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吊环动作分类的研究
1
作者 陈立农 武纪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3期69-76,共8页
通过分析吊环动作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阐明了吊环各类动作的本质特征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按照吊环动作的空间结构及其固有联系,按基本技术特征划分基础上根据悬垂特征、支撑特征再划分的辅助分类法是现阶段吊环动作分类较... 通过分析吊环动作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阐明了吊环各类动作的本质特征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按照吊环动作的空间结构及其固有联系,按基本技术特征划分基础上根据悬垂特征、支撑特征再划分的辅助分类法是现阶段吊环动作分类较合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吊环动作在按其悬垂特点、支撑特点、基本技术特征和难度因素四位一体的排列中确定其相对应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环动作 基本技术特征 悬垂特征 难度因素 分类
下载PDF
吊环动作分类研究
2
作者 陈立农 武纪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1,共1页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体操作为体育的一门学科,应有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分类为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体操和其它项目中,很多学者对分类工作已做了大量的探讨。在本人的资料查阅中发现,尚未有人对吊环动作进行过系统...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体操作为体育的一门学科,应有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分类为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体操和其它项目中,很多学者对分类工作已做了大量的探讨。在本人的资料查阅中发现,尚未有人对吊环动作进行过系统的分类研究。由于缺乏此类研究,致使体操界很少在宏观上探讨吊环动作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对一些动作的概念和属性产生不同的认识,对一些动作的归属问题感到困惑,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环动作 分类研究 分类标准 基本技术特征 本质特征 研究方法 国际体操 内在联系 理论体系 分类法
下载PDF
吊环动作连接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宪林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4期1-7,共7页
在体操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也有了很大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 在体操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也有了很大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众所周知,体操技术的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摆动动作 连接技术 动作连接 十字支撑 手倒立 吊环动作 水平支撑 规定动作 自选动作
下载PDF
向前分腿切环再握——介绍一个吊环动作
4
作者 谭毓炜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27-28,49,共3页
本文作者试图以超越器械常规特点来创新动作,拓展创新之路。成功地完成由背后悬垂开始“向前分腿切环再握”。以期“抛砖”引出更多动作创新的“玉”。
关键词 吊环动作 超越器械 动作说明 创新动作 体操比赛 悬垂 特点 移植创新 介绍 创新之路
下载PDF
测力系统在竞技体操吊环5个动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牛健壮 吕向明 +2 位作者 徐国富 梁斌 李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7-81,共5页
通过拉力传感器的测试 ,并配合高速摄影机、遥测肌电仪的同步测试和研究 ,探讨吊环项目中 5个动作在后摆振浪过程中测力曲线变化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 ,虽然 5个动作在各个特征区域瞬时拉力变化各有不同 ,但仍存在着技术结构和拉力瞬时... 通过拉力传感器的测试 ,并配合高速摄影机、遥测肌电仪的同步测试和研究 ,探讨吊环项目中 5个动作在后摆振浪过程中测力曲线变化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 ,虽然 5个动作在各个特征区域瞬时拉力变化各有不同 ,但仍存在着技术结构和拉力瞬时变化方面的共性和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力系统 拉力 吊环动作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对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吊环专项力量素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明 韩德慕 +2 位作者 曹太勇 夏辅德 高树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7-21,16+51-52,共8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吊环专项力量素质上差异不显著,吊环专项素质受五个因素影响,本文建立的13-15岁少年男子吊环专项素质力量评价标准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训练及考核的定量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 吊环动作 素质结构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测试指标 定量化 水平支撑
下载PDF
吊环筒式拉力传感器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国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70-72,共3页
以往对吊环动作的分析,多为定性分析。为了取得实际的动作力学数据,进一步对动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动作的分析建立在更加科学可靠的基础上,我们于1980年8月至5月研制了吊环筒式拉力传感器,与Y6D——3A动态应变仪和SC——16光线视波器... 以往对吊环动作的分析,多为定性分析。为了取得实际的动作力学数据,进一步对动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动作的分析建立在更加科学可靠的基础上,我们于1980年8月至5月研制了吊环筒式拉力传感器,与Y6D——3A动态应变仪和SC——16光线视波器配套组成测力系统,结合同步摄影,对吊环动作进行测试,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测力原理和传感器的结构性能等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力传感器 吊环动作 摄影机 运动员 定量分析 测力原理 定性分析 同步摄影 结构性能 钢丝绳
下载PDF
吊环大回环摆荡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修德 齐世闻 《体育科学》 1986年第3期68-73,94,共7页
摆荡是指身体重心离开吊环垂直面的一种钟摆式运动。重心向前运动为前荡,重心向后运动为后荡。明显的摆荡是吊环动作技术上的一种错误。但是,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出现吊环摆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采用直臂窄环“单杠式”大回环的... 摆荡是指身体重心离开吊环垂直面的一种钟摆式运动。重心向前运动为前荡,重心向后运动为后荡。明显的摆荡是吊环动作技术上的一种错误。但是,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出现吊环摆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采用直臂窄环“单杠式”大回环的新技术时,产生摆荡的可能性更大。小摆荡可影响动作的质量,大摆荡可导致动作的失败。对于吊环大回环产生摆荡的原因,多归结于下摆至垂直部位前后的技术,国外有些文献认为下摆接近垂直面,由于水平方向反用力的作用使身体重心离开垂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重心 向后大回环 摆荡 垂直面 下摆 吊环动作 摆动速度 切向分力 重心前移 运动轨迹
下载PDF
试论吊环与全能成绩的关系
9
作者 肖国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47-49,共3页
体操世界杯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体操个人比赛,自1975年在伦敦举行首届比赛以来,至今已举行了七届。纵观这七届比赛的男子成绩,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七届比赛中,竟有六届六人次吊环冠军获得者与全能冠军获得者相同,相同率之高... 体操世界杯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体操个人比赛,自1975年在伦敦举行首届比赛以来,至今已举行了七届。纵观这七届比赛的男子成绩,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七届比赛中,竟有六届六人次吊环冠军获得者与全能冠军获得者相同,相同率之高,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见表)。这是一种必然现象还是一种偶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者 男子体操运动员 协调性 世界体操锦标赛 世界杯赛 比赛中 吊环动作 最高水平 冠军 肩关节
下载PDF
吊环大回环摆荡问题的研究
10
作者 谭修德 齐世闻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15期20-34,共15页
摆荡是指身体重心离开吊环垂直面的一种钟摆式运动。重心向前运动为前荡,重心向后运动为后荡。(图一)明显的摆荡是吊环动作技术上的一种错误,但是。
关键词 身体重心 摆荡 向后大回环 垂直面 下摆 吊环动作 切向分力 摆动速度 下落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吊环技术的系统训练及早出成绩——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分析之二
11
作者 谭修德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12期5-9,共5页
吊环是一个力量性项目,还有大量的摆动动作.在吊环技术的发展史上,吊环的成套自选动作,以用力动作为主呢?还是应以摆动动作为主呢?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和范例。世界历代吊环名将:阿扎良的用力动作占70%;早田的用力动作占50%;安德里阿诺... 吊环是一个力量性项目,还有大量的摆动动作.在吊环技术的发展史上,吊环的成套自选动作,以用力动作为主呢?还是应以摆动动作为主呢?曾有过不同的意见和范例。世界历代吊环名将:阿扎良的用力动作占70%;早田的用力动作占50%;安德里阿诺夫用力动作占20%;而比洛泽尔采夫和李宁的用力动作占30%—40%左右。从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数量 摆动动作 体操教学训练大纲 少年运动员 吊环动作 向后大回环 用力 吊环项目 自选动作 技术发展阶段
下载PDF
现代吊环训练中苦干问题的探讨
12
作者 陈新熙 师小蕴 《中国体育教练员》 1999年第1期14-15,共2页
自1993年国际体操规则的变化,增设了D、E组难度和连接上的加分升值。由于E组和加分动作大都集中在力量类动作上,力量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而摆动类动作仅起着成套编排的协调作用。从199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前6名运动员的情况看,都是以10分... 自1993年国际体操规则的变化,增设了D、E组难度和连接上的加分升值。由于E组和加分动作大都集中在力量类动作上,力量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而摆动类动作仅起着成套编排的协调作用。从199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前6名运动员的情况看,都是以10分起评,力量动作难度大、质量高、编排突出,成套动作中直角支撑,手倒立等简单的静止动作都被水平、十字等用力动作所替代,成套中重复动作很少出现。尤其是世界冠军意大利的凯吉的力量动作更是难度大,连接价值高,动作标准、优美。说明大力强化力量训练,突出力量动作本身的难度价值与连接价值,是今后吊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力量训练 吊环动作 世界体操锦标赛 水平支撑 用力动作 十字支撑 体操规则 向后大回环 手倒立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体操技术评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润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6-60,共5页
模糊数学与体育的结合,推动了体育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将定性的标准转换成定量的标准来说明。本文在模糊综合评判法思想的指导下,以吊环动作为例来探讨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体操评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体操技术 评分 隶属度 单因素评判矩阵 体育运动 定性 吊环动作 加权平均 定量
下载PDF
如何进一步提高吊环技术水平?
14
作者 何芝良 《中国体育科技》 1977年第Z2期7-9,共3页
在一九七七年五月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中,我们看到在吊环项目上,各种新动作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大摆动”技术,已经淘汰了过去的陈旧摆动技术,从而使吊环动作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和青少年选手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大摆... 在一九七七年五月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中,我们看到在吊环项目上,各种新动作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大摆动”技术,已经淘汰了过去的陈旧摆动技术,从而使吊环动作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和青少年选手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大摆动”技术,大部分运动员都能较好的完成向前、向后大转肩及向后大回环等动作。有些运动员,为了加大动作的幅度和摆动力量,还采用了窄环做大回环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 成套动作 技术水平 动作完成 十字支撑动作 向后大回环 静止动作 吊环动作 吊环项目
下载PDF
培养《慢》力量的练习
15
作者 Л П +7 位作者 谢苗诺夫 А Γ 特里弗诺夫 А П 科罗索夫 孝瑛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24期20-28,共9页
弄清完成复杂力量动作的合理技术和研究其教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体操全能各项目中的力量练习,选择吊环是最适宜的。这既与器械的特点,又与完成动作的要求有联系,力量和专项力量耐力的水平对完成吊环动作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弄清完成复杂力量动作的合理技术和研究其教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体操全能各项目中的力量练习,选择吊环是最适宜的。这既与器械的特点,又与完成动作的要求有联系,力量和专项力量耐力的水平对完成吊环动作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培养高级体操运动员的实践证明,体操运动员掌握的力量动作越好,他就能更快地学习新动作,比赛中的成绩也就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练习内容 还原 姿势 动作过程 力量能力 力量练习 培养 吊环动作 躯干
下载PDF
先进帮后进
16
作者 弃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60年第10期7-7,共1页
体操技术课已经下了.可是同学们似乎还没有感觉到.体操系二年级同学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仍旧在器械上进行练习.在双杠这边。
关键词 体操技术课 二年级 小先生 技术水平 吊环动作 同学 示范动作 中和 双杠 练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