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催化臭氧化同步抑制溴酸盐的生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鑫 刘爽 +2 位作者 周文琪 吴雪飞 郦春蓉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40-44,49,共6页
采用改进Hummers方法成功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与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GO),将其应用于臭氧氧化过程,考察对溴酸盐生成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能有效抑制溴酸盐的生成。RGO投加量为5~35 mg/L时,与对照... 采用改进Hummers方法成功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与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GO),将其应用于臭氧氧化过程,考察对溴酸盐生成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能有效抑制溴酸盐的生成。RGO投加量为5~35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溴酸盐的产生量降低80%以上。经初步机制分析,石墨烯对中间产物次溴酸(HOBr/BrO^-)具有还原作用,因而阻碍了次溴酸进一步向溴酸盐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催化臭氧化 同步抑制 溴酸盐 饮用水处理
下载PDF
同步抑制的合理有效利用——汕龙牌FU-1500收费系统介绍之二
2
作者 廖少波 柴剑平 黄谦 《有线电视技术》 2002年第9期75-76,共2页
同步抑制这种加扰方式,人们似乎既爱它又恨它.一方面很多文章都论及它易被破解,安全性不高;另一方面,因为它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所以国内60%以上的厂家都非常偏爱它,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同步抑制这种加扰方式.于是,排山倒海般的在很短一... 同步抑制这种加扰方式,人们似乎既爱它又恨它.一方面很多文章都论及它易被破解,安全性不高;另一方面,因为它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所以国内60%以上的厂家都非常偏爱它,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同步抑制这种加扰方式.于是,排山倒海般的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国内涌出了几十家采用同步抑制的加解扰厂家,有的在视频上实现加扰,有的在射频上实现加扰,有的在中频上实现加扰.在设想的巨大的市场诱惑下,许多厂家在没有完善自己产品的条件下就盲目的强占市场,一时间似乎踌躇满志,"最大"、"第一"之声雀起,不绝于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抑制 利用 FU-1500收费系统 加扰方式 场逆程区 加扰深度 视频信号
下载PDF
采用SEDC+TSR方案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试验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锡玖 刘羽平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上都电厂串补送出工程采用SEDC+TSR方案解决次同步谐振问题,研究了采用不同的串补度与次同步谐振的关系,对SEDC+TSR方案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验证了SEDC+TSR方案可以很好地抑制大电厂向电网送电时产... 针对上都电厂串补送出工程采用SEDC+TSR方案解决次同步谐振问题,研究了采用不同的串补度与次同步谐振的关系,对SEDC+TSR方案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验证了SEDC+TSR方案可以很好地抑制大电厂向电网送电时产生的次同步谐振,该项技术已通过国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C-附加励磁阻尼装置 TSR-扭振保护切机装置 抑制同步谐振 SEDC+TSR方案
下载PDF
含附加能量支路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沈雅琦 马静 +4 位作者 李鹏冲 霍乾涛 孙素娟 黄远彦 赵书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3-93,共11页
针对含虚拟同步控制的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可能诱发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附加多能量支路的次同步振荡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含虚拟同步控制的双馈风机动态能量模型,根据能量在控制支路中的流通路径划分能量支路,并探究各能量支路... 针对含虚拟同步控制的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可能诱发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附加多能量支路的次同步振荡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含虚拟同步控制的双馈风机动态能量模型,根据能量在控制支路中的流通路径划分能量支路,并探究各能量支路对能量耗散率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附加能量支路,以补偿抵消风机产生的动态能量,并以风机能量耗散率最小为目标,设计附加能量支路参数优化模型,在兼顾基频稳定特性的同时,实现次同步振荡抑制。最后,在RT-LAB仿真平台中搭建半物理仿真模型进行试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虚拟同步控制 同步振荡抑制 动态能量 附加能量支路
下载PDF
抑制风电-柔直外送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并联VSC型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浩志 李景一 +1 位作者 杨建军 谢小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3-139,共7页
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简称“柔直”)系统接入交流电网已经成为陆上/海上风电并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风电与柔直系统之间存在控制相互作用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为抑制此类振荡,提出一种独立于柔直系统和风电机组变流器的并联电压源变流器... 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简称“柔直”)系统接入交流电网已经成为陆上/海上风电并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风电与柔直系统之间存在控制相互作用引发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为抑制此类振荡,提出一种独立于柔直系统和风电机组变流器的并联电压源变流器(VSC)型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使用集电线电压作为输入信号,提取信号中的振荡模态后调制其幅值、相位,然后利用并联VSC向系统注入次同步频率的电流来抑制振荡。基于复阻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能在不同工况下有效抑制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阻抗分析 同步振荡抑制
下载PDF
双馈风机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抑制方法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杨 杨汉芦 +3 位作者 肖先勇 周波 石鹏 王海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4-190,共7页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因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和低廉的成本而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现有SSDC种类众多,缺乏系统性比较。为此梳理了常见的SSDC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对动态性能、鲁棒性等指标的对比中发现转子电流反...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因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和低廉的成本而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现有SSDC种类众多,缺乏系统性比较。为此梳理了常见的SSDC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对动态性能、鲁棒性等指标的对比中发现转子电流反馈型SSDC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该SSDC参数对SSO抑制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了参数设计,并提出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的自适应振荡频率选取方法,实现SSDC的SSO精准抑制。对附加改进后SSDC系统进行根轨迹分析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自适应振荡频率选取环节和优化设计参数,改进的SSDC具有更优的SSO抑制效果,且不会影响双馈风机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 同步阻尼控制器 同步振荡抑制 双馈风机 参数辨识
下载PDF
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自适应阻尼控制器设计及硬件在环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伟 李浩志 +3 位作者 李付强 张晶 潘艳 谢小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5-4072,共8页
双馈风电场接入串补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频率取决于系统运行条件,如风速、风电机组数量和串补度等。振荡特性改变可能引起针对特定场景的抑制措施失效。为应对实际系统中的振荡频率时变,研制了一种自适应阻尼控制器。控制器辨识振荡频... 双馈风电场接入串补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频率取决于系统运行条件,如风速、风电机组数量和串补度等。振荡特性改变可能引起针对特定场景的抑制措施失效。为应对实际系统中的振荡频率时变,研制了一种自适应阻尼控制器。控制器辨识振荡频率并在线更新控制参数,然后产生振荡频率的电流参考信号,通过并联变流器注入到系统中,实现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自适应抑制。基于RTDS进行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振荡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自适应阻尼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均能有效抑制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阻尼控制 双馈风电场 同步振荡抑制
下载PDF
基于FACTS的次同步振荡抑制器对变压器工作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于弘洋 戴朝波 +3 位作者 孙佳安 李琳 杨坚 陈慧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为有效抑制风力输电系统中接入串联补偿装置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引起的产生次同步振荡现象,大量FACTS型次同步振荡抑制器被广泛采用,而该类装置大多需要经变压器接入系统,此时次同步分量注入变压器将会对变压器运行产生影响。针对此问题... 为有效抑制风力输电系统中接入串联补偿装置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引起的产生次同步振荡现象,大量FACTS型次同步振荡抑制器被广泛采用,而该类装置大多需要经变压器接入系统,此时次同步分量注入变压器将会对变压器运行产生影响。针对此问题,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抑制器产生的次同步分量形态;随后对次分量对变压器饱和与铁心损耗特性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分别对系统中次同步电压、电流注入串、并联变压器的工作特性做了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探究了变压器铁心部分可承受次同步分量的情况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次同步频率分量注入时会引起变压器铁心饱和及损耗增加;相比次同步频率电压,变压器能够承受更大比例的次同步频率电流,因此通过反向注入次同步频率电流抑制次同步振荡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振荡抑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同步分量 饱和 铁心损耗
下载PDF
次同步谐振抑制装置事故案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述林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年第4期184-186,共3页
锦界电厂首次将SVC应用于抑制次同步谐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SVC,将其称为次同步谐振抑制装置,简称SSR-DS装置。经过一年的运行时间,不断的总结运行经验,通过几起事故案例证明SSR-DS装置的确有抑制次同步的作用,使理论得到了验证,并对这... 锦界电厂首次将SVC应用于抑制次同步谐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SVC,将其称为次同步谐振抑制装置,简称SSR-DS装置。经过一年的运行时间,不断的总结运行经验,通过几起事故案例证明SSR-DS装置的确有抑制次同步的作用,使理论得到了验证,并对这几起事故所产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抑制装置(SSR-DS)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装置(TSR)
下载PDF
基于全控型变流器件的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10
作者 张银山 李旷 +8 位作者 左强 郭自勇 焦东亮 龙浩 付国良 丁雅丽 安万洙 李海生 王飞义 《电源技术应用》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介绍一种采用全控型变流器件的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以发电机组的转速信号的变化量为控制量,将该转速信号变化量经控制器进行滤波、移相、比例放大、运算处理,得到以电压同步信号为基准控制变流功率单元的控制信号,使全控... 介绍一种采用全控型变流器件的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以发电机组的转速信号的变化量为控制量,将该转速信号变化量经控制器进行滤波、移相、比例放大、运算处理,得到以电压同步信号为基准控制变流功率单元的控制信号,使全控型变流装置产生次同步模态调制电流,该电流经功率传输单元影响发电机组的转速,达到抑制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控型变流器件 发电机组 同步振荡 同步振荡抑制
下载PDF
基于弹性系数的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参数对次同步振荡作用分析及调整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其辉 洪晨威 +2 位作者 逄思敏 田若菡 高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528-3541,共14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与线路串联电容补偿之间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是引发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SSO)的主要原因。控制参数中,DFIG转子侧(RSC)电流环的比例、积分参数,网侧变换器(GSC)电流环的比例、积分参数以及锁相环的...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与线路串联电容补偿之间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是引发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SSO)的主要原因。控制参数中,DFIG转子侧(RSC)电流环的比例、积分参数,网侧变换器(GSC)电流环的比例、积分参数以及锁相环的比例、积分参数对系统SSO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参数的数量级差异以及灵敏度随参数值变化等问题,传统灵敏度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将弹性系数与阻抗解析相结合,可以直观准确得到各控制参数对SSO稳定性影响的量化指标。通过调节主要影响参数,忽略次要参数,进一步制定抑制SSO控制参数的调整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兼顾双馈风电机组基频特性的控制参数间接调整方法。最后通过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参数弹性系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调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弹性系数 控制参数调整 同步振荡抑制
下载PDF
基于正交优选粒子群多机参数优化的风电SSO抑制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其辉 洪晨威 +1 位作者 田若菡 逄思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60-4670,共11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问题,现有文献大多将整个风电场等值为一台机组进行研究,忽略了不同位置机组的个体差异性。计及场内风电机组的个体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双馈风电场多机控制参数协同优化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 针对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问题,现有文献大多将整个风电场等值为一台机组进行研究,忽略了不同位置机组的个体差异性。计及场内风电机组的个体差异性,提出了一种双馈风电场多机控制参数协同优化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的多机等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机组的机侧变换器电流环比例参数对整个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以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兼顾基频特性的基于正交实验优选、综合权重分析和粒子群算法的多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在使系统具有较好基频动态特性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次同步频段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多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同步振荡抑制 多机系统 参数优化 多机等值模型
下载PDF
STATCOM工作原理与现场应用
13
作者 刘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005-0009,共5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STATCOM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地位,应用在多领域中,在输电网,风电场,电气化铁路,冶金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比传统补偿装置论述了STATCOM快速性、动态性的优势。另外,介绍了STATCOM的工作原理,控制电流、电压... 本文主要论述了STATCOM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地位,应用在多领域中,在输电网,风电场,电气化铁路,冶金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比传统补偿装置论述了STATCOM快速性、动态性的优势。另外,介绍了STATCOM的工作原理,控制电流、电压角度关系,如何输出感性、容性无功,及多电平实施方案。本文章还介绍了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锦能公司三期两套STATCOM次同步谐振抑制装置的实例分析,并介绍了STATCOM装置的性能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COM 多电平技术 同步抑制 性能实验
下载PDF
浅谈射频加解扰技术在有线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泳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7X期5698-5699,共2页
该文简单介绍了各种有线电视射频加解扰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幅度调制型加解扰技术的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功能及其应用。它对于中小型的乡镇网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供有线网络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幅度调制 同步抑制 功能 射频信号
下载PDF
汽车悬架同步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仲生 曹军义 +2 位作者 秦朝烨 陈志文 XIONG Yeping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26,共24页
悬架是汽车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具有承载和减振的双重功能。传统的悬架系统采用黏性液体或干摩擦阻尼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耗散出去实现减振,造成能量浪费,这尤其对新能源汽车不利。近十年来,既能抑制振动又能收集电能的新型悬架系统受... 悬架是汽车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具有承载和减振的双重功能。传统的悬架系统采用黏性液体或干摩擦阻尼器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耗散出去实现减振,造成能量浪费,这尤其对新能源汽车不利。近十年来,既能抑制振动又能收集电能的新型悬架系统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为了全面掌握汽车悬架同步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回顾汽车悬架的发展历程,总结汽车悬架从路面激励中可收集的振动能量,重点梳理汽车能量回收悬架技术研究现状,探讨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该研究有助于国内同行快速准确地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有望为国内新型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同步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 能量回收悬架 展望
原文传递
加解扰技术在MMDS网中的应用
16
作者 储霞 戴丽 《有线电视技术》 2003年第7期80-83,共4页
本支简述了加解扰技术,介绍了MMDS网加扰方式的选择及其基于同步抑制方式的MMDS群加群解扰原理,提出了选择MMDS网加解扰设备时的原则,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及加扰播出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加解扰技术 MMDS网络 同步抑制方式 伪随机码 有线电视
下载PDF
战场敌我识别系统及其主要技术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万洪 葛海龙 +1 位作者 柯铭铭 郎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战场上分清敌我是战胜敌人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现代多兵种联合作战中,敌我识别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在论述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美军敌我识别系统Mark-Ⅻ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敌我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进... 战场上分清敌我是战胜敌人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现代多兵种联合作战中,敌我识别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在论述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美军敌我识别系统Mark-Ⅻ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敌我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敌我识别旁瓣干扰抑制、非同步干扰抑制主要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Mark—XII 旁瓣干扰抑制 同步干扰抑制 STC
下载PDF
SSR-DS装置负序电流及影响分析
18
作者 周嘉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介绍了次同步谐振抑制装置(SSR-DS)在神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公司的成功运行,论述了SSR-DS TCR三相对称触发下负序电流、装置负序电流分析等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同步谐振抑制装置(SSR-DS) 串联补偿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装置(TSR) 晶闸管阀组 原理 试验
下载PDF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在蓄电池在线修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栾风翔 《通信电源技术》 2006年第5期66-67,共2页
分析了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受损的原因,介绍了一种蓄电池组在线修复的新技术,即扫描共振频率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介绍了该在线修复方法所采用的主要新技术和独特的优点。
关键词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 同步干扰抑制技术 蓄电池 修复 在线
下载PDF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在蓄电池在线修复中的应用
20
作者 栾风翔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S1期39-40,共2页
分析了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受损的原因,介绍了一种蓄电池组在线修复的新技术,即扫描共振频率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进一步分析、介绍了该在线修复方法所采用的主要新技术和独特的优点。
关键词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 同步干扰抑制技术 蓄电池 修复 在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