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篆构件“卪”的来源及去向——兼谈秦“书同文”规范汉字的策略 |
陈晓强
肖存昕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从字用看秦“书同文”的具体规定 |
李洁琼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教育汉文体”的发生与消解:“同文”背景下日据台湾地区早期日语教育中的言/文关系考察 |
欧阳月姣
|
《台湾研究集刊》
|
2023 |
1
|
|
4
|
《同文算指》中高次方程数值解法部分编纂再探 |
杨欣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
0 |
|
5
|
趋新求变:同文三馆管理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
马一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李之藻《同文算指》“测量三率法”来源研究 |
杨欣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
0 |
|
7
|
中西数学会通的尝试——以《同文算指》(1614年)的编纂为例 |
潘亦宁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8
|
《同文算指》中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来源及其影响 |
潘亦宁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9
|
《老子》“同文复出”现象的初步研究 |
宁镇疆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0
|
利玛窦、李之藻与《同文算指》的编纂 |
潘亦宁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1
|
关于《文选》与《集》同文异题问题——兼论《文选》非仓促成书 |
力之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同文韵统》中的梵字读音和汉语官话 |
聂鸿音
|
《满语研究》
|
2014 |
7
|
|
13
|
村南系列甲骨中的同文卜辞 |
刘风华
|
《殷都学刊》
|
2009 |
1
|
|
14
|
乾隆时期满文阿礼嘎礼字研究——从《同文韵统》、《大藏全咒》到满文《大藏经》 |
罗文华
|
《燕京学报辑刊》
|
2004 |
4
|
|
15
|
走进徐志摩的康桥世界——《再别康桥》与《咏水仙》的同文阅读 |
袁学敏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6
|
一种用于数字报纸传真系统的新的同文通信方式 |
毕厚杰
卢官明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7
|
跨文化科学传播中知识的“地方性”再建构——以《浑盖通宪图说》与《同文算指》的编译为例 |
杨爱东
宋芝业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8
|
“异域之眼”与“同文之心”:文化心理学视野下东亚汉学家的学术生产研究 |
褚金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王应电《同文备考》述略 |
徐时仪
|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20
|
微族同文器字体研究 |
刘志基
|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