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普斯、舍勒和施泰因论同感和同一感 被引量:2
1
作者 郁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同感"和"同一感"构成了舍勒和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的基础。从利普斯所举的杂技演员的例子,施泰因用她自己的、基于"本原性和非本原性"之区分的同感概念驳斥了利普斯的"同感"概念,并由此创造性地... "同感"和"同一感"构成了舍勒和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的基础。从利普斯所举的杂技演员的例子,施泰因用她自己的、基于"本原性和非本原性"之区分的同感概念驳斥了利普斯的"同感"概念,并由此创造性地区分了"同感"与"同一感"。这一区分极大地影响了舍勒,以致他修改并扩充了他有关同情的著作。尤其是,他将"同一感"作为第四种类型补充到交互主体的情感行为的分类之中。但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舍勒的"同一感"概念完全不同于施泰因的"同一感"概念。在互动中,施泰因和舍勒在不同方向上成就了各自的理论。他们都在对"同感"和"同一感"概念的澄清中,展开了一门广义上的"同感现象学"或"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同时,又由于他们各自对于相关概念的不同理解,最终他们也开展出不尽相同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感 施泰因 利普斯 舍勒 现象学
下载PDF
同一感:网络时代下青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与回归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楠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第4期3-6,共4页
身份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上的自在安宁之感,能使人拥有清晰的自我形象、准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合理的内在价值。网络时代使青少年的身份形式更为多元复杂,由此而产生的身份混乱,也会导致青少年自我觉知与自我价值的迷茫,带来同一感的匮... 身份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上的自在安宁之感,能使人拥有清晰的自我形象、准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合理的内在价值。网络时代使青少年的身份形式更为多元复杂,由此而产生的身份混乱,也会导致青少年自我觉知与自我价值的迷茫,带来同一感的匮乏。基于此,可通过培养共享精神、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积极的社会认同、关注个体经验的连续性、加强自我反思等,来提升青少年的身份同一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感 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 网络空间 现实空间
下载PDF
快乐崇拜——青春期自我同一感辅导
3
作者 张昱 古晓(点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22期17-20,共4页
《快乐崇拜》是“世界真精彩——面对流行”选择模块中的第一课时,也是青春期教育中关于自我同一感辅导的一堂课。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 《快乐崇拜》是“世界真精彩——面对流行”选择模块中的第一课时,也是青春期教育中关于自我同一感辅导的一堂课。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崇拜 自我同一感
下载PDF
通感的界定与辨异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8-83,共6页
关键词 同一感 五官 听觉 统一的结构形式 钱钟书 触觉 视觉 手法 词语移用 心理过程
下载PDF
爱与同情感——舍勒思想中的奠基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任之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3期29-34,共6页
奠基问题在现象学运动诸成员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讨论舍勒思想中爱与同情感之间的奠基关系。舍勒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的 :从先天价值秩序出发 ,他认为同情感一定要以爱为基础 ;而从道德实践的可操作性层面讲 ... 奠基问题在现象学运动诸成员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讨论舍勒思想中爱与同情感之间的奠基关系。舍勒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的 :从先天价值秩序出发 ,他认为同情感一定要以爱为基础 ;而从道德实践的可操作性层面讲 ,爱必须要奠基在同情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奠基 同情 同一感 舍勒思想 奠基关系 现象学 共同 追复 人本爱 人格爱 基督教共同体理念
下载PDF
对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探微
6
作者 刘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74-75,共2页
西方心理学中,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十分重要,涵盖多个研究领域,但同时,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及内涵的阐释,也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对西方心理学界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的阐述加以介绍及分析,并探讨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分析及发展方向,... 西方心理学中,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十分重要,涵盖多个研究领域,但同时,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及内涵的阐释,也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对西方心理学界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的阐述加以介绍及分析,并探讨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实证分析及发展方向,从更多层面及维度上强化对于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自我同一 同一感
下载PDF
大学生为什么而忧虑?
7
作者 苗逢春 陈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57,共3页
大学生为什么而忧虑?■苗逢春陈琦调查背景未来世界是年轻人的,1988年的促进咨询国际圆桌会议为了有效地处理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及时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和适当的帮助方式而开展了一项国际研究,迄今为止... 大学生为什么而忧虑?■苗逢春陈琦调查背景未来世界是年轻人的,1988年的促进咨询国际圆桌会议为了有效地处理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及时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和适当的帮助方式而开展了一项国际研究,迄今为止已经有15个国家(澳大利亚、巴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策略 大学生 社会经济地位 帮助者 调查对象 同一感 解决问题 咨询机构 面临的问题 问题解决
下载PDF
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巢乃鹏 樊彦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43,共8页
移动媒介的高度普及使用户处于"持续可联络"状态,也使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自然。基于移动媒介特性提出"媒介同一感""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的概念,并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基... 移动媒介的高度普及使用户处于"持续可联络"状态,也使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自然。基于移动媒介特性提出"媒介同一感""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的概念,并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基础上引入"感知移动性",构建了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100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用户的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较非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频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移动性显著影响媒介同一感,媒介同一感能进一步预测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此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也对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媒介 多任务行为 媒介同一感 知移动性 多任务效能
下载PDF
校园心理剧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岚 《江苏教育》 2017年第64期34-35,共2页
每一个学生进入青春期都会执着地自我探究'我是谁',他们会在'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这三对矛盾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寻找同一感的过程正是个体自我意... 每一个学生进入青春期都会执着地自我探究'我是谁',他们会在'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这三对矛盾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寻找同一感的过程正是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发展的过程,而校园心理剧正是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自我意识 自我同一感
下载PDF
对自我的文学
10
作者 冯宪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5,22,共4页
文学是人对世界的艺术把握,在批评了“背对生活,面向自我”的不正确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时,我们不能走向否定文学必然要面对自我的另一种片面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关系。文学对人与自我... 文学是人对世界的艺术把握,在批评了“背对生活,面向自我”的不正确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时,我们不能走向否定文学必然要面对自我的另一种片面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关系。文学对人与自我关系的艺术把握是创造文学价值的重要一环。 古希腊雅典娜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条神谕:“认识你自己”。它庄严的向人们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不是出于一种好奇心,而是人的基本职责。这是一个绝对命令,一个重要的价值法则。卡西尔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的一切争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我 文学价值 艺术把握 社会主义文学 把握自我 认识自我 《离骚》 谜语 人生意义 同一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