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del配数的程序结构研究
1
作者 洪龙 李爱群 朱梧槚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5-48,共4页
用自然数研究程序结构的特点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在提出同构程序概念和程序G del数概念后,讨论了静态同构程序与动态同构程序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同构程序可数;在文中建立的程序积的概念下,从结构化程序设计角度,继承性地对一般程序结构进... 用自然数研究程序结构的特点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在提出同构程序概念和程序G del数概念后,讨论了静态同构程序与动态同构程序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同构程序可数;在文中建立的程序积的概念下,从结构化程序设计角度,继承性地对一般程序结构进行了定义,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从而指出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结构都是分枝结构的特殊形式;利用同一程序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G del数、程序积之间的关系找出了程序中存在子程序结构、分枝结构和循环结构的条件。讨论的结果表明用G del配数研究程序设计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edel配数 同构程序 指令集 可数 程序设计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鹏 白轶多 胡海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2-357,共6页
通过揭示三维地面严密的高程有序性,揭示并定义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特性。在此基础上论证了DEM的高程序同构的必需条件——内插生成过程中与地面的拓扑对应和变换的"高处仍高,低处仍低"的数量特性,并据此... 通过揭示三维地面严密的高程有序性,揭示并定义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特性。在此基础上论证了DEM的高程序同构的必需条件——内插生成过程中与地面的拓扑对应和变换的"高处仍高,低处仍低"的数量特性,并据此论证了在DEM生成中三种主要内插方法的高程序同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拓扑对应 程序同构 线性内插 三角形线性内插 双一次拟线性内插
原文传递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海 游涟 +1 位作者 胡鹏 彭会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在概略讨论地面曲面本身特性的基础上,指出地面曲面本身并非是具有较高光滑度的单纯曲面,而应看作为由结构线连接而成的低次曲面片组合;着重深入分析了地面已知数据的准确性,指出计算稳定性问题是采用内插DEM必须要重视的重要问题;同时... 在概略讨论地面曲面本身特性的基础上,指出地面曲面本身并非是具有较高光滑度的单纯曲面,而应看作为由结构线连接而成的低次曲面片组合;着重深入分析了地面已知数据的准确性,指出计算稳定性问题是采用内插DEM必须要重视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论述了内插方法必须要具有高程序同构特性的保证;相对而言,各种内插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逼近性,在实际数据较为密集的条件下较为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组合曲面 程序同构 内插精度
原文传递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鹏 高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0-942,964,共4页
在讨论高程准确性、高程序正确性、高程特征保持性和模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DEM机械建模生成中的理论和实践局限,提出了特征建模目标和数字综合途径,论述了DEM数字综合原理,并给出了1∶5万和1∶1万两种DEM系列综合例图。实验表明,只有... 在讨论高程准确性、高程序正确性、高程特征保持性和模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DEM机械建模生成中的理论和实践局限,提出了特征建模目标和数字综合途径,论述了DEM数字综合原理,并给出了1∶5万和1∶1万两种DEM系列综合例图。实验表明,只有在表示出全部地形特征的可靠DEM基础上进行数字综合,才能在指定分辨率上表示出所需地形特征的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程序同构 特征建模 数字综合 等高线水系组合综合
原文传递
A matching algorithm between precursory 3D process model and 2D working procedure drawing based on subgraph isomorphism 被引量:4
5
作者 HUANG Rui ZHANG ShuSheng +1 位作者 FAN HaiTao TAO 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7期1826-1832,共7页
To meet the urgent requirement of enterprises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ocess models, an approach based on subgraph isomorphis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matching problem between precursory 3D process model and 2D w... To meet the urgent requirement of enterprises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ocess models, an approach based on subgraph isomorphis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matching problem between precursory 3D process model and 2D working procedure drawings. First, the projection drawings of the precursory 3D process model are obtained, then the primitives are extracted and the attributed adjacency graph (AAG) is constructed. Finally, by taking the 2D working procedure drawing as the AAG, and the projection drawing as the whole AAG, the matching problem between precursory 3D process model and 2D working procedure drawings is translated into the problem of subgraph isomorphism. To raise the matching efficiency, the AAG is partitioned, and the vertexes of the graph are classified effectively using the vertex’s attribut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able to support exact match and the matching efficienc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graph isomorphism process mode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reconstruction working procedure draw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