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重动句动词同一性悖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文清 张延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重动句(SV1OV2C)的本质特征是谓语部分重复使用了同一个动词。一般以为V1和V2中一个为另一个的复制,但语感、事实和有关成果显示V1已经去动词化,V2却具有典型的动词特征;如果一个是另一个的复制,重动句的生成必将崩溃。为了消解这一悖论... 重动句(SV1OV2C)的本质特征是谓语部分重复使用了同一个动词。一般以为V1和V2中一个为另一个的复制,但语感、事实和有关成果显示V1已经去动词化,V2却具有典型的动词特征;如果一个是另一个的复制,重动句的生成必将崩溃。为了消解这一悖论,我们利用形式句法理论,分析了重动句的动态生成,揭示了问题的实质:V1和V2确是同一动词的重复使用,但彼此都不是对方的复制,两者都是源词V的复制,V以词根的形式存在。词根在语类上为中性,介于N和V之间,被置于一个名词性环境,结果就是名物化;被置于一个动词性环境,它们就成为动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V1和V2虽是同一个源词V的复制,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动句 复制 同一性悖论 悖论消解 词根
下载PDF
论“颜色悖论”作为一个逻辑悖论
2
作者 刘叶涛 常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8-13,共6页
以"红""黄""蓝"为代表的颜色谓词是典型的模糊谓词。"颜色悖论"是以莱布尼茨"不可分辨者的同一"和"同一不可分辨"为原则推导出的悖谬,具有深刻的逻辑哲学意蕴。"颜... 以"红""黄""蓝"为代表的颜色谓词是典型的模糊谓词。"颜色悖论"是以莱布尼茨"不可分辨者的同一"和"同一不可分辨"为原则推导出的悖谬,具有深刻的逻辑哲学意蕴。"颜色悖论"探讨了个体事物包含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模糊关系,它与连锁悖论类似,但又不完全等同。对于"颜色悖论"的分析与解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悖论 模糊性 逻辑悖论 连锁悖论 同一性悖论
下载PDF
“忒修斯之船”的逻辑哲学解读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叶涛 魏良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41,共9页
"忒修斯之船"提出了如何理解个体事物同一性的问题,包含丰富的逻辑哲学内容。"忒修斯之船"与典型连锁悖论的推理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后者所用谓词是初始的逻辑谓词,而且是典型的模糊谓词。若立足于个体自身同一的... "忒修斯之船"提出了如何理解个体事物同一性的问题,包含丰富的逻辑哲学内容。"忒修斯之船"与典型连锁悖论的推理形式相似,但实质不同:后者所用谓词是初始的逻辑谓词,而且是典型的模糊谓词。若立足于个体自身同一的逻辑必然性的解读,会发现,"忒修斯之船"之所以会被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是因为人们并置了整体和部分,将其组成部分是否同一看成了这条船是否自身同一的衡量标准。通过对同一性的研究可以把握形式思维的存在及其作用机理,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准确把握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各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连锁悖论 同一性悖论 形式思维 辩证思维
下载PDF
同一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林合 《哲学门》 2001年第1期73-89,共17页
同一性的各种形式,同一性悖论的提出及其消解,不可分辨事物的同一性原则的诸种形式及其分析,相对同一性的分析和批评。
关键词 数的同一性 同一性悖论 不可分辨事物的同一性 相对同一性
原文传递
“公民”的定义与美国国家认同危机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祥永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33,M0007,共12页
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公民”概念的构建大抵沿两条进路展开,一是通过化约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以构建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二是通过证成理性乃是“公民”认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深层次的正当性根据,进而把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 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公民”概念的构建大抵沿两条进路展开,一是通过化约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以构建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二是通过证成理性乃是“公民”认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深层次的正当性根据,进而把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凝结为一个道德整体。作为一个道德整体,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与现实政治中的“个体”貌似天壤悬隔,美国的政治精英却正是利用了二者之间的强劲张力,完成了美利坚人对其国家的认同构建。然而,在“公民”概念的构建过程中,由“专制的理性”所统摄的同一性悖论始终困扰着公民政治的演进。同一性悖论不仅诱发了美国公民政治的衰微,还导致了左翼身份政治和逆向身份政治的勃兴。当下,在日益衰微的公民政治和狂飙突起的身份政治的交互影响下,美国的国家认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 公民 “专制的理性” 同一性悖论 国家认同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