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新型合音字”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萍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前社交网络上流行一批"新型合音字",诸如"造(知道)""票(朋友)""表(这样)""酱(这样)"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使用特点,其产生也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台湾腔"的接触影响是首要因... 目前社交网络上流行一批"新型合音字",诸如"造(知道)""票(朋友)""表(这样)""酱(这样)"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使用特点,其产生也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台湾腔"的接触影响是首要因素,它们与传统合音字及反切注音法有很大相似性,但也有着明显差异,从中可以预测网络新型合音字用法难以得到固定,也属于一种网络流行语言文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新型合音字 台湾腔 社交心理 传统合音字 反切
下载PDF
浅谈聊斋俚曲中的合音字 被引量:3
2
作者 贾英敏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聊斋俚曲中合音字的基本使用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蒲氏音变字变的用字思想,并且针对这批合音字在《汉语大字典》和《辞源》中的收录和解释情况作了比较和分析,对其不足之处,俚曲中的作法恰能予以补充。
关键词 聊斋俚曲 合音字
下载PDF
仙游方言的六个合音字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启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90,共2页
1.福建仙游方言(属闽语)口语中有一些合音字。这里介绍六个介词跟人称代词的合音字。他们可分为两组(合音字用下面加横线表示): (Ⅰ)给kε<sup>21</sup>+我kua<sup>33</sup>?给我kua<sup>21</su... 1.福建仙游方言(属闽语)口语中有一些合音字。这里介绍六个介词跟人称代词的合音字。他们可分为两组(合音字用下面加横线表示): (Ⅰ)给kε<sup>21</sup>+我kua<sup>33</sup>?给我kua<sup>21</sup> 给kε<sup>21</sup>+汝ty<sup>33</sup>?给汝ke<sup>21</sup> 给kε<sup>21</sup>+伊i<sup>55</sup>?给伊kε<sup>21</sup> (Ⅱ)迄k‘o?<sup>21</sup>+我kua<sup>33</sup>?迄我至k‘ua<sup>21</sup> 迄k‘o?<sup>21</sup>+汝ty<sup>33</sup>?迄汝k‘y<sup>21</sup>/k‘e<sup>21</sup> 迄k‘o?<sup>21</sup>+伊i<sup>55</sup>?迄伊k‘oi<sup>21</sup> 合音字的声母和声调是第一个字的;韵母则较复杂,有的直接是后一字的,如"给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仙游 方言 人称代词 语法意义 韵母 介词结构 口语 闽语 声母
下载PDF
潮阳话的五个合音字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海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6-47,共2页
粤东闽语潮阳话中有五个表示否定意义的合音字,由"唔不"分别与"爱要"、"用需要"、"畏怕"、"好"和"会"五个单音节字拼合而成;合音变化十分规则,其中声母取前字,韵母与声调... 粤东闽语潮阳话中有五个表示否定意义的合音字,由"唔不"分别与"爱要"、"用需要"、"畏怕"、"好"和"会"五个单音节字拼合而成;合音变化十分规则,其中声母取前字,韵母与声调取后字。同时,还有两处特殊的音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阳话 合音字 类型
下载PDF
合音字浅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郝静仪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46-48,85,共4页
平常,我们所说的合音字,如“之乎”为“诸”、“不可”为“叵”等,清人徐灏谓之“合声”,王力先生谓之“二合音”。古代字音读法有“急声”、“慢声”之说,这原是指合音字而言。“而已”合音为“耳”。读音急切者为“耳”,缓慢者为“而... 平常,我们所说的合音字,如“之乎”为“诸”、“不可”为“叵”等,清人徐灏谓之“合声”,王力先生谓之“二合音”。古代字音读法有“急声”、“慢声”之说,这原是指合音字而言。“而已”合音为“耳”。读音急切者为“耳”,缓慢者为“而已”。看来合音字当是古人口语里无意识的运用。春秋战国时,合音字便由史官或文人正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声母 韵母 王力 汉语 口语 左传
下载PDF
论合音字的类型与选用--以《汉语大字典》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瑞隆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6-32,共7页
合音是语言中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一种音变现象,指多音节融合为单音节。"合音字"的概念着眼于多音节合音词与单音节词在语音、语义上的对应。依据合音字与合音成分产生的先后,可将其分为借字标音和合音新造字两类。《汉语大... 合音是语言中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一种音变现象,指多音节融合为单音节。"合音字"的概念着眼于多音节合音词与单音节词在语音、语义上的对应。依据合音字与合音成分产生的先后,可将其分为借字标音和合音新造字两类。《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合音字数量较少,相对于合音字总量来说不够全面,要以"约定俗成"为规范,以"音义兼顾"为原则,指导合音字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汉语大典》 约定俗成 义兼顾
下载PDF
合音字合义字例说
7
作者 童为凯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2年第24期23-,共1页
汉字当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即合音合义,或兼音兼义,也有人将合音说成“急读”。现撷取几例,并作简析,以飨读者。甭:音。“不用”的合音,表示用不着、不必、不需要。如:①你甭说,我知道了。②这些小事儿,你甭管。这个字多用于方言,特别是... 汉字当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即合音合义,或兼音兼义,也有人将合音说成“急读”。现撷取几例,并作简析,以飨读者。甭:音。“不用”的合音,表示用不着、不必、不需要。如:①你甭说,我知道了。②这些小事儿,你甭管。这个字多用于方言,特别是北京的现代口语方言用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文言文
下载PDF
《毛诗》合音字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思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39-43,94,共6页
顾炎武《音论》云:“宋、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郑樵谓慢声为二,急声为一.慢声为‘者马’、急声为‘旃’、慢声为‘者欤’、急... 顾炎武《音论》云:“宋、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郑樵谓慢声为二,急声为一.慢声为‘者马’、急声为‘旃’、慢声为‘者欤’、急声为‘诸’、慢声为‘之矣’、急声为‘只’是也.愚尝考之经传,盖不止此.如:《诗·墙有茨》传、‘茨·蒺藜也’.‘蒺藜’正切‘茨’字.‘八月断壶’、今人谓之‘胡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 合音字 说文 尔雅 小雅 周南 古文 君子 顾炎武 唐风
下载PDF
山东昌乐方言合音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嘉宝 陈佩娜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3期127-131,共5页
文章依照山东昌乐方言音系,总结描写了山东昌乐方言中的11个合音字。分析了合音字的声韵调特点:音变类型、声母、韵母和声调,并从语法功能角度归纳合音字的用法,还分析了合音字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山东昌乐方言 合音字 本位
原文传递
苏州方言的五个合音字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自立 《方言》 1980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壹?1.1诚如《方言》1980年第2期137-140页《吴语本字举例》所说,“?”就是苏州话“勿要”的合音,“勿”字取声,“要”字取韵及调,合在一起读作?。这个字在古书上找不到来历,最早出现在晚清的一部狭邪小说《海上花列传》里,字形写作“覅... 壹?1.1诚如《方言》1980年第2期137-140页《吴语本字举例》所说,“?”就是苏州话“勿要”的合音,“勿”字取声,“要”字取韵及调,合在一起读作?。这个字在古书上找不到来历,最早出现在晚清的一部狭邪小说《海上花列传》里,字形写作“覅”,现在一般写作“?”。《海上花列传》1892年(光绪壬辰)先在上海一种定期的“绣像小说”《海上奇书》上连载至二十八回。两年以后,即1894年(光绪甲午)才印行了第一个石印本,共六十四回。全书的对白都用苏州话写成,在发展吴语的方言文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作者韩邦庆(自署“花也怜侬”)在《海上花列传·例言》亚东图书馆一九二六年汪原放标点四卷本,下同中曾经明确地指出“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话 合音字 苏州方言 狭邪小说 方言 图书馆 形式 韩邦庆 列传 吴语
原文传递
荥阳(广武)方言的分音词和合音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森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关键词 儿化韵 方言 合音字 韵母 荥阳 分层 声韵调
下载PDF
章太炎“一字重音说”补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纲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1-96,共6页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文》的训诂,对章氏之说当补证其四端:一是补证重音字"旁驸本字增注借音"...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文》的训诂,对章氏之说当补证其四端:一是补证重音字"旁驸本字增注借音"之例;二是重音字"丢掉一个音节,只读一个音节"之例;三是重音字"合音"之例;四是重音字"淘汰不再使用"之例(后三点是章氏未曾论述过的)。最后对"一字重音"现象的发展与消亡过程作了一些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说文》 合音字
下载PDF
汉语合音现象简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汉语合音现象简论崔黎合音现象是汉语中比较常见但又比较特殊的一种语音现象,作为个别字例曾被许多人发现并研究过,但对汉语中合音现象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工作尚未进行。所谓合音现象,就是经常连用的两个汉字的音节由于连读或快读等原... 汉语合音现象简论崔黎合音现象是汉语中比较常见但又比较特殊的一种语音现象,作为个别字例曾被许多人发现并研究过,但对汉语中合音现象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工作尚未进行。所谓合音现象,就是经常连用的两个汉字的音节由于连读或快读等原因按照一定规律合成为一个音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演变 相互关系 近代汉语 上古汉语 复辅声母 苏州方言
下载PDF
“合音”与“长言”——语言中一种有趣的现象
14
作者 王从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1期21-22,共2页
汉语的音节,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汉语无复辅音,音节间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语流中,某些音节却可能受语速或其它原因的影响而发生某种有趣的变化。两个音节读快了,有时会合成一个音节,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构成合音字,在词汇中,又叫作合音词... 汉语的音节,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汉语无复辅音,音节间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语流中,某些音节却可能受语速或其它原因的影响而发生某种有趣的变化。两个音节读快了,有时会合成一个音节,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构成合音字,在词汇中,又叫作合音词,如“不可”合音为“叵”,“之乎”合音为“诸”,“何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复辅 声韵调 记录 汉语口语 语言产生 词汇
下载PDF
谈拆音的修辞作用
15
作者 梁宗奎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9-20,共2页
拆音是建立在反切基础上的修辞方式。在汉字注音使用拼音方法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的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的反切法。因此,一个字的音节可以分拆到两个字里面,同样,两个字的声与韵可合到一个字的音节中。这种将一个字的声韵... 拆音是建立在反切基础上的修辞方式。在汉字注音使用拼音方法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的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的反切法。因此,一个字的音节可以分拆到两个字里面,同样,两个字的声与韵可合到一个字的音节中。这种将一个字的声韵分到两个字中,或者将两个字的声韵合到一个字里的现象就是拆音。如同大多数合体汉宇通过拆合可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一样,拆音亦可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本文试从分音、合音、换声韵几方面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作用 合音字 换声 直露 反切法 修辞效果 换韵
下载PDF
关于“诸”字训释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刘百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23-27,共5页
“诸”字在古汉语中有几种用法,具体训释当中还存在某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清代经学家如王引之、马建忠、孙经世等人在训释词义时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即“互文见义”,从而证明“诸”“乎”互文,“诸”解为“乎”;“... “诸”字在古汉语中有几种用法,具体训释当中还存在某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清代经学家如王引之、马建忠、孙经世等人在训释词义时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即“互文见义”,从而证明“诸”“乎”互文,“诸”解为“乎”;“诸”“于”互文,“诸”解为“于”;“诸”“之”互文,“之”解为“诸”。前者各家没有异议。“诸”“于”互文,“诸”解为“于”,现在还采用,但在例句选取上和清代学者已截然不同。“诸”“之”互文,“之”解为“诸”,大约从杨树达、黎锦熙两位先生认为是“之”后省去了介词“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见义 王引之 古汉语虚词 清代学者 用法 训释词 重要方法 左传 合音字 马建忠
下载PDF
关于现行汉字结构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孙继善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原载《前沿》1994年第10期 本文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7000字为分析对象,归纳出现行汉字结构系统的基本框架是:笔画≤部件≤偏旁≤整字。其中笔画8种,包括了70种具体笔形;部件560个,包括自由部件... 原载《前沿》1994年第10期 本文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7000字为分析对象,归纳出现行汉字结构系统的基本框架是:笔画≤部件≤偏旁≤整字。其中笔画8种,包括了70种具体笔形;部件560个,包括自由部件269个,粘着部件291个;偏旁1771个,包括只表义的偏旁236个,只表音的偏旁1215个,既可表义也可表音的偏旁215个,既不表义也不表音的偏旁104个。包含一个部件的独体字有:269个,不止一个部件的合体字有6730个。偏旁按照形声、会意、合音等方式构成的合成字有6274个,包括形声字5797个,会意字474个,合音字3个;其余的725个是至少包含一个既不表义也不表音的偏旁的单纯字,单纯字中既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 本文就“独体字和合体字”、“单纯字和合成字”、“同体偏旁和异体偏旁”、“多功能偏旁和零功能偏旁”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了简明的阐释。本文指出,判断一个汉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主要是从形体上确定该字包括了几个部件,而笔画的组合和游离性的单个笔画是否成为部件乃是问题的关键,这里要强调部件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汉 偏旁 独体 现代汉语通用 表义 结构系统 形声 合音字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合音”论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道俊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1,共7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合音"语料总计101例,分为13种类型。在与段注"合韵"语料进行全面比较后可以看出,"合音"与"合韵"完全是一组等价概念。
关键词 《说文解注》 韵部
原文传递
论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和蒙语对它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作南 李仁孝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比较复杂,到宋元白话文里只留下一个“我”,同时新出现了“俺”和“咱”。“俺”是“我们”的合音字,“咱”是“自家”的合音字,“咱们”的合音字为“喒”(咱)。它们都已可表复数,也可表单数。“我们”和“咱们...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比较复杂,到宋元白话文里只留下一个“我”,同时新出现了“俺”和“咱”。“俺”是“我们”的合音字,“咱”是“自家”的合音字,“咱们”的合音字为“喒”(咱)。它们都已可表复数,也可表单数。“我们”和“咱们”在宋元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元时受蒙语的影响逐渐分成为“排除式”和“包括式”。“们”原先的主要作用是“指括”,并不专表复投。“们”转为专表复数的语法成分,也是在蒙语的影响下逐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指括作用 包括式 排除式
下载PDF
论反切起源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渭毅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自反和合音字不是反切。自反不过是一种偶合现象,并不说明造字先民已经掌握了反切法,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反是在反切通行以后。合音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是人们自发拼读的结果。反切受悉昙的直接影响而产生。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 自反和合音字不是反切。自反不过是一种偶合现象,并不说明造字先民已经掌握了反切法,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反是在反切通行以后。合音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是人们自发拼读的结果。反切受悉昙的直接影响而产生。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胡僧、汉僧和佛教徒从胡文转译的梵文拼音跟汉字读音的对比中通悟了拼音原理,用双声叠韵法来分析汉字字音,发明了反切。《鸠摩罗什法师通韵》是现存最早反映悉昙跟双声叠韵关系的汉语文献,据此可以推断汉末在华僧人领悟双声叠韵法的一些情况。最先把反切运用于文献注音并加以提倡和推广的是服虔、应劭等汉末的一批学者,至于魏世,反切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东汉末年 自反 合音字 悉昙 双声叠韵 《鸠摩罗什法师通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