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层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亚彬 储成凤 +5 位作者 徐秋贞 杨明 刘志勇 吴熹 杨丹宁 姚青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评价同层 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4 2例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 CT动态增强扫描前后 CT增强值的变化 ,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 结果 肺癌和肺炎性假瘤... 目的 评价同层 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4 2例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 CT动态增强扫描前后 CT增强值的变化 ,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 结果 肺癌和肺炎性假瘤显著强化 ,肺结核球和肺错构瘤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肺癌患者 CT动态增强扫描在 85秒和 135秒 CT值与其它病变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同层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术前应常规进行 CT动态增强扫描并对淋巴结进行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层CT动态增强扫描 肺孤立性结节 肺癌 病理检查
下载PDF
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癌早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6期205-206,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06年3月~2009年3月选择肝细胞癌(HCC)患者54例,AFP均为阳性,其中男45例,女9例,主要症状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清瘦,偶有黄疸,眼睑、面部黄等。病程3个月~2年。
关键词 螺旋CT 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肝癌早期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朝晖 邓绍强 +1 位作者 杨朝辉 黄松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3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15例,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15例,侵犯至黏膜下浅层21例,侵犯至肌层及黏膜下深层24例,侵及浆膜层或穿透浆膜层24例。另选择同期8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强化峰值(PV)、峰值时间(PT)、强化比值(CER)],对比研究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TDC参数,分析TDC参数与浸润深度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V、PT、CER为(35.73±11.54)Hu、(38.21±12.63)s、(14.18±4.55)%,高于对照组[(21.26±7.05)Hu、(20.03±6.49)s、(10.37±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T、CER随浸润深度增加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PV、PT、CER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581、0.576、0.603,P<0.05)。ROC曲线分析,PV、PT、CER联合诊断的AUC为0.874,95%CI为0.820~0.927,较各参数单独诊断价值提高。结论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PV、PT、CER联合诊断胃癌价值较高,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评估肿瘤进展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螺旋CT 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 时间-密度曲线 强化峰值 峰值时间 强化比值
下载PDF
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优势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尊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5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的优势所在.方法:将80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检... 目的:探讨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的优势所在.方法:将80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进行同层动态增强后,垂体微腺瘤表现为低或稍低的圆或椭圆形;造影剂注入后32~96s会出现垂体微腺瘤的最大信号强度,其中64s时最为明显.结论:相对于普通增强扫描,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普通增强扫描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