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满文古地图与俄文古地图的邂逅
1
作者
承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共31页
本文以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互动为视角,通过梳理满文《吉林九河图》的研究史以及在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该图在研究过程中被以讹传讹,其结果导致了中外研究的错误观点。这幅地图最早的研究者吉田金一指出该图成图于1690年左右,...
本文以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互动为视角,通过梳理满文《吉林九河图》的研究史以及在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该图在研究过程中被以讹传讹,其结果导致了中外研究的错误观点。这幅地图最早的研究者吉田金一指出该图成图于1690年左右,随后逐渐被中外学界误认为是中俄尼布楚谈判中清廷代表使用的地图。本文指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满文所谓《口外九大人图》,是《吉林九河图》的原图,而“口外九大人图”乃是后人命名。接着以尼布楚谈判过程中西伯利亚东北部的里雅那江分界地为线索,探讨了《吉林九河图》中的西伯利亚地理地名知识。最后指出,俄罗斯使者斯帕法里1676年到北京携入俄文《西伯利亚地图》(1673年),被清廷译成汉文地图,其局部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亚洲西北河流图》。清廷同时依据《西伯利亚地图》,按照中国山水画的风格,绘制了一幅汉文《西伯利亚地图》(康熙时期,彩色,纸本)。虽然目前留下的只是该图的局部内容,但足以证明中俄两国在康熙十五年(1676)左右相互交流过地图资料的事实。这些地理知识乃是后来绘入满文《口外九大人图》以及《吉林九河图》等欧亚东北部地图的知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吉林九河图
》
中俄尼布楚谈判
《口外
九
大人图》
《亚洲西北河流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与实: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的起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丽婷
侯杨方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6,共8页
关于康熙年间中俄《尼布楚条约》议定界河格尔必齐河的位置,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东经119°10',北纬35°08'的格尔必齐河就是当年的界河,而国外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其东边的阿玛扎尔河(在清代曾...
关于康熙年间中俄《尼布楚条约》议定界河格尔必齐河的位置,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东经119°10',北纬35°08'的格尔必齐河就是当年的界河,而国外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其东边的阿玛扎尔河(在清代曾被称为大格尔必齐河)。本文从分析大量的清代有关界河格尔必齐河的舆图和文献资料入手,爬梳两种界河位置观点的资料依据及起源,认为外国传教士负责绘制的《皇舆全览图》错误地把格尔必齐河标注在大格尔必齐河的东边,之后清代编纂的大量舆图、文献甚至西方介绍中国疆域的书籍不加考辨地沿袭传抄,这成为误解界河格尔必齐河位置的资料基础。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揭示了清代舆图文献编纂过程中沿袭传抄的弊病,只有不断追溯资料的原始来源,辨别原始资料的正误,才能从根本上还原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布楚条约
格尔必齐河
吉林九河图
黑龙江流域图
皇舆全览图
原文传递
题名
满文古地图与俄文古地图的邂逅
1
作者
承志
机构
追手门学院大学基盘教育机构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共31页
文摘
本文以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互动为视角,通过梳理满文《吉林九河图》的研究史以及在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该图在研究过程中被以讹传讹,其结果导致了中外研究的错误观点。这幅地图最早的研究者吉田金一指出该图成图于1690年左右,随后逐渐被中外学界误认为是中俄尼布楚谈判中清廷代表使用的地图。本文指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满文所谓《口外九大人图》,是《吉林九河图》的原图,而“口外九大人图”乃是后人命名。接着以尼布楚谈判过程中西伯利亚东北部的里雅那江分界地为线索,探讨了《吉林九河图》中的西伯利亚地理地名知识。最后指出,俄罗斯使者斯帕法里1676年到北京携入俄文《西伯利亚地图》(1673年),被清廷译成汉文地图,其局部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亚洲西北河流图》。清廷同时依据《西伯利亚地图》,按照中国山水画的风格,绘制了一幅汉文《西伯利亚地图》(康熙时期,彩色,纸本)。虽然目前留下的只是该图的局部内容,但足以证明中俄两国在康熙十五年(1676)左右相互交流过地图资料的事实。这些地理知识乃是后来绘入满文《口外九大人图》以及《吉林九河图》等欧亚东北部地图的知识来源。
关键词
《
吉林九河图
》
中俄尼布楚谈判
《口外
九
大人图》
《亚洲西北河流图》
Keywords
Jilin jiuhe tu(
吉林九河图
,Map of the Nine Rivers of Jilin)
Treaty of Nerchinsk
Kouwai jiudaren tu(口外
九
大人图,Map of the Nine Ministers Beyond the Great Wall)
Yazhou xibei heliu tu(亚洲西北河流图,Northwest Asia River Map)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与实: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的起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丽婷
侯杨方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6,共8页
文摘
关于康熙年间中俄《尼布楚条约》议定界河格尔必齐河的位置,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东经119°10',北纬35°08'的格尔必齐河就是当年的界河,而国外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其东边的阿玛扎尔河(在清代曾被称为大格尔必齐河)。本文从分析大量的清代有关界河格尔必齐河的舆图和文献资料入手,爬梳两种界河位置观点的资料依据及起源,认为外国传教士负责绘制的《皇舆全览图》错误地把格尔必齐河标注在大格尔必齐河的东边,之后清代编纂的大量舆图、文献甚至西方介绍中国疆域的书籍不加考辨地沿袭传抄,这成为误解界河格尔必齐河位置的资料基础。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揭示了清代舆图文献编纂过程中沿袭传抄的弊病,只有不断追溯资料的原始来源,辨别原始资料的正误,才能从根本上还原历史真相。
关键词
尼布楚条约
格尔必齐河
吉林九河图
黑龙江流域图
皇舆全览图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满文古地图与俄文古地图的邂逅
承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名与实:格尔必齐河位置之争的起源
杨丽婷
侯杨方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