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琼州府城地区合族祠形成的原因探析
1
作者 刘仕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6-84,共9页
一般来讲,合族祠,又被称之为联宗祠,主要是指明清以来出现在州府县城之中,由同姓的跨地域宗族组织出于某种明确的功能性目的而修建的①。为了探究合族祠出现的原因,本章通过对明清以来府城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的考察,认为府城地区合族... 一般来讲,合族祠,又被称之为联宗祠,主要是指明清以来出现在州府县城之中,由同姓的跨地域宗族组织出于某种明确的功能性目的而修建的①。为了探究合族祠出现的原因,本章通过对明清以来府城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的考察,认为府城地区合族祠的出现是与其当时作为整个海南岛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及交通枢纽的地位紧密相连的。首先,作为全岛的政治中心,府城地区官署林立,老百姓要办理纳粮、诉讼等公事必然产生入城寻求落脚点的需求,即办公之需;其次,作为全岛的经济中心,自明清以来,府城地区商业繁荣使得各地各族商人出入府城,从而产生了经商之需;再次,作为全岛的文化中心,府城地区儒化教育的推广促进了领导阶层——士绅阶层的产生,而且作为乡试考场所在地,必然吸引大量琼州学子入城备考,从而产生科考之需;四是作为交通枢纽,府城地区大量移民通过同乡组织与同业组织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建设,刺激了联宗组织的形成,从而产生参政之需。正是这四大需求的产生才使得合族祠大量出现在府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族祠 海南 明清 成因探析
下载PDF
“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忠烈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实地考察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对该区域祠堂的演变作 若干的探讨。祠堂作为宗族制度的圣坛,它随着华南社会的发展而采取过不同的应对形式。 乾隆以降,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达于鼎盛,出现了大量以...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实地考察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对该区域祠堂的演变作 若干的探讨。祠堂作为宗族制度的圣坛,它随着华南社会的发展而采取过不同的应对形式。 乾隆以降,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达于鼎盛,出现了大量以书院、书斋、 书舍、书室、书塾和家塾等为名目的词堂。其中有以“虚拟宗族”为背景的合族祠,也有 以家庭为单位而衍生出来的词堂。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正统的宗族文化在珠江三角洲风 土化的结果。它的出现,令气象森严的宗族制度发生局部的质变,推动了宗族制度在华南 的普及化。特别是后一种类型的祠堂,在珠江三角洲大量衍生并被传统社会所容受,是同 商品性经济崇尚个人的成功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祠堂的这种演变,对珠江三 角洲经济文化的发展起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人太公 私伙太公 制度 合族祠
下载PDF
广州庐江书院《还我尝业》碑释读
3
作者 苏慧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3期7-10,共4页
庐江书院是清代广州的一座合族祠书院。通过对庐江书院内《还我尝业》碑的释读,分析其宗族内部经济纠纷的信息,尝试了解庐江书院的历史情况及运作模式,把庐江书院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情景中讨论。
关键词 庐江书院 合族祠 尝业 《还我尝业》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