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吉礼研究综述与展望
1
作者 宋可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72-76,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学界对宋史研究的重视,宋代吉礼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进入21世纪,国内学界对宋代吉礼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并在吉礼的文献整理、吉礼“四类”、国家祭祀、民间祭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时人对宋代礼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学界对宋史研究的重视,宋代吉礼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进入21世纪,国内学界对宋代吉礼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并在吉礼的文献整理、吉礼“四类”、国家祭祀、民间祭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时人对宋代礼典的整理还不够深入完整,再加之受到“唐宋变革论”思想的影响,宋代吉礼研究在“断代礼制史研究”和整体性研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在讨论宋代吉礼时,可将“大宋史”的理念引入宋代吉礼研究中,从而拓宽研究思路。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关注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礼制的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祭祀制度 民间祭祀 唐宋变革论 大宋史
下载PDF
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下) 被引量:22
2
作者 项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5-60,76,共7页
本文从《明集礼》和《太常续考》所载明代国家制度中"小祀乐用教坊"理念的提出切入,并对唐宋以降教坊用乐与府县音声用乐机构的上下相通性做出梳理,对地方官府在籍官属乐人承载下的小祀乐曲构成与个案把握等诸多层面进行辨析... 本文从《明集礼》和《太常续考》所载明代国家制度中"小祀乐用教坊"理念的提出切入,并对唐宋以降教坊用乐与府县音声用乐机构的上下相通性做出梳理,对地方官府在籍官属乐人承载下的小祀乐曲构成与个案把握等诸多层面进行辨析,认知明代吉礼用乐以宫廷为主要的大祀和部分中祀用雅乐类型,以各级地方官府为主要小祀用教坊乐的非雅乐类型。文章着重论证全国性吉礼小祀乐用教坊的重要意义,试图接通历史上国家礼乐制度中吉礼小祀用乐与当下各地民间信仰祭祀用乐传统之环节,并辨析小祀用乐音声类型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小祀 乐用教坊 礼用乐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以《太常续考》为个案的吉礼雅乐解读 被引量:13
3
作者 项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12,共14页
本文以明代《太常续考》为研究个案,结合多种文献对吉礼大中小祀用乐之不同进行辨析,重在对大祀所用雅乐从多层面进行解读,以把握雅乐本体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 《太常续考》 祭祀 雅乐 解读
下载PDF
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 被引量:39
4
作者 项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3期25-35,共11页
本文从《明集礼》和《太常续考》所载明代国家制度中"小祀乐用教坊"理念的提出切入,并对唐宋以降教坊用乐与府县音声用乐机构的上下相通性做出梳理,对地方官府在籍官属乐人承载下的小祀乐曲构成与个案把握等诸多层面进行辨析... 本文从《明集礼》和《太常续考》所载明代国家制度中"小祀乐用教坊"理念的提出切入,并对唐宋以降教坊用乐与府县音声用乐机构的上下相通性做出梳理,对地方官府在籍官属乐人承载下的小祀乐曲构成与个案把握等诸多层面进行辨析,认知明代吉礼用乐以宫廷为主要的大祀和部分中祀用雅乐类型,以各级地方官府为主要小祀用教坊乐的非雅乐类型。文章着重论证全国性吉礼小祀乐用教坊的重要意义,试图接通历史上国家礼乐制度中吉礼小祀用乐与当下各地民间信仰祭祀用乐传统之环节,并辨析小祀用乐音声类型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太常续考》 《明集礼》 小祀乐用教坊
下载PDF
华风与夷俗:辽朝吉礼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凯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辽朝吉礼是在契丹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中国古代礼制史中重要一环。辽朝吉礼可分作祭祀自然与祭祀祖先,其中祭祀自然之礼多由契丹传统习俗转变而来,而祭祀祖先之礼则多学自中原礼制。契丹传统习... 辽朝吉礼是在契丹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中国古代礼制史中重要一环。辽朝吉礼可分作祭祀自然与祭祀祖先,其中祭祀自然之礼多由契丹传统习俗转变而来,而祭祀祖先之礼则多学自中原礼制。契丹传统习俗在礼仪化过程中大量汲取中原文化因素,如宗庙、御容、服饰、音乐等。辽朝吉礼的产生既与辽朝现实政治需要有关,即由于辽朝幅员广大,地理条件多样,游牧、农耕民族杂居期间而采取因俗而治的包容政策;也与辽朝吸收融合中原文化的态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国俗 汉仪 因俗而治
下载PDF
《诗经》“吉礼”类农祭乐歌的叙事结构形态发微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树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7-150,共4页
《诗经》"吉礼"类农祭乐歌作为《诗经》叙事诗的重要部分,与社会变迁、祭祀对象、民间信仰等绾合在一起,承担着沟通与协调天人关系的社会功能。故其叙事结构形态的生成自然与祭祀仪式的时空流动性,仪式表演性密切相关,由此决... 《诗经》"吉礼"类农祭乐歌作为《诗经》叙事诗的重要部分,与社会变迁、祭祀对象、民间信仰等绾合在一起,承担着沟通与协调天人关系的社会功能。故其叙事结构形态的生成自然与祭祀仪式的时空流动性,仪式表演性密切相关,由此决定了农祭乐歌思想内容的情感基调与艺术形式的基本架构,促使农祭诗叙事结构形态呈现丰富景致。具体分为以线性时间贯穿的循环型结构,祭祀仪式统摄的封闭型结构,外部叙事元素介入的混合型结构,外部叙事因素占主导的开放型结构形态。这四种叙事结构的基本形态,折射出农祭乐歌叙事形态的嬗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农祭乐歌 叙事结构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礼乐相须为用:北宋吉礼用乐变迁中的礼乐观念
7
作者 杨成秀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唐至北宋时期,吉礼三祀中体现祭祀等级的环节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北宋时期在用乐上进一步加强了三祀制度中等级化、差异化方面与礼的同步性。宋仁宗皇祐改乐则进一步例证了礼制对雅乐改制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 雅乐 礼乐 北宋
下载PDF
先秦吉礼中的漆器藏礼现象考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进有 《深圳社会科学》 2019年第2期96-105,158,共11页
先秦社会器以藏礼,漆器如同青铜礼器一样是时人表达礼差的物化载体。饮食器具、舞乐器具、弓矢、冕冠与车舆等髹漆器物内化了通鬼神、禳灾异、别尊卑、昭名分、辨等威等礼仪内涵,蕴含着尊卑性、通神性、权威性、等级性等礼意特性。因此... 先秦社会器以藏礼,漆器如同青铜礼器一样是时人表达礼差的物化载体。饮食器具、舞乐器具、弓矢、冕冠与车舆等髹漆器物内化了通鬼神、禳灾异、别尊卑、昭名分、辨等威等礼仪内涵,蕴含着尊卑性、通神性、权威性、等级性等礼意特性。因此,以吉礼为中心研究漆器藏礼现象对重新探讨先秦礼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漆器 礼意
下载PDF
明代吉礼圜丘祭天乐仪考
9
作者 李娜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0期14-16,共3页
“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祭天是古代祭祀体系的中心内容,历代帝王备受关注。通过对明代祀天大典仪式音乐表演整个流程的考察,太常寺卿等官全程参与,太常少卿负责供奉玉帛、酒肉、鲜果等一系列事宜,太常博士负责进祝版填御名。典礼仪... “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祭天是古代祭祀体系的中心内容,历代帝王备受关注。通过对明代祀天大典仪式音乐表演整个流程的考察,太常寺卿等官全程参与,太常少卿负责供奉玉帛、酒肉、鲜果等一系列事宜,太常博士负责进祝版填御名。典礼仪式音乐表演阶段,太常卿同导引官导引皇帝行礼,赞礼郎赞唱典礼仪程,协律郎负责调度、指挥表演,引舞、舞士同乐舞生协作进行歌舞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圜丘祭天 乐仪 乐官司职
下载PDF
中国传统吉礼的产生及其构建动因抉微
10
作者 王春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吉礼产生于祭祀,吉礼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形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积累和演变中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原始宗教的嬗变,从原始宗教到政治宗教的转变诸阶段。原始宗教转变为政治宗教以后,政治宗教就逐渐被完善为一套政治制... 吉礼产生于祭祀,吉礼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形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积累和演变中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原始宗教的嬗变,从原始宗教到政治宗教的转变诸阶段。原始宗教转变为政治宗教以后,政治宗教就逐渐被完善为一套政治制度。吉礼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转变过程,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政治制度,吉礼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制度 文化
下载PDF
明代宦官在吉礼中的作用
11
作者 董剑飞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明代的礼仪与政治联系紧密,同时明代也是宦官乱政的朝代,因此礼仪也是宦官干政的领域之一。吉礼是是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宦官在吉礼上的作用巨大是导致明代宦官专政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明代 宦官
下载PDF
明代宦官在吉礼中的作用
12
作者 董剑飞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2-53,共2页
明代的礼仪与政治联系紧密,同时明代也是宦官乱政的朝代,因此礼仪也是宦官干政的领域之一。吉礼是是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宦官在吉礼上的作用巨大是导致明代宦官专政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明代 宦官
下载PDF
吉礼
13
《学语文》 2015年第6期79-79,共1页
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古代认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把吉礼列为五礼之首。祭祀之俗起源于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当时的祭祀种类繁多,有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这些都... 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古代认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把吉礼列为五礼之首。祭祀之俗起源于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当时的祭祀种类繁多,有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这些都属于吉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中 国之大事 十二个 有对 雨师 祀典 司命 万物有灵 夏至日
下载PDF
西周宫廷吉礼用乐研究综述
14
作者 黄新媚 《黄河之声》 2014年第6期96-96,共1页
祭礼在西周时期乃是五礼之首吉礼,它主要是对天神、地袛、人鬼的祭祀。祭祀在当时为国家重要大事,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该祭祀仪式中的音乐是祭祀体系中的重点部分,是中国早期音乐文化精华所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传承具... 祭礼在西周时期乃是五礼之首吉礼,它主要是对天神、地袛、人鬼的祭祀。祭祀在当时为国家重要大事,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该祭祀仪式中的音乐是祭祀体系中的重点部分,是中国早期音乐文化精华所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周代祭祀音乐研究的现状,分析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音乐 综述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当代价值
15
作者 周梦 《法治与社会》 2023年第5期60-61,共2页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在中国各民族礼仪文化与外来礼仪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礼仪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形成时期,起初是祭祀的仪式,宗教的崇拜通过祭祀活动表现出来。祭祀的宗旨就是...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在中国各民族礼仪文化与外来礼仪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礼仪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形成时期,起初是祭祀的仪式,宗教的崇拜通过祭祀活动表现出来。祭祀的宗旨就是明确父子、君臣、长幼、贵贱之序。《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朝廷举行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与民间举行的婚礼、丧礼、寿礼、接待宴请仪式都是当时的仪式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礼 原始宗教信仰 礼仪文化 祭祀活动 丧礼 大宗伯 行为规范
下载PDF
吉金之美,清净无垢——湖南博物院藏传佛教“女尊”道造像赏析
16
作者 刘佧妮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上古时期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韩城鼎铭》:“坚久吉金,用作寶尊鼎。”故金铜佛造像之材料,亦称吉金,有着其神秘高贵之珍重美好的象征。在藏传佛教中,诸佛神菩萨谱系丰富多彩,续有代,其来有... 上古时期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韩城鼎铭》:“坚久吉金,用作寶尊鼎。”故金铜佛造像之材料,亦称吉金,有着其神秘高贵之珍重美好的象征。在藏传佛教中,诸佛神菩萨谱系丰富多彩,续有代,其来有始。其中金铜佛造像中的女尊,其含义是女性尊神,以民间的说法是女菩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佛造像 集古录跋尾 铜铸 藏传佛教 欧阳修 博物院
原文传递
略论中国的社稷祭祀礼仪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和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祭祀礼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制度。社稷礼仪制度的本质是古代农业民族的信仰理想的折射和统治者强化国土观念 。
关键词 中国 社稷祭祀礼仪 礼仪制度 历史演变 社会影响
下载PDF
金朝孔庙释奠礼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释奠礼是古代祭祀先圣先师之礼,在金朝释奠礼属于五礼中吉礼的范畴。在孔庙规制上,金代首用雕龙石柱,将其制式同于皇宫;首建"灵星门",崇孔同于尊天;赐孔子以古制天子冠冕,崇孔至隆。从文明发展史上看,金统治者接受了儒家"... 释奠礼是古代祭祀先圣先师之礼,在金朝释奠礼属于五礼中吉礼的范畴。在孔庙规制上,金代首用雕龙石柱,将其制式同于皇宫;首建"灵星门",崇孔同于尊天;赐孔子以古制天子冠冕,崇孔至隆。从文明发展史上看,金统治者接受了儒家"道统",在北方"蛮夷"之地推行礼仪教化,加速了北方文明化的进程。在礼制传承方面,金远追周礼,承唐继宋,敬礼孔子,告奠圣灵,成一代之释奠祀典;又下启元明,为中华礼仪文明传承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孔庙 释奠礼
下载PDF
论汉字与古代礼仪文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振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蕴涵了丰富的礼仪文化信息。且、祖、俎、豆等字蕴涵了吉礼文化;丧、葬、墓、坟等字蕴涵了凶礼文化;田、获、焚等字蕴涵了军礼文化;朝、宗、觐、会等字蕴涵了宾礼文化;婚、采、媒、妁等字蕴涵了嘉礼文化。
关键词 汉字 礼文化 凶礼文化 军礼文化 宾礼文化 嘉礼文化
下载PDF
仪式传播:祭孔大典的符号象征与传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丽娅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29-30,共2页
仪式传播的概念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斯·凯瑞对仪式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①如果说... 仪式传播的概念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斯·凯瑞对仪式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①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其核心在于信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②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孔 符号象征 传播价值 媒介事件 孔子思想 电视屏幕 乐舞生 献官 葛兆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