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类点匹配改进策略下的阴影自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瑶 万幼川 高贤君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第8期17-19,2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ISODATA分类,通过获取同质区来提高同类点匹配正确率的方法。首先进行阴影检测,然后对影像的阴影和非阴影区域用ISODATA算法分类,在分类结果的辅助下获取精度较高的同类点对,最后基于局部补偿模型,以同类点对中非阴影区域... 提出一种基于ISODATA分类,通过获取同质区来提高同类点匹配正确率的方法。首先进行阴影检测,然后对影像的阴影和非阴影区域用ISODATA算法分类,在分类结果的辅助下获取精度较高的同类点对,最后基于局部补偿模型,以同类点对中非阴影区域特征值为目标估计值,求解补偿模型参数,实现各阴影区的自适应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求解最佳补偿参数,能更准确、均衡地恢复阴影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ISODATA同类匹配策略 局部补偿模型 阴影自动补偿
下载PDF
婚配焦虑:大学生村官婚配的剩与难——基于S省M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文基于S省M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的年龄、职业规划、收入水平是造成其婚配困境和婚配焦虑的主要因素。受环境文化认同影响的择偶意愿、择偶方式、择偶对象与择偶范围所反映的大学生村官婚配"剩"与"难&qu... 本文基于S省M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的年龄、职业规划、收入水平是造成其婚配困境和婚配焦虑的主要因素。受环境文化认同影响的择偶意愿、择偶方式、择偶对象与择偶范围所反映的大学生村官婚配"剩"与"难"的现状,表明了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价值认同与所处客观环境的不一致性。只有改变大学生村官所处的外在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大学生村官"剩"与"难"的婚配焦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婚配焦虑 同类匹配 匹配梯度
下载PDF
团体择优广义合作网络的度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野 孔祥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79,共3页
对团体择优广义合作网络模型的度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新加入的节点以团体择优机制选择T-1个合作者共同参与一个合作项目.首先,用平均场方法对网络的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是一个度指数为T+1的无标度网络.然后,用... 对团体择优广义合作网络模型的度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新加入的节点以团体择优机制选择T-1个合作者共同参与一个合作项目.首先,用平均场方法对网络的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是一个度指数为T+1的无标度网络.然后,用率方程方法得到了节点邻居的平均度,所得结果显示节点邻居的平均度是节点度的增函数,从而该模型是一个同类匹配的复杂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广义合作网络 度分布 度相关性 同类匹配
下载PDF
北京市近年婚配状况的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高颖 张秀兰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71,112,共12页
婚姻本质上是男女双方的选择和匹配过程。文章基于北京市2004~2009年的婚姻登记数据库,对夫妇双方在年龄、城乡户籍、地区户籍、学历、婚次、民族和职业等方面的匹配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印证了婚配过程中同类匹配和婚姻梯度的存在。从... 婚姻本质上是男女双方的选择和匹配过程。文章基于北京市2004~2009年的婚姻登记数据库,对夫妇双方在年龄、城乡户籍、地区户籍、学历、婚次、民族和职业等方面的匹配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印证了婚配过程中同类匹配和婚姻梯度的存在。从时序上看,夫妇双方的年龄日益趋近,人口流动也促进了跨地域通婚的增加,这些特征改变了传统的婚配走向,使婚配更具开放性;但夫妇学历的日趋"般配"和跨城乡通婚的减少,也显现出婚姻匹配走向封闭的特征。基于社会交换心理所形成的男女双方不同特征属性之间的优劣互补,使婚姻梯度所造成的夫妇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从而形成同类婚配、且丈夫的综合条件略高于妻子的总体婚配特征。在大城市中,受婚姻梯度的影响,往往是条件优秀的女性承受更大的婚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状况 同类匹配 婚姻梯度 社会交换 北京
原文传递
谁和谁结婚:大城市青年的婚配模式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19
5
作者 风笑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4,共8页
基于1 216对青年夫妻的调查数据,对青年夫妻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背景四个方面的匹配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配年龄上男大女小的传统婚配模式依然是当代城市青年择偶和婚配的主流;文化程度上男高女低模式已经向... 基于1 216对青年夫妻的调查数据,对青年夫妻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背景四个方面的匹配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配年龄上男大女小的传统婚配模式依然是当代城市青年择偶和婚配的主流;文化程度上男高女低模式已经向男女相同的模式转变;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内部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职业内部婚配比例较高;具有相同城乡背景的青年婚配占了大多数,不同城乡背景的青年之间的通婚依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些结果揭示出择偶梯度理论仅在年龄匹配上具有解释力,而同类匹配理论的解释力则更为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婚配模式 梯度理论 同类匹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