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蔽的言说与艰难的探索——从三部华人影像同性情感的表现策略谈起
1
作者 马潇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1990年代初以来,同性情感作为华人电影题材呈现和主题表达有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大陆张元《东宫西宫》在叙事目的和客观效果之间存在着某种背离;香港王家卫《春光乍泻》看似抒写同性恋,实际关注某种终极意义上的人类情感归宿问题;关锦... 1990年代初以来,同性情感作为华人电影题材呈现和主题表达有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大陆张元《东宫西宫》在叙事目的和客观效果之间存在着某种背离;香港王家卫《春光乍泻》看似抒写同性恋,实际关注某种终极意义上的人类情感归宿问题;关锦鹏《蓝宇》讲述同性情感与异性恋的异质同构关系,数位华人导演一直没有停止烛照人性幽暗深邃的努力,并以各自独特的情感叙事,言说了同性恋作为一种相对另类的人类情感方式为整个社会接受的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同性情感 表现 叙事
下载PDF
浅谈《养子十五岁》中同性情感的表达
2
作者 陈思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3期266-266,共1页
同性恋亚文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并悄然改变着大众文化对性取向、性角色以及婚姻家庭等社会习俗的态度,特别是对于艺术的影响,这是无可争议的。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有必要和义务... 同性恋亚文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并悄然改变着大众文化对性取向、性角色以及婚姻家庭等社会习俗的态度,特别是对于艺术的影响,这是无可争议的。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有必要和义务以真实的视角呈现同性恋亚文化。本文通过瑞典电影《养子十五岁》,浅谈同性情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志电影 同性恋亚文化 同性情感
下载PDF
同性婚姻立法机理:同性情感医学分子机制研究与法律及社会达成的共识
3
作者 冯瑞 李忠光 +11 位作者 王荣荣 George Ghartey-Kwansah 孙渝婷 杨蓉 王丹 梁瑜 周鑫 王李阳 Meng Meng Xu William Isaacs Jianjie Ma 徐学红 《医学与社会》 2017年第9期57-60,共4页
医学分子生物研究揭示了同性情感在发育起源和遗传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美国实施同性婚姻法律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现代分子生物学进展对同性情感的影响体现在:近年来与同性情感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重大发展;piRNA-Fem piRN-甲基化修... 医学分子生物研究揭示了同性情感在发育起源和遗传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美国实施同性婚姻法律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现代分子生物学进展对同性情感的影响体现在:近年来与同性情感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重大发展;piRNA-Fem piRN-甲基化修饰性别调控学说为诠释同性情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西方社会对同性情感态度的根本改变。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揭示同性情感是受遗传发育分子机制决定的自然现象,可促使政府及相关法学界的广泛重视,启示我国同性婚姻立法亟待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 生物医学 同性情感 同性婚姻 立法
下载PDF
同性婚姻立法机理:同性情感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分析
4
作者 王荣荣 崔婧 +11 位作者 薛雅卓 蔡振陆 王泽帆 史梦婷 王娟 任珂星 王李阳 周鑫 MengMeng Xu Jianjie Ma William Isaacs 徐学红 《医学与社会》 2017年第8期27-30,共4页
同性情感的发育起源和遗传机制,以及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美国联邦政府公布法案对同性情感实施法律保护的重要证据,同性婚姻合法化成为人类婚姻认知理念的历史性进步。本文探讨同性情感的社会学和生物科学史的自然性,阐述生物学进展... 同性情感的发育起源和遗传机制,以及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美国联邦政府公布法案对同性情感实施法律保护的重要证据,同性婚姻合法化成为人类婚姻认知理念的历史性进步。本文探讨同性情感的社会学和生物科学史的自然性,阐述生物学进展在该历史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同性情感社会认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探讨该历程的特性对认清历史的过程和现实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在动物界同性趋向与环境密切相关,对人类同性情感行为学中性别趋向是否有类似机理存在,可能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2016年发现性别起源的古菌嵌入学说也为性别的产生提供了崭新的研究途径,为认识同性情感的起源和社会现实提供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自然性证据;第四,染色体性别决定学说相关的Xq28同性恋基因可能是生物性别决定的重要因子,经典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同性情感的生物学基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与趋向 同性情感 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基因
下载PDF
中国情爱电影同性情感表现中的东方文化意象符号
5
作者 张悦 《华夏文化论坛》 2022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德维尔说“同性恋是猎奇性的亚文化主题”,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观念出发来看,在一个权威被消解,“非中心化”的时代,人们应当尊重多样的声音表达。而东方同性情爱影像与西方的同类型电影相比,又具备着天然的东方特质“...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德维尔说“同性恋是猎奇性的亚文化主题”,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观念出发来看,在一个权威被消解,“非中心化”的时代,人们应当尊重多样的声音表达。而东方同性情爱影像与西方的同类型电影相比,又具备着天然的东方特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种含蓄又内敛的特质,也注定着同性情爱电影在爱情电影这个大类型下,有着暧昧与挣脱感。在中国同性情爱电影的美学呈现上,运用了一些属于东方美学的独特意象,让观者置身于东方文化的语境中。本文以两岸三地的同性情爱电影为叙事文本,结合荣格的原始意象说,分析同性情爱电影中特有的古典意象如蝴蝶、戏曲、鱼等,与其所呈现的特别的情感与叙事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情感表现 原始意象 文化符号
原文传递
同性服刑人员情感依赖问题的咨询报告
6
作者 范慧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是对一例因为思念"朋友"引发的焦虑情绪而进行的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位正在监狱关押的服刑人员,他以心烦、失眠、内心焦虑为由申请心理咨询。随着咨询关系的逐步建立,求助者袒露了困扰自己内心的真正问题"... 本文是对一例因为思念"朋友"引发的焦虑情绪而进行的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位正在监狱关押的服刑人员,他以心烦、失眠、内心焦虑为由申请心理咨询。随着咨询关系的逐步建立,求助者袒露了困扰自己内心的真正问题"我是不是同性恋?",由于这种负性情绪的困扰,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内心冲突和焦虑情绪。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使求助者重新认识了自己,正视了现实,确认了自己不是同性恋,因此如释重负,其情绪和睡眠问题随之得到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情绪 同性情感 心理咨询 认知疗法
下载PDF
禁忌之爱与克制隐忍——略论李安《断臂山》的情感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5-88,91,共5页
华人导演李安的《断臂山》(2005)虽然题材前卫,但他以克制隐忍的艺术手法,通过人类天性与社会传统道德的冲突成功表现了同性恋这一颇为敏感的题材。其含蓄的艺术风格使他相当成功地实现了将同性恋作为一种人类正常情感书写的目的。
关键词 断臂山 李安 同性情感 同志电影 克制隐忍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台湾校园青春电影解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欣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2期23-23,共1页
台湾新电影中对青春的书写、对个体成长经验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后新电影时代的校园青春电影。进入后新电影时代,台湾校园青春电影继续演绎着个体的成长经验这个叙事主题,但已经和新电影时期有了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把沉重的历史编码在成长... 台湾新电影中对青春的书写、对个体成长经验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后新电影时代的校园青春电影。进入后新电影时代,台湾校园青春电影继续演绎着个体的成长经验这个叙事主题,但已经和新电影时期有了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把沉重的历史编码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体现出平面化、无深度的后现代化特征,成为了一种纯粹的个体成长经验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经验 同性情感 中产趣味
下载PDF
言此意彼的策略性选择——解读《霸王别姬》、《喜宴》
9
作者 马潇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和李安的《喜宴》(1993)是华人电影中最早涉及同性情感的影片。由于历史、习俗和文化诸因素,此类题材对于1990年代初的华人世界还是禁忌较深的话题。陈凯歌以同性情感纠葛完成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叙述;...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和李安的《喜宴》(1993)是华人电影中最早涉及同性情感的影片。由于历史、习俗和文化诸因素,此类题材对于1990年代初的华人世界还是禁忌较深的话题。陈凯歌以同性情感纠葛完成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叙述;而李安则从叙事语境入手,在相同角度下关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传统习俗和现代观念的冲突。由此,两部影片表层的同性情感叙述更多地表现为叙事策略而非导演真正的叙事目的,因此,所谓“发轫之作”也就仅仅是对同性情感做了“涉及”而非本体意义上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喜宴》 同性情感
下载PDF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女性意识的缺陷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37-39,共3页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女性命运寄予了女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同性情感(姐妹情谊、母女情谊)的天生对立与排斥、女性文化人格的贫弱,削弱了作品女性意识的充分表达。
关键词 《长恨歌》 女性意识 缺陷 同性情感 女性文化人格
下载PDF
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女性意识的缺失
11
作者 龙颖 《时代人物》 2007年第12期88-89,共2页
长篇小说<<长恨歌>>在叙事立场方面,存在着价值缺憾,在设置男女人物关系时,隐含作者欣赏的是异性情感中女人自愿为奴的乖巧势利;在设置同性人物关系时,表现的是同性情感的天生对立与排斥,因此女性意识明显存在缺失。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异性情感 同性情感 缺失
下载PDF
第三种情感:同性之恋
12
《青春男女生(许愿草)》 2010年第10期69-72,共4页
这看似应当是个敏感的话题,但事实上早已经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萌发。自然就有了对这份感情的困扰。草编部采编了部分倾诉人的情感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他们的世界。
关键词 《第三种情感:同性之恋》 故事 文学 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