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突变的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晓娟 王兴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58-2563,共6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中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共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患者进行了血液标本HRR检测,53例患者进行了组织标本HRR检测,40例患者同时...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中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共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患者进行了血液标本HRR检测,53例患者进行了组织标本HRR检测,40例患者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收集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在79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中发现10例(12.6%)有临床意义HRR突变,在53例患者组织标本检测中发现9例(17.0%)有临床意义HRR突变。40例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患者中常见的有临床意义HRR突变为CDK12突变4例(10.0%)、ATM突变3例(7.5%)、BRCA1突变2例(5.0%)。13例有临床意义HRR突变患者中常见共存突变为TP53突变10例(76.9%)、APC突变5例(38.5%)、PIK3CA突变4例(30.8%)。4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血液和/或组织中有临床意义HRR突变,27例患者血液和组织中均无任何临床意义HRR突变且两组相比,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为6.17(2.24~11.52),而未携带HRR突变组TMB为0.4(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组织检测中7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3例无HRR突变,血液检测中10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0例无HRR突变,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333(P=0.031)。结论:携带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TMB更高,血液和组织检测HRR突变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突变 消化道肿瘤 肿瘤突变负荷 一致性
下载PDF
携带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突变的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2
作者 朱博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0-23,共4页
探讨消化道肿瘤当中的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的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9例的患者接受了同... 探讨消化道肿瘤当中的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的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9例的患者接受了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的血液检测,53例患者接受了HRR的组织样本检测,40例患者同时接受了两种样本检测,对其中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血液标本的检测过程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2.6%(10/79);在组织样本的检测当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7.0%(9/53);在同时接受组织样本与学哦样本的检测当中, 最常见的突变情况为CDK12突变(10.0%),ATM突变(7.5%)及BRCA1突变(5.0%)。对于出现了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肿瘤突变符合(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是6.17(2.24-11.52),未出现基因突变的患者为0.4(0-3.75),在数据的对比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异质性的检验中,Kappa值是0.333(P=0.031)。结论 具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的患者在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更高,且血液样本与组织样本在检测中也具有较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 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
下载PDF
102例乳腺癌同源重组修复相关胚系基因突变研究
3
作者 史晓青 王珏 +3 位作者 丁颖 陈锐 朱倩男 查小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00-160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相关胚系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本中心102例乳腺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高度相关的21个胚系基因的变异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相关胚系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本中心102例乳腺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高度相关的21个胚系基因的变异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及家族史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基因突变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携带HRR相关胚系基因突变(含BRCA及非BRCA基因)的患者与未携带突变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如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子分型等)并无统计学差异。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往往有肿瘤家族史(95%CI:0.997~6.142,P=0.047),尤其是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95%CI:1.227~9.953,P=0.015)。同时,ATM基因突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45)。结论:患者的肿瘤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是发生BRCA突变的重要危险因素;Her-2阳性乳腺癌可能与ATM突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同源重组修复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相关基因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浸润的关系
4
作者 王进云 张深 +1 位作者 任双双 尚宪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HRR)缺陷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子宫内膜癌)为研究对象,另选取...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HRR)缺陷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子宫内膜癌)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体检女性5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肿瘤抑制基因-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_(4)^(+)T细胞各亚群比例;Pearson分析外周血BRCA1、PTEN mRNA表达与CD_(4)^(+)T细胞各亚群的相关性;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BRCA1、PTEN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87±0.65比1.02±0.13、3.25±0.74比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22(Th22)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72±1.33)%比(5.43±0.80)%、(9.78±0.80)%比(3.31±0.62)%、(10.81±1.29)%比(5.74±0.69)%、(6.09±0.70)%比(3.09±0.73)%],辅助性T细胞1(Th1)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54±0.90)%比(13.0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层浸润深度≥1/2、组织学分级G_(2)-G_(3)、有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外周血BRCA1、PTE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组织学分级G 1、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外周血BRCA1、PTEN mRNA分别与Th2、Th17、Treg、Th22比例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Th1比例呈负相关(P<0.01)。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淋巴结转移外周血BRCA1 mRNA表达、外周血PTEN mRNA表达均为子宫内膜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1或<0.05)。结论HRR缺陷相关基因BRCA1、PTEN mRNA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现高水平,且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密切相关,并可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疾病进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相关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浸润
原文传递
镭-223治疗伴与不伴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斌彬 杜新星 +5 位作者 樊连城 迟辰斐 朱寅杰 潘家骅 董柏君 薛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0-336,共7页
目的比较镭-223治疗伴与不伴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镭-223治疗的27例mCRP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镭-223治疗伴与不伴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镭-223治疗的27例mCRP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HRR基因突变者18例,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组;无HRR基因突变者9例,为HRD(-)组。HRD(+)组患者年龄69.5(63.8,77.0)岁,碱性磷酸酶(ALP)243.0(82.8,301.3)U/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71.6(7.3,329.8)ng/ml,疼痛评分3.0(1.0,5.0)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7例2分11例。HRD(-)组患者年龄72.0(64.5,76.5)岁,ALP88.0(67.5,260.6)U/L,PSA19.1(1.1,117.8)ng/ml,疼痛评分2.0(0,4.5)分;ECOG评分0~1分4例,2分5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每4周接受1次镭-223治疗,不超过6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P、PSA、疼痛评分、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HRD(+)组镭-223中位治疗次数4.5(3.0,5.3)次,4例(22.2%)治疗6次,6例(33.3%)随访过程中死于前列腺癌;HRD(-)组中位治疗次数4.0(2.5,6.0)次,3例(33.3%)完成6次治疗,1例(11.1%)随访过程中死于前列腺癌。两组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HRD(+)组治疗后ALP为101.8(61.3,147.0)U/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2);HRD(-)组治疗后ALP为(73.064.0,113.5)U/L,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HRD(+)组的ALP反应(ALP较治疗前下降>10%)率显著高于HRD(-)组[83.3%(15/18)与44.4%(4/9),P=0.037]。治疗后HRD(+)组PSA为105.9(5.2,798.4)ng/ml,HRD(-)组为25.6(0.8,1031.0)ng/ml,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5,P=0.386);HRD(+)组与HRD(-)组的PSA反应(PSA较治疗前下降>10%)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9%(7/18)与22.2%(2/9),P=0.386]。HRD(+)组治疗后中位疼痛评分3.0(0,4.0)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28);HRD(-)组治疗后疼痛评分1.0(0,3.0)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HRD(+)组疼痛缓解率与H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12/18)与44.4%(4/9),P=0.411]。HRD(+)组患者镭-223治疗期间至少一次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HRD(-)组[77.8%(14/18)与33.3%(3/9),P=0.024],HRD(+)组1~2级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与H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2%(13/18)与33.3%(3/9),P=0.097]。HRD(+)组1例治疗期间出现3级贫血,予输血治疗后好转;HRD(-)组无3级不良事件。结论相对于无HRR突变的mCRPC患者,伴HRR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接受镭-223治疗后ALP反应更好,骨痛缓解更明显,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1~2级血液学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去势抵抗 镭-223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p53基因及NHEJ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对基因组编辑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于洋 孔明圣 +6 位作者 雷颖首 徐畅 张亚倩 张一帆 张文峰 沈晗 邵红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9期1365-1373,共9页
目的研究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在不同细胞中编辑效率的差异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靶向人TCRα链C区(TRAC)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载体分别对293T、HEK-293、HeLa、sw480、Jurkat、K562等细胞进行基因组编辑,检测编辑效率的差... 目的研究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在不同细胞中编辑效率的差异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靶向人TCRα链C区(TRAC)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载体分别对293T、HEK-293、HeLa、sw480、Jurkat、K562等细胞进行基因组编辑,检测编辑效率的差异。同时检测p53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突变情况,通过RT-qPCR分析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通路的17个主要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检测各细胞的转染效率:293T为30.50%,HEK-293为29.30%,Hela为17.70%,SW480为21.90%,Jurkat为13.08%,K562为18.51%。根据克隆测序结果计算出各种细胞中基因组的编辑率:293T为74.70%、HEK-293为68.00%、Hela为13.47%、sw480为32.70%、Jurkat为65.52%、K562为77.18%。测序结果表明293T、Jurkat、K562细胞的p53基因发生了突变,而HEK-293、Hela和SW480的p53基因为野生型。qPCR结果显示,在编辑效率较高的细胞系中,大部分NHEJ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较高,且其表达水平在p53功能异常细胞系中要比在p53功能正常细胞系中的高。结论本研究发现p53的异常程度以及NHEJ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组编辑效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同源重组末端连接 P53 基因突变 人类基因编辑 NHEJ 修复相关基因
下载PDF
抑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逆转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宗元 孙朝阳 +3 位作者 刘毅 龚成 陈刚 翁丹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ATR-siRNA转染SKOV3细胞48 h下调ATR蛋白水平,以VE-821预处理SKOV3细胞12 h下调ATR激酶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ATR-siRNA转染SKOV3细胞48 h下调ATR蛋白水平,以VE-821预处理SKOV3细胞12 h下调ATR激酶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TR、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和p-ATR蛋白表达,荧光共聚焦检测细胞γ-H2AX和DNA双链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碱性慧星实验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DDP可明显引起SKOV3细胞DNA双链损伤,并激活ATR激酶通路.ATR-siRNA可显著下调ATR蛋白水平.CCK8检测结果显示,NC-siRNA组和ATR-siRNA组经DDP作用48 h后,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72.12 μmol/L和41.25 μmol/L(P< 0.05).荧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处理24 h后,ATR-siRNA组RAD51募集明显减少.碱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与NC-siRNA组比较,ATR-siRNA组能够引起更长的拖尾效应,DNA双链损伤明显增加.DMSO组和VE-821组经DDP作用48 h后,其IC50值分别为75.32 μmol/L和45.64 μmol/L(P<0.05).荧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处理24 h后,VE-821组RAD51募集明显减少.碱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与DMSO组比较,VE-821组能够引起更长的拖尾效应,DNA双链损伤明显增加.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24h后,其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1.2%、13.4%和15.4%,而对照组分别为54.2%、21.3%和24.4%,DDP引起明显的G0/G1期阻滞.ATR-siRNA组和VE-821组经DDP作用后,其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3.2%、20.4%、36.4%和40.2%、22.5%、37.3%,干扰ATR表达和活性后能够逆转DDP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抑制ATR可以影响SKOV3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增加DNA双链损伤,缓解G0/G1期周期阻滞,增加其对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顺铂 细胞系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 DNA双链损伤 同源重组修复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PARP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舒雅 王建东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1期2151-2156,共6页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复发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既往传统治疗方式未能有效控制卵巢癌进展。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为卵巢癌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的损伤DNA修复具有高...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复发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既往传统治疗方式未能有效控制卵巢癌进展。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为卵巢癌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的损伤DNA修复具有高保真性,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是该通路的重要蛋白。在部分伴BRCA突变卵巢癌中,PARPi通过“合成致死效应”阻断HRR通路,杀伤肿瘤细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NA修复机制及PARPi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卵巢癌外,目前PARPi对子宫体及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已进入初步探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癌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同源重组修复 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