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国客家方言性别词的泛化用法
1
作者 李金凤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从词义源头来看,兴国客家方言中的性别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记人的名词,如“公、婆、母、嫲”;二是标记动物的名词,如“牯、牸、雄”。这些性别词在同类泛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延,跨越不同的语义范畴,由有生命的物体泛化至无生命的对... 从词义源头来看,兴国客家方言中的性别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记人的名词,如“公、婆、母、嫲”;二是标记动物的名词,如“牯、牸、雄”。这些性别词在同类泛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延,跨越不同的语义范畴,由有生命的物体泛化至无生命的对象。它们的语义泛化过程分别是:公/嫲:人→人→动物→植物→物;婆/母:人→人→动物→物;牯:动物→动物→人→物;牸/雄:动物→动物→人。这些性别词大都经历了语素义虚化、性别标记功能弱化的语法化过程,即以隐喻的方式,通过类推机制,以原语素语义特征为内涵,词根逐步虚化成类词缀、词缀。兴国方言性别词的泛化用法,亦折射出客家人的文化精神:万物有灵、崇拜神祇的民间信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意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道德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客家方言 性别词 同类泛化 跨类 隐喻
下载PDF
特定型语言障碍患儿舌尖中音音系异常阶梯式语音干预个案研究
2
作者 王艳霞 李亚楠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对1例特定型语言障碍患儿舌尖中音音系异常进行干预并验证阶梯式语音干预模式的有效性,证实语音干预策略促进同类泛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单一被试A_(1)-B-A_(2)研究设计,遵循阶梯式语音干预模式,灵活选取针对性策略对患儿舌尖中音... 目的对1例特定型语言障碍患儿舌尖中音音系异常进行干预并验证阶梯式语音干预模式的有效性,证实语音干预策略促进同类泛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单一被试A_(1)-B-A_(2)研究设计,遵循阶梯式语音干预模式,灵活选取针对性策略对患儿舌尖中音音系异常进行6次干预,比较患儿基线期(A_(1))、干预期(B)及撤回期(A_(2))舌尖中音与不同韵母组合的单音节发音正确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该患儿含舌尖中音/d/的单音节发音总正确率由25%提升至干预期的80%,撤回期维持在79.08%;未经直接干预的含/t/音的单音节发音总正确率由基线期的26.30%提升至撤回期的90.96%。结论阶梯式语音干预模式能够改善特定型语言障碍患儿音系异常现象,当异常发音表现具有共性时,仅对同类中某个音系的全面干预能够促进患儿发音能力的同类泛化,提高临床干预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型语言障碍 舌尖中音 阶梯式语音干预 同类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