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G2、VEGF及miRNA-23a与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平贤 张浩 +2 位作者 王征 李伟汉 陆佳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研究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小RNA-23a(miRNA-23a)与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9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伴同侧锁... 目的研究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小RNA-23a(miRNA-23a)与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9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43例(转移组),未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36例(未转移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9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ABCG2、VEGF及miRNA-23a表达情况及上述因子与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BCG2、VEGF及miRNA-23a对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ABCG2、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NA-23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ABCG2、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miRNA-23a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者ABCG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Ⅲ期者,miRNA-23a水平高于Ⅲ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G2、VEGF及miRNA-23a三者联合预测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ROC下曲线面积(AUC)为0.737,明显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 ABCG2、VEGF表达增高,miRNA-23a表达下降对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推测上述因子可能是防止乳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VEGF miRNA-23a 乳腺癌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彦收 刘运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67-2170,共4页
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breast cancer with ipsilateral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ISLM)的分期曾一度改变。在1988年第5版的AJCC分期中,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被定义为真正的远处转移,然而在2003年AJCC和UICC乳... 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breast cancer with ipsilateral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ISLM)的分期曾一度改变。在1988年第5版的AJCC分期中,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被定义为真正的远处转移,然而在2003年AJCC和UICC乳腺癌分期指南中规定,如果不伴有其他远处转移,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划分为pN_(3c),被认为是局部晚期病变。虽然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明显好于真正M1患者,但其最佳治疗手段一直是探讨的热点,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下载PDF
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雪娟 汪静 李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总结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的98例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 目的总结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的98例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同侧上肢迟发型肿胀的发生率为20.4%(20/98),同侧上臂内侧感觉减退和肩关节外展不能完全恢复至术前状态的发生率均为4.1%(4/98),无肩关节外形改变及上臂外展不能情况发生,无头面部水肿、头颈部活动障碍、胸腔积液或乳糜胸发生。78例患者的腋窝及胸壁引流管拔管时间在术后1个月内,18例在术后1—2个月期间,2例在术后2—3个月期间。拔管后有14例(14.3%)再次出现同侧腋窝或胸壁积液。锁骨上引流管拔管时间均在术后3.7d,中位数为4.5d,其中3例(3.1%)术后出现乳糜样引流液。结论对于合并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影响治疗安全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Ⅲc期乳腺癌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民豪 焦得闯 +4 位作者 吴军召 田沛琦 马有钊 刘真真 陈秀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spCR)的预测模型, 以指导局部治疗。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新辅助化疗后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211... 目的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spCR)的预测模型, 以指导局部治疗。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新辅助化疗后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211例, 分为训练集142例, 验证集6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影响因素, 建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评价。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Ki-67指数、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pCR、腋窝pCR、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OR=5.035, 95%CI为1.722~14.721)、乳腺pCR (OR=4.662, 95%CI为1.456~14.922)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OR=4.231, 95%CI为1.194~14.985)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最佳logistic回归模型, 基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pCR、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大小、腋窝pCR、Ki-67指数这5个因素, 构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55和0.838,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新辅助化疗后ispCR组和非ispCR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3%和5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8%和70.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新辅助化疗后ispCR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明显改善。所构建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ispCR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良好, 利用该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制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锁骨上区的局部处理策略, 并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病理完全缓解 列线图预测模型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