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研究:Meta分析
1
作者 张翔宇 任万博 +3 位作者 邓凯 霍新凯 王新 赵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评价其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方法对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检索,筛选以英文或中文发表于200... 目的探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评价其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方法对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检索,筛选以英文或中文发表于2001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共10657例SCRC患者。SCRC患者的OS、CSS短于孤立性结直肠癌患者(OS:HR=1.17,95%CI:1.06~1.29,P=0.001;CSS:HR=1.54,95%CI:1.16~2.03,P=0.003),但SCRC与RFS之间无相关性(HR=1.06,95%CI:0.96~1.17,P=0.282);SCRC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率升高(OR=1.42,95%CI:1.19~1.70,P=0.00);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不显著(OR=1.63,95%CI:0.99~2.69,P=0.054)。SCRC患者TNM分期偏晚,淋巴结转移风险高,易表现为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病理类型和微卫星缺陷型。结论SCRC患者预后不良,术后30 d内死亡率高,应加强围术期管理和术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单发结直肠癌鉴别因素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晋坤 李琪 崔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CRC)和单发结直肠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SMCRC及120例单发C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 目的:探讨鉴别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CRC)和单发结直肠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SMCRC及120例单发C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SMCRC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与校准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108,95%CI=1.113~8.682)、合并腺瘤性息肉(OR=2.941,95%CI=1.036~8.346)、高血压(OR=3.202,95%CI=1.128~9.088)、血红蛋白≤120 g/L(OR=3.868,95%CI=1.095~13.671)是SMCRC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将男性、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红蛋白≤120 g/L作为预测因子,绘制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30~0.856),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8%。校准曲线显示3条曲线拟合度良好,提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论:男性、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红蛋白≤120 g/L是鉴别SMCRC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准确评估SMCRC的存在风险,为临床早期识别SMCR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 多原发直肠癌 单发直肠癌 列线图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晨 郭玉霖 +4 位作者 陈贵进 菅雁兵 王宇 刘紫朦 董光龙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共检索出28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59.85岁...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共检索出28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59.85岁;双原发癌19例,三原发癌6例,四原发癌3例;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23例术前经全结肠镜检查后确诊,5例术中经补充诊断或术后病理确诊;所有病例均行一期手术切除:27例行根治性切除,1例行姑息性切除;共26例获得随访:24例随访时间达到1年,存活22例;19例随访时间达到2年,存活17例;13例随访时间达到3年,存活10例;5例随访时间达到5年,存活4例。结论临床上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并不多见,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术前全面详细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及必要时冷冻活检有助于该病的最终确诊。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于术后制订个性化辅助放化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35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汪栋 金岚 +5 位作者 姚宏伟 王今 赵晓牧 吴国聪 杨盈赤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结合...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共35例,双原发癌34例,三原发癌1例,34例为一次诊断,1例为术后3个月二次诊断。钡灌肠检查检出率为60.9%,结肠镜检出率为70%,结合影像学与结肠镜结果检出率为91.4%。71处瘤灶的病理分析显示,腺癌最多,占70.4%(50/71),其中中低分化腺癌占54.9%(39/71)。3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标准肠癌根治术5例,扩大肠癌根治术10例,分段肠癌根治术10例,全/次全结肠切除术7例。随访结果显示术后5年生存率为59.4%,复发率为28.1%。结论 SCRC多为双发癌,且瘤灶以腺癌居多,结肠镜配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SCRC检出率。根据患者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诊断 病理特征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及分子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葛赛 王晰程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52-57,共6页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是指在诊断初期即发现多个原发肠癌病灶的一种少见结直肠癌类型。随着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发展,同时性结直肠癌不同病灶间表现出差异显著的基因突变类型和微卫星稳定状态,尽可能早期完成该疾病的病...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是指在诊断初期即发现多个原发肠癌病灶的一种少见结直肠癌类型。随着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发展,同时性结直肠癌不同病灶间表现出差异显著的基因突变类型和微卫星稳定状态,尽可能早期完成该疾病的病理及分子诊断以指导后期治疗、预测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同时性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分子特征、预后特点、手术术式选择、随访时限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为临床医生在该病的筛查、诊治及全程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分子特征 生存差异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一宁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同期手术切除,其中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35例。其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及41.7%,与同期单结...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同期手术切除,其中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35例。其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及41.7%,与同期单结直肠癌病例相比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或术中应常规行全程结肠镜检查,术中应常规解剖标本。根治性切除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多原发 同时性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梅灿勇 李爽 宗兴政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90-391,共2页
多原发癌(MPC)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癌,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而多原发结直肠癌(MPCC)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多中心癌,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4... 多原发癌(MPC)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癌,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而多原发结直肠癌(MPCC)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多中心癌,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4%~13%^([1-3])。MPCC又可分为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目前多数学者引用Moertel提出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直肠癌 同时性 多原发 异时性 黏液腺癌 肠镜检查 腺瘤恶变 肿瘤局部切除 家族性腺瘤病 胚系突变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栋森 于群 卢培东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3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诊断以及外科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办法。方法调查20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仔细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病例相似于同期单发结直肠癌的病例,都是用同期的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占10%,根治性切除占90%,5年的生存率超... 目的研究诊断以及外科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办法。方法调查20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仔细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病例相似于同期单发结直肠癌的病例,都是用同期的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占10%,根治性切除占90%,5年的生存率超过一半。结论在手术前以及手术中,结直肠癌患者一定得进行常规的全程结肠镜检查,而且术中应该进行常规的解剖标本。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本原则就是根治性的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 多原发 直肠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辰新 张艺翔 +2 位作者 徐晓东 邢俊杰 于恩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实施小切口开腹手术的17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度不超过7...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实施小切口开腹手术的17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度不超过7 cm。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开腹手术,其中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末端回肠造口术8例,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癌扩大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6.4±2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7±27.6)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49.9±12.1)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7±1.0)d。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余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术后30 d内再入院。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数平均(17.7±1.9)枚,直肠标本环周切缘均阴性。随访10~27个月,均未发现转移复发,亦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应用于癌灶位于同一解剖肠段或相邻解剖肠段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初步可行,但还需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规范适应证和完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多原发 同时性 切口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1例报告
10
作者 余彩钰 刘戬 +3 位作者 何祥乐 朱磊 罗然 余少鸿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4期2508-2510,共3页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CRC)患者1例临床资料。患者因入院前半个月余反复便血就诊,该院肠镜、腹部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现直肠一处病灶,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确诊为SCRC。SCRC发病率低,临床表...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CRC)患者1例临床资料。患者因入院前半个月余反复便血就诊,该院肠镜、腹部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现直肠一处病灶,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确诊为SCRC。SCRC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生漏诊或误诊会引起肿瘤扩散。临床医师要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术前要结合CT、肠镜、MRI等检查,精准把握肿瘤位置;相关检查示肿瘤距离相差较大时,要考虑SCRC可能;术中仔细检查,采用规范的肛门指检进行术中确认,并与术前检查相结合;加强术后的监测与复查,尤其是全结肠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直肠癌 同时性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2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廖华东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336-336,共1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间手术治疗的21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切除,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及61.9%。结论:根治性切除是...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间手术治疗的21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切除,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及61.9%。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多原发 同时性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应用体会
12
作者 顾纪明 蒋晖 +3 位作者 金留根 钱程佳 陈柏 谢立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间隔较远或横跨一个以上肠段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PC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团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sMPCC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间隔较远或横跨一个以上肠段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PC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团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sMPCC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n=16)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n=11)行腹腔镜辅助分段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t=-0.154,P>0.05)、术中出血量(Z=-0.919,P=0.358)、肠功能恢复时间(t=-1.268,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2,P<0.01)。观察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1,P<0.01)。术后随访12~24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吻合口复发,排便状况均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式用于跨肠段sMPCC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卫生经济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肠次全切除术 多原发直肠癌 安全性 疗效
原文传递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镜随访的配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春梅 刘红 +4 位作者 王亚丹 孟明明 王沧海 宿慧 吴静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异时性进展期腺瘤(MAA)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并进行3年结肠镜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研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异时性进展期腺瘤(MAA)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并进行3年结肠镜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在术后6~36个月内完成≥2次结肠镜随访,且2次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期、病理学特征,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前癌胚抗原、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基线结肠镜检查结果,MAA检出情况等资料。根据年龄(±2岁)、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同一节段)和肿瘤分期将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灶数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配对。计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MAA的累积发生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1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配对。配对后,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36例(78个癌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78例(78个癌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组患者1、2、3年MAA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1%(4/36)、22.2%(8/36)、33.3%(12/36),散发性结直肠癌组患者1、2、3年MAA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8%(3/78)、12.8%(10/78)、20.5%(16/78)。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与MAA的3年累积发生率增高相关(HR=4.163,95%置信区间1.032~4.721,P=0.047)。指数病变位于左侧结肠时,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发生MAA的风险增加(HR=7.186,95%置信区间1.602~20.787,P=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结肠镜检出同时性进展期腺瘤是MA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3.175,95%置信区间1.411~7.142,P=0.005)。结论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进展期腺瘤患者应强化结肠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散发性直肠癌 肠镜监测 异时性进展期腺瘤 配对分析
原文传递
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G-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14
作者 邓明民 王奇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结直... 目的 探讨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所有患者均行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检查。对比2组临床资料及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相关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糖酵解总量(TLG)、肿瘤代谢参数(MTV)];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TLG及MTV高于原发性肝癌组(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G及MTV均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的有关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LG、MTV及两者联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TLG、MTV参数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 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显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管转移术前化疗的作用:一项Meta分析
15
作者 赵义军(摘译) 耿小平(审校)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4-34,共1页
背景:对于初始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进行术前化疗存在争议,本文Meta分析重点评估这一类患者术前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6个回顾性研究包含1036例患者,其中554例患者纳入术前化疗组,其他482例患者纳入直接... 背景:对于初始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进行术前化疗存在争议,本文Meta分析重点评估这一类患者术前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6个回顾性研究包含1036例患者,其中554例患者纳入术前化疗组,其他482例患者纳入直接手术组。结果术前化疗组的患者接受大范围肝切除的比例较高(43.1%us28.8%,P<0.001)。而且,术前化疗组的肝转移瘤个数超过3的比例较直接手术组增高(12.6%us5.4%,P<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化疗 META分析 肝转移瘤 回顾性研究 同时性 直肠癌 手术组 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载PDF
散发性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秦兆甫 徐国徽 +5 位作者 周诗琪 郑棚文 朱玉萍 鞠海星 李德川 马德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1178,共8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SCRC)多个癌灶相对位置及微卫星状态对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278例SS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按照多个... 目的探讨散发性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SCRC)多个癌灶相对位置及微卫星状态对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278例SS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按照多个癌灶的相对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1)右半组(多个癌灶均分布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2)左半组(多个癌灶均分布于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3)左半+右半组(多个癌灶在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直肠均有分布)。按照微卫星状态(MSI),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MSI-H组(错配修复缺陷)和MSI-L+MSS组(错配修复完整)。比较组间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不同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预后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278例SSCRC患者中,有256例(92.1%)癌灶数量为2个,22例(7.9%)>2个;255例(91.7%)病灶病理表现为腺癌,23例(8.3%)病灶包含或表现为黏液腺癌;136例(48.9%)发生淋巴结转移;癌灶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的患者238例(85.6%);TNM分期为Ⅲ或Ⅳ期者147例(52.9%);左半组、右半组以及左半+右半组分别有155例(55.8%)、55例(19.8%)和68例(24.5%)。全组有199例行完整4项错配修复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查,其中有166例微卫星状态为MSI-L+MSS;33例微卫星状态为MSI-H。左半组、左半+右半组以及右半组比较,女性比例分别占16.8%(26/155)、26.5%(18/68)和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5,P<0.001);癌灶数量≥3个的比例分别占5.2%(8/155)、16.2%(11/68)和5.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8,P=0.015);黏液腺癌的比例分别占4.5%(7/155)、8.8%(6/68)和18.2%(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6,P=0.007);淋巴结转移比例分别占55.5%(86/155)、48.5%(33/68)和30.9%(1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7,P=0.007);浸润T3~4分期比例分别占81.3%(126/155)、88.2%(60/68)、94.5%(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P=0.043);肿瘤TNM临床分期Ⅲ~Ⅳ的比例分别占59.4%(92/155)、54.4%(37/68)和32.7%(1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7,P=0.003)。3组在年龄、癌灶大小、远处转移、合并腺瘤、神经侵犯以及脉管侵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MSI-H,MSI-L+MSS患者年龄>65岁和男性的比例更高[分别为50.6%(84/166)比15.2%(5/33),χ^(2)=13.994,P<0.001;80.7%(134/166)比54.5%(18/33),χ^(2)=10.457,P=0.001],更易发生于左半[63.3%(105/166)比24.2%(8/33),χ^(2)=18.232,P<0.001],癌灶长径<4 cm比例较高[54.8%(91/166)比33.3%(11/33),χ^(2)=5.086,P=0.024],黏液腺癌比例偏低[4.2%(7/166)比27.3%(9/33),χ^(2)=19.791,P<0.001],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22.3%(37/166)比6.1%(2/33),χ^(2)=4.601,P=0.032]、淋巴结转移[57.2%(95/166)比24.2%(8/33),χ^(2)=11.996,P<0.001]和神经侵犯[28.9%(48/166)比6.1%(2/33),χ^(2)=7.643,P=0.006],TNM分期为Ⅲ~Ⅳ期比例更高[60.2%(100/166)比24.2%(8/33),χ^(2)=14.374,P<0.001],而肿瘤家族史比例偏低[28.9%(48/166)比60.6%(20/33),χ^(2)=12.22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癌灶数量、浸润深度、是否合并腺瘤以及脉管癌栓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3例MSI-H患者的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中,以PMS-2的缺失频率最高,为66.7%(22/33),MLH-1次之,为57.6%(19/33),而MSH-2和MSH-6缺失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33.3%(11/33)和24.2%(8/33)。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癌灶相对位置分组中,右半组、左半+右半组、左半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79.6%以及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不同微卫星状态分组中,MSI-H的3年总生存率为93.8%,较MSI-L+MSS的78.4%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在散发性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中,以右半组局部浸润深度最深,以左半组淋巴结转移能力最强,临床TNM分期最晚,MSI-H占比最低,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散发性同时性多原发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微卫星状态
原文传递
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六例诊治体会
17
作者 胡军 罗俊峰 +3 位作者 周文斌 李包根 吕玉良 毛盛勋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总结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SCC)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6例SCC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6例SCC病人均顺利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病人恢复顺利,无吻... 目的总结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SCC)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6例SCC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6例SCC病人均顺利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病人恢复顺利,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SCC病人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同时性多原发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玉柳明 张骞 +5 位作者 郁雷 汤庆超 黄睿 陈瑛罡 王贵玉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通过对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手术的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行NOSES手术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病例10例,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病理信息、手术资料... 目的通过对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手术的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行NOSES手术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病例10例,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病理信息、手术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7.0±8.3)岁,平均BMI指数为(22.8±2.5)kg/m2,两处癌灶分别位于右半结肠和直肠的最多见。两处癌灶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绝大部分癌灶最大直径<5 cm,平均淋巴结检出总数为(20.1±16.0)枚。手术资料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67.0±99.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0.0±76.8)ml。经直肠取标本者占80%,经阴道取标本者占20%。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50.9±17.8)小时,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1.8±3.2)天。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无二次手术者。随访资料显示,术后无肛门功能及阴道功能障碍者,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7%和66.7%。结论 NOSES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及短期预后,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圆圆 封凯 +1 位作者 白庆阳 黄燕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K3CA)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病理类型为腺癌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不伴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K3CA)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病理类型为腺癌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不伴有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IK3CA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PIK3CA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位置、大体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PIK3CA蛋白表达水平、T分期和N分期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PIK3C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PIK3CA高表达结果一致性较好(κ=0.842,P<0.001);③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P<0.05)、病理大体类型(P<0.01)、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同其余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肝转移发生时间(同时性或异时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IK3CA蛋白在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发生、进展及肝转移的过程,为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病患基于PIK3CA突变,探寻判断预后、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改善生存率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肝转移癌 原发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转移灶
下载PDF
SATB2在原发性肺肠腺癌和结直肠癌肺转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熊琳 袁静萍 +4 位作者 周颖 罗娟 何惠华 阎红琳 徐励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90-597,共8页
目的 原发性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主要由高柱状癌细胞组成,癌细胞呈不规则腺泡状或筛状排列,中央广泛坏死,与显微镜下结直肠癌的外观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区分PEA和结直肠癌肺转移(pulmonary metastases of c... 目的 原发性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主要由高柱状癌细胞组成,癌细胞呈不规则腺泡状或筛状排列,中央广泛坏死,与显微镜下结直肠癌的外观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区分PEA和结直肠癌肺转移(pulmonary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PM-CRC),需要探索新的免疫标志物。方法 由4名病理学专家,根据WHO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对肺肿瘤病例进行初步筛查,以纳入PEA和PM-CRC病例。对这些病例的组织标本进行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染色。结果 纳入28例PEA标本和42例PM-CRC标本。PEA和PM-CRC中特殊富含AT序列的结合蛋白2 (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2,SATB2)阳性率分别为0.00%和92.86%。SATB2区分PEA和PM-CR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86%、100%和95.71%,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分别为83.33%、96.43%和88.57%。结论 SATB2对于PEA和PM-CRC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而CK7略逊色于SATB2。因此,SATB2可被视为区分PEA与PM-CRC的最佳免疫标志物,CK7可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富含AT序列的合蛋白2 原发性肺肠型腺癌 直肠癌 角蛋白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