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崔娟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全脑同期局部推调强放疗 肺癌脑转移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整合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学斌 肖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6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治疗合并1-4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肺癌脑转移(转移病灶数1-4个)的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50Gy/20f),分别评价其靶区剂量分布、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各种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全组2级呕吐、恶心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9.4%、15.6%和12.5%,2例出现2级认知功能障碍,4例出现2级记忆力损伤,2例出现3级记忆力损伤,无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放疗总有效率为71.9%,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6.9%,1年生存率为44%。结论: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共10Gy,即总量50Gy/20f)治疗1~4个肺癌脑转移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肺癌 脑转移 同期整合推
下载PDF
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李文裕 何静 邱梅英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调强放疗加量方式的不同将82例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后程加量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1,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调强放疗加量方式的不同将82例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后程加量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1,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危及器官照射剂量、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完成时、放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2.68%、90.24%,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17%、6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直肠最大剂量(D_(max))、小肠D_(max)、膀胱D2c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外照射时间和整体治疗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后程加量调强放疗相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后程 同步 调强放疗 盆腹腔淋巴结转移 照射剂
下载PDF
同期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EA、VEGF、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3期4008-4011,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整合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讨同期整合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采用SIB-IMRT。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DCR为78.26%,高于对照组的56.52%(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VEGF、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毒性、放射性食管炎、消化系统毒性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B-IMRT可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抗肿瘤效果,减轻肿瘤负荷,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整合调强放疗 食管癌 癌胚抗原 不良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肛管癌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许卫东 张富利 +4 位作者 何合良 蒋华勇 陈点点 陈刚 杜峻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肛管癌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例肛管癌患者均接受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给予原发灶肉眼可及淋巴结1.8 Gy/次×32次,总剂量57.6 Gy;双侧髂血... 目的:探讨肛管癌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例肛管癌患者均接受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给予原发灶肉眼可及淋巴结1.8 Gy/次×32次,总剂量57.6 Gy;双侧髂血管及腹股沟淋巴引流区1.5 Gy/次×32次,总剂量48 Gy;并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625 mg/m2,2次/d,5 d/周。2例患者由于治疗至5周时仍有肉眼残存病灶,继续加量(1.8 Gy×2次)至结束治疗。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评价按照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化疗方案,皮肤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10),无4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中位随访20个月(6~60个月),2年局控率、无结肠造瘘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为100%(10/10)、90%(9/10)、90%(9/10)和90%(9/10)。结论:肛管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是一个可接受的安全方案,其潜力尚需更多的样本量及长期的随访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癌 同期调强放疗 同步放化疗 卡培他滨
下载PDF
自动uARC计划在左侧乳腺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中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梁恒坡 陶金柱 +4 位作者 李良 谢家存 韩倩 邓金慧 林逢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 比较联影计划系统中左侧乳腺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自动优弧(uARC)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剂量学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 目的 比较联影计划系统中左侧乳腺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自动优弧(uARC)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剂量学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已完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左侧保乳术后女性乳腺癌患者21例。应用联影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人工计划和自动uARC计划。评估两组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_(mean))、D_(2%)、D_(98%)、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危及器官剂量、计划时间和机器跳数的差异,计算并比较患侧肺、健侧肺及心脏的NTCP差异。结果 自动计划的靶区HI、CI、D_(mean)及V_(50)均优于人工计划(均P<0.05),而人工计划的处方剂量为60 Gy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PTV_(60))的D_(98%)优于自动计划(P<0.05)。自动计划患侧肺和心脏D_(mean)均优于人工计划[(9.35±0.47)Gy vs (9.61±0.37)Gy,(7.66±1.18)Gy vs (8.50±1.10)Gy,均P<0.01]。两组计划心脏V_(30)和患侧肺V_(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的计划时间分别为(25.00±2.30) min和(64.57±7.17) min(P<0.01)。两组计划机器跳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自动计划肺和心脏的NTCP均低于人工计划(均P<0.01)。结论 使用联影智能计划模块实现乳腺癌自动uARC计划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能够提高靶区剂量覆盖,减少计划设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同步调强放疗 自动计划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汪关雨 陈建兵 宋鹏慧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4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4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时和放疗1个月后血清SCC-Ag、MMP-2和MMP-9水平。随访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毒副反应和总有效率(ORR)。结果全组患者均评估疗效,获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63例,疾病稳定(SD)57例,疾病进展(PD)12例,ORR为53.38%(79/148)。110例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中27例为3级;39例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其中14例为3级或以上。放疗前有效(CR+PR)组血清SCC-Ag水平略低于无效(SD+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放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SCC-Ag、MMP-2、MMP-9水平都有所降低(P<0.05),但是有效组降低更显著(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前SCC-Ag水平是OS、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放疗后SCC-Ag水平和MMP-9水平为OS的独立预测因素。放疗前SCC-Ag水平<7.60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前SCC-Ag水平≥7.60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SCC-Ag水平<1.40μg/L的患者中位PFS较放疗前SCC-Ag水平≥1.40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MMP-2水平<23.81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后MMP-2水平≥23.81μg/L的患者长;放疗后MMP-9水平<74.70μg/L的患者中位OS较放疗后MMP-9水平≥74.70μg/L的患者长。结论血清SCC-Ag、MMP-2、MMP-9水平对肺癌患者放疗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放疗前SCC-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同步调强放疗 鳞状细胞癌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下载PDF
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及不良反应
8
作者 任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应用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LCB-IMRT)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照射剂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L...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应用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LCB-IMRT)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照射剂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LCB-IMRT治疗的对照组(48例)和接受SIB-IMRT治疗的研究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两组照射剂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较之对照组,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更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左右肺、心脏及脊髓平均照射剂量及不良反应率均更低(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应用SIB-IMRT治疗,相较于LCB-IMRT治疗的疾病控制率更高,在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调低方面作用更为显著,且患者调强放疗照射剂量更少更均匀,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同步调强放疗 后程缩野调强放疗 食管癌 照射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转移瘤同期推量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倪玲琴 应申鹏 +3 位作者 刘艳梅 王勇 吴朝霞 David Huang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同期推量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放疗的41例脑转移瘤患者为对象,分别设计全脑照射联合局部同期推量治疗的2种放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调强放疗计划(IMRT),处方给量为全脑3 000cGy...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同期推量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放疗的41例脑转移瘤患者为对象,分别设计全脑照射联合局部同期推量治疗的2种放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调强放疗计划(IMRT),处方给量为全脑3 000cGy/10次+转移瘤同期推量4 000cGy/10次;比较并分析2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N)、靶区均匀指数(HI)和机器跳数(MU)。结果 2种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在CN方面,IMRT明显优于3DCRT(P<0.05);在HI、MU方面,3DCRT明显优于IMRT(均P<0.05)。2个转移瘤且无共层和3□4个转移瘤且有共层的情况下,IMRT与3DCRT在CN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在HI、MU方面均优于IMRT(均P<0.05);3个转移瘤且无共层的情况下,3DCRT与IMRT在CN、H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CRT在MU方面优于IMRT(P<0.05)。结论 2种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2□3个转移瘤且无共层或3□4个转移瘤且有共层,3DCRT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 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 +2 位作者 贺春钰 朱相露 木妮热.木沙江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851-285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放疗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34例采用全脑放疗30 Gy后局部缩野照射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放疗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34例采用全脑放疗30 Gy后局部缩野照射者为观察组,34例全程局部缩野照射者为对照组,治疗2个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灶临床控制率为55.9%(1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者23例(6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例(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分别为(89.9±6.3)分、(72.8±5.9)分,均比同组治疗前[(58.9±7.3)分、(59.7±6.9)分]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6%(6/34)vs 50.0%(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相当。结论应用全脑放疗与适形调强局部加量放疗联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疗 三维适形调强局部放疗 乳腺癌 脑转移 疗效
下载PDF
调强同期加量放疗对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危及器官剂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颖慧 吴建东 +4 位作者 陈秀英 薛万桂 黄伟康 陈君 何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3971-3973,共3页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同期加量对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危及器官剂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放疗科2017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5例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实施同期...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同期加量对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危及器官剂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放疗科2017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5例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实施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观察组实施后期加量调强放疗。对比两组累及器官的放射剂量、局部控制率、复发率以及3年总生存率。结果:对照组CR率、PR率以及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小肠Dmax、直肠Dmax及膀胱D1cc的受照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小肠D2cc放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复发率(16.67%),观察组(4.26%)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生存率(85.42%),观察组(97.88%)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方案治疗的疗效更好,同时降低了累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可进一步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同期调强放疗 危及器官剂 预后
下载PDF
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邹勤舟 张晓军 +3 位作者 张福正 周乐源 范强 杨波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43例初治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采用术后瘤床区SIB-IMRT,予瘤床区60 Gy/25次,2. 4 Gy/次,... 目的探讨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43例初治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采用术后瘤床区SIB-IMRT,予瘤床区60 Gy/25次,2. 4 Gy/次,瘤床区外扩2 cm,50 Gy/25次。放疗期间接受同步化疗,从放疗第1天开始同步化疗,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放疗结束后4周予替莫唑胺(150 mg/m^2)辅助化疗6个周期,观察1、2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中位随访24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 4%、55. 8%,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 1%、44. 2%。其中,病理分级为Ⅲ级患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8. 0%、72. 0%,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 0%、60. 0%;病理分级为Ⅳ级患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 2%、33. 3%,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 0%、22. 2%。Ⅲ级患者的2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优于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中枢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未观察到3级以上毒性反应及放射性脑坏死。结论 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大部分能耐受,安全性良好,总的治疗时间有所缩短,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胶质瘤 同期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 疗效
下载PDF
脑转移瘤同期加量混合调强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嵘 陈鹏 +3 位作者 王杰 姜琦 王尚虎 闵旭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运用三维适形与调强的混合调强放疗(Hybrid-IMRT)与调强放疗(IMRT)用于脑转移瘤同期加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进行头颅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Hybrid-IMRT计划和IMRT计划。Hybrid-IMRT计划包括全脑行三维适形(两野对穿... 目的:探讨同时运用三维适形与调强的混合调强放疗(Hybrid-IMRT)与调强放疗(IMRT)用于脑转移瘤同期加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进行头颅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Hybrid-IMRT计划和IMRT计划。Hybrid-IMRT计划包括全脑行三维适形(两野对穿)3 600 cGy/20 F、脑转移灶行IMRT同期加量至5 000 cGy/20 F;IMRT计划全程运用IMRT给予全脑照射3 600 cGy/20 F、脑转移灶5 000 cGy/20 F。在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平均剂量和机器跳数,危及器官脑干、视神经、晶体、视交叉、眼球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Hybrid-IMRT计划的PGTV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P<0.001);Hybrid-IMRT计划的脑干、视交叉、左右晶体的最大剂量与平均剂量,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以及左右视神经的最大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Hybrid-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比IMRT计划减少了约70%(P<0.001)。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Hybrid-IMRT计划相较IMRT计划靶区剂量更加均匀,治疗时间缩短,也能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混合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同期
下载PDF
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翔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抓阄法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顺铂+5-氟尿嘧啶(DF)方案化疗,甲组联合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乙组联合同期加量... 目的探讨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抓阄法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顺铂+5-氟尿嘧啶(DF)方案化疗,甲组联合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乙组联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放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4周后,乙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00%、76.67%,均明显高于甲组的30.00%、50.00%(χ^(2)=5.455,P=0.020;χ^(2)=4.593,P=0.032)。乙组放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甲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8)。两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185;χ^(2)=1.491,P=0.222),但乙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甲组(χ^(2)=4.286,P=0.038)。结论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并且不会增加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调强放疗 化疗 食管癌 生存率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周洪 顾小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实施同期放化疗过程中,予以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临床实施同期放化疗过程中,予以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调强放疗(R-IMRT)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SIB-IMRT技术,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均口服卡培他滨片,治疗周期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患者KP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直肠癌术前实施同期化放疗中应用SIB-IMRT技术,能够提高肿瘤控制率,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强放疗 常规调强放疗 直肠癌 同期放化疗 癌胚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俊 权循凤 +1 位作者 洪浩 李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3野计划即可使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靶区得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但均匀性及适形度差,5野计划可使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可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芹 吴培培 +2 位作者 苗亚丽 王晗 张尚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观察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技术(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SIB-IMRT组及常规IMRT组,同步给予单药顺铂同步化疗。处方剂量:SIB-IMRT组:P... 目的:观察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技术(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SIB-IMRT组及常规IMRT组,同步给予单药顺铂同步化疗。处方剂量:SIB-IMRT组:PGTVnx 66Gy/(2.2Gy·30次),PGTVnd 66Gy/(2.2Gy·30次),PTV 54Gy/(1.8Gy·30次)。IMRT组:95%PTV 60Gy/(2.0Gy·30次)。结果:SIB-IMRT组1、2年的局部控制率(81.8%、64.5%)较IMRT组1、2年的局部控制率(73.5%、52.7%)提高(P<0.05)。SIB-IMRT组1、2年的生存率(77.4%、50.7%)与IMRT组1、2年生存率(74.2%、50.1%)相比,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气管炎和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IMRT组降低(P<0.05)。结论:SIB-IMRT治疗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有可能成为提高肿瘤剂量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的首选放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整合调强放疗 食管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颈及上胸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程 杨燕光 +2 位作者 杭达明 倪峰 蔡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放1cm,处方剂量分别为2.15 Gy/f和2 Gy/f,28次,DT 60.2 Gy和56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PTV-G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和不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33、0.55、0.77、0.80和1.09、1.07、1.0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C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CI和HI分别为0.69、0.71、0.72、0.79和1.22、1.13、1.075、1.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7、9野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4511.27、4288.31、4224.60和4201.43 c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设野数目的增加,两肺的V5值增加,9野计划明显高于7野计划,分别为44.56%和32.36%(P<0.05);V20减小,9野计划与7野计划两者相似,分别为19.28%和19.65%(P>0.05)。结论 7野SIB-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适形度高,对肺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最佳,是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中优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食管癌 上胸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期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荣辉 李洪胜 +4 位作者 张秀萍 张伟军 黄赖机 谭剑明 邓瑾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的放射毒性、乳腺美容效果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患者,年龄26~67岁,随机分为大分割研究组(14例)和常规分割对照组(16例)。全乳调强放疗剂量:大分割...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的放射毒性、乳腺美容效果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患者,年龄26~67岁,随机分为大分割研究组(14例)和常规分割对照组(16例)。全乳调强放疗剂量:大分割组40.5 Gy/15 f/21 d,常规分割组50.0 Gy/25 f/35 d;瘤床加量:大分割组46.5 Gy/16 f/22 d,常规分割组60.0 Gy/30 f/42 d。结果:所有患者急性/晚期放射性皮炎均列为I^II度;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晚期皮肤毒性和乳房美容效果比较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0例患者未见明显放射性心、肺毒性出现;中位随访21.7个月,无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具有与常规分割放疗同等良好的治疗耐受性、乳房美容效果及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瘤床 大分割放疗
下载PDF
三种全乳同步瘤床加量调强放疗计划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刚 张顺康 +5 位作者 沈磊 孙丽云 赵映薇 王鑫 王欢欢 卢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1-619,共9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18年度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左、右侧乳腺癌患者各25例。分别采用正向调强、逆向调强、容积调强等3种调强治疗方法制定全乳同步瘤床加量放疗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同侧肺(V5、V20、V30)、心脏(Dmean、左乳癌V25、右乳癌V15)、对侧乳腺(D2、Dmean);单次治疗的总跳数(minute,MU)及出束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乳房体积大小对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正向调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全乳靶区CI分别为0.69±0.09、0.86±0.06和0.79±0.07(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CI分别为0.71±0.15、0.79±0.15和0.80±0.12(两两比较P=0.007、P<0.001和P=0.624),全乳靶区HI分别为0.17±0.03、0.13±0.03和0.18±0.03(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HI分别为0.17±0.05、0.07±0.01和0.10±0.02(两两比较P<0.001)。同侧肺V5为56.08±7.24、46.08±5.48和57.82±6.64(两两比较P<0.001、P=0.079、P<0.001),V20为27.96±2.57、20.28±2.13和23.44±2.71(两两比较P<0.001、P=0.025、P<0.001),V30为22.34±2.20、15.40±2.37和16.42±2.82(两两比较P<0.001、P=0.006、P=0.012)。左乳癌心脏Dmean为775.48±113.23、584.20±223.04和634.24±174.38(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45),右乳癌心脏Dmean为209.32±84.60、125.56±41.65和200.80±49.74(两两比较P<0.001、P=0.524、P<0.001),左乳癌心脏V25为8.20±1.73、5.02±1.38和6.65±1.56(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37),右乳癌心脏V15均为0值不做比较。对侧乳腺的Dmean为288.05±105.14、108.25±56.47和123.59±73.79(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23)。单次治疗MU为285.74±17.73、1463.94±227.74和445.50±98.22(两两比较P<0.001),出束时间为205.12±20.68、343.26±37.59和138.06±13.53(两两比较P<0.001)。50例患者以患侧乳房体积平均值764.89mL为界分成两组,乳房小体积组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CI、HI以及单次MU与出束时间优于乳房大体积组,而在正常器官剂量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在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正向调强计划。其中逆向调强计划稍优于容积调强,推荐用于耐受较好、有长期生存预期的中、青年患者;而容积调强计划的单次MU更少,出束时间更短,建议老年、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同步瘤床 调强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