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轶 伍尧泮 +1 位作者 刘立志 吴沛宏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2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表现,并比较双侧乳腺癌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上的相似性。结果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 目的研究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表现,并比较双侧乳腺癌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上的相似性。结果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分布多以外上象限居多,多表现为不规则状的肿块,边界不清,边缘见毛刺或(和)分叶,密度不均匀,出现钙化灶,腺体结构扭曲。5例(41.7%)双侧同时性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具有相似性;而另外7例(58.3%)则不具有相似性。结论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具有类似于原发性单侧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第二癌与第一癌相似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魏武杰 晏菲 马燕凌 《医药前沿》 2022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指双侧乳腺发病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影响预后的单因素...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指双侧乳腺发病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78例患者中,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51.3岁。将肿瘤体积较大的一侧乳腺癌称之为第一癌,另一侧称为第二癌。第一癌中位直径2.4 cm,第二癌中位直径1.5 cm,有乳腺癌家族史9例(11.54%);第一癌行乳腺改良根治术50例(64.10%)、乳腺单纯切除术11例(14.10%)、保乳手术17例(21.79%),第二癌行乳腺改良根治术49例(62.82%)、乳腺单纯切除术14例(17.95%)、保乳手术15例(19.23%);第一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位数16个,第二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位数为12个,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第一癌占67例(85.90%),第二癌占66例(84.62%),其他(小叶癌、黏液癌、微乳头状癌等)较少;组织学分级中分化最多,第一癌占48例(61.54%),第二癌占46例(58.97%),单病灶有71例(91.03%);TNM分期以Ⅰ期最多,占41例(52.56%);在ER、PR、HER2表达上,第一癌E R阳性58例(74.36%)、PR阳性60例(76.92%)、HER2阴性47例(60.26%),第二癌ER阳性60例(76.92%)、PR阳性57例(73.08%)、HER2阴性49例(62.82%);随访3~5年,平均生存期40.4个月,生存72例(92.31%)、病死6例(7.69%);双侧乳腺的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的单因素,具有预测价值(P<0.05);TNM分期是第一癌、第二癌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化、TNMⅠ~Ⅱ期为主,早期行手术根治有助于改善预后,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陈露 陈贡斌 +3 位作者 窦颖 马亚丽 李杨 周威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究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 目的探究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患者50例,利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数据,如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等,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FISH结果表明50例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后共有18例,阳性率为36.00%;同时研究表明HER-2扩增情况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ER、PR表达量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扩增情况与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HER-2呈现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ER-2呈现阴性患者(c2=7.038,P=0.008)。结论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HER-2基因 扩增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乳腺浸润性癌1例
4
作者 莫琳 陈筱莉 +3 位作者 王小林 刘馨 谭超 蹇顺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97-998,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发现双侧乳腺包块入院。专科检查:双侧乳房皮肤无红肿,无乳头内陷,无乳头溢液。左侧乳腺6~7点钟方向乳晕处可扪及肿块,大小约1 cm×1 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尚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壁无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发现双侧乳腺包块入院。专科检查:双侧乳房皮肤无红肿,无乳头内陷,无乳头溢液。左侧乳腺6~7点钟方向乳晕处可扪及肿块,大小约1 cm×1 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尚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壁无侵犯。右侧乳腺12点钟方向,距乳头3 cm处可扪及肿块,大小约2 cm×1 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尚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壁无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美凤 张旭东 +2 位作者 朱利楠 牛松涛 陈清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总结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疗方案,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的1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病... 目的通过分析1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总结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疗方案,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的1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左乳高级别原位导管癌伴局部浸润,右乳恶性叶状肿瘤;给予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紫杉醇化学治疗方案治疗,8周期化学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文献综述分析提示,此类疾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根据恶性程度较高一侧的乳腺癌类型确定。肿瘤分期早、双侧乳腺癌间隔时间长、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患者预后好。结论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诊断明确后,应针对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的一侧乳腺癌进行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肿瘤分期、双侧乳腺癌间隔时间、激素相关受体、HER-2表达是影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同时性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一致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白燕 刘笑玎 +2 位作者 牛一茹 吴焕文 梁智勇 《中国医药》 2022年第5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BBC)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BBC)临床病理特征的一致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40例双侧乳腺癌(B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侧肿瘤发病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MBBC...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BBC)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BBC)临床病理特征的一致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40例双侧乳腺癌(B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侧肿瘤发病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MBBC组(39例)和SBBC组(101例)。收集患者的初诊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和Ki-67指数等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SBBC组与MBBC组患者的初诊年龄和乳腺癌家族史,两侧肿瘤分子亚型的分布情况、临床病理特征的一致性情况及对BB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MBBC组初诊年龄小于SBBC组[(48±11)岁比(54±13)岁],MBBC组第一癌TNBC型比例高于SBBC组[30.8%(12/39)比12.9%(13/101)](均P<0.05)。SBBC组第一癌和第二癌肿瘤组织学分级、ER和HER-2表达情况的一致率均高于MBBC组[69.3%(70/101)比46.2%(18/39)、85.1%(86/101)比56.4%(22/39)、89.1%(90/101)比69.2%(27/39)](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侧肿瘤TNM分期均为Ⅲ期(比值比=60.391,95%置信区间:2.101~1735.475)、双侧为TNBC型(比值比=23.057,95%置信区间:5.671~93.746)或一侧为TNBC型(比值比=4.643,95%置信区间:1.030~20.934)均为BBC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SBBC组比较,MBBC组患者更年轻,分子亚型TNBC比例更高,双侧肿瘤分子亚型的一致性较低;双侧TNM分期均为Ⅲ期以及双侧或一侧分子亚型为TNBC型均为BBC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异时性乳腺癌 分子亚型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韦常宏 韦薇 +2 位作者 林思彤 陈肖瑜 陈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治疗随访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SBPBC组44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32例,有家族史者30例,绝经者9例(9/44); UPBC组132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45例,有家族史者34例,绝经者81例;两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和UPBC组T2期患者分别为27、16和51例,SBPBC组第一癌与第二癌、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N2~N3期患者分别为10、3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N0~N1期患者分别为41、106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分别为40例、121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为17、37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Ⅱ~Ⅳ期的患者分别为27、11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Ki-67阳性率≥14%的患者分别为39、8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乳腺导管(Luminal) A型17例、Luminal B型23例、Her-2过表达型3例、基底样型1例,第二癌Luminal A型22例、Luminal B型19例、Her-2过表达型2例、基底样型1例; UPBC组Luminal A型45例、Luminal B型46例、Her-2过表达型13例、基底样型28例; 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与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UPBC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5个月和59个月,两组相比,P <0. 05。结论与UPBC相比,SBPBC的发病年龄低且大多数发生在绝经之前,患者多有家族史,病理分级和分期较高,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无病生存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原发性乳腺癌 原发性乳腺癌 原发性乳腺癌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合并原发性双侧卵巢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健 张学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少见肿瘤 并发症 原发性卵巢癌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道
9
作者 万叔良 李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病理检查 乳腺腺病 口服药物 对症处理 结节 胸大肌 活动度
下载PDF
包裹性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苑著 屈翔 +1 位作者 王宇 张忠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8-130,F0004,共4页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独立的原发性乳腺癌,根据双侧乳腺癌发生的时间按间隔分为同时性BPBC(≤6个月)和异时性BPBC(>6个月)[1-2].BPBC的发病率差别较大,有文献报道欧美...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独立的原发性乳腺癌,根据双侧乳腺癌发生的时间按间隔分为同时性BPBC(≤6个月)和异时性BPBC(>6个月)[1-2].BPBC的发病率差别较大,有文献报道欧美国家BPBC占同期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1.4% ~ 11.8%[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单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的延长,BPBC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近日收治1例包裹性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性BPBC患者,结合本病例特点,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BPBC的认识,现将相关资料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乳头状癌 包裹性 BPBC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病例特点
原文传递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11
作者 姚玲莉 王金秋 +1 位作者 叶丹 郭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步发生原发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隐匿型乳腺癌的发现增加,其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老龄、-级乳腺癌家族史.癌前病变硬化性腺病与首发癌病理特点是目...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步发生原发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隐匿型乳腺癌的发现增加,其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老龄、-级乳腺癌家族史.癌前病变硬化性腺病与首发癌病理特点是目前认可的危险因素。与单侧乳腺癌相比,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预后不佳。应增强高风险女性风险意识,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非触及病灶。通过对高风险单侧乳腺癌患者采取各项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乳腺癌事件.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阐述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病理组织学特征、预后和预防性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危险因素:病理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12
作者 郭佳 宋文忠 谢红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343,共1页
患者女,45岁,左侧乳腺包块2周。乳腺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乳腺3点钟方向见大小为15.1mm×12.7mm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影,边缘不规则,有可疑“毛刺样”改变,内无明显钙化声像,性质待定;右侧乳腺9点钟方向见大小11.9mm×7... 患者女,45岁,左侧乳腺包块2周。乳腺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乳腺3点钟方向见大小为15.1mm×12.7mm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影,边缘不规则,有可疑“毛刺样”改变,内无明显钙化声像,性质待定;右侧乳腺9点钟方向见大小11.9mm×7.9mm低回声结节影,其边界不清晰,有“毛刺样”改变,性质待定。临床结合物理和超声检查考虑左侧乳腺包块乳腺癌可能性大,行左侧乳腺包块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榆杏确诊为芹侧乳腺硬化性腺病伴导管内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18F-FDG PET/CT显像 彩色超声检查 乳腺硬化性腺病 乳腺包块 免疫组织化学 局部切除术
原文传递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露 丁强 +4 位作者 陶爱娣 斯岩 陈渊文 薛旦旦 王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58-2260,共3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结果。结果 10例患者,随访2-60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亡。患者多于绝经前发病,发病中位年龄为51.8岁;一半患者具有乳腺癌...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结果。结果 10例患者,随访2-60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亡。患者多于绝经前发病,发病中位年龄为51.8岁;一半患者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病理分期以Ⅰ、Ⅱ期肿瘤为主,双侧病灶中ER、PR和HER2表达的一致性较高,p53表达的一致性稍有差异。结论 sBPBC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轻、尚未绝经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等。与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mBPBC)和转移性双侧乳腺癌相比,sBPBC双侧病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更加相似,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与两侧病灶中分期较重的一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