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的同感思想及其美学内涵
1
作者 曾仲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4期274-283,共10页
在哲学美学中,同感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主体间情感的普遍可交往沟通性,也即普遍共通性。同感理论、同感判断不仅在西方哲学美学中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中也存在。孟子心性哲学的同感思想就堪为典范,它足以和导源于亚里士多... 在哲学美学中,同感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主体间情感的普遍可交往沟通性,也即普遍共通性。同感理论、同感判断不仅在西方哲学美学中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中也存在。孟子心性哲学的同感思想就堪为典范,它足以和导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同感判断力思想相媲美。孟子的同感思想中的同感判断的美学内涵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从作为审美鉴赏判断的同感判断所获得的情感是具有普遍共通性的同感;其二,从作为道德情感判断所获得的道德情感是具有普遍共通性的同感;其三,按照理义的道德情感判断标准所进行的道德情感判断所获得道德情感的愉悦体验具有和通过感官感觉所进行的审美鉴赏判断所获得的具有美感特性的愉悦相同的性质,而且两种愉悦的类比统一特性具有普遍共通性;其四,在孟子的同感思想中,同感判断都具有好恶的同感判断情感体验,而同感判断的好恶情感体验,作为人之性,具有衍生五情的能力,这种衍生能力在人与人之间也具有普遍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同感 同感判断 审美鉴赏判断 道德情感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