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徵”“微”讹混的时代层次与异文辨析
1
作者 王辉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81,384,共12页
战国以前文字中“■/徵”“■/微”形体有别,不具备充分的讹混条件,二者未发生系统性讹混。秦汉以后尤其是“微”字从“耳”的写法“■”及其变体出现后,开始与“徵”形近易讹。且“徵”“微”在刻本中的用字本身形体也比较接近,导致二... 战国以前文字中“■/徵”“■/微”形体有别,不具备充分的讹混条件,二者未发生系统性讹混。秦汉以后尤其是“微”字从“耳”的写法“■”及其变体出现后,开始与“徵”形近易讹。且“徵”“微”在刻本中的用字本身形体也比较接近,导致二者多有混用,广泛分布在出土文献和传世古书中。先秦两汉重要典籍中,二字常以异文形式出现,正、误的辩析,需要综合运用文意、语法、语音等多方面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徵” “微” 讹混 时代 异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