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同情观伦理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叶青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文章考察同情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儒家同情观的衰退性嬗变,阐释先秦儒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独到见解和价值,揭示其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家 同情观 伦理
下载PDF
东方审美“同情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性审美
2
作者 沈明泓 安静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9期44-46,共3页
东方审美"同情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而且也影响着古代性审美活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2)"物我不分"、"物我同... 东方审美"同情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而且也影响着古代性审美活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2)"物我不分"、"物我同一"的性审美方式;(3)"天人合一"与崇尚野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审美“同情观 性审美 天人合一 野合
下载PDF
审美同情观与东方艺术的诗性空间
3
作者 陈龙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东方民族继承和发展了原始审美思维和原始艺术表现的基本特点,在"万物有灵观"的基础上,以"以己度物"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从而形成了东方审美同情观。因而,在东方艺术中大量使用诗性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其具体体现在:... 东方民族继承和发展了原始审美思维和原始艺术表现的基本特点,在"万物有灵观"的基础上,以"以己度物"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从而形成了东方审美同情观。因而,在东方艺术中大量使用诗性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其具体体现在:难以言传的神秘性与朦胧感;永恒的生命礼赞;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象征、隐喻、拟人和怪诞手法的运用,并由此构筑了东方艺术的诗性空间。正确理解东方审美同情观与东方艺术的诗性空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西方学者对东方艺术的误读,而且能促使东方民族对自身艺术的理性认识和重新阐释,以建立起东方艺术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 审美同情观 东方艺术 诗性
下载PDF
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同情观与叙事艺术——以《巴彻斯特养老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秋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安东尼·特罗洛普继承了英国文学中的道德传统,他的叙事技巧也受到了较多研究,但尚缺乏结合两者关系进行的全景式研究。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小说的叙事艺术与道德倾向形成微妙互关系,文体层面叙事的"介入"对故事层面... 安东尼·特罗洛普继承了英国文学中的道德传统,他的叙事技巧也受到了较多研究,但尚缺乏结合两者关系进行的全景式研究。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小说的叙事艺术与道德倾向形成微妙互关系,文体层面叙事的"介入"对故事层面权力的"介入"构成了反讽,前者塑造了读者的身份自足从而激发真正的同情,后者侵犯了个人自由、漠视个人需求最终导致对人同情的失落,作者正是通过关于"介入"的两种相反的叙事艺术,完成了对其道德倾向的刻画,展现出独特的同情观,同时表达了对维多利亚时代教会、媒体权力泛滥的深度反思及对个人为保全"消极自由"所作努力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特罗洛普 《巴彻斯特养老院》 同情观 叙事艺术
下载PDF
亚当·斯密的同情观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焦秀萍 樊帅兵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5-80,共6页
亚当·斯密秉承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的情感主义思潮,主张从人的情感禀赋出发探寻道德伦理的基础。作为天性的同情感,既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产生基础,也是道德评价和道德品质的合宜标准。斯密将同情作为学说的逻辑起点,既是其伦理... 亚当·斯密秉承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的情感主义思潮,主张从人的情感禀赋出发探寻道德伦理的基础。作为天性的同情感,既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产生基础,也是道德评价和道德品质的合宜标准。斯密将同情作为学说的逻辑起点,既是其伦理思考的重要特色,又对今后道德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当今中国进行道德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同情观 合宜性
下载PDF
“同情观”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基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6
作者 雷桂敏 《文教资料》 2021年第3期126-128,共3页
《道德情操论》作为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情观贯穿始终,对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同情观”启示我们: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建立公正的奖惩评价机制。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同情观 大学生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东方审美“同情观”影响下的中国民间美术
7
作者 李东风 《装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0,共1页
以原始本原哲学认识论的“万物有灵”观为基础的室美“同情观”,一直影响着中国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同时也在民间美术中保存着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东方审美 同情观
原文传递
东方“同情观”对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维的影响
8
作者 曾世权 《艺术教育》 2008年第5期86-87,共2页
在东方“同情观”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人合一”“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二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思维。文章就这两个方面论述东方“同情观”对中国古典音乐审美思维的影响。
关键词 东方 同情观 中国古典音乐 审美
原文传递
论教育者的“同情”立场——基于同情伦理学之同情理论的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武秀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7,共5页
同情伦理学对同情的认识有两种取向,一是将"同情"视为一种自然的天性,二是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或自我反思能力形成的与当事人相类似或一致的心理倾向。同情被认为具有理性较少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尽管如此,同情的有效发挥却是有... 同情伦理学对同情的认识有两种取向,一是将"同情"视为一种自然的天性,二是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或自我反思能力形成的与当事人相类似或一致的心理倾向。同情被认为具有理性较少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尽管如此,同情的有效发挥却是有条件限制的。教育直面多样的、具体的生命,这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互动成为必须,同情则可以在其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情伦理学的同情观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个体间人格的差异,将主体性推至极端。从同情伦理学中汲取其合理成分,需要基于教育的立场,重新理解同情的内涵,辩证地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并帮助教育者拨开同情的迷雾,在实践中展现同情,体验同情带给人的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同情伦理学 教育者的同情 同情观
下载PDF
论“生态美学”的缺陷及东方美学的生态观
10
作者 李文斌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生态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譬如“生态中心论”、“美者自美”、对自然的“复魅”等。但是,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带有它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且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而东方哲学和美学则认为,自然生命与人的... “生态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譬如“生态中心论”、“美者自美”、对自然的“复魅”等。但是,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带有它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且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而东方哲学和美学则认为,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价值同等,脱离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事实而片面地去谈人或自然的价值是错误的。正是在生命的观念中,人与自然达到了物我不分的亲和之美,从而弥合了主、客体之间的鸿沟,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东方美学思想不仅涵盖而且远远超越了生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中心主义 自然的复魅 东方美学 万物有灵 万物同情观
下载PDF
东方美学的生命意识
11
作者 岳友熙 《青海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54-55,59,共3页
关键词 东方美学 生命意识 东方宗教 灵魂 审美同情观
下载PDF
从“同情”翻译观探讨唐诗夸张修辞在英译中的再构建——以许渊冲《唐诗一千首》英译版为例
12
作者 祝迪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5期40-41,共2页
"同情"翻译观侧重于通过译者的沟通作用,在读者和原作者之间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夸张修辞是唐诗渲染感情和诗境常用的手段,是诗人心声的放大。放大是为了被"听"到,在英译中就是被译者"听"到... "同情"翻译观侧重于通过译者的沟通作用,在读者和原作者之间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夸张修辞是唐诗渲染感情和诗境常用的手段,是诗人心声的放大。放大是为了被"听"到,在英译中就是被译者"听"到,进而被译文读者"听"到。本文从"同情"翻译观角度探讨唐诗夸张修辞在英译中的再构建,以期通过对夸张修辞的英译,甚至是再构建,达到译文读者同诗人之间的"同情"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翻译 夸张修辞 唐诗英译
原文传递
论“生态美学”的缺陷及东方美学的生态观
13
作者 李文斌 《中国美学研究》 2007年第1期290-295,共6页
'生态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譬如'生态中心论'、'美者自美'、对自然的'复魅'等。但是,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带有它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且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而东方哲学和... '生态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譬如'生态中心论'、'美者自美'、对自然的'复魅'等。但是,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带有它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且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而东方哲学和美学则认为,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价值同等,脱离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事实而片面地去谈入或自然的价值是错误的。正是在生命的观念中,人与自然达到了物我不分的亲和之美,从而弥合了主、客体之间的鸿沟,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东方美学思想不仅涵盖而且远远超越了生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中心主义 自然的复魅 东方美学 万物有灵 万物同情观
原文传递
中国“崇石文化”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显成 杨小晋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4X期67-68,共2页
东方审美"同情观",是中国崇石文化的基因。它催生出"物我不分"的通灵思维,使中国崇石文化经历了石神、石德、石美的观念嬗变过程。"同情观"引导着与石为伴的崇石生态,其"因借"维系生命活力的... 东方审美"同情观",是中国崇石文化的基因。它催生出"物我不分"的通灵思维,使中国崇石文化经历了石神、石德、石美的观念嬗变过程。"同情观"引导着与石为伴的崇石生态,其"因借"维系生命活力的力量和林泉之心,发展出一套凝聚着独特的民族气质的美学方法论和法则,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观 崇石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