跃、相关系数明显提高、不同深度平均提高 0 .3左右 ;应用于储层研究的反演剖面效果改善明显 ,波阻抗关系更符合实际、层次分明、细节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振幅恢复 地震 地震 剖面 反演方法 储层 文章分析 实际 层次
下载PDF
地震相模式识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哲民 白应甫 徐筱冰 《石油物探》 EI 1987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地震层序内包含着不同的地震相带。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不同沉积相带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地震相特征,即不同的地震相模式。由地震剖面提取地震层序的地震相特征参量,并通过统计模式识别的方法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带,根据地震相带所具有的反射... 地震层序内包含着不同的地震相带。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不同沉积相带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地震相特征,即不同的地震相模式。由地震剖面提取地震层序的地震相特征参量,并通过统计模式识别的方法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带,根据地震相带所具有的反射特征并结合钻井资料和其它地质资料可进行沉积相推断解释。对三角洲、冲积扇和湖盆三类陆相沉积地质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理论样本进行了分类试验,正确识别率达85%;对实际地震剖面也进行了试验,证明有用于实际资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模式 地质模型 合成地震记录 冲积扇 湖盆 合成地震记录 河谷地貌 湖泊地貌 地震层序 沉积相带 地震记录剖面 地震剖面
下载PDF
巴拿马盆地深海钻井区的速度结构——薄洋壳的证据
15
作者 JohnA.Collinsl 华章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0年第4期25-42,共18页
我们对巴拿马盆地深海钻井计划504B场区广角反射/折射数据进行了分析.目前,最深的钻孔已钻入大洋地壳1.288 km.数据用一个1785立方英寸的气枪台阵和固定增益的声纳浮标接收器采集,资料包括沿三个不同方位放炮的四条相交的地震剖面,同时... 我们对巴拿马盆地深海钻井计划504B场区广角反射/折射数据进行了分析.目前,最深的钻孔已钻入大洋地壳1.288 km.数据用一个1785立方英寸的气枪台阵和固定增益的声纳浮标接收器采集,资料包括沿三个不同方位放炮的四条相交的地震剖面,同时采集的垂直入射和多道地震反射数据.最大距离远达30km内的观测P波、S波为中地壳、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以及总的地壳厚度提供了约束.比较所有四个剖面上P、S波走时与振幅,揭示了用反射合成地震图方法进行模拟的重要的相似性.正演结果表明,与标准的大洋速度模型相反,一个能较好地解释观测数据的速度深度剖面的特征是,中地壳具有高速度梯度(达0.6 km/s/km);近莫霍面上方有一个1.8km厚的低速带(V_r=7.1—6.7km/s);总地壳厚度只有5 km.中地壳高速度梯度的解释受到16—19 km内P波振幅聚焦的约束.虽然S波波至不如P波波至发育得那么好,但它也表现出相似的聚焦性.总的地壳厚度要受到有关P波、16—28 km内观测到的广角反射以及地壳走时为1.4—1.5 s的MCS反射信号综合解释的约束.虽然这些信号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走时与两者具有共同的起因的假设是一致的.广角反射的振幅模拟表明:这些信号都在莫霍面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反射 速度结构 地壳厚度 速度深度剖面 速度模型 合成地震 深海钻 低速带 地震反射 综合解释
下载PDF
南海中央海盆之东部次海盆后扩张期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燕 杜文波 +2 位作者 黄文凯 王英民 聂鑫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共14页
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 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特征差别较大。这些现象反映海底扩张结束之后所发育的厚层地层中蕴含了大量南海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深入分析该次海盆后扩张期的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利用若干大洋钻孔年代地层资料,在过井剖面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划分层序地层并确定其年代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本区的地层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次海盆北部持续均衡的基底沉降和充足的陆缘物质形成厚度稳定的地层沉积;东部以微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俯冲为主要影响因素,使不同年代的地层各具特征;中部和西部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形成以火山碎屑物质为主的地层沉积;南部因当时的陆坡沉积环境和浊流活动的影响形成具有沉积物波特征的地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扩张期 地层特征 影响因素 合成地震记录与过井剖面 东部次海盆 南海中央海盆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明华 吴清岭 李文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复杂地震资料作为研究剖析实例,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的具体特点,通过建立新的合成地震记录模式和新的地震数据处理模式,探索出一套针对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使深度剖面的岩性解释工作得到了补充。变频率初相... 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复杂地震资料作为研究剖析实例,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的具体特点,通过建立新的合成地震记录模式和新的地震数据处理模式,探索出一套针对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使深度剖面的岩性解释工作得到了补充。变频率初相位的合成地震记录方法合理有效地解决了模拟地震子波的相位问题,使层位的对比更加可靠;通过峰谷差值剖面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经过反演处理的剖面,有效避免了振幅横向不均匀变化给岩性预测带来的影响,使得深度域的解释方法更加简便和合理;地震资料相干体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储层构造分析精度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结合钻井资料,对海拉尔地区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布井有利区,为进一步的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资料 解释方法 地震勘探技术 差值剖面 岩性 变频合成记录
下载PDF
有利砂体识别与解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屠志慧 成世琦 慈建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天然气的产量与砂岩的厚度,孔隙度,连通性,砂泥比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砂体在空间以什么形态出现,其方向如何,纵向上如何变化,连通形式如何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篷来镇组某工区的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解释。在地震剖面上,... 天然气的产量与砂岩的厚度,孔隙度,连通性,砂泥比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砂体在空间以什么形态出现,其方向如何,纵向上如何变化,连通形式如何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篷来镇组某工区的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解释。在地震剖面上,砂体的响应一般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孔隙性好,含气丰度高的砂体往往表现为速度低和极性反转的特点。但发现该工区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形式多变,甚至出现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记录严重不吻合的现象,故砂体识别工作不能遵循统一模式。因此,采用了多井约束,多层标定,分层解释来识别有利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砂体 天然气 合成地震记录 约束 识别模式
下载PDF
岩石物理分析软件包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巍 马中高 +2 位作者 孙成龙 管路平 王天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4-557,共4页
以LinuxQt为开发环境,利用测井和岩心资料开发了岩石物理分析软件包。该软件包由3个模块组成,岩心测试数据交互分析模块、测井曲线标定模块及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和预测模块。该软件充分利用近年来有效的岩石物理模型和理论,针对不同流体... 以LinuxQt为开发环境,利用测井和岩心资料开发了岩石物理分析软件包。该软件包由3个模块组成,岩心测试数据交互分析模块、测井曲线标定模块及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和预测模块。该软件充分利用近年来有效的岩石物理模型和理论,针对不同流体成份、饱和度、孔隙度、温度压力等性质的油气藏,预测其测井和地震响应,指导油气层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和储层预测。通过实际井资料的处理,效果良好。该软件具有灵活方便的图形界面和交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 岩心数据 岩石物理参数 流体替换 虚拟 软件 合成地震记录
下载PDF
利用VSP资料标定层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治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VSP(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是连结钻井资料和地面地震剖面的天然桥梁,合成记录只能做参考。了解VSP资料和地面地震剖面在记录方式、基准面选择、低降速带校正方法以及资料处理过程是用好VSP资料、做好层位标定的前提。
关键词 VSP走廓叠加 层位标定 低降速带校正 合成记录 平均速度 叠加速度 基准面 垂直地震剖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