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覆式三角洲——一种特殊的浅水三角洲 被引量:37
1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4 位作者 朱永进 杨威 叶继根 蔡文 代盈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不同于常规三角洲以分流河道体系所形成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为三角洲朵体的基本单元,叠覆式三角洲以内部结构简单的朵体为基本构成单元,朵体相互叠置,形成复合叠合体,进而构成三角洲骨架。单个朵体由河道扫描或扩展而成,... 不同于常规三角洲以分流河道体系所形成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为三角洲朵体的基本单元,叠覆式三角洲以内部结构简单的朵体为基本构成单元,朵体相互叠置,形成复合叠合体,进而构成三角洲骨架。单个朵体由河道扫描或扩展而成,复合朵体则是由单朵体侧向迁移或前(退)积而成。三角洲因大量朵体叠置而形成厚层状、内部结构复杂的复合砂体。不同朵体形成于不同时期,因而不存在统一的分流体系,单一沉积体具有层状特征,但不同期朵体受可容空间和地貌控制,呈三维叠置,而非简单的层状叠加,从而使得三角洲内部呈现出拼合式、立体式特点。单朵体是结构的基本单元,发育范围有限,与相邻朵体发育于不同时间单元,因而只能在复合体约束下小范围追踪。单一朵体接触关系及接触界面的渗流能力决定了油气富集和注水开发响应特征。朵体迁移、叠置造成大面积、巨厚的砂层可形成大型油气藏,而同时朵体间泥岩的不均匀分布也造就了砂体局部不连通或朵体间连通性变化,为岩性油气藏形成创造了条件,并且影响了注水开发中的注采对应性,进而影响水驱采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覆浅水三角洲 沉积朵体 内部结构 连通性 沉积模
下载PDF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拟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永进 张昌民 尹太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5,共7页
在系统回顾传统三角洲成因模式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背景条件下,由内部结构相对简单、规模相对局限的多个朵体相互叠置而成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以现代浅湖沉积过程分析、实验模拟等为基础探讨了此类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在系统回顾传统三角洲成因模式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背景条件下,由内部结构相对简单、规模相对局限的多个朵体相互叠置而成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以现代浅湖沉积过程分析、实验模拟等为基础探讨了此类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特征与解剖思路、连片性与连通性及沉积发育条件等。结果表明,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发育过程分为2个阶段:单一朵体发育与复合朵体发育。单一朵体发育又可分为舌状向前伸展式和帚状侧向加积式,复合朵体发育则表现为进积、退积、侧积等多种叠置方式,进而以不同时期分流河道为纽带叠合成大面积的沉积体;朵体发育过程中遵循"填洼"原理,即优先沉积于可容纳空间发育的低洼处,一旦有效可容纳空间被填满,朵体或复合朵体将会迁移至其他低洼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不具有传统三角洲以分流河道为骨架的层状结构特征,而是由不同时期三角洲朵体相互叠置而成,具有典型的"同层不同期"特征;不同时期三角洲朵体受可容纳空间与动态地貌控制而呈三维叠置,而非简单的层状叠加,使得三角洲内部呈现出立体拼合的结构特征,单一朵体是地层对比的基本单元,展布范围有限,与相邻朵体发育于不同时间单元,只能在复合朵体约束下小范围追踪。不同时期朵体之间的连通性受控于分流河道下切能力、沉积物供给沙泥比、湖平面升降周期等因素;沉积物供给充足、地形坡度低、湖平面长距离迁移造成的河道稳定性弱是此类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条件。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成因模式的提出为此类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背景下大型河流-湖泊三角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地质成因解释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特征将为提高此类三角洲的勘探开发效率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可容纳空间 浅水湖盆 动态地貌 成因结构 叠覆浅水三角洲
下载PDF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储层结构分析——以东濮凹陷文79南断块沙二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兴强 尹太举 +3 位作者 宋亚开 李中超 罗波波 汪舒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5-560,共6页
采用传统的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难以表征文79南断块局部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砂体。文中以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岩心、三维地震、测井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调查和沉积数值模拟,综合应用层次分析和建... 采用传统的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难以表征文79南断块局部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砂体。文中以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岩心、三维地震、测井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调查和沉积数值模拟,综合应用层次分析和建筑结构要素法,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砂体进行精细解剖:将储层内部结构划分为叠覆复合朵体、单期复合朵体、复合朵体内部单朵体3个主要的层次格架;识别出叠覆复合砂体、单个复合砂体、复合朵体内部单砂体和薄层砂等4种结构要素及朵体主体和主体侧缘2种岩相。根据目的层大量的解剖实例,提出了紧密叠覆型和分离叠覆型朵体2种储层构型发育模式,初步建立了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为剩余油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朵体 储层结构 构型 叠覆 浅水三角洲 文79南断块
下载PDF
Kumkol-north油田主力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内部结构解剖 被引量:1
4
作者 程钊 尹太举 +2 位作者 朱永进 罗瑜洁 邓智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6-52,共7页
Kumkol-north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主力小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中,未水淹和弱水淹层厚度所占比重较大,水驱动用程度小于45%。前人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复杂的建筑结构导致了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沉积构... Kumkol-north油田上侏罗统库姆科尔组主力小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中,未水淹和弱水淹层厚度所占比重较大,水驱动用程度小于45%。前人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复杂的建筑结构导致了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沉积构造背景稳定,发育了一套与传统深水型三角洲特征差异明显的浅水型三角洲沉积储层。用"垂向分层、平面分带"的传统解剖思路,难于合理解释生产中。以Kumkol-north油田J22小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砂体沉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针对浅水三角洲砂体内部结构进行的沉积模拟实验提出的新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及新的储层内部结构分析方法,对Kumkol-north油田主力小层做了精细的内部结构解剖。重建了以朵体为基本沉积单元的三角洲内部储层结构格架,为进一步提高Kumkol-north油田主力油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内部结构解剖 叠覆砂体 朵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体系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焦国华 张卫平 +3 位作者 谢利华 王军 周晋科 汪云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8-647,共20页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南缘和腹部)的主要生产层段,但物源、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分布演化及控制因素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运用露头、录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等,研究三工河组四级层序格架下物源、沉积体系类型、分布...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南缘和腹部)的主要生产层段,但物源、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分布演化及控制因素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运用露头、录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等,研究三工河组四级层序格架下物源、沉积体系类型、分布演化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物源变化、古地貌演化、构造和古气候条件共同控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及腹部早侏罗世沉积环境格局及充填过程。准噶尔盆地早侏罗世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古气候相对湿润。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及腹部形成了宽缓的大面积汇水区,发育来自西部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东部克拉美丽山的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来自天山造山带的毯式浅水扇三角洲和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环境,可划分为5大沉积体系;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为小而陡的汇水区,南侧发育来自天山的吉尔伯特式浅水扇三角洲,北侧发育来自扎伊尔山的吉尔伯特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环境,可划分为2大沉积体系;受古气候、沉积基准面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三工河组二段1砂组为低位体系域,沉积基准面低,三角洲向湖延伸较远,砂体分布最广,向湖粒度变细;三工河组二段2砂组为湖侵体系域,三工河组一段为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分布范围次之;三工河组三段为高位体系域的早期沉积,以湖相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控制因素 浅水三角洲 吉尔伯特式浅水三角洲 三工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胜林 时国 张成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共7页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盒子期为陆内坳陷盆地形成发展期,物源供给充分,大型浅水三角洲在宽缓的斜坡上大面积聚砂;上石盒子期盆地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坡降进一步降低,发育聚泥为主的网状河三角洲;在宽缓的古地貌背景下多河道浅水三角洲的频繁进退和侧向迁移,使多物源供砂、多水系输砂和缓斜坡聚砂组成的'源-输-汇'三元耦合聚砂系统形成了大面积立体网毯状砂体,为岩性-地层圈闭小而多、大面积分布奠定了基础,成就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富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岩性 物源分析 网毯聚砂 沉积充填 浅水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