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大明 陆向荣 +1 位作者 陆振良 朱金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A0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4月,采H]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21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20mm×22mm,最小为10mm×15mm。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4月,采H]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21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20mm×22mm,最小为10mm×15mm。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良好,2点辨圳觉达6~8mm,手功能TAM法测定:优1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顺行 修复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耀开 王锡雄 +1 位作者 郑志雄 符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患者28例(36指),采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术后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患者28例(36指),采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术后给予常规预防感染、伤口换药处理,早期鼓励患者行患指主动、被动屈伸活动。术后3周拆除皮耐克表层硅胶膜,若仍未愈合通过继续换药至指端缺损完全上皮化。术后1个月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患指外观、感觉恢复、指关节活动度。结果:28例36指皮瓣均完全存活,术后1个月指端创面组织生长良好,无骨外露。随访3个月,创面均愈合,指端饱满有弹性,感觉恢复良好,指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患者手功能情况,优26例32指,良2例4指。结论:应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缺损伴指骨外露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 人工真 指端缺损伴指骨外漏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14
3
作者 章建新 吴向科 +3 位作者 毛晓晖 谢伟 郑建平 冯继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指端缺损患者行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缺损面积1.5 cm×1.2 cm^2.1 cm×1.5 cm,皮瓣切取面积1.8 cm×1.5 cm^2.5 cm×1.8 cm。结果25例...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指端缺损患者行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缺损面积1.5 cm×1.2 cm^2.1 cm×1.5 cm,皮瓣切取面积1.8 cm×1.5 cm^2.5 cm×1.8 cm。结果25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相似,指腹外形良好,不臃肿、有弹性。静态两点辨别觉6~9 mm。末次随访时手功能根据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2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24/25。结论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 动脉 指端缺损
下载PDF
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肖权 徐素丽 冯齐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记录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S3级、S4级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具有很高的皮瓣成活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指腹感觉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节指动脉 指指肤缺损 成活率 指腹感觉 手部症自觉功能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5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孔祥明 魏雪峰 李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治疗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问题,拆部分缝线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组织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个月,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掌指关节伸屈范围达到90°,近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90~100°,远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30~45°。术后1个月,29例患者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均未恢复;术后3个月,23例患者浅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29例患者的浅感觉、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术后不同时点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均为S1级;术后3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20例,S3级9例;术后6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1例,S3级28例。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感觉 动脉修复 指端缺损 感觉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周鹏 胡浩 +2 位作者 黄旭 孟胜东 戴琰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对比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病人128例,患指128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支组和背支组,每组各64例,侧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 目的对比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病人128例,患指128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支组和背支组,每组各64例,侧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背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移植皮瓣存活率、采用手指总主活动度(TAM)评分评价关节功能、远节移植皮瓣感觉功能、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瘢痕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0.03±12.41)分钟、(54.78±15.65)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65±10.03)ml、(26.52±12.61)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病人远端缺损部分均正常愈合,两组皮瓣移植成功率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VSS分别为(3.15±0.69)分、(3.17±0.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TAM评分分别为(9.71±0.65)分、(10.93±0.71)分。侧支组TAM评分低于背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皮瓣两点辨别觉分别为(8.93±2.05)mm、(7.51±1.64)mm,侧支组皮瓣两点辨别觉高于背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术后静脉回流障碍2例,不耐寒1例;背支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更为良好,且静脉回流障碍风险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节手指 肤缺损 修复术 指侧支动脉 指背侧支动脉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陆大明 朱金宏 +1 位作者 陆向荣 陆振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 研究对比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年共50例指端缺损患者,指端缺损面积最小1.2 cmx1.0 cm,最大2.2 x1.4 cm,随机选择行同指指动脉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5例,邻指皮瓣修复25例,... 目的 研究对比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年共50例指端缺损患者,指端缺损面积最小1.2 cmx1.0 cm,最大2.2 x1.4 cm,随机选择行同指指动脉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5例,邻指皮瓣修复25例,对比两组皮瓣的患指外观满意程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指端两点辨别觉、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并对指端两点辨别觉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 ~17个月,同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组患指外观优良率为96%,略高于邻指皮瓣组90%,指端耐寒性及痛觉过敏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别,在客观指标中,指间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别,而两点辨别觉对比中,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为(4.30 ±0.15)mm,优于邻指皮瓣组(7.50 ±0.19) mm(P <0.05).结论 在适应证明确的指端缺损修复中,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较邻指皮瓣具有更优的感觉恢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邻指 指端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远节指腹缺损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克文 陈嵘 +1 位作者 黄立明 谢文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3期51-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邻指中近节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同时吻合神经,共治疗18例19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结...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邻指中近节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同时吻合神经,共治疗18例19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14个月,经修复的指腹丰满、耐磨。皮瓣颜色、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至S^3+~S^4,手指活动无明显障碍。结论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并可重建感觉。用于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但有一定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神经吻合 动脉 指腹缺损
下载PDF
邻指近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政 寿奎水 +1 位作者 张全荣 许亚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邻指近节 动脉 手术修复 手指 指腹缺损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彦川 刘合胜 +1 位作者 李迅 曾静达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邻指皮瓣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邻指皮瓣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皮瓣两点辨距觉、满意度差异。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7.25±0.81)d较对照组(10.92±1.25)d明显缩短(P <0.05);试验组优良率97.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 <0.05);试验组皮瓣两点辨距觉(7.09±1.12)mm同对照组(8.72±1.35)mm比较明显下降(P <0.05),试验组满意度(96.35±3.86)分同对照组(81.29±2.71)分比较显著提高(P <0.05)。结论针对指端缺损患者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指 动脉 修复 指端缺损
下载PDF
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对比分析
12
作者 张自然 赵军杰 高俊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再植术,38例)和观察组(行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2例)。6 m后随访患者回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再植指体修复效果、再植指体的植体成活情况以及再植指体的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植指体修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植体成活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血管危象、植体坏死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访6 m后,观察组的指甲长度、指关节活动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点分辨觉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能提高再植指体修复效果,改善再植指体的植体成活情况以及再植指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再植术 指指动脉为蒂的修复治疗 掌侧动脉缺损 断指再植
下载PDF
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与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与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60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指)。对照组给予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 目的:比较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与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60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指)。对照组给予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拇指指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前及术后3个月手功能评分、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TAM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指背动脉逆行术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优于第1掌背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指动脉 第1掌背动脉 顺行 修复 拇指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14
作者 易进 邹秀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指活动度、伤指血液循环、伤指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循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指感觉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一般情况均较优,但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指活动及血液循环的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综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离断伤 动脉修复术 动脉顺修复术 肤软组织修复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3 位作者 田德虎 张继春 韩久卉 赵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0cm×2.5cm~1.5cm×3.5cm。结果术后35例42指获3个月~1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两点辨别觉6~10mm,指外形及功能佳。结论此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和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背侧支 筋膜蒂 肤缺损 手指修复
下载PDF
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改进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姚双权 张英泽 +3 位作者 张奉琪 宋朝晖 吴昊天 赵立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4例,缺损范围10cm×6cm^15cm×10cm。应用带有外踝上11.0±1.7cm腓动脉固定皮支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范围11.0cm×6.5cm^16.0cm×11.0cm。供区6例直接减张缝合,4例行自体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解剖学观测外踝上11.0±1.7cm自腓动脉发出一固定皮支,起始点直径1.45±0.12mm,入深筋膜点距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线15.70±1.20mm。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静脉回流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11~18mm。结论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经改进后血运好,逆转距离长,修复范围大,操作简便,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跖趾创面 修复
下载PDF
上唇动脉蒂逆行鼻唇沟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冉维志 倪少杰 +5 位作者 范希明 谭志军 张晓华 游宝娥 王晓丽 韩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4-375,共2页
为了探索应用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皮瓣的可能性,采用8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上唇动脉的走行与鼻唇沟区皮肤血供的关系。结果,上唇动脉由面动脉在口角外约10mm处由鼻翼外侧连线下2/3发出,上唇动脉出现率1... 为了探索应用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皮瓣的可能性,采用8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上唇动脉的走行与鼻唇沟区皮肤血供的关系。结果,上唇动脉由面动脉在口角外约10mm处由鼻翼外侧连线下2/3发出,上唇动脉出现率100%,起始处外径(0.8±0.1)mm,主干长达90mm。双侧上唇动脉在中线相互交通形成弓形动脉,该动脉走行于距红唇缘深面约6mm的粘膜下组织内,动脉有恒定的伴行静脉。在一侧上唇动脉起始处切断同侧面动脉近心端,可由对侧面动脉通过上唇动脉供应鼻唇沟区域血运。为临床应用上唇动脉为蒂的逆行鼻唇沟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动脉 鼻唇沟 应用解剖 颜面
下载PDF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供血动脉层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丁红梅 唐茂林 +5 位作者 谭建国 苏波 何慧 谭双香 王泽军 卢书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是多源性,分节段的,这些营养血管互相吻合成网穿过皮下组织达皮肤。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在膝关节上方的深筋膜层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有三个类型。结论:以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截取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膝周软组织缺损或膝下截肢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神经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外科
下载PDF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晓波 苏薇洁 +2 位作者 朱文 马忠超 章一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2-995,共4页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皮瓣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位于手背区24例,虎口区、手掌区和拇指区各4例。皮瓣面积最小为4 cm×5 cm,最大为10 cm×14 cm;血管蒂长度3.0~7.5 cm;穿支数量11~15支12例,5~10支20例,1~4支4例;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选择,其穿支出现率稳定、手术可操作性强、皮瓣成活率高,合理的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 设计 肤和软组织缺损 手部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鹏 郑有卯 +3 位作者 李宏亮 郑雪峰 王宇龙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前臂和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2侧肘关节以上部位截肢的上肢新鲜标本,10侧采用乳胶灌注肱动脉,2侧用乙酸乙酯和塑料灌注肱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的...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前臂和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2侧肘关节以上部位截肢的上肢新鲜标本,10侧采用乳胶灌注肱动脉,2侧用乙酸乙酯和塑料灌注肱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吻合情况,并对其外径进行测量。结果以尺骨茎突尖端到手背尺侧第5掌指关节部位作为一个单位长度。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发出的远段皮支2.3支,远段皮支血管聚集点约在第5掌骨颈部,到第5掌指关节的距离占总单位长度的(18.2±7.0)%;近段皮支4.4支,近段皮支血管聚集点约在第5掌骨基底部,到第5掌指关节的距离占总单位长度的(66.4±16.7)%。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在桡尺侧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在手背尺侧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与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相平行的皮支链,并营养相应的皮肤。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支链岛状皮瓣可用于修复手指或前臂较小的皮肤缺损,而且不损伤其主干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腕上支下 支链 应用解剖 组织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